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21
    目次
    2014年4月 第35卷 第2期目次
    2014, 35(2):  0-0. 
    摘要 ( 338 )   PDF (921KB)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声医学
    超声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李晨, 何文
    2014, 35(2):  145-14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1
    摘要 ( 652 )   PDF (925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头颈部动脉检查方法主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DSA是诊断颅外段血管狭窄情况的金标准,可以观察斑块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溃疡斑块的形成。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可以判断斑块内不同成分,评估斑块易损性。但上述方法均无法动态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及外膜滋养血管,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能够清晰显影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同样,DSA也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造影剂过敏反应时有发生,而经颅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CE-TCCS)可以显示颅内血管、血流速度及方向,弥补DSA的不足。本文就CEUS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超声造影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张红霞, 何文, 程令刚, 蔡文佳, 李铄, 李晨, 杜丽娟
    2014, 35(2):  150-15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2
    摘要 ( 675 )   PDF (5563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经胸部CT和/或X线检查发现、超声能显示的40例患者的40个肺占位病变为研究对象,包括周围型病变38个,中央型病变伴阻塞性肺不张2个;40例患者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64.8±12.5)岁(35~84岁)。首先,普通超声观察病变大小、形态、回声、血流信号分布情况,CEUS观察病变开始增强时间(time to enhancement,TE),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及净增强强度(net enhancement,NE)。之后,在超声引导下避开CEUS显示的无增强坏死区行经皮穿刺活检,全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40例患者接受了经皮穿刺活检,1例(2.5%)发生咳血合并症。40个病变中,34个被确诊为恶性病变,其中1个病变穿刺病理诊断不明确,后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余6个为良性病变,穿刺活检确诊率达97.5%(39/40)。CEUS显示良性病变的TE稍早于恶性病变,分别为(9.50±1.05)s(6~14 s)及(10.85±1.67)s(8.5~17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TE明显增快或减慢时对病变鉴别诊断有意义;比较良、恶性组TTP及N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病变组中分别有16例及3例(47.1%和50.0%,P>0.05)显示病变内有无增强坏死区。各种肺占位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具有"快进慢退"特征。结论 CEUS在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指导穿刺活检取材方面有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肌张力的临床研究
    杜丽娟, 程令刚, 李晨, 何文
    2014, 35(2):  155-15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3
    摘要 ( 597 )   PDF (1750KB) ( 5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肱桡肌杨氏模量值特征,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科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46例,年龄(47.9±2.8)岁,健康志愿者31例,年龄(46.7±3.2)岁。使用法国Supersonnic公司的AixPlore型实时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L4-15线阵探头,获取帕金森病患者双侧、对照组右侧的肱二头肌及肱桡肌松弛状态下长轴杨氏模量值,探讨正常人及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明显侧与对侧肱二头肌、肱桡肌杨氏模量值差异。结果 松弛状态下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明显侧、对侧及对照组肱二头肌长轴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9.94±20.91)kPa、(47.77±24.00)kPa和(24.44±5.09)kPa,帕金森病患者双侧肱二头肌杨氏模量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明显侧肱二头肌长轴杨氏模量值高于对侧(P<0.05);松弛状态下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明显侧、对侧及对照组肱桡肌长轴杨氏模量值分别为(32.18±17.19)kPa、(28.41±13.19)kPa和(21.71±7.45)kPa,帕金森病患者两侧肱桡肌杨氏模量值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但帕金森病患者两侧肱桡肌长轴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肱桡肌杨氏模量值差异,为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状态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
    张颖, 张丹, 李燕东
    2014, 35(2):  159-16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4
    摘要 ( 738 )   PDF (7499KB)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组织形态学改变,探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临床初诊提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及病理资料完整的患者17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病变的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检测供养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以边界清楚伴有较粗大穿入血流信号为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标准。病理检查: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及供养血管;对比分析其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72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单纯子宫内膜息肉者68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癌者3例,其中2例患者息肉癌变;诊断为子宫内膜局灶性增生过长者63例,分泌期子宫内膜者27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者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者3例,子宫内膜炎者1例。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85.91%(61/71),排除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81.19%(82/101),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3.14%。结论 宫腔内隆起样病变伴有较粗大穿入性血流信号是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指征,宫腔镜下的定位活检是判断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关键。
    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CDFI研究
    郭强, 田家玮, 罗伟华, 陈道芳, 徐芳, 史登刚
    2014, 35(2):  164-16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5
    摘要 ( 635 )   PDF (1233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椎动脉发育不良与脑动脉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关系,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缺血性病变及症状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方法 选取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53例,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椎动脉超声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vertebral artery diameter,VAD),收缩期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流速时间积分(velocity-time integral,VTI)、心率(heart rate,HR),并计算血管截面积(A)及血流量(Q),分析椎动脉发育不良对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后循环血流量为(299.83±58.52)mL/min,对照组为(351.26±49.17)mL/min,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量(47.57±18.41)mL/min、舒张期流速(11.46±3.97)cm/s、阻力指数0.78±0.09,与健侧椎动脉及对照组左右侧椎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不良侧椎动脉的血流量与椎动脉内径呈高度正相关性(R2=0.887 8),而与阻力指数呈高度负相关性(R2=0.849 4)。结论 发育不良侧椎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减低,虽然健侧存在代偿,但后循环总血流灌注量仍较健康人显著减低,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评价正常胎儿及心律失常胎儿心功能的研究
    孙丽娟, 吴青青, 姚苓, 张铁娟, 马玉庆, 王莉, 李晓菲, 玄英华
    2014, 35(2):  168-17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6
    摘要 ( 654 )   PDF (2464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在孕21~32+6周正常胎儿及心律失常胎儿心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TIC技术对孕21~32+6周的60例正常胎儿及12例单纯性心律失常胎儿扫描,获得胎儿心脏整个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存盘后采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virtual organ computer aided analysis,VOCAL)进行脱机分析,手动勾勒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e volume,EDV)及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e volume,ESV)。计算心室的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统计分析左/右心室EDV、ESV、SV、CO和EF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与孕龄的相关性,随访所有胎儿结局。结果 60例正常胎儿心功能,21~32+6周正常胎儿不同孕龄左心室及右心室的EDV、ESV、SV及CO的正常参考值均随孕龄的增长而增加,与孕龄呈正相关(P均<0.001);孕21~32+6周正常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55%~57%、53%~56%,2者与孕龄有负相关性(r=-0.41、-0.41,P均为0.001)。12例单纯性心律失常胎儿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性期前收缩7例、心动过缓2例(短暂心动过缓后均可恢复正常心律)、房早伴短阵房速1例、房早伴房室传导阻滞1例及不能明确类型1例。12例心律失常胎儿LVEF(波动范围48%~66%)和RVEF(波动范围48%~64%)大致正常;左/右心室EDV、ESV、SV及CO与相应孕周正常胎儿参考值相比大致正常。12例胎儿均足月分娩,随访至新生儿均身体健康。结论 STIC技术能较为准确、客观的测量胎儿心室容积及评价胎儿心功能,对心律失常胎儿的心功能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超声及CTA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
    俞卫东, 杜国庆, 田家玮, 姜双全, 邸郅欣, 王旭东
    2014, 35(2):  173-17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7
    摘要 ( 604 )   PDF (5487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两者联合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8例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和CTA检查,并依据Stanford细化分型做出诊断,该分型包括A1、A2、A3型和B1、B2、B3型,其中每个亚型又包括S和C两个亚级;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超声、CTA及两者联合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1 术前超声、CTA及两者联合对夹层细化分型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5%、91.3%、100%;特异性分别为34.5%、0%、34.5%;准确性分别为72.7%、82.0%、93.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7%、89.0%、93.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5.6%、0%、100%;2 超声对A1S、A2S、A3S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B3C容易漏诊;CTA对A1S、A1C以及所有B亚型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A2S、A2C容易误诊;两者结合能明显提高细化分型诊断的准确率。结论 超声及CTA对主动脉夹层Stanford细化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静脉导管频谱在11~14周筛查胎儿异常中的价值
    刘冬梅, 杨敏, 刘勇
    2014, 35(2):  179-18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8
    摘要 ( 652 )   PDF (4367KB) ( 8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在11~14周早期筛查胎儿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观察1 091例孕妇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心室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eak velocity during ventricular systole,S)、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during ventricular diastole,D )、心房收缩期流速(velocity during atria systole,A),同时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对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检测染色体和超声胎儿心脏形态学筛查,异常胎儿引产后行病理尸检,所有胎儿随访至出生后42 d。结果 1 091例孕妇中成功测得静脉导管频谱1 017例(显示率为93.21%),胎儿静脉导管S(45.64±7.35)m/s,D(37.66±7.57)m/s,A(12.42±4.87)m/s。静脉导管A波倒置(全心房收缩期)19例,静脉导管A波生理性消失或反向36例(随访36例胎儿均正常出生),NT增厚(NT≥2.5 mm)26例。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5例。1 091例胎儿中胎儿异常17例。静脉导管A波倒置及NT增厚预测胎儿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5%、99.3%、63.1%、99.5%和64.7%、98.7%、44%、99.4%。联合应用静脉导管A波倒置及NT增厚作为预测胎儿异常的指标,敏感度为82.3%。结论 静脉导管频谱A波倒置能够早期提示胎儿异常,可以与NT增厚同时作为早期筛查胎儿异常的指标,提高胎儿异常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头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分析
    李江萍, 冀鸿涛, 朱强, 马腾, 赵汉学
    2014, 35(2):  184-18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09
    摘要 ( 586 )   PDF (2007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头颈部淋巴结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参数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5名头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者(85枚淋巴结,良恶性各为36枚和49枚)进行CEUS。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于整个淋巴结、皮质最明显增强区、皮质最弱或无增强区、髓质-门区域、周围软组织。对获得的TIC参数(基础强度、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浓度减半时间、平均渡越时间)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皮质最明显增强区的上升时间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计算出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界值(cut off value)。结果 恶性淋巴结在皮质最明显增强区的上升时间明显短于良性淋巴结(P=0.041)。结论 ROI设置于皮质最明显增强区域时TIC的上升时间对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型超声观察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明秋, 郭瑞君, 张谱, 常晓红
    2014, 35(2):  189-19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0
    摘要 ( 627 )   PDF (4105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M型超声评价健康成年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膈肌运动的可行性,探讨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M型超声在观察膈肌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确诊COPD患者43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选取年龄、身高、体质量与之接近的并且健康条件符合的43人作为对照组。应用M型超声观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加速时间、加速度等。肺功能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rticle 1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e of one second,FEV1/FVC)等。结果 正常对照组平静呼吸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无明显差异,深吸气时左侧膈肌运动幅度与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静呼吸及深吸气时,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除左侧加速时间外,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右侧加速时间、双侧加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及COPD组深吸气时膈肌运动幅度与FEV1、FVC、FEV1/FV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M型超声可以实时动态非侵入性的观察膈肌的呼吸运动,对于呼吸运动能够进行直接、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价,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精神科基础和临床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重性抑郁障碍
    房萌, 任艳萍, 刘辉, 周方, 王刚
    2014, 35(2):  194-19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1
    摘要 ( 545 )   PDF (949KB) ( 3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帕罗西汀对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为期6周的随机、双盲、伪刺激对照临床试验。48例MD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接受rTMS真(real)或伪(sham)刺激治疗2周,基线起同时合并固定剂量的帕罗西汀(20 mg/d),rTMS治疗结束后随访至6周末,随访期间帕罗西汀治疗剂量保持不变。设置7个访视点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事件记录。结果 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对比总体疗效相当。Real组平均起效时间比Sham组早3天,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方案人群分析显示Real组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因子分的改善,在第10、14、28天显著优于Sham组;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的改善在第10天显著优于Sham组。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MS联合帕罗西汀是一种较好的抑郁症治疗方法,显示出较快起效的趋势,rTMS对焦虑症状、躯体化症状可能具有较快的改善作用。

    以阴性与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速度研究
    朱虹, 贾竑晓
    2014, 35(2):  200-20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2
    摘要 ( 526 )   PDF (1358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自我面孔识别(self face recognition,SFR)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阳性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异常。方法 应用自我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对21例阳性症状、21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例正常被试进行行为学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正常被试对自我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P<0.05);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自我图片的识别(P<0.05);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不同图片的反应速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正常被试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存在着异常,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异常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王健, 王刚, 马辛
    2014, 35(2):  205-20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3
    摘要 ( 640 )   PDF (937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考察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对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患者,先接受2周的丙戊酸钠(valproate,VPA)合并西酞普兰(citalopram,CIT)治疗。2周末相对于基线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 and Asberg Depression Scale,MADRS)减分率<50%者按照1∶1的比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丙戊酸钠+西酞普兰组(VPA+CIT)或丙戊酸钠+西酞普兰+利培酮组(risperidone,RIS),接受为期6周的随机开放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终点VPA+CIT+RIS组和VPA+CIT组MADRS、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 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改善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improvement of illness,CGI-I)评分较导入期末均明显降低,其中MADRS、BPRS 、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GI-I 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RS阳性因子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治疗第1周末BPRS阳性因子评分VPA+CIT+RIS组较VPA+CIT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VPA+CIT+RIS组较VPA+CIT组在改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方面起效更快。在随机治疗第2周,VPA+CIT+RIS组有效率为66.0%,VPA+CIT组为33.3%,显示VPA+CIT+RIS组较VPA+CIT组起效更快。结论 VPA+CIT+RIS与VPA+CIT治疗双相抑郁发作均安全有效。在快速起效及降低转相风险方面,VPA+CIT+RIS组优于VPA+CIT组。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庄红艳, 毕葳, 贾竑晓
    2014, 35(2):  210-21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4
    摘要 ( 665 )   PDF (921KB) ( 7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中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组)分进行了概述整理。中药有效成(组)分在神经保护机制上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在神经损伤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基础研究
    α-突触核蛋白和硝基化α-突触核蛋白在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结肠中的表达
    杨斌, 杨巍巍, 李昕, 刘承伟, 于顺
    2014, 35(2):  214-21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5
    摘要 ( 487 )   PDF (7091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及硝基化α-突触核蛋白(nitrated α-synuclein,n-syn)在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结肠中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syn和n-syn在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结肠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观察α-syn和n-syn的共定位。结果 α-Syn和n-syn在食蟹猴结肠中存在共定位。α-Syn和n-syn在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结肠中均有表达,但α-syn和n-syn在老年食蟹猴表达量最高,在青年食蟹猴表达量最低。结论 α-Syn和n-syn在食蟹猴结肠中存在共定位,且在老年猴中表达最高。

    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丹慧, 蔡彦宁, 张燕莉, 高杰, 杨彩侠
    2014, 35(2):  219-22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6
    摘要 ( 552 )   PDF (3358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基因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确定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分析焦磷酸测序法与直接测序法对于鉴定IDH1突变的差异。方法 构建携带野生型和突变型IDH1基因的质粒,使用质粒优化焦磷酸测序方法。使用已知比例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作为模版,确定突变的检测灵敏度。针对96例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基因组DNA,分别使用直接测序法和焦磷酸测序法,鉴定IDH1基因突变类型,并比较。结果 使用焦磷酸测序能够检测到低至2%的IDH1突变。直接测序检出突变阳性率为32.3 %、焦磷酸测序检出突变阳性率为74.0 %。结论 焦磷酸测序法检测IDH1基因突变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分子诊断。

    R(+)-普拉克索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尹洁, 闫峰, 罗玉敏, 李森, 刘克建, 赵咏梅
    2014, 35(2):  225-23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7
    摘要 ( 597 )   PDF (4056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R(+)-普拉克索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探讨R(+)-PPX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大脑中动脉梗死组(MCAO组,n=10);MCAO+R(+)-PPX组 。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每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24 h取脑组织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并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H2DCF-DA染色法计数半暗带区ROS阳性细胞数目并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1)在MCAO手术过程中,Sham组、MCAO组和MCAO+R(+)-PPX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Sham组大鼠无脑梗死发生。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比Sham组显著增加(P<0.05)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MCAO+R(+)-PPX组与MCAO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脑梗死体积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Sham组大鼠脑内无缺血半暗带区。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域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与MCAO组相比,MCAO+R(+)-PPX组的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大鼠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给予R(+)-PPX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6 h)明显减少MCAO大鼠脑内的ROS生成,减少脑梗死体积。R(+)-PPX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低氧对大鼠不同级别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国桓, 王望, 孙然, 刘杰, 王军
    2014, 35(2):  231-23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8
    摘要 ( 566 )   PDF (11117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培养鉴定大鼠不同级别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探讨其对缺氧刺激反应性的不同。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大鼠不同级别PASMCs并分为3组:大肺动脉组,包括肺动脉干及肺内一级主干;中动脉组,包括肺内主干的第二级和第三级分支;小肺动脉组,包括肺内主干四级分支后的更细小分支。分别给予常氧(DMEM+2%FBS、5%CO2、21%O2、37 ℃)和低氧(DMEM+2%FBS、5%CO2、3%O2、37 ℃)培养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生能力;应用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PASMCs呈现长梭形,免疫荧光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志物即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为阳性,生理情况下(常氧),3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迁移能力均较一致;低氧培养48 h后,中小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与迁移能力均显著高于大动脉,PCNA结果与MTT结果一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氧条件刺激下,不同级别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反应性不同,中小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迁移能力均显著高于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中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转录共调控的靶基因特征分析
    王澜舸, 张玉祥
    2014, 35(2):  237-24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19
    摘要 ( 534 )   PDF (3256KB)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共同转录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它们的类型、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等特征值;并以此为基础预测Notch信号通路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方法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基于Illumina/Solexa平台的高通量测序。结果 1)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两组样本有效read数分别为14 287 722和14 289 280个,与人类参考基因组唯一匹配的read数分别为11 782 027和11 711 920个;2)两组样本的peak数分别为385和492个,peak区域分别为318 344 bp和383 768 bp,都占全基因组的约0.01%;3)两组样本的peak区域几乎集中于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只有不到5%位于外显子区;4)两组样本的peak对应基因数分别为150和287个,其中共有基因93个;5)通过基因聚类分析和数据库比对可以查到这些基因的名称、分类、基本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等具体信息。结论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范围内找到了更多在转录水平上受CBF-1和Notch-1胞内结构域共同调控的未知靶基因;初步明确了它们的类型、分布和功能等特征值;这些数据可以为进一步分析Notch信号通路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奠定基础。

    临床研究
    载脂蛋白A1与结直肠肿瘤恶性度的相关研究
    胡慧慧, 孟倩, 张曼
    2014, 35(2):  243-24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20
    摘要 ( 568 )   PDF (1441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在结直肠息肉、不同分级分期及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旨在探讨APOA1与结直肠肿瘤恶性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9位结直肠肿瘤患者血清,由病理学医师根据肿瘤细胞浸润及分化程度进行分期及分级,并对是否伴随远处转移进行分类。本实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与免疫比浊法对APOA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APOA1在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与息肉、高分化及中分化血清相比表达量减少(P=0.035,P=0.028,P=0.028),APOA1在结直肠息肉血清中的表达量与不同分期及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1与结直肠肿瘤的分级存在相关性,对不同恶性度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可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作用。
    资癸女贞胶囊应用于子宫内膜薄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王海文, 阮祥燕
    2014, 35(2):  248-25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21
    摘要 ( 722 )   PDF (919KB) ( 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资癸女贞胶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过薄的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子宫内膜过薄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对照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雌二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资癸女贞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及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黄体期血清雌二醇、孕酮。结果 患者服用资癸女贞胶囊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A型内膜比例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资癸女贞胶囊患者排卵日子宫动脉RI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宫动脉PI显著低于对照组,该中药可能降低子宫动脉PI及RI,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量,进而丰富子宫内膜血供,增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利于早期胚胎的着床及发育,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资癸女贞胶囊联合雌二醇应用于子宫内膜薄性不孕,可使子宫内膜血供得以丰富,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也可改善,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黄体期孕酮及雌激素浓度,改善黄体功能,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口腔卫生习惯与口腔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赵湘, 孙正, 葛化冰
    2014, 35(2):  253-25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22
    摘要 ( 517 )   PDF (900KB)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卫生习惯与口腔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行设计的《口腔癌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口腔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计算这些因素的相对危险度(OR值)及95%可信区间。结果 两组间的刷牙指数、牙周龈上洁治、佩戴义齿舒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的保护因素是刷牙指数和牙周龈上洁治,其OR值分别是0.776和0.255。结论 口腔卫生习惯对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综述
    Ⅱ型神经纤维瘤基因突变及表达与消化系统肿瘤
    张宁, 黄坚
    2014, 35(2):  257-26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23
    摘要 ( 521 )   PDF (1657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F2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2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家族性肿瘤综合征的发生。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该基因突变及表达改变可能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相关。本文将对NF2基因突变及Merlin蛋白表达改变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SpyGlass单人操作胆道镜在胰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许昌芹, 李鹏, 张澍田
    2014, 35(2):  261-26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4.02.024
    摘要 ( 698 )   PDF (907KB) ( 6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各种内镜诊疗技术突飞猛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仍是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但ERCP也有相对的局限性。SpyGlass单人操作胆道镜(single-operator cholangioscopy,SOC)相对于以往的胆道镜具有其自身的优势,由于其可单人操作,以及内镜腔内可视性,使胰胆疾病的诊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名师
    名师感悟
    学系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超声医学系简介
    2014, 35(2):  270-270. 
    摘要 ( 334 )   PDF (3994KB)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