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3-1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刘丙泉 尚梦芳 吕高羊
    2016,35(3):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就 业问题、环境污染以及从业人员研发能力下降已经成为制约软件外包承接城市发展的瓶颈问 题。文章运用DEA方法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和非合意变量的软件外包承接效率评价模型,重 点比较不同模型下我国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的差异,并引入Tobit回归分析软件外包承接 城市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软件外包承接城市的投入产出组合在逐步优化,且东 部沿海城市的效率值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其中大连市的效率值始终为1,处于生产的前沿 面。另外,人才竞争力对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与承接效率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
  • 段世霞 牛腾 陈雪
    2016,35(3): 9-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模式在我国应用前景广阔,合理的特许权期对PPP项目的成功运作至关重要。本文在已有研 究的基础上,根据PPP项目价值的波动规律,将PPP项目价值波动分解为磨损造成的价值下降 与维护引起的价值上升两个方面,从项目残值必须符合预期的角度,分析PPP项目的维护投 入,进而构建考虑残值的PPP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表明:(1)项目的报废率与建设 成本正相关,与经济寿命期负相关;(2)社会资本对PPP项目的维护投入随着运营时间逐渐 增加,且与建设成本负相关、与经济寿命期正相关、与特许权期负相关;(3)当社会资本 的投资回收速率较低或期望报酬率较高时,政府应制定较长的特许权期;(4)较长的特许 权期对社会资本增加建设投资具有激励效果。本研究旨在为政企双方进行合理特许权期的决 策提供新的角度与方法。
  • 刘慧媛 吴开尧
    2016,35(3): 16-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2000年1月至2015年5月月度同比CPI分类价格指数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协整关系和 共特征向量检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CPI分类指数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存在共同趋势,短期存 在共同周期。因此,在我国使用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测算方法是不合理的。本文 进一步提出我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同时关注官方公布的核心通货膨胀和通货膨 胀,以免使货币政策对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以及提出我国核心通货膨 胀的测算还应关注CPI结构的建议。
  • 贾清显 朱铭来
    2016,35(3): 2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理论文献较多,且随着经济计量技术的发展,学者们逐步从更广范 围和更深层次来实证检验二者的关系。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金融因素纳入到改进 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并充分考虑到研究的时限性问题,收集了69个国家1991~2013 年间的数据资料,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以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为横截面单元,以新的视角检验经济货币化、信贷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结果表 明经济货币化、信贷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关系,且对于不同经济体呈现的正负效应 及弹性并非具有一致性。
  • 刘徐方
    2016,35(3): 3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支出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利用我国2000~2014 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 策建议,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增加教育投入,调整政府科技投入 结构和加强对科技资金的管理以及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
  • 朱俏俏 孙慧
    2016,35(3): 36-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方法,实证分 析了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资源型产业集聚对资源型产业全要 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动态的,当期资源型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但滞后一期的资源型产业集聚会抑制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源型产业集聚的“集聚效 应”和“拥塞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2)资源型产业集聚与人均GDP的 交叉相乘项阻碍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 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验证了资源型产业“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的存在 性。(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而对于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意义则逐步减弱。总体而言,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效率变化 的影响主导了对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4)非资源型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投入促进 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对三者的影响显著 为负,人力资本投入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作用不明显,但 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
  • 高阳 张蒙蒙 游达明
    2016,35(3): 47-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论文有针对性 地选取评价指标,以11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创新数据为基础,在城市视角下应用主成 分分析与DEA的组合方法,定量评价了其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 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1个城市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 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投入冗余、研发支出投入过多、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 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 姜李丹 何海燕 李宏宽 蔡静静
    2016,35(3): 55-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E-G修正指数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定,从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和分行业产业集聚程度两个方面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同时深入观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区分布变化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处于较高状态,但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不同分行业中制造业、封测业、设计业集聚程度呈现较大幅度下降趋势,装备业集聚程度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材料业集聚程度基本保持稳定。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分布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京津环渤海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且制造业、封测业呈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发展态势,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 陶忠元 王晓晴 薛晨
    2016,35(3): 64-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对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通过构建VAR模型,运 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 检验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 与标准化协同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与产业产值规模、技术创新 、标准化的单一作用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应。据上述研究结论,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 化协同的视角从标准的专利嵌入、专利与标准的捆绑以及专利与标准的融合3个方面提出了 驱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 修国义 许童童
    2016,35(3): 73-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制造业的“母体”,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美国、 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性 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资本市场金融支持、风险投资金融支持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2 005~2014年10年的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与岭 回归分析4项金融支持方式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程度,找出各种金融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朱卫东 许赛
    2016,35(3): 78-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研究终极控股股东对企业风险承 担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该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 影响呈U型结构,随现金流权的增大,现金流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由正转负。就我国市 场而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程度随融 资约束的提高而减弱。
  • 张明亲 张雅雅
    2016,35(3): 88-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十大军工集团旗下真正涉及军工业务的2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军品资本运作进入到实 质阶段的2008~2013年为观察期,以年报数据为基准,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全要素生 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上市军工企业的规模效率上升了19%, 但由于管理机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上市军工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只上升了04%; 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军工企业技术进步指数下降72%,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了68%。军 工企业在改制重组的过程中应不断通过管理机制、科技创新等提高效率。
  • 吴丹
    2016,35(3): 95-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参考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首先,总结学者们关于高科技企业成长性内涵的界定;然后 ,从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绩效、竞争能力、外部环境支撑、核心竞争力与信用风险等研究视 角,以及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两个维度,全面梳理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对高 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最后,进一步提出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 设计框架的研究构想。
  • 熊斌 陈思婷 石建有
    2016,35(3): 102-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包含248份问卷数据的预试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与中层管理 者互动过程包含信息交换与交互影响两个维度。通过对包含372份问卷数据的正式样本调查 分析,验证了高管团队与中层管理者互动过程二维度结构,分析结果还表明高管团队与中层 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对战略决策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影响对战略执行质量产生 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提高战略决策质量及执行质量提出了相应建议。
  • 于惊涛 张艳鸽
    2016,35(3): 109-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解析绿色增长内涵的基础上,以经济生产全过程绿色化为核心,从自然资源基础投入、 增长过程绿色化、经济和社会产出3个方面构建绿色增长评价框架体系,运用相关——模糊 粗糙集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评价绿色增长的15个指标。运用熵权法对 指标赋权并对中国2000~2012年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2000~20 12年间的绿色增长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绿色增长水平得分最高,2000年得分最 低,且自2006年后绿色增长水平显著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和政府规制是加快发展绿色 增长水平的关键因素。该指标体系可用于监测并指导我国绿色增长进展。
  • 王连芬 温佳丽
    2016,35(3): 118-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的数据,引入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最终需求侧环境效率以及中 国分行业对工业总体环境效率变动的贡献度,对分行业环境效率变动进行了增加值系数效应 、中间需求效应、排放强度效应3种影响因素的SDA分解。得出结论:中国环境效率较低,改 善环境质量刻不容缓;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等5个行业环境效率相对较低;对整体效率 贡献率大的行业,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业;1995~2009年环境效率变动中排放强度贡献率最大,增加值系数和中间需 求贡献较小甚至为负。最后从行业层面提出了改善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
  • 徐常萍 吴敏洁
    2016,35(3): 127-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各国普遍对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实施了环境规制。那么,严格的环境规制真的能促进制造业的“清洁化”吗?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的制造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清洁化”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通过构建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得到结论:环境规制是影响制造业“清洁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清洁化”高度呈“剪刀差”现象。
  • 李豫新 孙培蕾
    2016,35(3): 135-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FDI 、经济增长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FDI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格兰杰原因, 但经济增长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 明显,经济增长未明显带动FDI流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应牢牢抓住“丝绸之 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引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跨国 公司进驻该区域,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的投资。
  • 张军超 杨文宇
    2016,35(3): 143-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等五 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2000~2013年北 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时序变化进行量化考察。测度结果表明,新世纪 以来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四城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性 差异,但这种差距呈持续缩小的趋势。各城市应因城制宜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在关键着力点 上各有侧重。
  • 李福祥 刘琪琦
    2016,35(3): 152-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各省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出每个省份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 度,以模型与理想解的贴近度来描述各个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省份与理 想解的贴近度较大,我国各地区的金融中介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差异较大导致金融发 展水平的不同。这一结果表明各地区要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需要提高区域内金融中介机构营 运能力及大力发展经济金融等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