过刊目录

  • 全选
    |

    国民经济

  • 辛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细致的探究宏观经济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5~2018年34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模型(Shift-share Analysis)测算其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结构效应的不断释放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随着结构效应红利逐渐释放完毕,中国经济即将迎来需要依靠内部经济效率提高的发展阶段。
  • 任英华, 丁浩珂, 王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TVP-FAVAR模型实证检验经济新常态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动态有效性。研究表明,在“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利率对价格调控滞后3阶有效,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2018年利率调控的时滞效应消除,且对价格和产出水平均能有效调控;汇率不能对价格和产出进行有效调控;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进出口、贷款、股票市场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汇率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股票市场等调控效果较好。总的来说,利率调控的效果比汇率调控的效果更好。
  • 王立平, 刘勇, 吴文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重新测度了财政纵向失衡、财政横向失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3个指标,选择中国2008~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和财政横向失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研究发现: (1)过度的财政纵向失衡和财政横向失衡均显著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高,但相比较于财政横向失衡,财政纵向失衡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损失;(2)财政失衡通过抑制市场化进程、阻碍技术进步、降低消费者福利和恶化环境质量作用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最终作用效果受到地区间特定经济环境的制约;(3)本文得出了科学合理降低财政失衡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示。
  • 李太平, 岑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障制造业就业稳定是当前稳总体就业的关键。本文使用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造业的相关数据,系统性研究了最低工资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冲击了我国制造业整体就业。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会对我国制造业在岗就业劳动力,东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城镇集体制造业就业和城镇国有制造业就业产生更强的冲击。因此,本文从加快经济增长、优化最低工资调整制度、引导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指导制造业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4个角度对政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企业经济

  • 刘方, 赵彦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作为产出活动的决策主体,科学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率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增长提供参考。学术界针对微观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测算方法众多,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综述,有助于研究者全面系统地理解测算方法,更好地进行实证分析,推动以企业微结构为基础的经济领域相关研究。本文有以下两点创新:(1)在对主流测算方法进行综述时,首次将各种方法依据其本质思想,区分为“余值”法和“前沿面”法两类来梳理;(2)全要素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政策作用,测算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研究中对两者有较为严重的混用,本文在综述时对两者及对应的测算方法加以区分。
  • 王琳, 刘沛鑫, 沈沛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究两个问题:(1)研发投入、超常收益、企业价值三者的关系;(2)研发投入的累积效应。基于经济租金理论原理及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后,本文选择2015~2018年高研发投入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检验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并研究其对企业价值的累积影响,并进一步引入超常收益作为中介变量,探索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2018年样本公司的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正向线性相关关系;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研发投入促使企业获得超常收益,超常收益正是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因素。
  • 耿成轩, 李晓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立准确有效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动态资金流为切入点,从资金筹集、资金使用以及资金偿还3个维度构建融资风险评价体系。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的思想,根据样本点相对于类中心的重要程度赋权,解决了不同样本对预测模型贡献度不同的问题,并将二分类问题拓展到三分类,构建了样本加权支持向量机模型;以科技型企业2018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构建的样本加权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实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高风险企业预测准确性的改善程度更大,可以实现融资风险预警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 史元, 李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证据显示,高管的职业背景特征会影响其决策行为和效果。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中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人数增多,出现了“审计背景高管崛起”现象。本文选用2015~2018年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3432个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高管审计背景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将高管划分为决策型高管和监督型高管,考察不同角色高管审计背景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高管审计背景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负面影响;(2)与决策型高管相比,监督型高管审计背景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该结论对上市公司选聘高管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 低碳经济

  • 蔡鉴明, 吴松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整车物流网络优化问题,建立低碳经济下的鲁棒优化模型,设计遗传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随机规划模型相比,鲁棒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减少决策风险,但提高决策方案的鲁棒性需付出更高的成本;遗传退火算法较参数取值相同下的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性能更优;碳税的增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阶梯状下降特征,碳税政策制定者可利用这一规律,合理设置碳税值,使其达到减排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 王喜平, 李艳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考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本文基于网络SBM(NSBM)模型测算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并将其解构为环境经济效率和环境福利效率,然后通过Dagum基尼系数与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差异来源及其动态演变。结果表明:2003~2018年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随时间的推移有好转趋势;效率解构的结果表明环境福利效率的提高是实现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基尼系数显示工业绿色发展进程中,非均衡现象逐渐改善,超变密度和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动态演化进程来看,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除中部地区外,区域分化现象均有所改善。
  • 杨敏, 朱淑珍, 厉无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市场的有效性,特别是其有效性的演变是发现制约市场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其对优化碳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碳市场有效性分析,大多不考虑有效性的演变问题和引发其改变的“结构突变”这一关键要素。为此,本文提出采用基于市场结构突变点的Hurst指数(Hurst Index Based on Structural Breaks,HIBSB),以量化分析和考察碳市场的有效性演变,并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湖北和上海碳市场2014年4月2日至2019年11月29日的碳排放权收盘价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欧盟碳市场的结构断点要多于湖北和上海碳市场,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且由于结构突变点的存在使3个碳市场的Hurst值都不同程度的被高估。湖北、上海碳市场的Hurst指数演变轨迹始终围绕0.5上下波动,呈现趋近弱有效市场的良好发育状态和继续向好发展的可能性,而欧盟碳市场的Hurst演变则逐渐偏离弱有效市场,朝显著长期记忆性方向发展。本文最后对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 董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性,本文基于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透析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现实耦合关系;并据此,运用我国1999~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融合Logistic函数的LSTVAR模型,运用GIRF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不同发展时期下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非线性时变性。结果表明,无论高速、非高速期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向的冲击效应,在高速期,工业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需求的正向冲击效应较非高速期更短,且存在负效应;而高速期、非高速能源消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应均较为短暂,尤其非高速期,能源消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存在时变性,且负面效应更为显著;可见,不同发展时期下,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存度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单纯依靠能源消费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是不可行的。
  • 产业经济

  • 张建华, 任仕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门槛效应模型,从税收总量和结构双重视角探讨税收竞争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税收总量上,税收竞争不利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税收结构上,所得税竞争抑制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增值税竞争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从门槛效应的估计结果来看,总税收竞争、增值税竞争、所得税竞争均存在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具体地,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总税收竞争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逐渐缓解。所得税竞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将由抑制转变为促进。增值税竞争则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 顾雪芹, 赵袁军, 余红心, 李育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业开放是对当前国内高质量服务供给的有益补充,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本文选取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业企业和中国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并通过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知识资本这两条路径作用于生产效率。并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存在异质性差异,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效应分别大于对民营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深入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
  • 李旭东, 李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信息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数字医疗产业模式便是“数字化技术+传统产业模式”的成功应用。本文从数字医疗的概念缘起及发展背景切入,介绍了国外先进数字医疗产业模式及其对我国发展的经验,构建起我国数字信息+医疗产业的新业态。提出全面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信息化水平,统筹协调医疗产业链条资源合理配置,逐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全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而共同努力的建议。
  • 姜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产业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资金依赖性意义增强,融资效率已成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Super-SBM和Logit模型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融资效率不高,大部分处于非效率状态;从影响因素上看,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对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 创新研究

  • 李金叶, 张润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社会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这意味着旨在促进某一特定方面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基于多Agent主体的模型可以从经济社会中的微观个体出发,通过对其基本特征和相互作用的设定,模拟并观测复杂系统下的演化结果。本文结合基于多主体的代理模型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以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和变动为例,探究不同的外部条件如何影响企业自主的污染治理创新与社会污染处理情况。结果显示强制性命令因污染物交易价格的变动而效果有限;市场激励政策强度存在门槛值与最优区间,强度过低则无法达成规制目标;两类规制政策可能会相互干扰产生意外效应:过于苛刻的强制命令会破坏企业创新处理的市场环境,市场激励强度过高又会激励市场产生更多的污染物。
  • 张颖, 张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新能源产业的企业创新投入日益增长,创新产出却呈现低效化现象。本文利用我国299个新能源企业2016~2018年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分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创新产出的各因素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产业政策与企业规模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产出,而资本密集度则为负相关指标。进而考察区域性差异,按照八大经济区对样本分组回归,发现产业政策在沿海地区与黄河中游具有显著影响,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对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存在滞后效应,中西部地区对市场化进程敏感程度较低,企业规模与资本密集度作为内部因素在部分地区具有影响。为此,认为针对不同地区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的推动方式应具有针对性,提高相关影响因素推动作用的产出效率。
  • 赵少飞, 赵鑫, 陈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提升工业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从绿色技术保障能力、绿色技术投入能力和绿色技术产出能力角度构建了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密切值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将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划分为5类,对我国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省际差异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并从优化配置绿色技术创新资源、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和发挥先进绿色技术示范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