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经济

  • 谢地, 赵雅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地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新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从进一步破解区域发展困境、打破原有板块格局,发挥区域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作用,加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协同实施等方面着手。
  • 徐晓书, 吴小东, 姚清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创新的时空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约束。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可对区域创新产生长期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并且试点政策对经济特征相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对地理区位相邻城市的空间影响却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科技投入与互联网发展均正向中介试点政策与区域创新的内在联系,并且在三大机制变量的调节作用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还可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显示,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效果在不同城市区位、等级、性质以及规模条件下存在异质性特征,东、中部地区、一二三线城市、非资源型地区、非老工业基地以及大中规模城市的智慧化转型,对区域创新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 数字经济

  • 周兰, 翁业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015~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探究企业数字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对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这一缓解效应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问题来实现;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战略差异度较高以及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这一缓解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为理解企业数字化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 岳立, 尹苑, 黄晨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数字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实现城市碳减排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科技人才数量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科技支出规模扩大,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集中在东、西部城市、成长型资源城市及非资源型城市。
  • 刘妍, 马超然, 林子昂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提供关键动力,而对于数字化转型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尚未得到全面的结论。为此,本文以我国2007~2021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在控制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加强财务柔性来促进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积极影响更显著。本文探究了数字化转型与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与作用机制,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王冬梅, 孙阳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数据,构造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结合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效率等途径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处于数字化关注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启示。
  • 产业经济

  • 肖忠东, 杨舒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把握新能源汽车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参与方之间的合作演化机理,揭示博弈主体间决策选择及相关因素作用,是赋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以及推动工业大数据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有限理性的前提,构建包含平台方、制造车企、供应商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博弈主体的互动行为及均衡稳定状态,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演化博弈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研究不同因素对三方合作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方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在彼此影响的同时也受多个外部变量共同作用,系统最终达到平台方积极监管、制造车企积极共享数据、供应商积极共享数据的演化稳定状态;在演化过程中,平台方对制造车企和供应商的行为起引导作用,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可以正向推动系统快速趋于稳定。因此,建议从优化多主体协调机制、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多样化惩罚路径等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合力建设和高效运行。
  • 于金明, 金秀, 刘月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危机事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变分模态分解和R Vine Copula结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分析背景,研究突发危机事件下中国股市行业板块间相依结构及其动态演化,并进一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探讨相依结构的异质特征。研究发现:(1)行业间相依结构的关键节点及行业间关联方式随疫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长期和短期尺度下,行业间相依结构具有异质性特征;(2)疫情冲击导致相依结构中关联行业间相关系数提高,引起跨行业风险传染,长期传染效应强于短期传染效应;(3)疫情冲击在短期内引起各行业间发生风险传染,但长期来看,存在"风险隔离行业"。研究结果可以为投资者决策、行业部门风险监测预警、监管者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 徐维祥, 周梦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能有效把握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统一大市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3~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SYS-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和考察。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推动市场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助力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高质量发展分项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创新驱动和绿色环保。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程颖慧, 杨贵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基于2014~2021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平衡面板数据,建立了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能够显著正向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渠道,产业结构优化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有效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建立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水平等层面提出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低碳经济

  • 卜国琴, 耿宇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更加契合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ESG理念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以2014~2021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高管个体特征的角度,考察了海外背景高管对于公司ESG表现得分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外背景高管可以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评分,企业高管团队中具有海外背景高管的比例也与企业ESG表现评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国企性质能够正向调节海外背景高管与企业ESG表现评分之间的关系,而高管持股比例却显著抑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企业改善自身ESG表现、政府海归人才引进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 李慧鹏, 周小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境规制政策,而且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200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所得结论依旧成立;(2)低碳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更大;(3)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增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机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对实现低碳发展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构建具有参考意义。
  • 赵巧芝, 贾丁, 向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政策-环境-市场-投入"方面构建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补贴、环境规制政策及二者搭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间接以及总效应特征,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完善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65%,发挥着主导作用;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微弱,且本地效应为负,空间溢出和总效应为正;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尚未显现;(2)两类政策搭配下,对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与总效应为负,均不显著,政策搭配的耦合效果较弱;(3)技术市场影响方面,市场流畅度的本地驱动效应为正、空间效应为负;市场厚度的本地和空间影响均不明显。挖掘环境规制政策的创新潜力,关注两类政策搭配耦合机理,发挥技术市场与区域协同的创新引导效应,应成为中国式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 江三良, 贾芳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战略试点通过强化政府科教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和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三条路径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量"与"质";(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存在大中小规模城市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 企业经济

  • 郝博, 张蔚文, 陈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市公司是PPP项目的重要社会资本方,融资对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14~2021年间多次参与PPP项目的4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模型,评价债权、股权、内源3种融资方式下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的融资效率。研究发现,3种融资方式下企业参与PPP项目整体上均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融资投入的增加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增加;但3种融资方式下企业参与PPP项目融资效率提升路径存在差异;积极的PPP政策对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效率有正向影响。
  • 柯明, 戴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从企业微观层面看,依托外资参股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是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和典型表现。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客户集中度视角,实证检验了外资持股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外资持股显著促进了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这一结论在经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2SLS)、倾向得分匹配(PSM)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表明,外资持股提高了企业客户集中度,进而促进了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客户集中度发挥了约22.04%的中介效应。本文不仅从外资持股角度揭示了企业畅通海外供应链的影响因素,而且对于如何依托外资持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也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 燕夏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研究对需求不确定下柔性策略与无柔性策略之间的选择问题投以了大量关注,但缺乏关注不同柔性策略之间的选择决策。本文从新产品产能规划视角,研究了产量柔性与时间柔性策略选择问题。研究表明,需求不确定性较大时,制造商会选择时间柔性策略;需求不确定性中等时,制造商会选择产量柔性策略;需求不确定性较小时,制造商会选择无柔性策略。产量柔性策略调节产量的难度越大,最优产能规模越大;如果预测的单位时间市场容量均值大于单位时间实际市场容量,销售爆发期单位时间最优产量也越大,反之则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