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4-15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第22卷第2期目次
    2001, 22(2):  0-0. 
    摘要 ( 394 )   PDF (2297KB)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缺氧预适应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对PC12细胞的影响
    董苍转;吕国蔚
    2001, 22(2):  97-99. 
    摘要 ( 536 )   PDF (548KB)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缺氧预适应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对PC12细胞的影响,在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缺氧预适应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及其去蛋白提取液,检测缺氧24h和48h后PC12细胞LDH和MTT代谢的变化.结果发现,未去蛋白的脑匀浆组PC12细胞活性显着增加,而去蛋白组细胞活性未见显着变化.提示预适应脑组织中有某种或某些蛋白质类神经保护性物质生成.

    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张海燕;李卫红;李玉晶;刘晓勇;葛丽华;刘俊
    2001, 22(2):  100-103. 
    摘要 ( 550 )   PDF (212KB)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牙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组织.原代培养组织块在接种后7~10d开始长出细胞,培养约30d,细胞形成单层汇合后进行传代培养.传代至第5代测定细胞生物学特征及来源.结果:培养人牙髓细胞呈成纤维样,抗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阳性,细胞内ALP总活性随培养天数的增加逐渐增高;细胞Ⅰ型胶原、FN染色阳性;第5代细胞培养至第11天发现细胞生长成结节状,分泌网形胶原样物质,在其表面出现结晶样钙化小点,经Von Kossa染色,呈阳性.实验证明,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为来源中胚层的成纤维样细胞,可分泌ALP、Ⅰ型胶原及FN,在体外可发生矿化,是深入探讨牙髓生理及矿化机制的良好的实验材料.

    经验交流
    Dieulafoy病1例
    时淑舫;张长淮
    2001, 22(2):  103-103. 
    摘要 ( 468 )   PDF (72KB) ( 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管径持续性动脉畸形(aneurysm,caliber-persistent-artery)破裂出血,1898年由法国外科医生Dieulafoy首次报道.Dieulafoy以“胃浅小溃疡”为题,报道37例“健康人突发的致命性大出血”,尸解发现患者的胃体上部黏膜缺损处有异常口径的动脉破裂出血.临床上诊断为本病的患者很少见,这是因为对其缺乏认识,而非绝对少见.下面对我院收治的1例Dieulafoy病介绍如下.
    论著
    亚麻籽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林华;沈家琴;信东;王庶;任典旭;王惠琴
    2001, 22(2):  104-106. 
    摘要 ( 524 )   PDF (488KB)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国产亚麻籽(低、中、高3种剂量)喂饲Wistar大鼠32d,观察其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的比值(HDL-C/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及动脉硬化指标(AI)的影响,并与高脂饲料组和基础饲料组进行比较.结果,亚麻籽粉低、中、高剂量组的TC和LDL-C均显着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TG、ApoB及AI显着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HDL-C/TC、AI显着高于高脂饲料组(P<0.05),而HDLC则与高脂饲料组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富含α亚麻酸的国产亚麻籽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黄芩甙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晓蓉;黑爱莲;鲍立嵘;孙颂三;孙薇
    2001, 22(2):  107-109. 
    摘要 ( 630 )   PDF (151KB)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黄芩甙对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芩甙I组、黄芩甙II组和维拉帕米组.观察对各组大鼠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甙可显着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CPK活性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提示黄芩甙对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叠氮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顾微;邹静恂;刘永利;杨华
    2001, 22(2):  110-112. 
    摘要 ( 535 )   PDF (157KB) ( 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O,O-二(β-叠氮乙基-α-对甲苯磺酰胺基-α-取代苄基膦酸酯系列化合物.用1HNMR、元素分析、IR分别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
    经验交流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2例报道
    王若天;高胜华;赵业志
    2001, 22(2):  112-112. 
    摘要 ( 411 )   PDF (78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是1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内血管畸形,临床上常易误诊.在我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中,仅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性,52岁,既往有脑栓塞病史,平时常感劳累后气短、喘息,常有鼻出血发生.本次因体检发现右下肺阴影于1996年10月收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鼻、口腔黏膜和舌多发毛细血管瘤.肺通气功能正常,血气分析示血氧饱和度0.88,胸部CT示右下肺圆形阴影,边界光滑,并有血管与肺门相连,CT值25Hu.心电图示右室肥厚、心电轴右偏.未做血管造影.
    论著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高清玲;邵明;李勇杰;陈彪
    2001, 22(2):  113-115. 
    摘要 ( 578 )   PDF (170KB)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53名正常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1947位点的多态性;并对NIaⅢ内切酶酶切后有异常带出现的标本PCR产物直接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的A1947位点的频率为0.28;基因型G/G、G/A与A/A的频率分别为0.51,0.42和0.07;并发现了C1883/G和G1966/T2个多态性位点.
    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阎惠平;郎振为;黄德庄;周育森;金荣华;罗朝霞;贺立香
    2001, 22(2):  116-118. 
    摘要 ( 491 )   PDF (159KB)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对称和不对称PCR法,以地高辛素标记双链和单链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56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核酸,以探讨TTV的致病性.发现5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总检出率为27.5%(14/51);5例非肝炎肝组织杂交阴性.TTVD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内,受染肝细胞见于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的肝组织.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与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一致,2例(2/6)例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提示TTV是导致肝炎的一种新病原,并且在肝脏内有复制.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
    傅研;王旭东;翟艳玲;樊峥;杨玲;朱宇清;祁雅慧;赵相印
    2001, 22(2):  119-122. 
    摘要 ( 610 )   PDF (470KB)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了123例冠心病患者和1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PAI-1)基因,并同时测定血液PAI-1质量浓度和活性,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探讨了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缺失型纯合子4G/4G型(47.2%)明显多于对照组(22.1%,P<0.05),4G/4G组的PAI-1质量浓度〔(40.87±0.99)μg/L)〕和PAI活性〔(750±350)U/L〕均高于5G/5G组〔(38.14±1.0)μg/L,(650±270)U/L,P<0.05〕.提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AI-1质量浓度及活性具有相关性,并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关.
    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关系
    杨凌;王健军;王阳;许毓申;胡红莺
    2001, 22(2):  123-125. 
    摘要 ( 461 )   PDF (160KB)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MI)及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DM2)的相关情况,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对82例MI、86例DM2和84例健康人(对照组)用PCR方法进行了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ACE水平.结果MI组D等位基因频率0.52,DD基因型频率0.32,与对照组(0.36,0.15)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DD基因型对MI的比数比为3.01(95%可信区间为1.28~7.04,P<0.01);DM2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最高,II基因型最低,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相关性(r=0.65,P<0.01).说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参与中国人DM2合并MI的发病,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华琦;邸茹杰;邢绣荣;刘荣坤;何士大
    2001, 22(2):  126-128. 
    摘要 ( 621 )   PDF (318KB) ( 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和比较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分别应用以上3种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一氧化氮(NO)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但NO/E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种药物治疗4周后,血浆ET、vWF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P<0.01),但vWF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及NO/ET较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P<0.01);与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组相比,硝苯地平控释剂组血浆GMP140治疗后显着降低(P<0.05).提示以上3种药均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硝苯地平控释剂对GMP140的改善作用优于氯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
    比索洛尔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于东明;李群;王捷;王炯;李继红;张化冬
    2001, 22(2):  129-131. 
    摘要 ( 552 )   PDF (154KB)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了35例心功能Ⅱ~Ⅲ级OMI患者在服用比索洛尔(2.5mg/d)前及用药后1~2月末的心率、血压和多普勒超声参数变化.用药后,血压由用药前(20.08/10.64±3.33/2.26)kPa降至(19.42/10.37±2.79/1.86)kPa(P<0.01),心率由用药前(70.66±12.86)次/min降至(64.31±9.84)次/min(P<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多普勒超声参数E/A显着增加〔用药前0.85±0.18,用药后1.14±0.35(P<0.01)〕,而收缩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不明显.因此较小剂量的比索洛尔即可明显降低OMI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型与诊断
    马文英;顾复生;沈潞华;竺清瑜;欧阳先国
    2001, 22(2):  132-134. 
    摘要 ( 554 )   PDF (183KB)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总结了我院1977年1月至1999年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14例,男61例,女53例,年龄16~48岁,平均(38.6±2.1)岁.将心肌炎归纳为重症型、心律失常型和单纯STT改变型.通过对各型心肌炎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轻重悬殊,严重者可合并有其他脏器损害,少数病人可发生左心室增大,扩张性心肌病;血清酶增高以持续时间长但不伴有酶峰变化为特点;虽然病毒学检查是诊断心肌炎的可靠依据,但临床检查阳性率低,目前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多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
    血、尿内皮素水平与肾性高血压的研究
    石蕾;赵轶文;张小平;单若明
    2001, 22(2):  135-137. 
    摘要 ( 667 )   PDF (290KB)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血、尿内皮素水平在肾性高血压及肾脏疾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对正常人和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PET-1)、24h尿内皮素排泄量(UET-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m)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PET-1和UET-1水平均升高,且PET-1或UET-1与平均动脉压(MAP)和β-m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提示:血、尿内皮素均参与肾性高血压形成和肾脏病的进展.

    尿激酶、抵克力得治疗老年人高黏血症的对比研究
    杜晓红;曾谦;刘洁凡
    2001, 22(2):  138-140. 
    摘要 ( 535 )   PDF (154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尿激酶、抵克力得对高黏血症的治疗作用,将46例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24例)、抵克力得(22例)2组.尿激酶组静脉给尿激酶25万U/d,10d为1个疗程,抵克力得组口服抵克力得0.25g/d,20d为1个疗程.分别于单个疗程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血液黏度均下降,但作用环节不同.提示:2种药物均可治疗老年人高黏血症,并宜根据具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合理选药.

    经验交流
    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瘀斑发生
    徐艳
    2001, 22(2):  140-140. 
    摘要 ( 450 )   PDF (74KB) ( 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2000年9月至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30例,年龄52~79岁,其中男12人,女18人.依据WHO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冠心病和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后均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均在正常范围.采用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剂量为5000IU,注射剂量为5000IU,2次/d.
    论著
    尿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的临床意义
    陈向东;彭立人;刘平
    2001, 22(2):  141-143. 
    摘要 ( 1052 )   PDF (152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在无症状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别抽取尿毒症非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后、骨骼肌损伤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组病人的静脉血,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cTnT值,同时检测各组血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羟丁酸脱氢酶(HBD).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大面积坏死致cTnT质量浓度明显升高;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时cTnT质量浓度升高,但随心功能不全缓解,cTnT质量浓度恢复正常.而尿毒症非透析组、血透组透析前和透析后病人cTnT质量浓度与肾病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测定无症状尿毒症患者的cTnT对判断心肌受损无特殊临床意义.
    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门、脾静脉增宽、脾脏增厚及血液指标的变化
    马洪波;郎振为;金瑞;金荣华;吕富靖
    2001, 22(2):  144-146. 
    摘要 ( 750 )   PDF (158KB)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B超测S0~S4组的门静脉(MPV)、脾静脉(SPV)内径及脾脏厚度,常规方法检测同期外周血WBC、Hb、血小板(PLT)及血清白蛋白(ALB)、γ-球蛋白(γ-G)、凝血酶原活性(PTA),以观察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从S0~S4组,MPV、SPV及脾增厚的比率逐级上升,但各组MPV、SPV增宽比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脾厚发生较早,S1组脾脏增厚的已达28.8%,与S0组有显着差异(P<0.05),而MPV增宽的仅为6.2%;至S4组,脾脏增厚及SPV、MPV增宽比率分别达到43.3%、36.7%、16.7%.从S0~S4组,WBC、Hb、PLT、ALB、PTA逐级下降,γ-G逐级上升,至S4组,WBC、Hb、PLT仍未降至异常值范围,而ALB〔(33.8±4.9)g/L〕、PTA〔(70.5±21.6)%〕、γ-G〔(23.9±7.2)%〕已经异常.提示脾脏增厚出现较早,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其次为SPV增宽,MPV增宽出现较晚;另外,临床上若能排除肝细胞炎症活动的影响,当ALB<33.8g/L、PTA<70.5%、γ-G>23.9%时,应考虑有早期肝硬化倾向.
    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中TT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郭新会;阎惠平;贺立香;罗朝霞;黄德庄;郎振为
    2001, 22(2):  147-149. 
    摘要 ( 500 )   PDF (157KB)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筛选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48例,采用冰冻组织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输血传播病毒(TTV)核酸.结果显示,48例病人中4种自身抗体阳性总人数22例(45.8%),其中抗-ANA阳性15例(31.3%),抗AMA阳性5例(10.4%),抗-SMA阳性4例(8.3%),而抗-LKM未检出阳性.有7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TTV阳性者14例(14/36,38.9%),男女比例2∶1,3例TTV感染者伴有自身抗体阳性.提示非甲~非庚型肝炎中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TTV感染者,TTV感染导致肝损伤的过程中可以伴有自身免疫反应.
    腰椎峡部裂对腰椎水平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李锦军;赵易;王炳强;李东;杨雍
    2001, 22(2):  150-151. 
    摘要 ( 506 )   PDF (237KB)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峡部裂对腰椎水平面稳定性的影响,将取自6具新鲜尸体标本的11个脊柱功能单位(FSU)分别在完整状态和峡部裂状态下进行剪切应力加载实验.结果:峡部裂较完整FSU水平稳定性显着下降(P<0.01).提示:峡部裂使腰椎失稳,抗剪切力能力下降,造成椎体滑脱倾向.

    宫腔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84例分析
    程玲;王彦尊;姚翠兰;王娟;孙庆利
    2001, 22(2):  152-154. 
    摘要 ( 543 )   PDF (156KB)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8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电切术治疗.其中,子宫内膜切除术23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1例,肌瘤及内膜切除术17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18例,宫腔异物取出术切除植入胎盘5例.84例患者随访78例,失访6例.随访1~18个月.结果:78例术后月经均改善,16例(20.5%)无月经,30例(38.5%)少量月经,32例(41.0%)正常月经;14例痛经者12例减轻.提示应用宫腔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高,效果满意.
    经验交流
    柯萨奇病毒感染1例报道
    徐晓薇;杜凤和;杨红莲
    2001, 22(2):  154-154. 
    摘要 ( 425 )   PDF (79KB)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患者,女,58岁.因胸闷、心悸1周,加重伴呕吐、腹泻1d,于1999年6月10日急诊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BP 13.3/9.3kPa,HR 92次/min;无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音低钝,P2>A2,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右肺第5肋以下叩浊,呼吸音低;腹胀,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肝浊音界不大,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无奇脉;ECG示低电压,T波低平倒置.诊断:急性胃肠炎,冠心病?予静点硝酸甘油10mg,qd,立复星0.2g,Bid及补液治疗.
    论著
    海马-杏仁核电镜改变与颞叶癫痫的关系
    阎丽;栾国明;孙异临
    2001, 22(2):  155-156. 
    摘要 ( 556 )   PDF (112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海马-杏仁核的超微结构改变与颞叶癫痫的关系,对35例颞叶癫痫病人行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并对海马-杏仁核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分析.痫灶区海马神经元以神经细胞固缩、变性为着,并可见有髓纤维的松解和粘连.轴索萌发出的新突出物、微管及微丝在无髓纤维上不规则排列和缠绕.神经毡内突触前终末兴奋性递质小泡增多,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并可见大量脂褐素及脂滴,星形细胞轻度水肿.提示颞叶癫痫发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生化改变所引起暂时性脑功能失调,其病理改变在颞叶癫痫的形成和持续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气管切开术在救治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富壮;王永刚;赵元立
    2001, 22(2):  157-159. 
    摘要 ( 533 )   PDF (496KB) ( 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对1997年间我院行气管切开的37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分析.37例患者GCS评分3~8分,其中保守治疗14例,急诊手术治疗23例.气管切开后常规进行了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7例中生存27例,死亡10例,病死率27.0%.气管切开后94.6%呼吸改善,78.4%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完全纠正,18.9%SaO2改善.痰培养显示气管切开后易出现耐药菌株感染,对常用的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等耐药率高达84.6%,泰能的耐药率最低为14.3%.提示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气管切开后应常规进行痰培养,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经呼吸道给药是防治肺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用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
    孙振荣;石祥恩
    2001, 22(2):  160-161. 
    摘要 ( 481 )   PDF (112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察了18例颅骨缺损病人选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同种异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修补缺损的效果.1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感染,外形美观.随访证实移植骨片稳固,无骨片吸收.提示利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同种异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单次或持续静脉输入维库溴铵作用时效比较
    陈新忠;程灏;王保国;王恩真
    2001, 22(2):  162-164. 
    摘要 ( 518 )   PDF (154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比观察单次、分2次或持续静脉输注等量的维库溴铵(0.1mg/kg)维持下实际完全神经肌肉阻滞时间的差异.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30例,分成3组,每组10例.静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后,以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加速度仪监测拇指内收肌电刺激收缩反应(四连串刺激),当T1恢复到2%时,分组以不同方式给予维库溴铵:A组,0.05mg/kg单次静脉注入,待T1=2%时再重复1次;B组,0.1mg/kg单次静脉注入;C组,先按0.1mg/(kg·h)输入,待T1=0后改为0.05mg/(kg·h).计算实际完全阻滞时间(T1=0~2%之间的时间).结果:A、B、C3组实际完全阻滞时间分别是(53.0±3.8)min、(50.3±5.2)min和(102.7±5.5)min,C组与A、B2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持续静脉输入维库溴铵使神经肌肉阻滞时间延长近1倍.

    扩容性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
    吉勇;张彤;王保国;赵凤华;王恩真
    2001, 22(2):  165-168. 
    摘要 ( 605 )   PDF (196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对比观察乳酸钠林格液、海脉素和佳乐施用于扩容性血液稀释期间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将30例颅脑手术病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Ⅰ组)、海脉素组(Ⅱ组)和佳乐施组(Ⅲ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用相应液体以25mL/min的速度扩容,分别于麻醉诱导后、输液500mL、1000mL、1500mL及完成扩容后30min时测定红细胞比容(Hc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钙离子浓度(Ca2+).结果:Ⅰ组扩容期间,Hct逐渐降低,输入1500mL液体后,Hct降低10.8%,APTT、PT及Ca2+无明显变化.Ⅱ组扩容期间,Hct逐渐降低,Ca2+逐渐增高,输入1500mL液体后,Hct降低24.1%,Ca2+增高8.3%,APTT和PT无明显变化.Ⅲ组扩容期间Hct和Ca2+逐渐降低,APTT和PT逐渐延长,输入1500mL液体后,Hct降低25.5%,Ca2+降低12.5%,APTT和PT分别延长21.0%和14.0%.提示麻醉诱导后用海脉素和佳乐施行扩容性血液稀释效果优于乳酸钠林格液;对于Ca2+偏低的病例,宜用海脉素扩容;对于术前已有凝血功能障碍及Ca2+下降的病例慎用佳乐施扩容.

    血液稀释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及脑梗死的影响
    梅弘勋;王恩真;翟晶;张辉;张家瑾
    2001, 22(2):  169-172. 
    摘要 ( 732 )   PDF (480KB)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脑血流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将Wistar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ANHD组(n=8),于缺血前和缺血120min内,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缺血周边皮质的局部脑血流(LCBF)变化,缺血后24h测定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2组在脑缺血后LCBF均显着下降(P<0.01).ANHD组下降的幅度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并且缺血24h后的脑梗死面积也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中度ANHD可增加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缺血周边区的LCBF,缩小脑梗死面积,在脑缺血情况下具有脑保护作用.

    神经外科病人异丙酚血药浓度的检测与药代动力学
    陈文;王恩真;王保国;陈旭
    2001, 22(2):  173-176. 
    摘要 ( 650 )   PDF (403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异丙酚血药质量浓度(以下简称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诱导剂量的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的变化,对22例ASA分级1级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在静脉注入异丙酚(2mg/kg,注药时间30s)后1、2、3、4、5、10、15、20min抽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从异丙酚和麝香草酚水溶液色谱图、空白血色谱图和病人血样色谱图上可以看出,其中杂质峰、麝香草酚峰和异丙酚峰分离效果好,根据检测结果得到异丙酚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标准曲线,显示:异丙酚的达峰时间很快,给药1min血药浓度为9.06mg/L,之后5min迅速降低,5~20min代谢则比较缓慢.

    全麻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切除中血流动力学和糖代谢的变化
    王纲;李学斌;张云馨;王保国
    2001, 22(2):  177-179. 
    摘要 ( 638 )   PDF (150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全麻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在不同手术入路下的应激变化,将31例择期手术的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病人按手术入路分为经蝶组(S,n=16)和经额组(F,n=15).S组以入室(T1)、气管插管(T2)、放置鼻镜(T3)、凿鞍底骨板(T4)为观测点,F组以入室(T1)、气管插管(T2)、剥离骨膜(T3)、锯骨(T4)为相应对照观测点,在这4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测定血糖(GLU)、胰岛素(INS)和胰高血糖素(GLA).S组组内T2时MAP、GLA显着降低(P<0.05,P<0.01),T3时HR、GLU显着升高,INS及GLA显着降低(P<0.01),T4时MAP下降、GLU升高、INS和GLA显着下降,GLU、HR显着升高(P<0.05,P<0.01);F组组内T2时MAP和GLA显着下降(P<0.05,P<0.01),T3时GLU显着升高,GLA显着降低(P<0.05),T4时HR、GLU显着升高,INS显着降低(P<0.05,P<0.01).S组和F组比较,仅于T3时心率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在经蝶入路和经额入路手术下,血流动力学和糖代谢指标变化无显着性差异.

    经验交流
    强磁场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宋爱利;刘国贞;陈瑞芬
    2001, 22(2):  180-181. 
    摘要 ( 445 )   PDF (137KB)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于1997至1998年将荷lewis肺癌小鼠置于强磁场作用之下,于不同时间观察肿瘤细胞的病理形态及其生长情况.1材料和方法实验性肿瘤:具有高度转移性的lewis肺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研所提供.实验动物:C57小黑鼠,雄性,体质量17~19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饲养场提供.瘤组织匀浆的制备及接种:取接种lewis肺癌10d的C57小鼠1只,断颈处死,在洁净台内分离出瘤体.取瘤组织1g放入5mL生理盐水中做瘤组织匀浆,于镜下计算其瘤细胞数为每1mL匀浆含7.5×104个瘤细胞.
    中、晚期胃、大肠癌术后5-FU+卡铂联合腹腔内化疗的临床观察
    雷雨激;张树友;王科;曹得普
    2001, 22(2):  181-182. 
    摘要 ( 378 )   PDF (108KB)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科从1996年以来,对中、晚期胃、大肠癌术后早期应用5FU+卡铂联合腹腔化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为我科1996年1月至2000年7月收治的胃、大肠癌患者共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23~65岁,平均43岁.其中胃癌30例,大肠癌25例.38例行根治术,8例姑息切除,7例行单纯造瘘,2例行腹腔活检术.
    X线透视定位下经皮肾穿刺581例分析
    郝继英;陈海平;谢志宏;张启东;王质刚
    2001, 22(2):  183-184. 
    摘要 ( 359 )   PDF (176KB) ( 2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脏病理活检对肾脏疾病具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意义,特别是在急性肾衰竭、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1~3].我院自1992年7月开展了经皮肾穿刺活检以来,目前已行肾活检术623例,其中581例为X线透视定位下经皮肾穿刺.下面结合文献对X线透视定位下经皮肾穿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选择我院1992年7月至1999年6月住院肾穿刺活检患者581例,男性315例,女性266例,年龄12~68岁,平均33岁.
    儿童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13例报告
    葛明;赵继宗;马振宇
    2001, 22(2):  185-186. 
    摘要 ( 391 )   PDF (220KB)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14岁以下的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467例,其中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13例,占2.8%.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的认识,降低因误诊导致的伤残率,对以上13例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3例患儿中,男9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2.3∶1,年龄1~13岁,平均8.5岁.
    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11例报道
    王玮;韩志友;管德林;李响
    2001, 22(2):  186-187. 
    摘要 ( 382 )   PDF (106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肾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移植肾存活时间的不断延长,肾移植术后并发恶性肿瘤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我院在1991年6月至1999年12月间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848例,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共11例.为及早发现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我们结合文献对这11例病例进行了总结.1临床资料11例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54岁,诊断时间为术后11~48个月,平均30个月.11例患者中,膀胱癌4例,发生时间在术后23~48月,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经B超证实.
    综述
    细胞因子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陈斌
    2001, 22(2):  188-189. 
    摘要 ( 419 )   PDF (483KB)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对细胞因子(cytokines)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动脉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再灌注损伤等过程中均有细胞因子参与.下面就近年来细胞因子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的一些进展做一综述.1TNFα对CHF的影响CHF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细胞因子是CHF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中一个主要因子,有资料表明[1],CHF的病人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邸茹杰;华琦
    2001, 22(2):  190-192. 
    摘要 ( 405 )   PDF (148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相继问世以及对其研究的逐步深入,为了更客观地评价降压终点、发现新的、有效的降压药物以及进一步阐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高血压的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1原发性高血压时内皮细胞的损伤血管系统既是高血压的靶器官,又是血管外周阻力的调节器,而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