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第3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7-12-1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黄泰岩 特木钦
    2017,35(12):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顺应新发展理念的提出,2016 年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在环境效率、环境规制绩效和绿色发展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一是从环境效率评估方法、环境效率状况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对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拓展研究了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二是从评估环境政策、税收、排污权分配、碳交易等环境规制绩效入手,理论和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影响因素和绩效改进方向;三是探讨了绿色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联防联控、推出碳交易政策、优化城市结构和规划、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管理手段等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 陈伟宏 钟熙 宋铁波
    2017,35(12): 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 2011~2015 年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环保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渴望水平时,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呈 U 型关系,即业绩期望落差存在一个阈值,低于该阈值时,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负相关,高于该阈值时,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正相关;(2)与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相比,股权集中度高的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之间的 U 型关系将减弱。
  • 方炜 杨步
    2017,35(12): 19-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供应链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上兼顾了经济与环境效益,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绿色供应链运营效率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做出反馈,促进企业绿色供应链运营的良好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总结,构建了企业绿色供应链运营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 DEA 方法并通过算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改善企业绿色供应链运营效率、促进企业更好地实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更加有益的建议。
  • 仓定帮 魏晓平 曹明
    2017,35(12):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对1996~2015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经济增长、单位 GDP 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均是煤炭消费量的格兰杰成因。其次借助协整方程,对各参数设置了基准变化,给出了 2016~2025 年的煤炭消费预测。最后,在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对煤炭消费量和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
  • 吴文洁 王晓娟 何艳桃
    2017,35(12): 3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工业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本文选取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工业集聚为门槛变量,利用固定效应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工业集聚水平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业集聚对废水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在达到门槛值前,工业集聚很大程度降低了废水排放强度,在跨过门槛值后,这种作用会减弱。工业集聚与废气排放强度呈显著倒“U”型关系,在工业集聚水平小于门槛值时,工业集聚会加剧废气排放,大于门槛值后,工业集聚会降低废气排放强度。工业集聚会降低废物排放强度,但未出现显著门槛效应。
  • 李新军 陈美娜
    2017,35(12): 4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是通过降低产品碳排量实现从源头上减排。本文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建立了政府实施回收奖惩机制的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有无政府回收奖惩机制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回收比例、供应链参与方的期望利润和产品的碳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回收奖惩机制提高了回收比例和碳减排水平;当再制造减排程度较小时,政府回收奖惩机制降低了碳排放总量;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政府回收奖惩机制提高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更大程度的降低了产品总碳排放量;政府回收奖惩机制下较小的目标回收率能够最大化零售商利润。
  • 方齐云 方亮
    2017,35(12): 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投资、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增长构成PSVAR系统,分析了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得到结论:(1)结果支持既有文献关于投资促进城市化、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判断;(2)经济增长对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490387311,表明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3)城市化速度对经济增长的累积响应为 -0.002826893,表明从长期看经济增长会抑制城市化速度,使得城市化进程速度趋缓。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鼓励消费和扩大外需的情况下投资也不能忽视,但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我们要依靠有效的投资而不是落后产能和重复投资;经济增长从长期看抑制城市化进程,我国少数大城市集中大量资源,吸引大量人口,但伴随这些高收入,大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并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因而我国采取新型城镇化规划,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布局建设,实现经济空间的优化乃是必要的。
  • 张虹 秦留志
    2017,35(12): 5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使用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SYS—GMM估计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工业投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前期投资、金融发展程度、人均GDP及人均GDP增长率能够对工业投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等人口年龄因素对于工业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尚未得到完全释放。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吴伟伟 刘业鑫 刘康佳
    2017,35(12):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员工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创新行为决定了创新的成败,但现有研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仍缺乏清晰刻画。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心理因素的视角出发,探索人 - 组织匹配对创新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通过收集数据,应用层次回归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结果表明,人-组织匹配不仅能对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还能够通过内部动机对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为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 李延军 史笑迎 葛林洁
    2017,35(12): 69-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股票收益率差异视角下,选择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中国沪、深市场307家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单方程估计法和联立方程组系统估计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与资本结构的相互影响;并分别从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再融资、牛熊市行情三个方面对二者关系的变化与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且随着股票收益率水平的提高,负向影响越来越明显;股权分置改革后、满足再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以及牛市行情下两者的相互影响更显著。
  • 胡军辉
    2017,35(12):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多维信息溢出视角,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选取2006年6月2日至2015年12月25日的周度数据,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波动率溢出指数则呈现明显的突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在信息溢出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此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强于我国,并且在2012年,我国大宗商品的去金融化趋势明显。
  • 赵辉 邱玮婷 屈微璐 董骅
    2017,35(12): 8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越发重视,其中成本目标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控制造价风险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引入IPD模式,结合情景分析法与工作分解结构法,识别出该模式的25个造价风险指标,并运用结构熵权法进行风险权重计算,再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IPD项目的造价风险值计算,旨在评价IPD模式的风险情况,促进其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 傅为忠 金敏 刘芳芳
    2017,35(12): 9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 李玉民 奚倩倩 吴元畅
    2017,35(12): 99-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分析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状况,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模式,研究发现:2012~2016 年,我国快递业呈现出高水平的产业空间集聚和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上海、浙江的快递业集聚程度高,并且集聚能力高,可以作为快递业发展的示范省份;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的快递业发展存在比较优势,可以作为快递业发展的培育对象。
  • 李光明 马磊 潘宇
    2017,35(12): 106-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劳动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投资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方向与显著性均存在差异性。从总效应来看,物流产业集聚与地方财政支出均显著为正,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为负,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张云 赵富森 仲伟冰
    2017,35(12): 114-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技术产业2003~2016年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市场、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4个层面对行业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描述,并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既优化了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又促进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但市场化程度对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与分布差异性;从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表现层面来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创新能力较高的行业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对产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门槛值,而产品市场的发育对创新能力不同的高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均有正向影响,且对于创新能力高的行业,其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 尚娟 董李媛 刘丽丽
    2017,35(12): 122-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的诸多绩效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本文系统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影响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数据可得性以带状选取东中西部各3个省份,每个省选取3个中大型地级市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之间关系图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时间上,2005~2011年,两者有负相关关系,2011~2015年,两者有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东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有正向影响,中西部前者对后者无正向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和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姜博 初楠臣 薛睿 王童 陈颜
    2017,35(12): 130-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铁可达性是土地经济价值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本文以东北地区高铁地级市为对象,基于时间、经济、频次、服务的视角分析高铁影响下的沿线城市可达性,运用广义交通成本、土地价值增值模型探讨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变化,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选取高铁可达性等相关特征变量,探讨影响高铁土地经济价值的驱动力。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改变原有辽宁可达性向吉林、再向黑龙江递减的趋势,及原有沈阳经济区可达性优势最强、沿海经济带与吉林中部次之、哈大齐稍弱的格局,带来黑龙江可达性改善幅度最大、辽宁强于吉林,位处边缘区位的城市可达性获得较大提升、传统的经济实力超强城市及位处线路中心区位的城市可达性改善较弱的趋势;沈阳、长春、大连与哈尔滨高铁日常可达性位于东北前列,沈阳高铁特质空间范围跨越吉林、延伸至黑龙江,为东北高铁可达服务核心,长、大、哈为其副中心;高铁广义交通成本远高于普速列车广义交通成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核心区是土地经济价值增值高值区;高铁土地经济价值与高铁服务中心强度指数、日常可达性、普速列车土地经济价值呈正相关,与哈夫系数呈负相关。
  • 郑涛 杜佳豪 万雪芬
    2017,35(12): 14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和制度优势的微观经济实体,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京津冀区域经济要协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要优化,区域内上市公司要发挥带动作用。本文采用2003~2016年京津冀十三市的面板数据,在验证通过京津冀十三市产业结构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上市公司对区域产业结构作用关系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协同;总资产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呈现负效应,而上市公司的数量、投融资数额、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本文在研究基础上,从上市公司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 朱天星 陈晨 于鑫洋 汪剑清
    2017,35(12): 148-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国家间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比较不同国家间的科技资源配资效率、制定科技研发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亚洲 12 个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的两投入、两产出指标测算这些国家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国家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带动了科技研发效率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科技研发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经济规模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金融深化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健康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