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莉, 刘超猛, 任艳萍, 杨春林, 马辛. 改良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2): 249-253. |
[2] |
王璇, 马重阳, 张雅文, 程宏发, 张秋霞.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侯氏黑散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 43-52. |
[3] |
李巍, 郝婵娟. 儿童遗传病病因的探寻者——李巍教授团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5): 730-735. |
[4] |
王婉晴, 靳路远.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范志朋教授[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5): 752-755. |
[5] |
单姗, 丛敏. 锲而不舍、力克肝疾——贾继东教授[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5): 839-843. |
[6] |
弓雪峰, 任培中, 崔红生, 姜振远, 张诗瑜, 王佳美, 张馨予, 陈秋仪, 吕明圣, 候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哮喘宁颗粒防治心理应激哮喘的作用网络与潜在机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4): 576-589. |
[7] |
金荣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2): 149-154. |
[8] |
焦时宇, 于宝琪, 曲爱娟. 低氧诱导因子:氧稳态的砝码——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5): 805-809. |
[9] |
祁缘, 荆黎. microRNA-181b对心血管疾病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3): 396-401. |
[10] |
王虎生, 阮祥燕, 李扬璐, 程姣姣, 谷牧青, 杜娟, 金凤羽, Alfred O. Mueck. 丙二醛、视黄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关系的探索[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4): 512-516. |
[11] |
王利娟, 杨春, 谷牧青, Pierre Hardy, 阮祥燕, Alfred O. Mueck. 受孕激素调节的microRNAs与乳腺癌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4): 521-525. |
[12] |
赵明, 彭师奇. 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自组装的纳米药物的结构和特征[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1): 126-142. |
[13] |
刘源, 王蓉. 自噬相关机制在颅脑创伤中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6): 794-798. |
[14] |
李晖, 齐志刚, 李坤成.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5): 809-813. |
[15] |
张声生, 李晓玲.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4): 649-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