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经济

  • 石岿然, 李匡义, 孙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量文献开始聚焦对长三角区域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但鲜有文献涉及对贸易韧性的研究。本文选取长三角26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影响。其中城市贸易韧性水平通过贸易量指标计算得到,城市金融集聚水平通过熵值法测度得到。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不仅直接赋能贸易韧性,而且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贸易韧性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该赋能作用存在异质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在城镇化水平更高以及金融集聚效率更强的城市,赋能作用更为显著。此外,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非线性特征。
  • 王静, 齐军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机制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有效联动的直接效应、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沿线省域的"双循环"有效联动水平具有正向的提升效应。同时,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该结论。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金融支持等路径作用于沿线省域"双循环"有效联动。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部地区"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更大更显著。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双边贸易和投资,加大沿线地区金融支持力度,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的重要方向。同时,各地区政府要制定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策略,突出自身定位,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 汪晓文, 任敬, 陈南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区域市场建设。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效果、异质性特征及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显著倒"U"型关系,良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恶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抑制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水平方面存在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可以通过改变区域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区域市场一体化。因此,要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论对从优化地方政府竞争角度高质量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刘建翠, 朱承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生产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分析了各地区节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先升后降随后平稳态势;(2)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只有中部区域存在σ收敛;(3)大部分省域的节能潜力较大。为提高地区能源效率、实现节能目标,应该提高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促进能源的合理流动;实行一地一策,制定差异化的节能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注重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 数字经济

  • 王宇婷, 易加斌, 俞澜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数字领先企业与数字追随企业围绕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以及数字化转型展开了合作。针对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对称依赖现象,本文基于不对称依赖视角,构建数字领先企业与数字追随企业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市场机制与公共管理者参与机制下双方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与机理,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追随企业的机会成本损失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对双方合作起积极影响;(2)数字领先企业机会成本收益对双方合作起消极影响;(3)适度的知识距离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4)公共管理者参与机制相对于市场机制更能有效规范合作双方行为,促进双方合作。
  • 高辉, 张尚珠, 李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制度环境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本文基于制度多中心理论和产业基础观,从政府支持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组合视角出发,并引入行业特性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浙江、上海、天津、黑龙江、山西、甘肃地区的246家传统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经济制度对这一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行业动态性和行业丰裕性在政府支持与数字化转型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市场经济制度对行业丰裕性的中介作用起调节效应。因此,政府支持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组合通过行业特性对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制度理论和数字化转型研究,也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启示。
  • 刘翔宇, 李文韬, 娜比拉·海萨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话题。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制造业企业、地区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企业效用更加明显;(2)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存在促进作用;(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研发投入实现。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新思路,以帮助企业拓展绿色技术创新。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激发其可持续发展活力。
  • 杨烨军, 石华安, 余华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在企业运行管理实践的体现,会对传统企业生产模式与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本文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年报和财务报表,运用数字化资产信息与词频信息综合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和人工成本份额存在显著降低作用,但同时会提高人工平均成本;(2)企业数字化转型与3种成本形式之间均存在双门槛的非线性特征;(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替代效应、效率提升及技能偏向性显著影响企业人工成本;(4)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行为对人工成本存在显著异质性,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明显优于轻微参与的企业。研究对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市场冲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产业经济

  • 袁强, 张自力, 赵学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我国2012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45个行业各年份的直接和完全碳排放动态特征,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刻画了碳排放经投入产出关系在行业间的流动结构,识别了碳排放流动的主要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从最终产品生产角度看,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一直是完全碳排放量前两大行业,排放占比超50%,应作为我国消费侧碳减排的重点领域。最新一期结果显示45个行业中有5个全过程高碳行业、4个表观型高碳行业、14个传导型高碳行业以及22个低碳行业。碳排放流动网络呈现"全连接"特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是经济生产拉动碳流动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跨行业协同减碳时,需关注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7条碳流动路径。
  • 杨丹萍, 杨小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07~2021年的ADB-MRIO数据库系统考察了人工智能、中间产品内向化对构建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人工智能在引致中间产品内向化的基础上,还能与其共同发挥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构建效应。这一促进效应是通过提高出口中间品质量、延长生产步长以及促进产业集聚的机制实现的;(2)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程度越高,中间产品内向化的价值链构建效应越强。同时对于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人工智能和中间产品内向化的构建效应亦是显著;(3)拓展分析发现国内服务要素投入能够赋能人工智能发挥"稳链"效应,技术势差能够助推中间产品内向化发挥"建链"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推进智能制造、探索中间产品国产化路径是培育"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体系的重要支柱。
  • 李杰, 刘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要求,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三维指标,采用多期DID、SDID方法检验中欧班列运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均存在显著正效应,且主要通过外贸驱动机制和要素驱动机制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主要集中在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态化效应则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更为明显;同时相较于低人力资本水平城市,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促进效应均集中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范围。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对地理邻域、行政邻域存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后者;目前中欧班列引致的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邻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邻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
  • 苑莹, 凤靖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聚焦于2008年以来国际范围的5次重大危机事件,深入对比分析了不同黄金资产(国际与国内黄金现、期货)对我国股市及各行业股市避险能力的强弱,以期解决黄金资产对于我国股市是否具有风险对冲、财富分散化以及避险能力,何种类型黄金在何种情况下的避险能力最强以及不同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黄金对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如何动态演化这三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与国内黄金现、期货均可以作为我国股市的有效财富分散化工具;(2)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黄金对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显著增强;(3)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国内黄金对于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强于国际黄金,黄金现货对于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强于黄金期货;(4)我国黄金期货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可以作为我国股市的有效避险资产。本文系统性地对黄金避险能力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企业经济

  • 张璇, 张亚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凭借免疫力摆脱困境,绩效实现逆势增长。本文基于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财务、制度以及文化3个维度构建了微观层面的企业免疫力指标,实证检验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免疫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随着企业免疫力水平的提高,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缓解,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这种缓解作用在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 申韬, 李小依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金融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显著,这得益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更高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区,绿色信贷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为"波特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政府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孙美娇, 张兰, 应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高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跨境并购、双重制度嵌入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三者间的关系,并从市场准入门槛与信息基础设施密度视角探究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跨境并购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双重制度嵌入中,制度距离嵌入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制度关联嵌入不利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跨境并购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可随着制度距离嵌入程度提高而不断增加,随着制度关联嵌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跨境并购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在高市场准入门槛区域更显著;制度距离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在高信息基础设施密度区域更显著,制度关联嵌入的影响与之相反。据此,应健全国内营商投资环境,拓宽国外资本准入门槛;研判东道国并购环境,降低跨境并购活动阻力;构筑育人引人机制,提高并购成功率,为高技术企业跨境并购及创新质量提升赋能。
  • 傅泽, 柴宇曦, 赵文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探讨新型技术追赶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可以显著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随着嵌入程度加深,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企业创新速度的提升作用逐渐弱化。影响路径分析得出,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可借助新型技术追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与速度的影响因企业发展规模不同存在差异。据此,提出政策为基,推动产业网络嵌入标准化;缩短周期,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加速化;精准发力,助力创新发展分层化的政策建议,为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实践提供理论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