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1-15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第25卷第1期目次
    2004, 25(1):  0-0. 
    摘要 ( 486 )   PDF (2254KB) ( 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基础研究
    不同价态的锰对老年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褚金花;耿荣;张淑华;刘迪;宣登峰;赵峰;张杰;李国君
    2004, 25(1):  1-3. 
    摘要 ( 672 )   PDF (211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不同价态的锰染毒后对18月龄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将大鼠经腹腔分别注射氯化锰(MnCl2·4H2O,Mn2+)、醋酸锰(C6H9O6Mn·2H2O,Mn3+),连续染毒1个月后,测定大鼠脑、肝、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不同价态锰染毒后大鼠脑组织MDA质量摩尔浓度、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只有Mn2+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肌组织的MDA质量摩尔浓度、SOD活性Mn2+组、Mn3+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不同价态锰染毒对不同组织的毒性效应是不同的
    中药髓复康调节大鼠大脑自由基含量的实验研究
    黄长胜;孙丛晓;韩凤岳;杨琳;陈亚亮;刘娜
    2004, 25(1):  4-6. 
    摘要 ( 727 )   PDF (291KB) ( 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检查脑撞击伤后,脑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髓复康对这种变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髓复康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将4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G)组、空白对照(BG)组和髓复康治疗(SG)组。后2组行顶骨环钻开窗术后,用自由下落的不锈钢重锤造成大脑皮质撞击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6h、3d、7d,取出损伤区脑组织,制备匀浆,检测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在脑撞击伤6h后,BG和SG组大鼠损伤区脑组织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撞击伤后3d,BG组大鼠脑内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增强;而SG组大鼠脑内的MDA增高,SOD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伤后7d,BG和SG组大鼠脑内SOD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而SG组大鼠脑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持续增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脑撞击伤可以导致脑内自由基的蓄积,服用髓复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脑撞击伤诱发的自由基增高
    小鼠急性重复缺氧后心脏匀浆中出现的一种新物质
    王桥;宋学英;刘永利;吕国蔚
    2004, 25(1):  7-8. 
    摘要 ( 744 )   PDF (123KB)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小鼠进行急性重复性缺氧,并测定未缺氧小鼠及缺氧小鼠心脏匀浆高效液相色谱图。发现小鼠缺氧后,心脏匀浆中出现一种新物质,且随小鼠缺氧耐受的增加,该物质的生成量增大。提示:该物质是与缺氧密切相关的物质,可能是一种能抵抗缺氧、增强耐受的物质抗缺氧因子,也可能是机体在抵抗缺氧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
    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对小鼠血清IL-6质量浓度的影响
    张力平;靖学芳;张海燕;平国玲;沈海中;李卫红;张红春;李郁英
    2004, 25(1):  9-11. 
    摘要 ( 582 )   PDF (163KB)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HlpA)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影响,经小鼠尾静脉注射HlpA,用7TD1IL-6依赖株的细胞存活率测定小鼠血清IL-6质量浓度。发现:链球菌HlpA(0~300μg/只)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小鼠血清IL-6升高(P<0.05~P<0.01)。脂磷壁酸(LTA)和HlpA有协同增强作用;抗HlpA和肝素则对HlpA起抑制作用。提示:纯化的链球菌HlpA刺激小鼠血细胞过量产生IL-6,LTA对此有增强作用,抗HlpA和肝素则有抑制作用.
    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大鼠损伤节段上WDR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
    赵晓东;郑泓溶;赵峰;熊开宇
    2004, 25(1):  12-14. 
    摘要 ( 691 )   PDF (350KB)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疼痛(CCP)的发生机制,将大鼠以重物坠落法造成脊髓损伤CCP模型,记录损伤平面上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进行比较。发现:具有CCP大鼠的WDR神经元的诱发电位晚成分的放电阈值、潜伏期、放电频率、放电数与对照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早成分除放电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脊髓损伤后上位中枢WDR神经元的高兴奋性可能是CCP的原因.
    培养原始生殖细胞的新方法——Sertoli细胞的应用
    路欣;许晴;梁元晶;史小林
    2004, 25(1):  15-18. 
    摘要 ( 627 )   PDF (357KB) ( 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cell,SCs)对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PGCs)的增生与生长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SCs和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分别与PGCs共培养。结果发现:与SCs共培养的PGCs集落多于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PGCs集落,传代次数也多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提示:SCs能提高原始生殖细胞在体外的增生能力.
    高压氧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刘天会;陈瑞;谭延国
    2004, 25(1):  19-22. 
    摘要 ( 499 )   PDF (189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探讨高压氧的治疗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高压氧处理组(HBO)及假手术组。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20min。分别于再灌注6、24、48及96h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NSE活性。结果显示各I/R组血浆NSE活性较假手术组均有升高,其中6h及96h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血浆NSE活性升高,I/R组的NSE活性出现6h和96h时的2次升高,可能与脑缺血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神经元坏死及其后的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相关。各HBO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I/R组相比,6hHBO组的NSE活性较6hI/R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HBO治疗组与相应I/R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BO治疗作用表现为NSE活性的恢复比同时相点I/R组快,本研究中6h为高压氧最佳治疗时窗.
    甜杏仁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
    王晖;张淑华;郭爱民;刘峥;张锦楠
    2004, 25(1):  23-25. 
    摘要 ( 521 )   PDF (311KB)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甜杏仁对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大鼠高脂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甜杏仁的降脂作用。结果:不同剂量的甜杏仁组与对照组相比,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P<0.05、P<0.01、P<0.05),提示甜杏仁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大鼠肝硬化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皮质脊髓束变化的研究
    万华瑛;高秀来
    2004, 25(1):  26-28. 
    摘要 ( 557 )   PDF (173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铜银法溃变纤维染色技术,研究大鼠肝硬化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皮质脊髓束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硬化门脉分流术后大鼠脊髓后索腹侧部可见黑色溃变纤维,大鼠肝硬化门脉分流可引起皮质脊髓束的脱髓鞘变化.
    人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王小平;陈瑞芬;宋爱利;裴雪涛
    2004, 25(1):  29-31. 
    摘要 ( 582 )   PDF (196KB)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人胎肝中干细胞的存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采用原代分离法培养人胎肝细胞集落,免疫组化鉴定细胞集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表达甲胎蛋白(AFP)、白蛋白、波形蛋白等标志物的胎肝干细胞集落。证实人胎肝中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这一发现为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病例报告
    肺动脉内恶性间叶瘤1例
    高志;路天怡
    2004, 25(1):  31-31. 
    摘要 ( 484 )   PDF (75KB) ( 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基础研究
    儿茶提取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郑群;平国玲;赵文明
    2004, 25(1):  32-34. 
    摘要 ( 473 )   PDF (407KB)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制备小鼠肺炎模型,研究儿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对感染小鼠具有很好的死亡保护作用(P<0.05),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高剂量组(12.5g/L)的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和肺病变程度与阳性药物(病毒唑)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该儿茶提取物在小鼠体内具有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pPICZα-synBPIm600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丛敏;靖学芳;刘振龙;孙明洁;安云庆
    2004, 25(1):  35-39. 
    摘要 ( 555 )   PDF (643KB) ( 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使rBPIm23重组抗菌蛋白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拟构建synBPIm600酵母表达载体。以pUC18synBPI414质粒为模板扩增synBPI200基因片段,经XhoI/EcoRI双酶切获得synBPI185bp基因片段;EcoRI/SalI双酶切PBV220BPIm600质粒获得BPIm420基因片段;将上述2个基因片段连接后定向克隆到pPICZα酵母表达载体上。连接产物转化E.coliTOP10F′,在含Zeocin的低盐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转化子。阳性克隆菌经菌落PCR法鉴定、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与预期相符。提示:成功构建了pPICZαsynBPIm600酵母表达载体.
    论著·临床研究
    炎症信号受体TLR-4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梁峰;胡大一;王伯瑶;陈槐卿
    2004, 25(1):  40-43. 
    摘要 ( 561 )   PDF (463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TLR-4基因在真核细胞的表达情况,用RT-PCR技术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总RNA扩增TLR-4全密码子cDNA序列。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真核表达质粒pcDNA3和TLR-4c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cDNA3TLR-4。用Dosper阳离子转染试剂包裹质粒,转染人胚肾293细胞(HEK293细胞)。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析TLR-4基因表达。结果: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扩增出2726bp的TLR-4cDNA片段。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分析证实质粒pcDNA3内插入了TLR-4cDNA片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均检测到TLR-4基因在人胚肾293细胞表达。本研究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LR-4在HEK293细胞表达TLR-4蛋白,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其相应配体和信号传导通路.
    ampD-ampR调节基因与阴沟肠杆菌AmpC酶表达关系的研究
    顾怡明;张杰;俞云松;周志慧;杜小玲
    2004, 25(1):  44-48. 
    摘要 ( 447 )   PDF (1340KB)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ampD-ampR调节基因与阴沟肠杆菌AmpC酶表达的关系,对58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表型筛选法初筛,PCR法扩增AmpC酶的调节基因ampD和ampR,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表型筛选结果显示:去阻遏高产突变株为50株,高度诱导产酶株为3株。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显示,49株携带ampD基因,51株携带ampR基因。对其中15株细菌的ampD基因和amp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发现3株高度诱导型中2株ampD基因存在95位氨基酸的突变位点,而ampR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12株去阻遏高产型中,8株ampD基因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5株ampR基因存在可疑的突变位点。结果提示:ampD蛋白羧基端的氨基酸缺失或替代可能与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有关,ampR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影响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
    芪丹颗粒剂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时TGF-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辛洪涛;宋秀杰;徐少华;牟晓燕;王静;靳长俊;黄琛
    2004, 25(1):  49-52. 
    摘要 ( 606 )   PDF (579KB)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平阳霉素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采用平阳霉素〔5mg/(kg·d)〕气管内注入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芪丹组〔250mg/(kg·d)〕与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组〔25mg/(kg·d)〕治疗后肺组织病理学、胶原蛋白沉积、TGFβ和TNFα的表达。发现: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胶原纤维沉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激素组。正常组TGFβ、TNFα弱表达,模型组强表达,芪丹组的表达显著少于模型组和激素组(P<0.01)。提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而且明显优于激素组.
    先天性心脏病专项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马琼;刘迎龙;王利
    2004, 25(1):  53-56. 
    摘要 ( 515 )   PDF (443KB) ( 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开发了先天性心脏病专项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具有5个功能模块,168项数据项,包含了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需的全部数据资料。该数据库系统与美国心胸外科协会应用Access系统开发的第一代数据库比较,功能更加完善,能够充分满足临床管理、医学统计、科研应用等要求,并可为远程信息共享互换提供数字化平台。鉴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矫治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该系统特别注重系统的可扩充功能,利用辅助表可以随时将新出现的诊断、术式和诊疗项目加入到数据库中.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组织细胞微管蛋白-β的表达
    历俊华;万虹;王忠诚
    2004, 25(1):  57-59. 
    摘要 ( 910 )   PDF (355KB) ( 10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体外培养的正常及肿瘤细胞微管蛋白-β的表达,将肺成纤维细胞(3T3)、胃癌细胞(BGC-823)、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株(BT325)体外培养,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微管蛋白-β的表达。发现:所有细胞均为微管蛋白-β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提示:微管蛋白β阳性反应可发生在增生活跃的培养细胞.
    枕下-乙状窦后-内耳道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贾旺;于春江;王凤梅;陈菲
    2004, 25(1):  60-63. 
    摘要 ( 656 )   PDF (289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10%甲醛充分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保留C2以上)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对桥脑小脑角和内耳道的骨性结构、神经及血管进行解剖测量,明确了听神经瘤手术时面神经、位听神经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并进行量化。通过对内耳道及枕下-乙状窦后-内耳道入路途径结构的测量和拍照,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结果提示:熟悉内耳道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保护脑的重要结构,降低死亡率、伤残率.
    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27例报告
    王磊;张懋植;赵继宗;张伟;孟国路
    2004, 25(1):  64-66. 
    摘要 ( 622 )   PDF (382KB) ( 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总结经大脑半球间裂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的效果,对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间经手术治疗的扣带回肿瘤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中手术全切2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n=25),术后除2例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外,其余患者肢体活动均正常,术后认知功能良好。提示:扣带回肿瘤多见于中青年人,肿瘤常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一般不侵犯邻近的区域,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沿大脑半球间裂入路可以达到安全切除病变的目的,该手术入路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
    反义IGF-Ⅰ寡核苷酸转染对人肝癌细胞增生及凋亡的影响
    乔世峰;孙家邦;朱斌;王季堃
    2004, 25(1):  67-70. 
    摘要 ( 584 )   PDF (195KB) ( 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人肝癌细胞增生、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寡核苷酸转染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合成针对IGF-I的寡核苷酸片段,利用脂质体包裹反义IGF-I寡核苷酸片段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AFP、CEA的分泌量;采用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发现转染反义IGF-I寡核苷酸可使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增生下降,AFP、CEA表达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反义IGF-I寡核苷酸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可以降低细胞增生、减少细胞去分化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华琦;李东宝;陈海翎;刘荣坤
    2004, 25(1):  71-73. 
    摘要 ( 939 )   PDF (313KB) ( 2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比索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选择72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口服比索洛尔4周,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质量浓度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发现:比索洛尔治疗4周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16kPa(16.23mmHg)和1.02kPa(7.65mmHg),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降低,一氧化氮升高(P<0.05);而内皮素、一氧化氮/内皮素比值无明显变化。提示:比索洛尔能够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达到降低血压和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随龄改变
    马湘涛;华琦
    2004, 25(1):  74-77. 
    摘要 ( 481 )   PDF (184KB)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关系及其随龄改变,抽取1995年2月至2002年7月间门诊高血压患者481例为高血压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2543例为对照组,年龄10~80岁,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3级,每级中按性别分2组。采用惠普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2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A等指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相比E/A显著下降,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显著增厚(P<0.01)。2个组的E/A均随年龄下降,而室间隔厚度随年龄增厚,且室间隔厚度和E/A呈显著负偏相关(P<0.01)。在高血压分级组中,Ⅰ~Ⅲ级高血压组中男性的室间隔厚度均厚于女性(均P<0.01),Ⅰ、Ⅱ级高血压组中男性的左室后壁厚度厚于女性(P<0.05,P<0.01),Ⅰ级高血压组中女性的E/A低于男性(P<0.05)。提示:左室舒张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和高血压左室肥厚呈负偏相关关系,性别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真胰岛素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
    刘薇;袁申元;王雪;潘素芳;于湄;谢荣荣
    2004, 25(1):  78-81. 
    摘要 ( 476 )   PDF (775KB)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未经治疗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简称GD)40例、健康者11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C肽(CP)值,用ELISA法测血清真胰岛素(TI)值,并分析Graves病患者胰岛素、真胰岛素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结果:GD组空腹血糖(BG)明显增高(P<0.001),葡萄糖刺激后基础免疫活性胰岛素(IRI)明显增高(P<0.027),真胰岛素有升高但不明显,∑IRI/∑BG在GD组明显增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与多个时点血清胰岛素、C肽、真胰岛素呈显著负相关。说明GD患者在治疗前存在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GD患者真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减低并随GD病情加重而趋于明显.
    外源性巯基物质抗氧化及对胰腺腺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崔培林;周婷婷;孙异临;杨昭徐;张磊
    2004, 25(1):  82-85. 
    摘要 ( 624 )   PDF (258KB)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外源性巯基物质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胰腺腺细胞的保护作用,将雄性Wistar大鼠(n=45)随机分成3组:A组:ANP动物生理盐水治疗组(n=18),B组:ANP动物硫普罗宁治疗组(n=18),C组:假手术组(n=9)。动物分别于手术后4、6、12h时间点杀死(A、B组各时间点各6只,C组3只),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并观察胰腺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NP时胰腺组织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升高,外源性巯基物质能抑制腺组织中MDA的增加;ANP时胰腺组织细胞损伤严重,外源性巯基物质能减轻胰腺组织细胞的损伤,尤其能减轻腺细胞粗面内质网的损伤。提示:ANP时外源性巯基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并能保护胰腺组织细胞,尤其是保护腺细胞内质网结构的作用突出.
    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敏感性调查
    邱小建;孟琨
    2004, 25(1):  86-88. 
    摘要 ( 622 )   PDF (150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调查近3年来我院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从痰标本中分离出334株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发现: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5.4%)、克雷白杆菌(10.8%)、产碱杆菌(10.2%)、大肠杆菌(6.0%)、溶血葡萄球菌(4.2%)、表皮葡萄球菌(3.9%)、金黄色葡萄球菌(2.4%)。对革兰阴性(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三代、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对革兰阳性(G+)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敏感性达100%。结果提示:教学医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及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监测细菌耐药性对控制这种局面十分重要,同时应注意增强病人抵抗力及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慢性肾炎患者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的临床意义
    王力增;黄雯;姜丽萍;代浩洁;王颖
    2004, 25(1):  89-91. 
    摘要 ( 712 )   PDF (154KB) ( 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的病理意义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6例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血及尿中的ET和CGRP质量浓度,同时测定GFR。结果:慢性肾炎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ET质量浓度血浆为(72.45±20.65)ng/L〔对照组(47.72±5.95)ng/L〕,尿为(23.72±5.18)ng/L〔对照组(18.55±2.83)ng/L〕;CGRP质量浓度血浆为(90.01±29.77)ng/L〔对照组(51.73±15.22)ng/L〕,尿为(58.33±22.53)ng/L〔对照组(26.21±7.22)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尿中ET呈正相关(r=0.341,P<0.05)。血、尿中CGRP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01)。血ET与CGRP呈显著正相关(r=0.573,P<0.001),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0.593,P<0.001);尿ET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0.330,P<0.01)。血、尿CGRP与GF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2、0.412,P均<0.01)。提示:慢性肾炎患者病程发展与血及尿中ET、CGRP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胰腺炎相关蛋白血清质量浓度与结直肠癌增生活性的关系
    张淑文;曹广;李非;孙家邦
    2004, 25(1):  92-94. 
    摘要 ( 473 )   PDF (149KB) ( 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胰腺炎相关蛋白(PAP)质量浓度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肿瘤组织增生活性的关系,用ELISA方法测定2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5名健康人血清PAP质量浓度,并将其与癌胚抗原(CEA)和CA199值进行比较。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组织DNA倍体性和S期比率(SPF),以此判断肿瘤组织增生活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PA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以血清PAP质量浓度>25μg/L为异常,结直肠癌患者高于此值的占44.4%(12/27),在这12例患者中,SPF为17.82±8.02,并有8例非整倍体肿瘤,而其余15例PAP正常患者的SPF为11.17±7.01,且仅有3例非整倍体肿瘤。两者非整倍体数和SPF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3例CEA和CA199均为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有3例血清PAP质量浓度升高。结论:血清PAP水平同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血清PAP高于25μg/L的结直肠癌患者,其肿瘤组织有较高的增生活性.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田德清;于跃明;单保恩;李春仲;王桂英;安广权;马强
    2004, 25(1):  95-97. 
    摘要 ( 531 )   PDF (155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及其中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40例大肠癌组织中,3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部位、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提示:端粒酶普遍存在于大肠癌组织中,可作为大肠癌的基因标志物。检测大肠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作用.
    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探讨
    石永常;刘洋
    2004, 25(1):  98-99. 
    摘要 ( 687 )   PDF (111KB) ( 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需要骨科手术治疗的17例并存有糖尿病的患者利用正规胰岛素进行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整,血糖控制指标为:空腹<7.8mmol/L,餐后2h<11.1mmol/L。术后随访时间12~42月,平均20月。结果:无1例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骨科疾病均已治愈,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术前水平。结果提示:胰岛素优于口服降糖药,能够及时有效控制血糖,争取最佳手术时机,是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理想药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糖尿病的手术并发症.
    成人首发癫痫发作的病因学研究
    赵性泉;王春雪;王伊龙;王拥军
    2004, 25(1):  100-102. 
    摘要 ( 598 )   PDF (302KB) ( 2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320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病人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因与发病时间的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癫痫组和慢性癫痫组的主要病因不同。不同分组方式的病因构成比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发作类型组的主要病因分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提示:癫痫发作在许多疾病中均可出现,病因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不同的发病年龄、发作形式、病因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等因素与病因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癫痫的病因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帕金森病临床诊断现状分析
    马凯;李勇杰
    2004, 25(1):  103-105. 
    摘要 ( 510 )   PDF (149KB) ( 2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944例门诊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既往诊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误诊原因。944例患者在病后<0.5年确诊者占35.1%,在病后0.5~<1.0年内确诊者为26.3%,在病后1.0~<2.0年内确诊者为17.6%,在病后2.0~<3.0年内确诊者为8.5%,在患病≥3.0年后确诊者为12.5%。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规定为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YOPD),发病年龄≥40岁者规定为普通型PD。震颤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为(1.7±1.9)年,普通型PD确诊时间为(1.4±1.7)年,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僵直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为(2.6±2.4)年,普通型PD为(1.6±1.8)年,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僵直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较普通型PD晚.
    围体外循环期挥发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的动态变化
    周建新;刘进
    2004, 25(1):  106-109. 
    摘要 ( 486 )   PDF (195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围体外循环(CPB)期挥发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λB/G)的变化规律,选择6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诱导前、切皮时、主动脉插管时、CPB复温开始时即刻、CPB停机时和缝皮时采集桡动脉血,并记录每个时点患者的肛温和红细胞比容。用2次平衡法同时测定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在上述各时点的λB/G,测定温度为当时的肛温。发现:挥发麻醉药λB/G在围CPB期不同时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PB停机和缝皮时的λB/G明显小于诱导前基础水平(P<0.05),而复温时的λB/G与诱导前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挥发麻醉药λB/G在心血管麻醉围CPB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受到患者体温和血液稀释的综合影响.
    3582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析
    汤丽荣;段微;范逢晓;徐小红
    2004, 25(1):  110-113. 
    摘要 ( 551 )   PDF (191KB) ( 2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对北京妇产医院1982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卵巢肿瘤的病理资料,按WHO标准进行登记统计。结果:18年共收治3582例卵巢肿瘤患者,按良恶性分类,良性肿瘤3068例,占85.65%;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514例,占14.35%(其中恶性肿瘤419例;占11.70%;交界性肿瘤95例,占2.65%);按组织学类型分类,上皮性肿瘤1362例,占38.02%;生殖细胞肿瘤1908例,占53.27%;性索间质肿瘤280例,占7.81%;转移性肿瘤18例,占0.50%;非特异性软组织肿瘤14例,占0.40%。恶性卵巢肿瘤中,以上皮性肿瘤所占比例最高,占66.73%,其次为生殖细胞肿瘤占16.95%,性索间质肿瘤占13.03%。20岁以前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71.87%;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平均年龄(47.8±11.0)岁。结果提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较上皮肿瘤更常见,恶性肿瘤中以上皮性肿瘤最常见,20岁以前的卵巢肿瘤中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占多数.
    电切手术前后子宫VEGF、KDR表达及MVD的变化
    杨保军;冯力民;张华;孙海梅;景鹏
    2004, 25(1):  114-117. 
    摘要 ( 578 )   PDF (190KB)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分子学机制,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TCRE)前后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变化,并以正常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单纯增生电切术前子宫内膜VEGF、KDR的表达和MVD与手术后子宫内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手术后子宫内膜的VEGF、KDR表达和M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子宫内膜VEGF及KDR的表达起降调节作用,并影响术后子宫内膜的微血管生成.
    低出生体质量儿相关因素的分析
    吴庆庆;张李松;岳书勤
    2004, 25(1):  118-119. 
    摘要 ( 591 )   PDF (114KB)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母亲孕产期等因素的关系,收集和分析1988年至1997年我院分娩的低出生体质量儿215例的有关资料。发现:10年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平均发生率为1.60%,有逐年下降趋势;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母亲的分娩年龄、分娩孕周以及妊娠并发症有关。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妊娠的管理,有利于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
    早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调查
    王莉;孟凡
    2004, 25(1):  120-121. 
    摘要 ( 712 )   PDF (111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调查早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北京妇产医院门诊2138例早孕(孕5~10周)人工流产者术前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情况。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7.17%;不同年龄组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不同炎症程度组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9孕次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1~2孕次组为低.
    3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宿彦品
    2004, 25(1):  122-124. 
    摘要 ( 510 )   PDF (146KB) ( 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比较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3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对166名患者共312颗牙分别用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修复,随访观察1.5~2年。结果:采用玻璃离子黏固剂修复108颗,成功率82.4%;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104颗,成功率76.0%;银汞合金修复100颗,成功率66.0%。3种材料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分析认为,3种修复材料各有其优缺点,都不是最理想的修复材料,需要进一步研究优质开发材料,目前从物美价廉角度上说,玻璃离子较为理想.
    技术方法
    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的制作和应用
    刘萍;钮伟真
    2004, 25(1):  125-126. 
    摘要 ( 403 )   PDF (121KB) ( 2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及药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在研究中多方面获得心电活动的信息,本室研制了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1,2],此电极使用简单方便,组织损伤小,性能稳定。
    病例报告
    新生儿沙门菌感染及严重并发症1例报告
    王秀兰
    2004, 25(1):  126-127. 
    摘要 ( 450 )   PDF (112KB)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患儿,女,足月顺产,于出生第3天在新生儿室出现高热、呕吐及腹泻,于1996年5月入院。体温39~40℃;呕吐2~3次,为胃内容物;腹泻5~6次,量少,为黄绿色稀便。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尚好,无明显脱水症,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腹无异常发现。生理反射存在。血常规化验在正常范围,总胆红素为205.2μmol/L,结合胆红素179.6μmol/L,便常规:WBC2~3个/高倍。当日给予口服氨苄西林抗感染,ORS口服补盐液。发病第2天患儿仍高热不退,呕吐、腹泻无好转,精神萎靡,黄疸加重,血压:7.98/5.32kPa.
    急性卟啉病的脑损害——皮质盲1例报告
    马惠姿
    2004, 25(1):  128-128. 
    摘要 ( 474 )   PDF (69KB)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卟啉病是一种临床并不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双枕叶损害所致的皮质性失明临床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
    综述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研
    胡蝶;廖静
    2004, 25(1):  129-132. 
    摘要 ( 425 )   PDF (386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阵列、DNA微集阵列等,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种,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高度并行性及高度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基因芯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生物技术,前景十分乐观。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及其在低氧研究领域内的进展
    王一松;李俊发;吕国蔚
    2004, 25(1):  133-136. 
    摘要 ( 410 )   PDF (188KB) ( 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是目前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一类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且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即从酵母到哺乳动物具有相同的MKKKsMKKsMAPKs的3级级联激活模式。MAPKs激活通路在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参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和凋亡等。本文就MAPKs激活通路的组成、分类及其在低氧研究中的进展等做一简要概述。
    肥胖相关基因
    张晓宁;王丽丽;陆一帆
    2004, 25(1):  137-140. 
    摘要 ( 400 )   PDF (396KB) ( 2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逐年上升,我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肥胖人口亦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肥胖不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且增加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还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致力于肥胖症研究的美国非盈利性组织美国肥胖协会将肥胖定义为:“是一种与环境(包括社会和文化环境)、基因、生理、新陈代谢、行为和心理等相关的复杂、多因素的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