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8-21
    目录
    2015年8月 第36卷 第4期目 次
    2015, 36(4):  0-0. 
    摘要 ( 205 )   PDF (2404KB)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癌专题
    MicroRNA与非小细胞肺癌
    谭晓刚, 支修益
    2015, 36(4):  519-52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1
    摘要 ( 368 )   PDF (1016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因癌症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当今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肿瘤分子标志物,所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不佳。Micro RNA(以下简称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小分子非编码RNA。miRNA在肺癌中发挥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不仅可以在石蜡包埋组织和体液中保持稳定,而且在血清和血浆中也可以稳定存在,这个特性使循环miRNA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分子标志物,为肺癌的早期分子诊断、预测预后及治疗效果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分析
    苏雷, 支修益, 张毅, 许庆生, 钱坤
    2015, 36(4):  525-52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2
    摘要 ( 361 )   PDF (948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于2 cm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0例肺小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CT扫描,其中24例行术前病变定位。术式包括单纯病变切除或剔除术14例,肺楔形切除术62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叶切除术28例。结果 术前胸部CT肺窗表现有恶性征象者43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63例(57.3%),包括原发恶性肿瘤41例,转移瘤22例。良性结节47例(42.7%)。CT诊断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60.3%(38/63),特异性为89.4%(42/47)。结论 SPN的影像学静态特征对SPN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动态观察在临床医生的分析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有危险因素、直径>10 mm的SPN,应积极采取对应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措施。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钱坤, 支修益, 张毅, 李岩, 胡牧, 李京凯, 沈翀
    2015, 36(4):  529-53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3
    摘要 ( 358 )   PDF (1600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单纯肺部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患者10例和肺孤立性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15例,术前在CT引导下向病灶旁注射医用胶后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结果 25例病灶均定位成功,平均操作时间为(17.1±6.1) min ,穿刺后出现气胸1例(4%),胸痛5例(20%),刺激性咳嗽6例(24%),手术pGGO组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1± 5.6)min,病理结果肺腺癌7例(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20%),子宫内膜异位1例(10%),SPN组1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0.4± 5.9)min,病理结果肺腺癌9例(60%),转移癌1例(6.7%)良性结节5例(33.3%),全部手术无中转开胸及重大合并症。结论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是一种安全、简便并且准确的定位方法,对胸腔镜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的术中定位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姚舒洋, 王鑫, 李小雪, 张毅, 支修益
    2015, 36(4):  533-53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4
    摘要 ( 324 )   PDF (1038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癌中心诊治的103例晚期NSCLC首发骨转移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不同治疗策略和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年龄为59(32~82)岁,其中,单纯骨转移患者28例,其他患者均合并其他部位侵犯。NSCLC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病变(95.1%)。其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仅为21.4%。单纯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合并内脏器官转移的骨转移患者(P=0.048),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和14个月。NSCLC骨转移患者采用的治疗多为全身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一线化疗比例为77.7%。一线化疗有效率为32.5%,临床获益率为58.8%。一线化疗和一线靶向治疗的疾病无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个月和1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NSCLC单纯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骨转移合并内脏转移者,给予NSCLC骨转移患者个体化的全身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高危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亚肺叶切除、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还是射频消融?
    刘宝东
    2015, 36(4):  537-54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5
    摘要 ( 363 )   PDF (1035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亚肺叶切除是治疗高危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首选,而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目前研究证实,在高危患者中,SABR和RFA的合并症发生率低和恢复快,且与亚肺叶切除等效,但是还需要前瞻性临床研究。
    更年期与妇科生殖内分泌
    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周期方案在多次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方颖, 洪黎明, 杨晓葵
    2015, 36(4):  544-54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6
    摘要 ( 271 )   PDF (954KB) ( 4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次胚胎种植失败的患者行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周期方案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且既往胚胎种植失败次数≥2次的患者共174例。根据本次冷冻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法分为2组:其中A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周期(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方案(n=78),B组采用单纯激素替代周期方案(n=96),分析2种内膜准备方案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的不孕年限、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内分泌激素浓度;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胚胎复苏率、黄体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22.8% vs 19.8%)、临床妊娠率(42.3% vs 37.5%)、早期流产率(9.1% vs 1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次胚胎种植失败的患者,GnRHa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在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方面较单纯激素替代周期方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对预测乳腺癌预后作用的研究
    张颖, 阮祥燕, 米鑫, 王刚乐, Alfred O. Mueck
    2015, 36(4):  548-55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7
    摘要 ( 322 )   PDF (1439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在乳腺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预测依据。方法 试验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初诊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记录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预后相关因素,追踪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Ki67、PGRMC1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试验的50名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ERa阳性表达率为48.0%,共24例;PR阳性表达率为42.0%,共21例;Ki67阳性表达率为4%,共2例;PGRMC1阳性表达率为70.0%,共35例。PGMRC1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间有明显相关性(OR=1.60,95%CI:1.11~2.29;OR=1.12,95%CI:1.02~1.23),PGRMC1表达阳性程度越高,患者复发可能性越大(P=0.011),远期生存情况越差(P=0.028)。结论 PGRMC1与常见预后因子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间存在关联,与患者疾病复发、远期生存情况存在关联,其很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和预测指标
    武红琴, 阮祥燕, 卢永军, 田玄玄, 张颖, 崔亚美, 赵越, 杜娟, 李扬璐, Diethelm Wallwiener, Alfred O. Mueck
    2015, 36(4):  553-55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8
    摘要 ( 312 )   PDF (1067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评估MS各组分对预测PCOS患者合并MS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人体测量学指标、基础内分泌指标和血糖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评估PCOS患者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筛选对PCOS患者发生MS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 ① 180例PCOS患者MS的患病率为43.89%;② 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17~24岁32.14%、25~29岁39.53%、30~34岁50%、35~39岁80%;正常体质量、超质量、肥胖、重度肥胖的患病率非别为10.00%、51.16%、69.57%、85.71%;③ 合并有MS的PCOS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非MS的PCOS患者(29.16±3.85 vs 27.47±3.81,P=0.004;31.44±4.89 vs 24.29±4.87,P=0.000),两组患者的血总睾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④ PCOS患者发生MS最好的预测指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9 mmol/L(敏感度为91.14%,特异度为88.12%)。结论 PCOS患者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年龄和肥胖情况是决定不同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较好的评估PCOS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四种血清脂蛋白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预测价值
    李扬璐, 阮祥燕, 崔亚美, 赵越, 武红琴, 杜鹃, Alfred O. Mueck
    2015, 36(4):  559-56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09
    摘要 ( 300 )   PDF (1080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并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B,ApoB/ApoAI)、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riglyceride,TG/H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DL-C)4种血清脂蛋白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患者441例,年龄15~44岁,空腹抽血查性激素、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MS诊断标准比较MS组与非MS组在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的差异。分析LDL-C/HDL-C、ApoB/ApoAI、TG/HDL-C、TC/HDL-C比值与MS各组分的相关性。再根据MS诊断标准中的5个组分将441例患者分为0~5项异常组,分析各组4个比值的均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确定4者诊断MS的临界值(cutoff),并比较4者对PCOS患者发生MS的诊断预测效果。结果 LDL-C/HDL-C、ApoB/ApoAI、TG/HDL-C、TC/HDL-C均值总体上随代谢综合征异常指标项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均明显相关。4个比值中以TG/HDL-C的 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41。其cutoff值定为1.089时,诊断代谢综合征的灵敏度为0.864,特异度0.891,此时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价值最大。结论 LDL-C/HDL-C、ApoB/ApoAI、TG/HDL-C、TC/HDL-C均值均随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项数的增多而增加,且与MS各诊断指标相关,以TG/HDL-C对MS的诊断预测价值最大。临床上当TG/HDL-C≥1.089时,应警惕患者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MS,及时进行药物和生活方式的干预, 避免或延缓MS的发生。

    不同亚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征的研究
    赵越, 阮祥燕, 崔亚美, 李扬璐, 武红琴, 杜娟, 张颖, 田玄玄, Diethelm Wallwiener, Alfred O. Meuck
    2015, 36(4):  567-57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0
    摘要 ( 297 )   PDF (1016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鹿特丹标准,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最新指南推荐,探讨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临床、内分泌代谢等相关指标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募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患者647例,测定人体学指标、性激素及血脂、血糖、胰岛素及阴道B超等,依据NIH指南推荐将其四型分为4组:A 组409例〔O+HA+P:无排卵或稀发排卵(oligo-ovulation,O),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或)生化表现(hyperandrogeoism,HA),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y,P)〕;B 组58例(O+HA);C组101例(HA+P);D组79例(O+P),另选同期就诊的基础体温双相的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评估临床及激素代谢指标。结果 647例患者,4个亚型的患病率分别为: A组63.2%,B组9% ,C组15.6%,D组12.9%,647例患者中有高雄表现或血雄激素浓度高的发生率为87.8%。A组与B组:高雄血症、腰围、胰岛素抵抗及三酰甘油均明显增高,但 A组最重,B组次之。C组与A、B两组相比,临床和内分泌代谢特征温和,但与对照组相比,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均明显增高(P<0.05)。D组与对照组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Ferryman-Gallwey评分结果相似。部分特殊化指标质量浓度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基于鹿特丹诊断标准的PCOS分型方法可反映疾病的基本特征。2) 高雄激素血症和/或多毛评分是区分PCOS不同亚型最主要的依据,可能是代谢障碍严重程度不同的结果。与标准组(Ⅰ型和Ⅱ型相比),正常排卵组和非高雄组可代表PCOS相对温和的表型。而非高雄组PCOS可能有不同的致病途径。因此对于不同分型PCOS患者的治疗也应该个体化。

    子宫肌瘤对双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王红梅, 代荫梅, 田玉翠, 薛智方
    2015, 36(4):  573-57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1
    摘要 ( 285 )   PDF (977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前瞻性评估子宫肌瘤对双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并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双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共46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双胎妊娠无肌瘤者6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其孕早期、中期、晚期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指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双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35.04±4.24)岁vs(31.67±3.56)岁,P=0.000〕和孕前体质量指数〔(21.46±3.69)kg/m2 vs(20.77±2.38)kg/m2,P=0.009〕明显增加,且在11~14周B超的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明显降低〔(3.14±0.55)cm vs(3.38±0.55)cm,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其他孕早、中、晚期的生长发育指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肌瘤对双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考虑到双胎妊娠本身是妊娠的一项高危因素,对双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更应加强对其进行密切的监护和管理,从而使母、儿得到更合理、更安全的治疗。

    三阴乳腺癌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杜娟, 阮祥燕
    2015, 36(4):  578-58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2
    摘要 ( 384 )   PDF (993KB) ( 5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侵袭性强、预后差,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TNBC的临床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进展。临床病理学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TNBC与Basal-like乳腺癌、乳腺癌1号基因(breast cancer 1,BRCA1)、p53等基因间的关系。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新辅助化学治疗、高剂量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深入研究TNBC的特征可为其治疗提供更多新思路。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颖, 阮祥燕, Alfred O. Mueck
    2015, 36(4):  583-58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3
    摘要 ( 307 )   PDF (998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但目前为止关于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唯一一项全球大型安慰剂对照研究,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指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增高,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没有增加,反而有降低,说明在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治疗中孕激素对乳腺癌风险具有负面影响。针对此结论开展了很多体外研究,发现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的增生。针对此结论,北美绝经学会官方科学杂志Menopause对此给予特别的编者按:"WHI研究中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妇女乳腺癌风险增加是否可以用PGRMC1的作用来解释?PGRMC1是否可以作为一个乳腺癌风险潜在的标志物?PGRMC1高表达者是否可确定为乳腺癌易感者?"本文将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检验医学与临床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吕虹, 康熙雄, 张国军
    2015, 36(4):  588-59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4
    摘要 ( 291 )   PDF (969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年轻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85例30岁以下年轻妇女,通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测分为体检组、疣状病变组、宫颈炎性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及宫颈癌组,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包括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5种低危型HPV(6、11、42、43、44)和3种中国人常见的基因型HPV(53、66和CP8304)。结果 HPV总检出率为21.42%(211/985),其中高危型检出率为25.38%(250/985),低危型检出率为3.76%(37/985),多重感染占24.17%,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宫颈癌组同体检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年轻妇女HPV-DNA检测非常重要,对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很有价值。

    尿NGAL不同时点浓度变化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栾海霞, 袁慧, 贺建勋, 马旭, 姚兴荣, 曾小莉, 桂媛, 刘玉磊
    2015, 36(4):  592-59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5
    摘要 ( 291 )   PDF (1520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前瞻性探讨心脏手术患者不同时点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urinary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心脏手术的111例(男性82例、女性2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收集术前及术后0、3、6、12、24、48、72 h的尿液标本,采用ARCHITECT i2000免疫分析仪进行尿液NGAL的检测。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提出的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结果 AKI的发生率为21.6%(24例)。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术后0 h的uNGAL较非AKI组升高最为显著〔54.20(9.60~452.10) vs 8.95(3.03~24.65),P<0.01〕;6 h的uNGAL也显著高于非AKI组〔35.50(10.60~80.10) vs 12.20(6.30~38.40),P<0.05〕。AKI组术后0 h uNGAL较术前升高倍数显著高于非AKI组(2.72倍vs 1.09倍,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0h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为0.852(0.777~0.926,P<0.01),Cut-off值为28.25 n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7.4%;术后6h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650(0.500~0.651,P<0.05),Cut-off值为26.50 n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5.1%;术后0 h与术前uNGAL比值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0.642~0.862,P<0.01),Cut-off值为1.95倍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64.5%。结论 尿NGAL可作为心脏术后并发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术后0 h测定尿液NGAL是诊断早期AKI的最佳时点。

    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党燕, 张立丽, 娄金丽, 陈铭
    2015, 36(4):  597-60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6
    摘要 ( 339 )   PDF (1442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诊断中的价值,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肝硬化腹水患者69例,其中确诊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28例,未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41例,进行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与非SBP组相比,SBP组腹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腹水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腹水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和血浆PCT、全血WBC检测结果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患者同一病程时期腹水中PCT浓度与血浆PCT浓度基本一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7,P<0.01);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血浆PCT和腹水P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和0.82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415 ng/mL和0.746 ng/mL。结论 腹水及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对肝硬化腹水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血浆PCT的诊断价值优于腹水PCT。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提示性作用
    曲沛, 徐新民, 赵苗苗, 李娟, 宋淑静, 郭杰, 华文浩
    2015, 36(4):  601-60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7
    摘要 ( 343 )   PDF (947KB) ( 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是否起到提示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非手足口病患儿50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得出核酸定性结果。对其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以得出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手足口病组和非手足口病组中的差异,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76%)高于轻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9,P=0.004)。结论 肠道病毒71型阳性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在临床诊治中引起关注。对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向危重症的转化具有提示意义。

    基础研究
    组胺对皮肤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的研究
    段甦, 矫健, 张罗
    2015, 36(4):  604-60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8
    摘要 ( 239 )   PDF (3179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体外培养人皮肤角化上皮细胞在组胺刺激下的跨膜阻力(trans-epithelial resistance,TER)和细胞间通透性的变化,研究组胺对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气-液细胞培养技术(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正常人和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肤原代角化上皮细胞,以组胺及其受体拮抗剂等连续刺激上皮细胞96 h,监测TER及细胞间荧光素通过强度,评价皮肤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改变。结果 组胺刺激可以降低皮肤角化上皮细胞的TER,增加上皮细胞间荧光素FITC-葡聚糖(FITC-Dextran)的通透性,作用曲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组胺刺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胺受体1(histamine 1 receptor,H1R)拮抗剂可以抑制组胺对TER的降低作用,而Ca2+载体离子霉素可以诱导类似组胺对TER的降低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提示组胺可以降低人皮肤原代角化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有可能与AD等慢性皮肤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并有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依据。

    一种简单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方法的建立
    杨琳, 田蕾, 谢杰施, 李丽英
    2015, 36(4):  610-61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19
    摘要 ( 709 )   PDF (3229KB) ( 7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L929条件培养基的作用下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用L929条件培养基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F4/80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吞噬作用,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细胞吞噬率。结果 用L929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7 d后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F4/80,加入细胞吞噬珠之后,在不同时间点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到红色荧光颗粒聚集在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核周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吞噬率为24.8%±0.79%。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方法。

    血浆糖基与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关联性研究
    曹凯, 王友信, 刘相佟, 陶丽新, 郭晋, 宋曼殳, 于鑫玮, 杨金奎, 王嵬, 郭秀花, 杨光燃, 魏文斌
    2015, 36(4):  614-61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0
    摘要 ( 306 )   PDF (961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浆糖基与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的关联性。方法 将患者按有无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异常划分为2组(≥5.6 mmol/L为异常),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糖基差异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糖基位点代入Logistic回归探讨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P5、GP11和A2三个糖基位点对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5、GP11和A2三个糖基位点是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异常的影响因素。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中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的方法研究
    田翠, 任华亮, 聂皓, 王霞, 江雪, 李方达, 王红霞
    2015, 36(4):  618-62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1
    摘要 ( 347 )   PDF (2819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剪碎和混合酶消化法,建立一种有效的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小鼠血管组织单细胞悬液,用于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引起的血管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方法 采用皮下微量泵持续泵入血管紧张素Ⅱ(1 000 ng·kg-1·min-1),于灌注3 d后将小鼠麻醉后立即处死,取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迅速剪碎,用混合酶消化小鼠血管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用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 每只小鼠血管组织分离细胞数可达5×105个/mL;光镜下单细胞悬液细胞完整透明,分散排列,状态良好;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处理后明显增加了血管组织中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结论 应用剪碎和混合酶联合消化法制备小鼠血管组织单细胞悬液简便可行,为血管炎性细胞浸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

    中国汉族儿童TIR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未显示其与结核病的易感相关
    肖婧, 谢兰品, 董雅坤, 王晓明, 孙琳, 綦辉, 申阿东
    2015, 36(4):  622-62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2
    摘要 ( 348 )   PDF (1132KB)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儿童TIRAP基因Tag SNP位点的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关系,以明确TIRAP基因在儿童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本课题组收集339名汉族儿童结核病患者,以同期查体的392名儿童作为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高通量MassARRAY技术对于TIRAP基因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使用的是改进的盐析法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TIRAP基因的5个Tag SNPs(rs563011、rs8177400、rs1786704、rs8177375、rs8177352),除了1个SNP位点(rs563011)等位基因检出率<95%及1个(rs8177400)AA基因型在人群中的分布为0,另外3个SNPs位点(rs1786704、rs8177375、rs8177352)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以及单体型在结核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RA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结核病易感不存在相关性。

    临床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徐丰博, 孙懿, 王银娜, 程浩
    2015, 36(4):  630-63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3
    摘要 ( 257 )   PDF (971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探讨MHD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胎球蛋白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MHD患者54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GF23、胎球蛋白A水平,同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等指标。所有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并计算冠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CS)。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将所有患者分为CCS≤400分组和CCS>400分组。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及FGF23、胎球蛋白A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CS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MHD患者CCS为826分(P25~P75为144~2044分)。其中大于0分者占94.44%,大于100分者占79.63%,大于400分者占59.26%。(2)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分组后,CCS≤400分组年龄〔(58.15±14.18)岁〕明显小于CCS>400分组年龄〔(68.22±13.82)岁〕,CCS≤400分组FGF23〔(210.22±250.91)pg/mL〕明显小于CCS>400分组〔(600.84±625.91)pg/mL,P<0.05〕。CCS≤400分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CS>400分组所占比例。两组间透析龄、血钙、血磷、尿酸、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糖尿病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GF23水平(r=0.363,P=0.007)和CCS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及FGF23水平为影响C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严重,血FGF23水平为影响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谢思宁, 叶虹, 安立新, 李俊发
    2015, 36(4):  634-63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4
    摘要 ( 296 )   PDF (1113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定出生7 d幼鼠的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同时观察七氟烷对幼鼠不同脑区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表达的影响,探讨七氟烷对发育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 选取出生后7 d、体质量15~20 g的Sprague-Dawley(SD)幼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0只幼鼠,利用多次刺激法和夹鼠尾法测定幼鼠的七氟烷MAC值。然后设定不同浓度梯度及时间梯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每种麻醉处理方法随机选3只幼鼠,于麻醉结束后即刻行左心室取血进行血气分析,选择不影响呼吸参数的七氟烷最大浓度和最长维持时间作为麻醉处理条件。将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假麻醉组(B组)和麻醉组(C组),各组经不同处理后6 h,选取6只幼鼠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脑区PARP-1蛋白表达。结果 出生后7 d幼鼠的七氟烷MAC值为(2.64±0.12)%。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设定0.8MAC、4 h定为最佳处理条件。与A组(100%)比较,C组海马(270±22)%、颞叶皮质(160±15)%和额叶皮质(165±8)% PAR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丘脑组织(11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7 d幼鼠的七氟烷MAC值为2.64%。0.8MAC浓度七氟烷作用于出生后7 d的幼鼠4 h,可诱发皮质脑区及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且于海马组织最为显著。

    转化医学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灌注研究进展
    王志群, 李坤成
    2015, 36(4):  640-64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5
    摘要 ( 334 )   PDF (1013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以认知和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AD的早期阶段,AD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AD有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通过应用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脑灌注成像,有助于我们从功能、结构和灌注的角度更深入理解AD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对此做简要综述。

    痛泻要方对D-IBS结肠黏膜5-HT及CGA相关离子通道转运机制的研究
    张声生, 杨成
    2015, 36(4):  645-64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6
    摘要 ( 303 )   PDF (964KB) ( 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痛泻要方作为中医古代著名方剂,能够明显减轻D-IBS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提高其生活和工作质量,但其治疗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5-羟色胺及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相关离子通道转运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痛泻要方对D-IBS结肠黏膜离子通道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张声生, 李晓玲
    2015, 36(4):  649-65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7
    摘要 ( 339 )   PDF (991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F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基因易感性、脑肠轴功能失调、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感染等有关。西医采用促进胃动力、抑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等治疗,中医药从整体出发,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对胃肠运动、胃肠激素等进行调节,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国艾滋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预防
    蔡娟, 张强, 肖江, 杨芳宇, 李春梅, 张红宇
    2015, 36(4):  654-65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8
    摘要 ( 315 )   PDF (1581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综述的目的是阐明艾滋病合并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防护措施,以减少暴露风险。在手术前,患者必须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要戴面罩和口罩;在术中,基于骨科手术常见的暴露风险,要求医务人员戴双层手套、眼罩,穿防护服,术中尽可能减少锐利器械和刀具的使用、尽可能进行无接触手术,以减少术中职业暴露的风险。如术中发生职业暴露,应尽早进行职业暴露后预防。基于艾滋病患者骨科手术职业暴露的风险的研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围术期防护措施,这有助于减少骨科手术患者职业暴露的风险。

    HBV相关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MRI影像特征及最新进展
    张岩岩, 李宏军
    2015, 36(4):  659-66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29
    摘要 ( 317 )   PDF (970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逐步癌变的过程,影像学技术对多步癌变结节的早期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总结肝硬化结节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影像特征的特异性和规律性,实现肝硬化再生结节多步演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肝豆状核变性2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钱智玲, 扈彩霞, 朱桐, 崔雄伟, 郑加生, 崔石昌
    2015, 36(4):  663-66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30
    摘要 ( 253 )   PDF (2091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生儿胃穿孔死亡病例2例
    孟洪, 刘华仙
    2015, 36(4):  666-66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5.04.031
    摘要 ( 210 )   PDF (920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名师
    诊疗中心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2015, 36(4):  671-671. 
    摘要 ( 183 )   PDF (1968KB) ( 2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