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铁铮, 胥凯凯, 邓钰卿, 王沛豪, 秦 齐, 郭康顺, 王炳仁, 常 栋, 崔 永. PD-1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636-641. |
[2] |
吴朝真, 郑 华, 盛舒言, 张 权, 张 卉, 李 杰, 吕嘉林, 钱 哲, 王守正, 李 曦, 胡 瑛.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初步疗效观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642-648. |
[3] |
徐 源, 梁乃新, 刘洪生.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病理淋巴结转移程度与原发灶缓解程度[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649-653. |
[4] |
王居巳, 宋伟安, 狄守印, 刘军强, 范博士, 周少华, 岳彩迎, 赵嘉华, 陈思禹, 龚太乾. 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抑制剂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性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660-665. |
[5] |
郝卓鸿, 云 铎, 张 颖, 李卉惠, 林海珊, 崔 永, 赵 磊.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666-677. |
[6] |
谭晓刚, 张毅. 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前景[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862-867. |
[7] |
房亚兰, 杨楠, 赵咏梅, 黄语悠, 李锦程, 段云霞, 高利, 罗玉敏. 大黄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缺血半暗带区HIF-1α与VEGF表达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2): 219-224. |
[8] |
王巍伟, 王珊珊, 张曼. Kininogen 1在非小细胞肺癌体液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 77-82. |
[9] |
胡牧, 张毅, 许庆生, 刘宝东, 苏雷, 王若天, 支修益.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切除范围的临床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6): 763-766. |
[10] |
姚舒洋, 王鑫, 李小雪, 张毅, 支修益. 非小细胞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4): 533-536. |
[11] |
刘宝东. 高危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亚肺叶切除、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还是射频消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4): 537-543. |
[12] |
刘树库, 王晓彬, 李杰, 曹小庆, 韩毅, 刘志东. 术前血清癌胚抗原质量浓度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作用的Meta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6): 705-710. |
[13] |
陈东红, 支修益. 亚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6): 689-693. |
[14] |
贾旺, 刘晓, 鲁润春, 贾桂军, 倪明, 孙静, 徐志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下调增加垂体腺瘤卒中风险[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3): 416-421. |
[15] |
宋雨光;赵艳杰;周蕾;安广宇.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观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5): 581-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