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10-15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24卷第4期目次
    2003, 24(4):  0-0. 
    摘要 ( 456 )   PDF (2062KB) ( 2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24卷总目录
    2003, 24(4):  0-0. 
    摘要 ( 212 )   PDF (1857KB) ( 1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其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2003, 24(4):  0-0. 
    摘要 ( 168 )   PDF (54KB) ( 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临床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与预后——附220例临床报告
    王香平;张建;魏嘉平;王力红;刘佑琴;冯明;贾强;杨强;聂秀红;李坤成;尹建国;王立;续大田;张泰昌;王育琴;韩玫;王克杰;李宗信;丁秀娟;徐玲;吴晓光;汤哲
    2003, 24(4):  361-368. 
    摘要 ( 655 )   PDF (404KB)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与预后,对2003年5月6日至6月27日宣武医院收治的220例SAR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临床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SARS患者年龄7~86岁,平均(41.33±18.40)岁。男性112例(50.9%),女性108例(49.1%)。医务人员33例(15.0%)。有明确接触史148例(67.3%)。并存基础病60例(27.3%)。临床表现发热218例(99.1%),咳嗽144例(65.5%),畏寒64例(29.1%),气促91例(41.4%),胸闷80例(36.4%),肌痛66(30%)。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值降低。胸部X线或高分辨率CT早期单侧或双侧局灶性斑片状渗出性改变,影像多变、短期内增多,进展高峰期呈云雾、磨玻璃影或实变影增大。在可分析的145例血气中,低氧血症63例(43.4%)。220例SARS患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5例(11.4%);使用机械通气31例(14.1%)。201例康复出院,19例死亡,病死率8.64%。早期鼻导管吸氧、进展期合理使用激素及机械通气可阻止病情进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可预防及治疗混合感染(细菌、真菌)。提示流行病接触史、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降低、胸部X线或CT显示渗出病灶是诊断SARS的临床依据。年龄、合并基础病、肺部病变程度、低氧 血症、T细胞亚群CD3, CD4, CD8绝对值降低、激素剂量、混合感染等是影响SARS预后的重要因素。病程进展高峰期 合理应用激素、抗生素及适时机械通气对降低SARS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重症SARS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赵虹;魏嘉平;李耘;贾强;姚小苓;尹春林;许立庆;何冀芳;吴晓光
    2003, 24(4):  369-373. 
    摘要 ( 583 )   PDF (345KB) ( 2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和分析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我院收治的149例重症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化验指标、肺部阴影、心电图变化、各种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149例重症SRAS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多于25~75岁之间,40.3%合并慢性基础病,96.0%患者发热,58.0%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78.7%淋巴细胞减少,60%以上血生化多种酶升高,46.9%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降低,37.6%血糖(GLU)升高,53.1%患者有低氧血症,81.8%肺损伤面积大,31.7%有心电图异常,58.7%有并发症。主要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免疫增强剂、中药、吸氧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支持疗法。最终痊愈和好转患者130人(占87.2%),死亡19人(12.8%)。提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肺损伤面积大、低氧血症严重、血生化改变大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19例SARS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魏嘉平;王香平;张建;王力红;刘佑琴;冯明;贾强;杨强;聂秀红;李坤成;尹建国;王立;续大田;张泰昌;王育琴;韩玫;王克杰;李宗信;丁秀娟;徐玲;吴晓光;汤哲
    2003, 24(4):  374-379. 
    摘要 ( 688 )   PDF (191KB)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死亡相关因素,对2003年5月6日至6月27日收治的220例SARS患者中19例死亡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临床治疗及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死亡SARS患者年龄24~86岁,平均(57.63±16.76)岁。大于45岁13例(68.4%)。男性15例(78.9%),女性4例(21.1%)。有明确接触史19例(100%)。并存基础病13例(68.4%)。死亡距发病时间14~54d,平均(35.37±11.66)d。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19例(100%),咳嗽12例(63.2%),畏寒5例(26.3%),气促10例(52.6%),胸闷11例(57.9%),肌痛5例(26.3%),腹泻6例(31.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降低。血气分析低氧血症16例(84.2%);心肌酶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值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进行性降低。胸部X线双侧、肺病变面积>1/3者19例(100%)。临床诊断继发混合感染(细菌、真菌)19例(100%)。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激素18例(94.7%)、机械通气15例(78.9%)。死于呼吸衰竭18例(94.7%)。提示年龄、合并基础病、肺部病变程度、低氧血症、T细胞亚群CD3、CD4绝对值降低、激素剂量、混合感染等是影响SARS预后的重要因素。合理、规范应用激素、抗生素及严格掌握机械通气的时机对降低SARS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41例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冯明;张建;王香平;王力红;刘佑琴;魏嘉平;王育琴;张泰昌;贾强;王立;聂秀红;杨强;李宗信;王克杰;续大田;李坤成;尹建国;韩玫;徐玲;丁秀娟
    2003, 24(4):  380-384. 
    摘要 ( 666 )   PDF (348KB)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以提高治愈率。对我院2003年5月6日至6月27日收治的41例老年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SARS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SARS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以中等度热为主,高热、畏寒、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5);老年SARS患者血淋巴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5);老年SARS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1);老年SARS患者肺部体征的阳性率高,肺部X线胸片表现双侧多发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1);老年SARS患者治疗中并发精神障碍、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非老年SARS患者,老年SARS患者并存基础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1);病死率老年SARS患者为24.4%,显著的高于非老年SARS患者的5.5%(P<0.01)。提示我院收治的老年SARS患者临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高热的发生率低,肺部表现以双侧多发病变多见,细胞免疫功能减低,临床分型重型和极重型比例高,并存基础病、并发症数量多,治疗复杂困难,病死率高。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杨强;聂秀红;王烁;张连国;肖汉;李小静;张霖;刘明芳
    2003, 24(4):  385-388. 
    摘要 ( 720 )   PDF (278KB) ( 2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对211例SARS患者按不同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激素使用情况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不同病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后均出现T淋巴细胞的明显下降,低谷出现于发病后22.83d。老年SARS患者疾病极期T细胞各亚群绝对数均低于中青年患者,重症患者低于轻症患者(P<0.01)。激素使用与否以及剂量大小对T细胞影响不大。提示SARS患者发病初期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损害,老年、重症SARS患者的损害更为显著,外周血CD3+、CD4+、CD8+细胞下降的程度可作为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变化的特征及意义
    张连国;李晓静;刘明芳;张霖;王烁;肖汉;聂秀红
    2003, 24(4):  389-391. 
    摘要 ( 558 )   PDF (101KB) ( 2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回顾性分析SARS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轻症SARS患者发病前2周时间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从发病第3周开始,血中淋巴细胞水平升高。重症SARS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内淋巴细胞水平降低,未发现回升。在疾病的初发期、加重期、恢复期轻症与重症、轻症与死亡、重症与死亡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病情变化分4期病情初发期(0期),胸片加重期(1期),开始吸收期(2期),胸片明显吸收期(3期),其中0期与3期、1期与3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依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分为小剂量组(Ⅰ组,<160mg/d),中剂量组(Ⅱ组,160~500mg/d),大剂量组(Ⅲ组,>500~1000mg/d),其中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降低可以作为SARS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而血中淋巴细胞的回升预示疾病的好转。中、大剂量比较激素对SARS病人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SARS患者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变化的动态观察
    张永宏;吴昊;陈新月;闫惠平;温韬;檀玉芬;计云霞;武彦宁
    2003, 24(4):  392-395. 
    摘要 ( 595 )   PDF (284KB)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SARS临床治愈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原因,选择SARS临床治愈患者93人,在住院期间并随访3个月,定期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前瞻性观察其变化。发现SARS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极期下降到最低点,呈现一过性免疫缺陷,此后逐渐恢复,在病程的60d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部分患者出现CD4+/CD8+比值倒置现象。同时发现在不同年龄组,SARS引起的免疫损伤不同,恢复情况亦不同,差异显著(P<0.05)。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与SARS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相关性,多数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是可逆的,但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较晚并存在恢复后期的CD4+/CD8+比值倒置现象,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92例SARS患者舌象的分析
    李宗信;黄小波;李斌;李坤成;尹建国;孙淑玲;陈文强;王明越;刘桂兰
    2003, 24(4):  396-400. 
    摘要 ( 554 )   PDF (130KB)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演变规律,舌象特点与X线胸片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索舌象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采用前瞻性方法对入院的92例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照片、X线胸片等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舌象出现芒剌与X线胸片的进展期和高峰期呈正相关,且与高峰期有显著性相关(P<0.05);舌体胖大、齿痕与痊愈期呈正相关,具有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少苔或剥脱苔与吸收期、痊愈期和病程呈正相关,其中与吸收期和病程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提示虽然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X线胸片呈多样化,但放射学仍有独特改变,且舌象与X线胸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舌象的动态追踪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中医舌诊在SARS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SARS胸部并发症的影像学分析
    尹建国;李坤成;刘树良;魏嘉平;王香平;张建;王力红;刘佑琴;冯明;贾强
    2003, 24(4):  401-404. 
    摘要 ( 589 )   PDF (154KB)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胸部并发症在X线平片和CT上的表现,提高对SARS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回顾分析182例SARS患者950例次X线胸部平片和74例次胸部CT检查结果,重点观察肺内空洞性病变、肺间质纤维化、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和胸膜病变。结果根据X线平片和CT所见,在182例患者中,6例患者(3.3%)出现空洞病变,临床诊断为真菌感染;10例(5.5%)出现胸水,8例(4.4%)出现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3例(1.6%)出现气胸。另外,在接受胸部CT检查的54例患者中,有17例(31.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6例患者(11.1%)出现胸膜增厚粘连。提示全面了解SARS患者胸部并发症的影像学征象有助于SARS的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胸片演变模式研究
    李坤成;尹建国;于春水;魏嘉平;王香平;张建;王力红;刘佑琴;冯明;贾强
    2003, 24(4):  405-409. 
    摘要 ( 552 )   PDF (190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X线胸片的演变规律,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确诊的SARS病人的胸片,观测不同时期病变的位置、形态、数量、面积及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在首次胸片上,54例中单侧受累33例,其中5例在随访中胸片转变为双侧受累双侧受累者21例,以下肺野(64.82%)和肺中带(94.44%)多见。病变形态演变具有3种模式,以斑片状片絮状局部肺纹理增粗完全吸收模式(64.82%)多见。病变数量演变包含5种模式,以单片型(40.74%)多见。病变面积演变包括单峰型(79.63%)、双峰型(12.96%)和持续恶化型(7.41%)。病变密度演变包括单峰型(57.69%)、双峰型(29.49%)、三峰型(7.69%)和持续恶化型(5.13%)。病程和病变占整个肺野最大比例在病变形态、数量、面积和密度的不同演变类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SARS病人胸片的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演变模式对患者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机械通气在SARS治疗中的应用
    王克杰;王力红;魏嘉平;杨强;贾强;冯明;聂秀红;李坤成;尹建国;王立;续大田;张泰昌;王育琴
    2003, 24(4):  410-413. 
    摘要 ( 686 )   PDF (269KB) ( 2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机械通气在SARS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对重症SARS病人经一般面罩、鼻导管吸氧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者,改用机械通气。根据情况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或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造口后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220名SARS病人重症者131例,进行机械通气者32例,占全组病人的14.55%,占重症病人的24.43%。仅用无创机械通气者24例,占机械通气病例的75%,占重症病例的18.32%。有创机械通气者8例,占机械通气病例的25%,占重症病例的6.11%。其中气管插管6例,占机械通气病例的18.75%,占重症病例的4.58%;气管切开造口3例(其中1例先行气管插管,后又行气管造口),占机械通气病例的9.38%,占重症病例的2.29%。机械通气者中死亡16例,占全组病例的7.27%,占重症病例的12.21%,占机械通气病例的50%。气管插管6例中,死亡5例,占83.33%;改善、痊愈者仅1例,占16.67%。气管造口3例,均死亡。重症病人未进行机械通气者99例,占重症病例的75.57%,其中死亡3例,占3.03%;改善、痊愈者96例,占96.97%。机械通气者中,并发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者共7例,占机械通气者的21.88%。提示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SARS病人治疗中有积极意义;但有创机械通气应慎用。气管切开造口术对其治疗无特殊积极意义,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宜严格掌握,插管应在麻醉下实施。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SARS时机的思考
    陈宏;王香平;李非;杨强;张连国;杜建新;赵松林
    2003, 24(4):  414-417. 
    摘要 ( 552 )   PDF (226KB) ( 2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25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病人分为2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在NIPPV前与治疗后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改良呼吸指数(PO2/FiO2,MRI)的变化,以探讨NIPPV治疗SARS的时机与作用。结果死亡组病人从发病到NIPPV治疗的平均时间明显晚于生存组病人,虽然NIPPV能改善2组病人的氧合状态,但经过NIPPV 24h后,死亡组的APACHEⅡ、RR仍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且死亡组的SpO2、MRI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提示NIPPV治疗时机对危重病人的生存可能至关重要。当病人呼吸频率逐渐加快且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出现较快下降趋势时,应综合考虑病人整体生理状况,适当放宽上机适应证,尽早进行NIPPV治疗。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SARS病人氧合功能影响
    陈宏;王香平;李非;杨强;张连国;杜建新;赵松林
    2003, 24(4):  418-421. 
    摘要 ( 528 )   PDF (410KB)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总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经验与体会,评价其在早期对SARS病人呼吸功能改善的作用,收集并比较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持续无创双相正压面罩通气(BiPAP)治疗的25例SARS病人,治疗前与治疗24h内相关呼吸参数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初步分析NIPPV早期对SARS病人氧合功能影响。结果NIPPV后24h内多数病人的气促和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缓解,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氧合水平用改良呼吸指数(MRI)显著升高(P<0.05)。提示NIPPV早期应用对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氧合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总结
    杨强;肖汉;张连国;王烁;聂秀红
    2003, 24(4):  422-425. 
    摘要 ( 700 )   PDF (286KB)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策略,在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失败后,对8例重症SARS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30~74岁,平均(55±16)岁]施行经气管切开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监测通气前后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并对通气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患者的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高热(体温>38.5℃),7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仅1例高于正常。合并其他脏器损害7例。2)从发病到使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时间平均为(27.9±12.2)d,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时间平均为(8.6±5.4)d,机械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或压力调节加呼气末正压通气。行有创通气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通气前改善(P<0.01)。3)有创通气前1例出现气胸,有创通气时2例出现纵隔气肿及气胸。4)1例患者撤机并痊愈,7例死亡,死亡患者多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提示有创机械通气对于晚期重症SARS疗效不佳。通气模式应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合适的呼气末压力水平,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SARS危重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呼吸治疗策略的探讨
    杨磊;李非;李铎;贾建国;杨鹏;孙家邦
    2003, 24(4):  426-429. 
    摘要 ( 738 )   PDF (212KB) ( 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顾性分析31例行机械通气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危重病例,189例未行机械通气的SARS病例和近期外科ICU机械通气治疗的8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以分析危重SARS患者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后气胸及纵隔气肿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呼吸治疗策略。结果31例行机械通气的SARS危重患者中9例出现气胸及纵隔气肿;189例未行机械通气的SARS患者中1例出现纵隔气肿;89例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中1例出现气胸。与后两者相比较,行机械通气的SARS危重患者的气胸及纵隔气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调整通气压力并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所有病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改良呼吸指数均无明显变化。除1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外,其余8例患者气胸及纵隔气肿均未进一步发展且逐步好转。提示行机械通气的SARS危重患者与未行机械通气的SARS患者及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相比具有明显高的气胸及纵隔气肿发生率。这种现象可能与SARS造成肺脏损伤、剧烈咳嗽及机械通气压力过高有关。相应调整通气压力后绝大部分患者的气胸及纵隔气肿逐步好转。故此,对SARS危重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该选择最佳的通气压力以避免气胸及纵隔气肿的发生。
    88例SARS患者的血气分析及临床研究
    吴昊;陈新月;黄云丽;张永宏;马丽娜;王作梅;张彤;李在村;王辰
    2003, 24(4):  430-433. 
    摘要 ( 590 )   PDF (293KB) ( 2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SARS患者血氧代谢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结果1)我院88例SARS患者共检测血气213例次,血气异常率以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最多见,为85.0%(181/213例次),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占68.1%(145/213例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仅占5.6%(12/213次)。表明SARS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最高,二氧化碳储留不多见。2)低氧血症与临床病型和病期相关,重型、极重型较普通型SARS的缺氧表现明显,病程进展期和极期PaO2较低下。3)多数SARS患者存在呼吸性碱中毒(简称呼碱)。死亡病例除呼碱外,常有复合性酸碱紊乱。结果提示1)SARS患者病程初期即有PaO2降低,低氧血症刺激过度通气,PaCO2降低引起呼碱,进一步发展为复合性酸碱失衡,或表现为CO2储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简称呼酸)。2)低氧血症与临床病情及预后相关,治疗中应重视早期给氧治疗。
    基础疾病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聂秀红;张霖;刘明芳;李小静;王烁;张连国;滕国杰;李艳;杨强
    2003, 24(4):  434-436. 
    摘要 ( 602 )   PDF (226KB) ( 2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2003年5月至6月收治的212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发病前合并的基础疾病与死亡及出院时胸片吸收情况的关系。发现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死率(20.7%)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4.5%,P=0.000);合并2种或者2种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及无基础疾病的患者(P值分别为0.008、0.000);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炎/肝硬化6种疾病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是SARS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1),糖尿病未明显增加SARS患者的病死率。治愈的SARS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组胸片遗留病变者(60.4%)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组(29.9%,P=0.001)。提示SARS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者病死率明显升高,随着合并的基础疾病的增多,病死率明显上升。肝炎/肝硬化及脑血管病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使SARS患者肺部损伤加重、恢复慢。糖尿病未明显增加SARS患者的病死率,提示糖尿病可能对患者避免SAR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起一定作用。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分型及预后的影响
    李耘;魏嘉平;赵虹;吴晓光
    2003, 24(4):  437-440. 
    摘要 ( 678 )   PDF (269KB)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研究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分型及预后的影响,对219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进行分析,研究各年龄组及性别与SARS分型的关系,观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此种疾病分型的影响,观察轻型、重型、极重型SARS病人的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等指标的变化及其与SARS分型的关系。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中重型及极重型病人的比例高于轻型组,且高于其他年龄组,而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者中重型及极重型病人明显多于无基础病变者。重型及极重型病人的血糖及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极重型病人血尿酸水平低于轻型患者,而性别、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与SARS分型无明显关系。提示年龄、高血压、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于SARS的分型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性别、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对其分型无明显影响。
    SARS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贾强;张建;王香平;王力红;刘佑琴;魏嘉平;冯明;王育琴;张泰昌;李宗信;王克杰;续大田;李坤成;尹建国;韩玫;王立;杨强;丁秀娟;徐玲
    2003, 24(4):  441-443. 
    摘要 ( 582 )   PDF (105KB)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对220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220例SARS患者中有14例并发肾脏损害,发生率为6.4%,其发生原因可能与高龄、重症、合并基础疾病、长时间使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营养支持力度不够,以及未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有关。经连续、迅速和系统的治疗后,8例(57.2%)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7.1%)好转,5例(35.7%)死亡。提示SARS并发肾脏损害与多种因素有关,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
    SARS病人血清心肌同工酶水平分析
    田莉莉;刘春玲;张新卿;左雅;陈秀敏;戚小红;王小军;朱秀云;刘新
    2003, 24(4):  444-446. 
    摘要 ( 729 )   PDF (108KB)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的变化,用以发现早期急性心肌损伤,将204名SARS病人按年龄分为7组,选出每人住院期间测得的CKMB最高值,计算每组CK-MB异常患者的百分率及每组CKMB的平均值及标准差(x±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将204名病人按CKMB是否正常分为2组,统计每组中多个肺叶病变患者的比例。结果CK-MB异常的百分率20岁以下组28%,21~30岁组12%,31~40岁组17%,41~50岁组22%,51~60岁组42%,61~70岁组33%,大于70岁组26%;CKMB值按上述顺序依次为(23±11)、(19±16)、(21±15)、(20±10)、(24±15)、(36±26)、(22±11)IU/L。CKMB异常组中多个肺叶病变患者占53%,CK-MB正常组为35%。提示部分SARS病人存在急性心肌损害,出现CKMB异常的百分比最高的年龄组为51~60岁组;CKMB平均值最高的年龄组为61~70岁组;CKMB异常组中多个肺叶病变患者明显高于CK-MB正常组。
    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王育琴;张建;王香平;王力红;刘佑琴;魏嘉平;冯明;聂秀红;杨强;张泰昌;李宗信;王克杰;续大田;韩玫;李坤成;尹建国;王立;吴晓光;汤哲
    2003, 24(4):  447-450. 
    摘要 ( 769 )   PDF (276KB) ( 2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我院收治的220例SARS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检,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并详细记录全部临床资料及转归。患者的各项资料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并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220例患者中有170例(77.3%)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用激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激素组。其中血钾降低为17.6%,血钙降低为68.3%,血糖升高为30.6%,精神障碍为28.8%,真菌感染为20.7%。2)激素日最大剂量320mg以上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320mg以下组。激素疗程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提示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剂量宜慎重,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剂量,切忌盲目增加剂量。
    SARS治疗中激素应用与糖代谢障碍
    续大田;王立;吴晓光
    2003, 24(4):  451-452. 
    摘要 ( 656 )   PDF (85KB) ( 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激素治疗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糖代谢障碍的影响,对220例SARS患者中51例高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高血糖患者年龄18~86岁,平均(52.35±16.64)岁,男24例(47.1%),女27例(52.9%)。其中有糖尿病史10例(19.6%),无糖尿病史41例(80.4%)。所有病人均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发现随着激素用量的增加血糖升高病人增加(P<0.01)。提示使用激素治疗SARS有可能引起高血糖,此时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血小板数量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连国;刘明芳;聂秀红;张霖;王烁;李小静;肖汉;杨强
    2003, 24(4):  453-456. 
    摘要 ( 718 )   PDF (133KB)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小板数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对我院2003年5至6月收治的133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血小板下降组与血小板正常组2组之间在病情轻重、年龄、最重胸片病变面积、出院时胸片正常率、感染、入住ICU、死亡、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异常的发生率及继发肝功能异常、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血糖异常等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血小板下降组(<100×109/L)重症患者和年龄>50岁患者所占的比例、总的病程、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P<0.01);血小板下降组患者胸片严重程度、感染的发生率、入住ICU和死亡患者所占比例、病程中出现WBC>10×9/L或并发肝功能异常、LDH、CPK、电解质异常和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P<0.01)。血小板正常组出院时胸片正常的比例明显大于血小板下降组(P<0.01)。以血小板<150×9/L为标准再次进行分组,在血小板下降组和非下降组之间上述指标仍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血小板数量低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生化指标异常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预后差,病死率高。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对SAR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转归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重症SARS的缺氧性脑损害与氧治疗
    宿英英;楚长彪
    2003, 24(4):  457-459. 
    摘要 ( 631 )   PDF (106KB) ( 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重症SARS患者的缺氧性脑损害及氧治疗的效果,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3年5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的84例重症SARS患者进行缺氧性脑功能损害的调查。结果54例(64.3%)患者出现缺氧性脑损害表现,其中运动迟缓和懒言少语最为突出(92.6%),其次是情绪改变(46.3%),精神抑郁或焦虑(40.7%)、意识障碍(22.2%)、认知功能障碍(9.3%)和惊厥(1.9%)。通过调整最佳供氧方式,提高氧流量,减少氧耗等氧治疗,使缺氧表现在短时间(平均5d)内得到改善,呼吸减慢、心率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增高和缺氧性脑损害症状消失。提示SARS患者的缺氧性脑损害不容忽视,正确的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5例住院少年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回顾分析与思考
    韩玫;刘佑琴;魏嘉平;冯明;贾强;杨强;聂秀红;李坤成;尹建国;王立;续大田;张泰昌;王育琴;王克杰;李宗信;丁秀娟;徐玲
    2003, 24(4):  460-463. 
    摘要 ( 784 )   PDF (270KB)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院收治的22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中15例为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7岁1例,8~14岁4例,15~18岁10例,平均年龄15.1岁,占总住院病人数的6.8%。按SARS临床诊断标准,重新回顾15例少年儿童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抗生素治疗反应等5个方面。认为对少年儿童患者的临床诊断,最为重要的条件是1)与SARS患者的密切接触史;2)家庭和群体聚集发病。为避免诊断的扩大化,要明确界定“疫区”和“区域”的概念。胸部X线阴影是SARS诊断依据,早期使用CT检查,可提供明确的影像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和对抗生素治疗反应,可提供参考。二者与典型肺炎相比,无明显差异。对少年儿童SARS患者的治疗,慎用激素,以避免激素引起的不良作用。少儿SARS患者病情较轻,减少使用贵重的其他免疫制剂,可降低SARS治疗的医药费用。少儿SARS发病率低,其原因有待于病原学的深入研究。在部分婴幼儿和少年儿童血清中,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SARS病毒和其他病毒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因此,在病毒病原学的免疫检查中,需要一个金标准。
    在ICU中重症SARS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分析
    李小莹;王力红;王香平
    2003, 24(4):  464-467. 
    摘要 ( 598 )   PDF (280KB) ( 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在ICU中的住院费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我院2003年5月至6月住ICU的41例重症SARS患者与同期的179例住院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将41例重症患者中分别住ICU1与住ICU2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重症SARS患者中,男性21人,女性20人,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7.00±14.60)岁;其住院总费用为1902190元,平均(47117.51±33316.89)元;其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48.27%),其他依次为治疗费、检查费、其他费用和床位费。ICU1组与ICU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及5种费用的平均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1例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179例患者(P<0.05);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占73.2%)明显增多(P<0.01);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的分别占58.5%及17.1%,明显增多(P<0.01)。ICU1组患者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人数(占78.3%)明显多于ICU2组(P<0.01)。提示重症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增高,药费所占比例最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及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能有效地控制SARS患者住院费用,降低药费比例。
    从医务人员零感染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王力红;王香平;张京利;石海鸥;王桂珍
    2003, 24(4):  468-471. 
    摘要 ( 442 )   PDF (250KB)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总结保护医务人员免受SARS病毒感染的经验,对我院的消毒隔离技术及职业防护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我院共收治220例SARS病人,其中131例(59.55%)为重症患者。从接受SARS定点医院任务起,全院共有1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一线工作,无一人感染,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指标。实践证明,我院的消毒隔离技术及职业防护是有效的。
    500例SAR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刘力松;李学文;华琦;杨莘;吴昊;徐武夷;田建华;陈红;杨凤池;刘朝晖;吉训明;张建
    2003, 24(4):  472-474. 
    摘要 ( 868 )   PDF (108KB)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SA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情绪状态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0例SARS患者进行调查,并与50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SARS患者1周情绪状态得分均值低于对照组,SARS患者抑郁指数均值较健康对照组高。66.8%的SARS患者存在抑郁状态,且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抑郁状况有显著差别。提示SARS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康人,易发生抑郁状态,重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更为严重,治疗过程及恢复时期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维护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疾病的康复。
    SARS时期1806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刘朝晖;华琦;杨莘;吴昊;徐武夷;田建华;陈红;杨凤池;黄蔚;汤哲;吉训明;张建
    2003, 24(4):  475-477. 
    摘要 ( 670 )   PDF (159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医护人员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及对策,以SARS定点医院的1806例临床一线和二线工作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与常模及153例民众比较。发现医护工作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较普通民众无显著性差异;但医护工作者中女性的SDS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在SARS定点医院中,原传染病专科医院(北京佑安医院与地坛医院)医护人员的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对照组。提示要加强对职工的心理咨询,并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一线人员,共同渡过难关。
    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医生与护士心理状态的比较与分析
    万云高;黄蔚;华琦;杨莘;吴昊;徐武夷;田建华;葛堪忆;杨凤池;刘朝晖;李学文;吉训明;张建
    2003, 24(4):  478-482. 
    摘要 ( 672 )   PDF (146KB)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生与护士的心理状态和差异,在SARS暴发的3个月中共收集了来自多家SARS定点医院的1532份医生和护士的心理健康问卷,应用时勘心理量表与Zung自评抑郁量表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无论处于一线还是二线,医生的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要高于护士,自评抑郁量表得分低于护士,且护士的自评抑郁量表得分要高于常模组。逐步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抑郁量表得分同压力源,如“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支持不够”,“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好”,“缺乏家庭亲人的支持和交流”等有关,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医生的心理状态和抑郁状态好于护士。提示应针对不同原因给予干预,同时应对于发现的相关因素予以改善。
    综述
    对SARS的临床认识与诊疗实践
    秦俭;孙长怡;王晶;魏嘉平;王香平;张建;王力红;刘佑琴;冯明;贾强;杨强;聂秀红;李坤成;尹建国;王立;续大田;张泰昌;王育琴;韩玫;王克杰;李宗信;丁秀娟;徐玲
    2003, 24(4):  483-486. 
    摘要 ( 437 )   PDF (111KB)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全球部分地区的暴发、流行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在这场与自然的斗争中似乎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然而,我们对SARS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们对SARS的诊断和治疗还缺乏特异性的手段,对于SARS是否会卷土重来我们也不能断定……因此,总结经验,加深认识,探讨有效的诊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重大应激事件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
    李学文;华琦
    2003, 24(4):  487-489. 
    摘要 ( 508 )   PDF (202KB)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灾害事件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stressor),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和社区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灾害事件对受灾人群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创伤性心理反应是非常严重和普遍的。为使临床医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重大应激事件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应急对策,作者将重大应激事件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传染病患者心理变化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李学文;华琦
    2003, 24(4):  490-492. 
    摘要 ( 422 )   PDF (65KB) ( 5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rious acute respirtory syndrome,SARS)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SARS因其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医务人员的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且有一定的病死率,使得对疾病不了解的人们产生心理上的极度恐慌和紧张。近期对SARS的病原学研究很多,但其对患病人群心理影响还没有研究报道,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心理变化的认识,进一步促进SARS病人的康复,现就传染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综述如下。
    灾难等重大事件后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
    侯贵书;华琦
    2003, 24(4):  493-495. 
    摘要 ( 463 )   PDF (77KB)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世界上平均每天都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灾难,如洪水、地震、工业及交通事故、战争及恐怖袭击,如今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的流行。这些不同事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同时影响很多人,引起一系列紧张性应激,包括自身生命和肉体完整性受到的威胁、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社会功能的短期弱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