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第3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11-1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张建华 赵英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借鉴并拓展Los et al(2015)和Timmer et al(2014)的方法,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和要素收入份额,并构建一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指数。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得到结论: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要素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国在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基本保持不变;分行业来看,中国大部分行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增加,其中分工程度最深的是电子制造业且中国在电子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呈现上升趋势。
  • 尹肖妮;王国红冯晓慧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重,新能源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本文从金融信贷、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利用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均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金融规模和金
    融效率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金融规模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而金融结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钟无涯 傅春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9~2013年中部六省9个二位数代表性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测度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差序格局并呈现其差序变化轨迹,随后对此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河南制造业近年发展态势良好,山西面临产业塌陷与末位锁定危机,在中部竞争格局中域的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都具有强势制造业。建议中部各省在区域合作战略框架下调整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形成省际产业群异质发展的合作机制。
  • 卜洪运 任杲 左健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同一生产要素对不同产业发展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准确测算产业集聚度需从生产要素角度入手。通过探讨生产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内在机制,论证生产要素集聚度能够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水平;构建生产要素的产业发展面板数据模型得到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差异,赋予生产要
    素在测算产业集聚度时相应的要素权重;结合相关产业各生产要素集聚度与生产要素权重,
    综合测算产业集聚度;以我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 陶爱萍 盛蔚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升级可以同时依靠金融撬动和创新驱动。(2)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高分位点上,银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产生正向效果,能增强银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在低分位点上,保险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产生反向效果,会削弱保险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 何剑 董春风 董丹丹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β收敛的检验,发现2007年以来地市级层面上的经济差异正在逐渐变小。绝对β收敛速率为每年2.64%,即要消除一半的经济差距大约需要26.6年的时间。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行为等因素作用下的条件β收敛速度提高到403%,说明二者对改善西北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然后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探讨了空间因素对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受周边邻居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应从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公共开支的角度,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缩小地区间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 王祥 陈磊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战略的层面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协同系统,创新性提出战略协同的三大要素研究范式:内部战略能力一致性要素、外部战略环境要素和战略互动要素,并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三要素的假设。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提出实现产学研三方主体战略协同的机制。
  • 贾文哲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城郊经济是基于城市郊区这一特殊区域的经济,相对于城区和农村来说,郊区是变动最频繁、最不稳定的区域,问题和隐患也最多。遵循“农村——城郊——城市”的人口转移路线,大力发展城郊经济,有利于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
  • 冯立杰;王延锋岳俊举王金凤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层气开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过程进行剖析并优化改进是提高煤层气开采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采用工业设计(ID)和工业工程(IE)融合形成的IDE技术创新方法,以局部优化为基础,以整体优化为目标,从ID角度对煤层气开采过程进行流程分解并将其划分
    为地质评价与总体设计、钻井工程、储层改造工程和抽采工程等四大子过程。从功能、结构
    、材料和工艺等方面为切入点,利用IE理论分别针对四大子过程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并
    重组可行性技术方案,然后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将煤层气开采的4个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
    ,使4个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清晰、材料可靠和工艺优
    化的煤层气开采过程,为加快煤矿瓦斯治理并突破煤层气开采技术瓶颈提供理论支持,为我
    国煤层气开采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 齐喆张梦心贾搏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是联系区域主要城市间的主骨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在城市布局方面对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节点重要度来表征城市发展水平,用时间距离代替空间距离反映城市间可达性,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不同运输方式下城市联系势能以及城市群网络结构的变化,以期为厘清各地市经
    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导向,协调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制订区域空间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 吴淑娟 罗少玉 肖健华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绿色海洋经济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提高,以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前提。本文通过界定“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构建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和DEA方法,测量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采用经济增
    长传统研究框架,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运用2003~2012年间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除河北省外,中国东部沿海各地区及整体的
    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不明确;河北省的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的比重对其海洋经济绿色
    发展的投入与该省海洋经济绿色效率负相关;该省海洋产业人力资本投入与海洋经济绿色效
    率正相关。
  • 钱明霞 路正南 王健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以“至2015年全国碳排放强度较2010年下降17%”为碳减排目标对中国产业层面碳排放总量进行分摊,以明确各个产业部门的碳排放责任。基于分配效率的视角,以“非期望产出作投入法”为指导,将各部门碳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能源消耗量、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和总产出作为产出变量,构建了投入导向型的碳排放零和收益DEA分摊模型,〖JP2〗并通过预测2015年的数据比较了中国15个产业部门碳排放的BCC效率和ZSG-DEA效率,得到了达到DEA有效边界的分配方案,发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采矿业、木材加工及造纸印刷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依次承担着较大的碳排放责任,其余10个产业部门也是未来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要部门。
  • 王连芬 蒋跃华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效率是对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程度的衡量。本文从环境效率的预警角度出发,界定了“环境效率景气”的概念,构建了环境效率景气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景气分析法编制景气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环境效率在2001~2011年期间运行状态良好,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均反映和预示了环境效率的运行情况。但个别先行指标的不景气动向也警示了:环境效率的持续改进和景气运行亟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环保资
    金和技术投入、完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
  • 曹洪刚佟昕;陈凯李刚;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焦点内容。通过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估各区域的减排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减排潜力,能够为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
    委员会(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指导目录计量碳排放的方法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碳排放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特征,将中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域,运用泰尔指数法分解分析了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中国区域碳排放量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影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碳排放总差异整体上都呈下降的趋势;(2)中国区
    域碳排放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其以人口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西部区域
    内差异引起的,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3)以
    人口为权重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小于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碳排放区域差异,两种权重下的西部
    区域内差异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中部区域内差异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可以得出结论,在过去
    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基于本文分析,对未来的低碳经
    济区域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魏静 孙慧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8~2014年间31家中国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时序演变及差异情况,并分别考察了全部石油企业、国有石油企业、民营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①2008~2014年,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下降3.3%,其中技术进步平均下降5.1%,成为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②全部、国有及民营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M”型,民营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速度高于国有石油企业6%,高于平均水平33%,主要原因是民营石油企业技术进步下降幅度大,高于国有石油企业96%。③通过σ收敛检验发现,全部、国有及民营石油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发散——收敛——稳定的态势,又通过条件β收敛检验印证石油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正不断趋近各自的稳态,意味着石油企业的稳态增长水平不同,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会持久存在.
  • 李宁琪 吴孟阳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考察变革型领导、团队凝聚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团队凝聚力为中介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湖南、广东等地的301份有效问卷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凝聚力和组织绩效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团队凝聚力在变革型领导和组织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 付敏 于大雪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应用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是使创新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快速有效的创新设计,本文基于TRIZ和CAI的创新问题解决流程,以提高生产能力、减小粉碎粒度为目标,进行了木质生物质制粉机的创新概念设计。应用CAI软件PRO/Innovator建立了制粉机的系统功能模型,通过因果分析和资源分析确定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以及可利用的资源;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应用TRIZ解题工具,按照合理的路径寻求问题的创新解,得到13个概念方案;经过评价和筛选确定的最终方案——振筛式制粉机、储备方案——双层筛式制粉机均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 常丽娟 屈雯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现状,经过深入分析调查,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均或多或少的存在高层管理者的短视行为及侵害利益相关者既得利益的隧道行为。在分析了声誉机制对抑制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并对依法经营的企业予以经济回报的基础上,通过相
    关声誉回归模型的建立,试图证明声誉效应能够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利己行为形成一种约束
    机制,借以帮助企业显著提升公司价值,有效打破进入壁垒,最终收获顾客忠诚度;此外,
    在声誉效应对企业财务绩效发挥正向作用的同时,探寻企业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充当
    中介,即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在声誉效应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以期为国有企业有效控制道德风险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
  • 张世彤门玉琢单长楠
    2015,33(11):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深入研究了创新方法内涵,对各种创新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和优化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多种创新方法集成与应用系统,在产品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形成模块儿化的互补优势,使新产品较
    以往来说功能上呈现倍增,并适应进化规律,从根源上促进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