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换血疗法对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
王晓娇, 王亚娟, 邵芳, 杨学芳, 何建平, 王慧欣, 顾松, 杨彩云, 钟雁, 林影, 刘颖
2016, 37(2):
136-14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6.02.006
摘要
(
200 )
PDF (1085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黄疸患儿行换血前后血常规和血液生物化学等指标的变化,为提高临床换血的安全性提供借鉴与帮助。方法 选取1996至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进行换血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换血前后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结果。对换血前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自1996至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共收治换血患者111例,对85例资料完整的换血病例进行资料分析,在85例换血患儿中,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81例(95.3%),其中Rh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71例(87.7%),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9例(11.1%),Rh合并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1.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共1例,占1.2%;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共3例,占3.5%。经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8.0%,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47.8%。换血后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ilirubin/albumin,B/A)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换血前后小时胆红素进行分析,换血前小时胆红素均位于高危区域内。换血后,低危区33例(38.8%),低中危区22例(25.9%),高中危区16例(18.8%),仍位于高危区域14例(16.5%)。本研究中,换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共77例,占90.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糖症61例(79.2%)、低钙血症46例(59.7%)及低钾血症33例(42.9%),血小板减少症28例(36.4%)及代谢性酸中毒15例(19.5%)发生率也较高。结论 换血疗法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肯定,能有效地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因为换血疗法对血液内环境的变化有影响,换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严格控制换血指征,换血后需严密监测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