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生态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思想,基于角色理论,提出基于治理角色的生态产业链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分析了市场导向型和行政导向型两大类生态产业链治理因素。借鉴质量机能展开(QFD)面向顾客需求思想和演绎分析技术,将治理因素和生态产业链绩效目标相对应,通过重要度变换,确定生态产业链关键治理因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文对产业集聚于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全国29个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值,运用EVIEWS软件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作用的结论,并针对该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基于1990~2012年我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以及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估算,本文从有偏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解释这一时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对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与就业关系的分析表明,即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使用(或者劳动节约),导致对就业产生负效应,但如果选择有助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路径,还是可以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和谐发展。最后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银行体制市场化以后,企业营运资本使用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银行体制市场化使得银行部门信贷资源配置具有市场化特征,对所有企业的外源融资都进行约束。受到外源融资约束的企业会更多使用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经营和生产活动,一方面,企业会更多使用营运资本提高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绩效,而另一方面,企业会减少营运资本来维持生产规模的扩张。这些结果表明,银行体制市场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效率,在当前工业部门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下,对进一步探讨银行体制改革和提高企业绩效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