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数字经济

  • 袁瑞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是当今发展大势,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本文选取2007~2021年31个省(区、市)数据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市场一体化,这一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一致;(2)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高于东、中部,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数字经济迎头赶上;(3)随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随着市场主体数量增加,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先增大后趋缓;(4)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不仅有直接效应,还存在通过影响创业活跃度进而影响市场一体化的中介效应;(5)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将增大,数字经济水平相同时,提升市场化水平将有助于放大数字经济的效应。
  • 叶堂林, 吴明桓, 牛寒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数字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区域迎接新一轮时代红利的关键举措,究竟哪些区域能够率先依托数字经济推动本地产业发展效率提升?本文从数字经济产业推动本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发生条件入手,运用2000~2020年全国29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生态发育度是一个区域依托数字经济推动本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条件;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是整合数字经济生态的关键主体;数字经济生态的培育离不开地方的政策支持。
  • 毛丰付, 邵芳琴, 邵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产业化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重要基础底座,能否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有待讨论和进一步确认。本文结合中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并且数字产业化能够通过创新活力、绿色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渠道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区域异质性。本文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布局,为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提供重要启示。
  •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 魏峰, 殷文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经济韧性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将研究区间划分为金融危机抵抗期、金融危机恢复期和新冠肺炎疫情抵抗期,分别从分周期短期经济韧性与长期经济韧性角度,运用地理探测器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从不同周期看,技术创新对抵抗力与恢复力的驱动作用皆较大,而数字经济对抵抗力的驱动作用则更大。从长期看,在不同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皆对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结论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被解释变量时依然成立。进一步做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来增强中国省域经济韧性。因此,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要着力发挥好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正向效应,形成双重因素合力为经济韧性提高提供支撑的有利局面,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 企业经济

  • 王国红, 王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为中国后发企业提供了创新追赶的重要机会。本文运用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实证新技术变革背景下,公共知识溢出和合作知识溢出对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中介作用机制,以及知识惯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技术变革背景下,两种知识溢出对后发企业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深度在公共知识溢出与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宽度在合作知识溢出与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知识惯性负向调节公共知识溢出与知识深度间的关系,但在合作知识溢出与知识宽度间无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从知识溢出视角为新技术变革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提供了管理启示。
  • 梁彤缨, 生巴提·赛依热克汗, 陈国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多层级治理的制度环境下,与地方各级研发补贴相比,国家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更胜一筹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其研发补贴来源,将研发补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级,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与对比不同层级研发补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不同层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与省级或者地级研发补贴相比,国家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更好,而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则更差。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多层级治理"和"研发补贴组合"的角度理解研发补贴激励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 王勇, 马晓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09~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供应商)与其核心上市客户配对形成的供应商-客户样本,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上下游企业研发投入同伴效应的存在性。研究结果显示,客户研发投入强度越高,供应商研发投入强度就越高,且在市场地位低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的供应商中表现得更为显著,表明上下游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且该同伴效应源于信息获取机理和市场竞争机理。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主导权,引入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3个视角考察供应商股权结构因素对上述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股权集中度越低,股权制衡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同伴效应的发挥越有利。
  • 马志超, 张杰, 刘学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钢铁企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怎样提升钢铁企业创新绩效是钢铁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2014~2020年我国钢铁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国际化视角研究钢铁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钢铁企业动态能力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在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之中,国际化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且此调节作用在高创新投入型钢铁企业中有更加明显的表现。另外,通过分析国际化程度的门槛效应,发现国际化程度存在两个门槛值,每跨越1个门槛值,钢铁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会增强1次。所以,钢铁企业在今后国际化发展中应提升技术效率,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此培育更加突出的竞争优势。
  • 低碳经济

  • 崔连标, 陈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收敛系数和趋势面分析,探究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基于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京津冀污染物排放当量有所下降,但碳排放呈增长趋势;(2)京津冀整体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有所下降,且北部、中部和南部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收敛性特征;(3)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中部>东部>西部、北部>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4)能源强度、人均GDP、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大。本文建议京津冀地区强化能耗双控、引导高质量外资向绿色低碳产业投入,因地制宜明确适宜的差异化政策措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李玉婷, 王议寒, 刘自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数据,对中国城市"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探究其时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WEF系统安全呈现出上升趋势,子系统中粮食安全滞留在较低水平。全国城市WEF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但多数城市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极化特征,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低值集聚主要位于大西北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在"新四化"变量中,信息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地和邻近城市WEF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点,城镇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并不显著。
  • 宋敏, 李昊霖, 刘欣雨, 徐兴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结构扭曲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引致产业中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错配,进而抑制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扭曲在长、短期内都会抑制本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且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扭曲对本地区的抑制效果小于对邻近地区的抑制效果;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依据地区自身要素禀赋确定最优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以推动绿色发展。
  • 潘文富, 李逸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高。本文选取重污染行业中的20家火力发电企业,通过建立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法,对2017~2021年火力发电行业的环境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效率评价,并探讨分析相关指标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2017~2021年火力发电行业的环境绩效整体是进步的,环境绩效水平改善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进步;但仅有一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火力发电企业的整体技术进步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2)技术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在逐年递减,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其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
  • 技术经济

  • 裴长盛, 曲建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由社会服务现代化、经济发展现代化、技术创新现代化、文化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现代化、政治治理现代化6个维度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函数和空间Markov链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式现代化水平不高,但整体呈现良好上升趋势,其中绿色发展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东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综合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这一差异呈现扩大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具有俱乐部收敛特点,发生状态转移概率较小。鉴于此,提出构建绿色现代化发展体系、建立区域差异化发展机制、释放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地区辐射带动效应的推进路径,希冀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景守武, 杨林烨, 赵宇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影响对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断点回归的实证分析方法,利用2017年1月~2022年10月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以及月度时间变量研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贴退坡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补贴退坡政策可以通过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出口比重、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来促进新能源汽车出口,其影响程度受到出口目标国家的经济规模以及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种类的影响。本文为补贴退坡政策是否促进、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出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 郭树华, 王紫嫣, 梁甜, 方鹏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基础设施作为传统基础设施在新时代背景下与新兴技术结合的转型产物,发挥着社会稳定器、风险调节器和经济新引擎的作用,是激发投资和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评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对其投入效率准确测算,本文基于2019~2021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及空间计量方法测算效率并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研究结果显示:(1)北京、上海、广东和内蒙古4个省(区、市)连续3年实现投入产出有效,整体效率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格局;(2)新基建投入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会促进邻近地区城镇化发展。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改善新基建投入效率的建议。
  • 丁翔, 王文宾, 张子豪, 毛展鹏, 肖莹, 仝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下,根据历史基准线混合法确定初始配额,构建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别建立了供应链进行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两种模型。研究发现:相较于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的供应链会有更高的产量和减排率以及更大的利润;分散式决策模型中排放量与可变配额比例呈正相关,而在集中式决策模型中若减排成本系数较大则两者正相关,若减排成本系数较小则两者负相关,若减排成本系数适中则排放量随可变配额比例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在两种模型中,可变配额比例对均衡的产量、减排率、消费者剩余等都有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