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治光, 张巍, 何文. 基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的复合压电纳米粒子用于脑胶质瘤细胞的精准成像与靶向治疗[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6): 912-920. |
[2] |
刘秀, 李文才. UNC0379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探索[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5): 741-746. |
[3] |
王 凯, 袁磊磊, 陈 谦, 艾 林. 脑胶质瘤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511-516. |
[4] |
林楠, 张星月, 马婷婷, 殷雪珂, 李学斌. 幕上胶质瘤患者瘤周水肿与镇静药物诱发神经功能缺陷之间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3): 470-474. |
[5] |
张姝, 王凯, 杨子皓, 乔真, 李晓桐, 袁磊磊, 艾林. 11C-MET PET/CT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IDH和1p/19q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6): 826-833. |
[6] |
徐洋, 王凯, 陈嫱, 艾林. 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6): 880-885. |
[7] |
闫新亭, 宋双双, 卢洁. 脑胶质瘤表观扩散系数与肿瘤分级及IDH1突变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2): 286-292. |
[8] |
江涛. 脑胶质瘤精准医疗——江涛教授[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5): 854-859. |
[9] |
孙梦雪, 王雷明, 滕梁红. 胶质瘤中BRAF基因异常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3): 380-384. |
[10] |
陈峰, 郑晓红, 李文斌. 脑胶质瘤免疫治疗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6): 966-971. |
[11] |
于春娜, 江波, 李文斌, 陈峰. β-羟丁酸对脑胶质瘤细胞增生糖酵解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2): 186-190. |
[12] |
张传宝, 江涛. 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1): 1-5. |
[13] |
张文丽, 孔凡虹, 何露, 董成亚, 王雅杰. STR分型技术鉴定后两株U87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评价[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1): 74-78. |
[14] |
李岩, 石蕊, 陈建新, 李珊, 康勋, 陈静, 赵凯红, 李文斌. VM-26和DDP联合化疗对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体会[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5): 786-790. |
[15] |
邢天禹, 牛静, 丁卫. 聚二甲基硅氧烷定制微培养装置及其在肿瘤细胞迁移浸润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2): 270-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