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扩散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其中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新产品扩散风险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确定了网络社区中的关键角色——意见领袖,提出了意见领袖的专业性、点入度、点出度及抗拒情绪与社区成员创新抗拒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假设,实证研究了网络意见领袖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意见领袖的专业性、点出度和抗拒情绪都与社区成员的创新抗拒程度正相关,而意见领袖的点入度与社区成员的创新抗拒程度无相关。为社会网络环境下企业新产品推广提供了启示。
文章以客运量和货运量为产出指标构建了新的DEA模型,测算了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技术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其能源利用技术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存在地区性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在样本期间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东北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在样本期间有所下降,是其能源利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下降造成的。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知识溢出在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生命周期中产生的作用。本文基于波特的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系统不同生命周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区域创新系统处于生命周期前3个阶段,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的影响;而当区域创新系统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产生负的效应并阻碍了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
作为企业“软能力”之一的知识共享,本身的模糊性及知识共享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决定了评价个体知识共享绩效水平,须采用基于QSIM算法的定性模拟。利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对知识共享系统的函数关系及各因素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构建个体知识共享系统的因果关系图,然后借助QSIM算法来模拟不同时间段个体知识共享绩效水平的变化,为中小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或调整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时,提供科学的、准确的定性模拟信息。
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作用已被广泛证实。本文在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知识共享与产业共生间关系及其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基本假设,建立了基于知识共享中介作用的企业社会资本与产业共生之间结构方程模型,以天津市生态产业园中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对基本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在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认知维对产业共生正向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资本三维度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为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提供了支持性论据。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动的紧迫形势下,碳排放约束生产的现象开始凸显,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碳生产率,本文运用Laspeyres分解法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解析,并以2000~2010年为样本期,定量研究了碳排放结构变动、低碳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并从行业角度对碳生产率增长波动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低碳技术进步是驱动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不合理的碳排放结构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先进低碳技术的行业部门碳排放空间不足是导致碳生产率增长缓慢根本原因。从行业角度看,各部门碳排放结构调整和低碳技术进步,对碳生产率变动贡献程度有所不同。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建议。
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是当前碳减实践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考察碳减排实践效果,论文对全国及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性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碳减排的影响,以考察节能政策的干预效果,找出碳排放驱动因素,为低碳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碳强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间碳强度差异导致各区域在节能政策理解和减排行动方面未达成共识,总体碳减进程受阻;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状态因区域而异:东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同时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西南地区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或在碳减共识下或在政策干预下或在企业减碳行动下会逐步消除并趋向于各自的稳态水平,有利于各区域有条不紊地开展碳减排工作;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3种收敛均不存在,说明两个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难以消除,节能减排依然任重道远。
碳减排 碳强度 收敛性 八大区域
在分析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联盟承诺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非对称联盟中不同规模组织对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反应的差异,包括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通过对我国不同规模医院之间联盟的实证研究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能够提高组织对联盟的承诺;在非对称联盟中,不论是从组内差异还是从组间差异来看,分配公平都对大组织的承诺行为有更强的影响,程序公平都对小组织的承诺行为有更强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平在联盟中的作用机理,而且也为组织的联盟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会受到其他国家研发行为的影响,即通过投资或贸易等渠道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的视角,从技术溢出的实现条件、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以及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途径等角度全面梳理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在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示范效应、链接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等途径产生技术溢出;进口贸易活动会通过进口中间品、干中学效应、竞争效应以及技术指导和学习等途径产生技术溢出的结论。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