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简约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审稿流程
出版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中心
作者授权书
单位介绍信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格式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9-21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2018年10月 第39卷 第5期 目次
2018, 39(5): 0-0.
摘要
(
55
)
PDF
(328KB)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神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监测功能缺陷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边志明, 王长明, 刘晨阳, 张秀军, 马辛
2018, 39(5): 625-62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1
摘要
(
115
)
PDF
(1158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加工缺陷中冲突监测功能的缺损情况,了解N270负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加工功能的评估作用。
方法
采用EGI 128导联脑电设备记录1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健康被试的脑电数据,序列呈现两张面孔图片以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实验任务为判断前后两张面孔是否一致。
结果
面孔不一致(即冲突条件)会诱发出冲突性负波N270,面孔匹配条件下未观察到N270。患者组N270成分的峰潜伏期在O1、O2、P3、P4等电极上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延迟,而两组N27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N270成分潜伏期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其冲突监测功能存在缺损,精神分裂症可能对于信息的冲突采取了不同于健康对照的处理方式,N270可成为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冲突处理能力缺损情况的客观指标。
东莨菪碱对大鼠强迫游泳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
时丹丹, 杨健, 张金钮, 王刚
2018, 39(5): 630-63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2
摘要
(
87
)
PDF
(1312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阐明东莨菪碱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可能脑区和靶点。
方法
明确东莨菪碱的抗抑郁样作用:将正常Sprague Dawley (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和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25 μg/kg东莨菪碱或等体积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24 h后进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以评价东莨菪碱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明确东莨菪碱发挥抗抑郁效应的脑区:在腹腔注射25 μg/kg东莨菪碱前1 h向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立体定位注射γ-氨基丁酸-A (γ-aminobutyric acid-A,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Muscimol)1.25 μg,24 h后观察东莨菪碱的行为学效应是否被阻断;探索东莨菪碱抗抑郁的作用靶点:通过微量给药系统分批次分别向大鼠侧脑室注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2(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2,M
2
)选择性拮抗剂(methoctramine,MCT)0.5、1和2 μg,对照组均给予2 μL 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24 h后利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测试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
结果
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4 h后,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组(
P
<0.05),旷场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向mPFC注射Muscimol可明显增加东莨菪碱组大鼠的不动时间(
P
<0.01),旷场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侧脑室注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相比,0.5 μg MCT不影响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
P
>0.05),1 μg MCT可明显降低影响大鼠不动时间(
P
<0.01),而2 μg MCT则可明显增加影响大鼠不动时间(
P
<0.05)。
结论
东莨菪碱可能通过阻断mPFC的M
2
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
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唐利荣, 郑伟, 赵秀芹, 任艳萍, 向应强, 高越, 徐秋月, 马辛
2018, 39(5): 636-64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3
摘要
(
113
)
PDF
(1080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
把21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技能训练组(102例)和健康教育组(110例)。技能训练组接受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干预,健康教育组接受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每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 item,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Abbreviated Version,WHOQOL-BREF)。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①HAMD-17总分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3、6、9、12个月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组(均
P
<0.05)。②WHOQOL-BREF自评总分及生存质量自评、健康状况满意度自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技能训练组随访时点6、9、12个月各因子分均高于健康教育组(均
P
<0.05)。
结论
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研究
孙丛丛, 周丹娜, 宁芳平, 马良, 闫丽琼, 任艳萍, 马辛
2018, 39(5): 641-64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4
摘要
(
111
)
PDF
(1072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rTMS)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增效作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及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53例患者,脱落3例,剩余50例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分为低频(1Hz)治疗组26例和高频(10 Hz)治疗组24例,各治疗组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照组进行伪刺激,评估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共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53例,共有50例完成研究。经
t
检验和
χ
2
检验,两组间的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频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时间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第4周末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高频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阴性因子分、精神病理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末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治疗过程中有3例1Hz实验组患者和2例10 Hz实验组患者诉第1次治疗时感头痛、麻木感,余无不适主诉。
结论
尚未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药物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有影响。
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相关性研究
翟倩, 胡昌清, 杨丽, 张国富, 王晶晶, 刘敏
2018, 39(5): 646-65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5
摘要
(
99
)
PDF
(1083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
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的受试者数据库(2 142例),从中选取符合分析要求的正常对照(
n
=111例)、精神分裂症(
n
=82例)和情感障碍(抑郁症和双相障碍)(
n
=119例)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3组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以及维度分)的数据,来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将2个病例组按照发病次数分为不同亚组(发作次数:≤2次
vs
>2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维度分的比较。
结果
3组之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在正常对照组与精神分裂症组及情感障碍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1),在情感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1)。情感障碍患者亚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1),精神分裂症患者亚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水平低于正常人,发作次数越多,社会支持越差。
基于神经心理与生理学评估的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的研究
刘毅, 任艳萍, 姜玮, 马辛
2018, 39(5): 651-656.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6
摘要
(
102
)
PDF
(1140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该疾病预后差、易复发,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措施多样,除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中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为主。尽管MECT在临床治疗中有着诸多优点,但MECT引起的认知不良反应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既往大多数研究认为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损害作用。但是近年来这一传统观点正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ECT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亦可能改善其认知功能。据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MECT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而分析其对认知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消化道早癌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常规胃镜活检阴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郝晓雯, 孙秀静, 李鹏
2018, 39(5): 657-662.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7
摘要
(
108
)
PDF
(1929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常规胃镜活检阴性的食管、胃疾病的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可疑存在食管、胃恶性肿瘤但常规胃镜活检阴性的患者进行超声内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以病理结果和(或)随访情况为最终诊断,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
结果
共16例患者纳入研究,16例患者中有8例(50%)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分别为3例食管鳞癌、2例胃腺癌、1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1例胃间质瘤,1例发现淋巴管内癌栓);有3例患者发现可疑异型细胞,怀疑为恶性肿瘤(其中2例在随访时确诊为胃癌),剩余的5例患者穿刺病理考虑为炎性改变,与后续的手术病理和(或)随访结果一致。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100%,符合率为93.8%,EUS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最终诊断比较,总体一致性好(Kappa值0.86),无穿刺相关合并症。
结论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提高常规胃镜活检阴性病灶的诊断率有效、安全,对于普通胃镜活检未能获得有效病理学依据的病变,推荐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
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对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
王金鹏, 翟惠虹, 焦月, 李鹏, 张澍田
2018, 39(5): 663-668.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8
摘要
(
252
)
PDF
(2255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放大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blue laser imaging,ME-BLI)在存在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危险因素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就诊,存在萎缩或肠上皮化生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普通白光内镜及ME-BLI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结果
ME-BLI对于萎缩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0%、71.96%、79.02%、62.26%、95.65%;对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2.07%、95.94%、92.31%、100%。
结论
应用ME-BLI对萎缩及肠上皮化生诊断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秀静, 张倩, 邢洁, 朱敏, 郭俊峰, 曹彬, 朱圣韬, 李鹏, 张澍田
2018, 39(5): 669-67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09
摘要
(
140
)
PDF
(2133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价值及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14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直径、大体形态、浸润深度、分化类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比较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学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一致性,分析影响超声内镜判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率的比较和单因素分析采用
χ
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73.38%,病变直径与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相关,而病变部位、大体形态及分化类型则与诊断准确性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变直径是影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检查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准确性的因素,随着病灶的增大,准确性降低。
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病变最大径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药物性肝内胆管消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转归
耿文静, 刘晖, 范春蕾, 李磊, 董培玲, 丁惠国
2018, 39(5): 675-67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0
摘要
(
137
)
PDF
(1140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伴胆管消失(vanishing bile duct syndrome,VB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床诊断为DILI患者1 010例,其中267例肝脏穿刺,病理符合VBDS患者19例,在无胆管损伤DILI患者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54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归。
结果
VBDS占7.12%(19/267),73.68%(14/19)临床表现为胆汁淤积,26.32%(5/19)患者无黄疸。与无VBDS组相比,大部分VBDS患者进展为慢性肝损伤(88.2%
vs
35.2%)。涉及药物包括性激素2例(10.5%),非甾体抗炎药3例(16%),免疫调节剂3例(16%),抗生素3例(16%),中草药4例(21%),染发剂1例(5%),质子泵抑制剂1例(5%),抗精神药2例(10.5%)。VBDS患者与无VBDS患者比较,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8.4±3.9) mmol/L
vs
(4.4±1.5) mmol/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613.6±544.4) U/L
vs
(151.8±70.4) U/L]、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631.2±472.8) U/L
vs
(228.7±174.4) U/L]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大部分VBDS患者临床表现胆汁淤积,VBDS可能是慢性DILI患者的病理基础,预后较差。
胃食管早期多原发肿瘤12例分析
王沧海, 吴静, 刘红, 刘揆亮, 宿慧, 魏南
2018, 39(5): 680-68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1
摘要
(
107
)
PDF
(2299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胃食管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分析首都科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近十年来胃镜检查发现的胃食管多原发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内镜下特征和手术方式。
结果
本院10年来胃镜下诊断胃肿瘤患者358例,食管癌患者201例,其中单发胃食管早癌患者68例,胃食管多原发肿瘤病例共12人,其中同时多原发肿瘤9例,异时多原发肿瘤3例。术前漏诊2例,均为Ⅱb型病变。
结论
多原发胃食管肿瘤,尤其是副病灶多为早期肿瘤,内镜容易漏诊,应加强应用放大内镜、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及化学染色方法,避免漏诊,提高患者生存率。
基础研究
帕金森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与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表达
张悦, 李蕴, 张晓丽, 冯小燕, 权竹声, 朱进霞
2018, 39(5): 685-692.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2
摘要
(
94
)
PDF
(3806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主要观察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serotonin,5-HT)受体在结肠黏膜的分布,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大鼠结肠黏膜通透性和炎性反应因子的改变以及DA和5-HT含量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DA与5-HT在结肠黏膜保护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双侧黑质内注射6-OHDA制作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模型进行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DA和5-HT的含量,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A和5-HT受体的表达。
结果
6-OHDA大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0.335±0.073,模型组:0.132±0.028,
P
<0.05),粪便含水量显著减少(对照组:0.119%±0.005%,模型组:0.062%±0.006%,
P
<0.01),转棒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35.330±3.148) s,模型组(24.000±1.424) s,
P
<0.01],表明造模成功。结肠黏膜电阻降低[对照组(73.750±4.024)Ω/cm
2
,模型组(53.400±6.282)Ω/cm
2
,
P
<0.05],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透过量显著升高[60 min时,对照组:(18.860±1.856)μg/L,模型组:(37.000±4.457)μg/L,
P
<0.05],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明显增加[对照组:(269.10±18.00) ng/g,模型组:(340.40±21.52) ng/g,
P
<0.05],提示6-OHDA大鼠结肠黏膜存在炎性反应。进一步发现6-OHDA大鼠结肠黏膜中DA受体D
1
(对照组:0.728±0.132,模型组:0.272±0.067,
P
<0.01)和D
5
(对照组:0.721±0.036,模型组:0.543±0.051,
P
<0.0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5-HT
3
的表达虽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1)。而DA与5-HT含量,以及D
2
和5-HT
4
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6-OHDA大鼠结肠黏膜中DA受体D
1
和D
5
的表达明显降低,黏膜通透性与炎性反应因子TNF-α升高,提示6-OHDA大鼠结肠黏膜存在有炎性反应。
α-突触核蛋白在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和吞噬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宫晓丽, 刘梦茹, 王乐, 刘玚, 张婷, 孙英, 王晓民
2018, 39(5): 693-698.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3
摘要
(
180
)
PDF
(2283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对比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和吞噬功能的影响。
方法
离体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α-syn蛋白或阳性对照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利用荧光微球吞噬实验和溶酶体相关蛋白分化抗原68(clusters of differentiation 68,CD68)的荧光染色实验来观察细胞吞噬功能的改变;利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实验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等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评价α-syn或LPS诱导的炎性反应水平。
结果
α-syn刺激24 h后,小胶质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数目明显增多、CD68表达增加,与LPS作用效果相似。但α-syn对炎性反应因子TNF-α和IL-1β转录水平的改变,以及TNF-α的释放却远低于LPS。
结论
α-syn可明显增强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但对其炎性反应水平影响较小。
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离纯化及活性检测研究
杨琳, 田蕾, 周璇, 杨乐, 李丽英
2018, 39(5): 699-703.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4
摘要
(
694
)
PDF
(2781KB) (
9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离纯化,并进行鉴定以及活性的检测。
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得到的中性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高内涵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Ly6G的表达。同时对得到的细胞加入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刺激后,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释放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表达情况。
结果
用Histopaque
©
-1077、Histopaque
©
-1119分离纯化小鼠骨髓细胞后,细胞表达Ly6G,将分离纯化的细胞加入100 nmol/L PMA刺激2 h后检测MPO的表达增强,实验组是对照组的(3.26±0.22)倍。
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体外分离纯化、鉴定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的方法。
结肠炎小鼠模型的病理机制研究
杨敏, 安国, 赵威, 马媛媛
2018, 39(5): 704-70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5
摘要
(
117
)
PDF
(2594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引发的病理、免疫机制,以期为UC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方法
将24只8周大的C57BL/6J清洁级子鼠分为DSS水溶液喂食1、3、5 d组以及无DSS水溶液对照组4组,每组6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结肠病理特征;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验证免疫因子在小鼠UC组织的表达状态。
结果
随着小鼠饮用DSS水溶液时间的增加,其体质量逐渐下降,结肠长度逐渐缩短,脾增大。小鼠肠黏膜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DSS水溶液喂食5 d组的小鼠肠黏膜有肠溃疡的症状,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染色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炎性反应因子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1β、IL-6、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CXCL-1]、CXCL-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结论
DSS水溶液喂食5 d可形成UC模型,并伴随炎性反应因子、趋化因子大量浸润,提示UC的发生发展与炎性反应因子浸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抑制其免疫因子的释放而控制UC疾病的进展。
基于紫外吸收及导数光谱监测乙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研究
邵建群, 唐静成, 徐艳霞, 张枫
2018, 39(5): 710-71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6
摘要
(
239
)
PDF
(3296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乙酸钠为催化剂,对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体系进行监测研究。
方法
分别建立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在289 nm和308 nm处的紫外二阶导数值与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实时监测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含量变化情况。
结果
当控制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温度分别为45、55、65和75℃时,反应完成的时间约为20、10、4和3 min。
结论
随着反应温度提高,乙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反应的时间显著变短。采用紫外吸收及导数光谱法,可以实现对阿司匹林合成过程的监测和判断反应终点。
重度宫腔粘连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柳鑫, 段华, 成九梅, 陈芳, 徐倩
2018, 39(5): 715-72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7
摘要
(
98
)
PDF
(1403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发生机制。
方法
重度宫腔粘连组织及正常子宫组织每组13例标本,各组取3例用于芯片分析,10例用于RT-PCR验证芯片结果。应用芯片检测两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GO数据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与信号传导通路分析(pathway analysis)。
结果
筛选出1 425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731个,下调基因694个,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包括:信号传导、多种细胞有机体发育、细胞粘连、细胞分化、单核细胞活化等。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
COL
16
A
1、
ADAM
-9,
CDH
2、
LOX
进行RT-PCR验证,结果表明其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
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能有效挖掘基因芯片内在数据,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宫腔粘连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与功能的机制,调节宫腔粘连的形成。
临床研究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诊断
孟莹, 周艳华, 李鹏
2018, 39(5): 721-72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8
摘要
(
168
)
PDF
(3055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65例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分析,探讨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经病理确诊为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的65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内镜诊断分析。
结果
内镜下十二指肠HGM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44.6%)。白光内镜下表现主要有3型:单发或多发息肉样增生型47例(72.3%);簇状小结节样隆起型11例(16.9%);扁平隆起型6例(9.2%);此外,有1例(1.5%)呈散在充血红斑,似球炎样表现。息肉样增生型多容易误诊为十二指肠息肉;而扁平隆起型则不易与黏膜下肿瘤及十二指肠肿瘤相鉴别,超声内镜和放大内镜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临床治疗仍以内镜下息肉电切为主。
结论
十二指肠HGM内镜表现多种多样,应结合组织学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放大内镜可作为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16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王欣, 刘亚奇, 崔爱民, 张自琴, 李晓玉, 柏楠
2018, 39(5): 726-73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19
摘要
(
89
)
PDF
(1268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患者的诊治歧路及合并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统计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处理情况、术前影像定位检查等,对再次手术资料及术中标本、术后病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进行分析。
结果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例数逐年增加,可来源于临床多科室,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型,以骨型及骨肾型为多见,各占53.2%和24.6%,其中有骨折病史者30例,占18%,曾行骨科手术者24例,占14.4%,其中行2次及以上骨科手术者5例,占骨科手术患者的21%。有骨科事件(骨折或可疑骨肿瘤者)患者PTH值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3)。11例患者非初次手术,其中5例为既往异位甲状旁腺手术,占再手术的45.5%。甲状旁腺增生组与甲状旁腺癌组及腺瘤组术前PT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间病灶湿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PHPT患者应注重其临床早诊断,加强对有骨折、骨畸形变、骨质疏松等患者的筛查,术前良恶性较难确定,PTH有提示意义,应结合术前影像及术中快速PTH检测技术,做到定位准确,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因异位多次手术,或术中反复探查等。对于复发患者,应考虑到异位病灶或甲状旁腺癌转移等。
造口旁疝术后感染24例分析
赵凤林, 刘亦婷, 陈杰
2018, 39(5): 732-73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0
摘要
(
107
)
PDF
(1048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造口旁疝修补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24例造口旁疝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术后感染患者共24例,其中术后肠瘘患者5例,补片感染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16例。全部患者经合理有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疝复发、围术期死亡等。
结论
造口旁疝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很多,一旦发生感染,治疗方法应个体化。
不置换髌骨的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中期随访
强华, 王国栋, 郭艾, 赵尔弘
2018, 39(5): 736-74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1
摘要
(
104
)
PDF
(1796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的中期膝前痛情况。
方法
选取2006至200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固定平台组和活动平台组。所有患者均未置换髌骨。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膝前痛发生率、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并进行术前术后和两组间的比较。拍摄术后膝关节正侧位和Merchant位X线片,观察髌骨位置情况。
结果
共63人、85膝纳入研究。其中活动平台组31人、45膝,随访时间3.9~7.6年,平均(5.9±1.1)年。固定平台组30人、40膝,随访4.2~8.1年,平均(6.4±1.3)年。两组患者术后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两组患者间术后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X-ray均未显示明显的髌骨脱位或半脱位。
结论
非置换髌骨的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有效地缓解膝前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中期效果满意。相比固定平台假体,活动平台假体的应用并未显著地改善术后膝前痛情况。
特利加压素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肾保护作用的探讨
丁乔, 岳云, 程灏
2018, 39(5): 741-746.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2
摘要
(
101
)
PDF
(1097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中应用特利加压素对围术期肾功能的潜在保护作用。
方法
42例静脉注射复合吸入麻醉下择期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乙/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年龄18~65岁,未行静脉-静脉转流术,ASAⅡ或Ⅲ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
n
=21)。试验组手术开始即刻静脉输注特利加压素[2 mg溶于50 mL 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10 mL/h至术毕。对照组以等容量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代替。测定术后3 d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率和肾功能指标,包括麻醉前即刻(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和术后第3天(T4)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idase,NAG)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β2-MG、血清胱抑素C (serum cystatin C,CysC)、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尿量、利尿剂用量等。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 d均未发生AKI。各项肾功能指标,除试验组术后利尿剂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05)外,两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组内分别比较时,两组还是存在不同。试验组GFR在术后T4时点比麻醉前(T1)显著升高(
P
<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尿β2-MG在术后T2、T3时点比麻醉前(T1)显著升高(
P
<0.01),但是在试验组内各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切除患者术中静脉输注特利加压素可能有潜在的改善术后GFR的作用,但本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其对围术期肾功能的明确保护作用。
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
徐泉, 刘玉洁, 潘钰, 郑秀瑗, 刘静民, 孙小花, 邹丽丽, 马丽娜, 严红松
2018, 39(5): 747-75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3
摘要
(
224
)
PDF
(1084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侧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抗值的检测,分析生物电阻抗测试频率对淋巴水肿定量评估的影响,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定量评估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0例,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受试者双上肢不同频率生物电阻值。比较健侧和患侧上肢平均周径、生物电阻抗值的差异,对双上肢平均周径差和不同频率阻抗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受试者患侧上肢周径和不同频率下阻抗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患侧和健侧上肢平均周径差与50 kHz下的阻抗差呈正相关(
r
=0.453,
P
=0.023),低频率的生物电阻抗值与传统周径测量法的一致性好;(3)患侧50 kHz频率阻抗值较健侧阻抗值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肢体周径增加百分比(
P
<0.01)。
结论
低频生物电阻抗值在淋巴水肿定量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方法
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灌流与记录一体化装置的制备
刘萍, 辛方, 张思韬, 黄海霞, 王伟, 赵海燕
2018, 39(5): 752-75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4
摘要
(
78
)
PDF
(1531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病例报告
Gitelman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苗文琪, 张琳, 李贝, 袁明霞
2018, 39(5): 755-758.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5
摘要
(
112
)
PDF
(1512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终末期肝病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毕研贞, 陈煜
2018, 39(5): 759-76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6
摘要
(
96
)
PDF
(1084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分泌功能外,还起到重要的屏障功能。终末期肝病患者大多出现肠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后者又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营养不良亦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机体营养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肝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通过营养干预来维护肠屏障的功能,对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此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
诺贝尔奖
癌症免疫治疗的利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温铭杰, 于明航, 王玺
2018, 39(5): 765-76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7
摘要
(
302
)
PDF
(2831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度落于免疫学领域,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其授予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抑制免疫负调节机制领域的杰出贡献——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方法。
驯服进化的力量:酶和结合蛋白的定向进化及噬菌体展示技术——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曹立雪
2018, 39(5): 770-777.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8
摘要
(
143
)
PDF
(4757KB) (
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化的力量在生物的多样性中得到了充分展现。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弗朗西丝·阿诺德(Frances H.Arnold)、乔治·史密斯(George P.Smith)和格雷戈里·温特(Gregory P.Winter)爵士,奖励他们研发出控制进化过程的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造福人类。通过定向进化制造的酶可用于生产各类产品,包括生物燃料、药品等等。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生产的抗体能够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能治愈转移性癌症。本文就3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意义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拉斯克奖
2018年拉斯克奖(Ⅰ)——基础医学研究奖及医学特殊成就奖
牛欢, 程杉, 丁卫
2018, 39(5): 778-782.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29
摘要
(
87
)
PDF
(2919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年度美国拉斯克奖获奖者名单公布。基础医学研究奖由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分子生物学家戴维·阿利斯(C.David Allis)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的生物化学家迈克尔·格伦斯坦(Michael Grunstein)分享。两位学者发现并阐明了影响基因表达过程的组蛋白化学修饰机制,揭开了基因表达的隐秘控制层,从而开辟了现代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新领域。本次拉斯克医学特殊成就奖颁发给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家琼·斯特恩兹(Joan A.Steitz),以表彰她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RNA生物学研究中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榜样作用。
2018年拉斯克奖(Ⅱ)
魏昌伟, 岳云, 吴安石
2018, 39(5): 783-79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30
摘要
(
92
)
PDF
(3991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时间2018年9月11日,拉斯克奖获奖者名单公布。基础医学奖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C.David Allis教授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ichael Grunstein教授,以表彰他们阐明组蛋白的化学修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原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的John B.Glen,以表彰他发现并开发了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麻醉药物异丙酚。医学特殊成就奖授予耶鲁大学医学院Joan Argetsinger Steitz教授,以表彰她在RNA生物学中的重要贡献及对女性科学家工作的指导和有力支持。
名师
平凡的医者走出不平凡的医学之路——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连石教授
2018, 39(5): 791-792.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8.05.031
摘要
(
66
)
PDF
(1840KB)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系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
2018, 39(5): 793-793.
摘要
(
66
)
PDF
(1160KB) (
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闻公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
2024-10-1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4-10-1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掌上电子刊全新上线!
2024-09-27
特别声明
2023-03-02
特别声明
2022-05-25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1-03-09
通知
2020-04-28
通知
2020-02-07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网站维护升级通知
2019-09-19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获评2018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2018-11-30
修改网站登录密码的通知
2018-07-0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招聘启示(校内)
2018-05-02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How to get published_foundation”讲座圆满举行
2018-04-12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04-0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招聘启示
2018-03-20
首医期刊联盟开展系列讲座,提高编辑人员业务水平
2017-11-29
重要通知
2017-09-29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获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2017-05-0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征稿通知
2017-03-15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获评“2016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2016-12-08
更多...
友情链接
医学教育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PubMed数据库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