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10-15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目次
    2001, 22(4):  0-0. 
    摘要 ( 416 )   PDF (1977KB)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其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2001, 22(4):  0-0. 
    摘要 ( 183 )   PDF (403KB) ( 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
    梁元晶;吕国蔚
    2001, 22(4):  285-287. 
    摘要 ( 571 )   PDF (298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慢性缺氧(H)和不缺氧(C)HeLa细胞、急性重复性缺氧0次(H0)、1次(H1)、4次(H4)小鼠脑组织中的HIF-1α.结果:慢性缺氧HeLa细胞中可检测到较多的HIF-1α,H0组脑组织中检测不到HIF-1α,H1组检测到微量HIF-1α,H4组检测到较多HIF-1α.结果显示:脑组织中HIF-1α 的含量随缺氧预适应的产生而逐步增加,提示HIF-1可能参与缺氧预适应的形成.
    论著摘要
    Norplant使用者子宫内膜中层粘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D34含量的研究
    翁静;史小林;许晴;路欣;韩学军;翁梨驹
    2001, 22(4):  287-287. 
    摘要 ( 498 )   PDF (85KB) ( 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未使用Norplant和使用Norplant0.5年、1年及2年以上的无不规则子宫出血与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的人子宫内膜进行研究,比较观察其形态学变化以及内膜中层粘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内皮细胞的CD34的含量.结果显示:①Norplant使用者子宫内膜增生期特点消失;②血管内皮变薄;③不规则出血的内膜中血管基膜层粘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明显减少.提示Norplant使用者子宫不规则出血与内膜血管内皮变薄、血管基膜层粘连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减少有密切关系.
    论著
    不同年龄家兔单侧臂丛切断后后根神经节神经元数量的变化
    刘娜;徐群渊;景鹏;蔡青;杨连雪
    2001, 22(4):  288-291. 
    摘要 ( 541 )   PDF (196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单侧臂丛切断术对不同年龄家兔脊髓颈膨大部C4~T2双侧后根神经节神经元数量变化的影响,对12例不同年龄的家兔行左侧臂丛切断术,3个月后对其脊髓颈膨大部C4~T2双侧后根神经节神经元进行观察计数,并对胞体及核仁的大小进行测量.细胞计数以核仁为指标,并根据Konigsmark法进行校正,对后根节的细胞及核仁的测量则借助图像分析仪进行,测量细胞共计1200个.结果显示臂丛切断侧脊髓颈膨大部后根节神经元缺失显着,后根节神经元缺失多发生在中、小型神经元,对年幼动物影响更为明显.
    中药对脊髓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c-Jun表达的影响
    高秀来;景鹏;郝彦利;马育平;陈亚亮;陆涛;韩凤岳;苏静;刘卫东;张平;常超英;刘恩
    2001, 22(4):  292-295. 
    摘要 ( 671 )   PDF (205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APP17肽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谭宁;赵咏梅;赵志炜;姬志娟;盛树力
    2001, 22(4):  296-299. 
    摘要 ( 524 )   PDF (210KB) ( 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内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NFκB、c-fos、c-Jun的表达及APP17肽对这些因子表达的影响,将健康雌性Wistar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造模,并用APP17肽治疗,分别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Fas、Fas-L、NFκB、c-fos、c-Jun的表达,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发现: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Fas、Fas-L、c-fos、c-Jun的表达增高,而NFκB的表达则减少;使用APP17肽治疗后,上述蛋白质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TUNEL检测未发现凋亡神经元.提示卵巢去势大鼠发生了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可能是神经元处于凋亡前状态;APP17肽可改善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人内皮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克隆研究
    刘华;张澄波;熊英;陈瑞;于培兰
    2001, 22(4):  300-303. 
    摘要 ( 487 )   PDF (219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人胎肝组织中提取总mRNA,设计2对特异引物,通过RT-PCR获得了人源内抑素基因,将其分别插入克隆载体pBluescript和表达载体pGEX-4T-1中以构建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人内抑素mRNA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论著摘要
    分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长时程单细胞内Ca2+的测定
    刘晓红;吕国蔚;崔宗杰
    2001, 22(4):  303-303. 
    摘要 ( 489 )   PDF (82KB)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酶解结合机械分离方法,急性分离生后6~7d的SD大鼠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用Fura-2作为钙离子指示剂,用M40钙离子测量系统(PTI)长时程测量单个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激发光波长340nm和380nm时510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比率(340/380)显示胞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
    论著
    莪术、三棱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喆;张瑾峰;付桂芳
    2001, 22(4):  304-305. 
    摘要 ( 596 )   PDF (211KB) ( 6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EPICS-ELITE型流式细胞仪,研究莪术、三棱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共设莪术提取液组、三棱提取液组及二者协同作用组3组.结果显示,莪术、三棱对人肺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提示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莪术、三棱抑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后c-fos mRNA及c-Fos蛋白的表达
    张学勤;王利;张勇;卢志达
    2001, 22(4):  306-309. 
    摘要 ( 645 )   PDF (639KB) ( 2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于缺血1h后分别再灌流1h及2h.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再灌流1h及2h,缺血侧额叶及顶叶皮质、海马各区以及齿状回c-fosmRNA及c-Fos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诱导,于再灌流前电针“百会”及“风府”2穴30min,c-fosmRNA和c-Fos蛋白的诱导于再灌流1h及2h在缺血侧额叶、顶叶皮质(P<0.001)及齿状回(P<0.01)均显着增加;海马各区c-Fos蛋白表达于再灌流2h亦有显着增加(CA1与CA4:P<0.05;CA2与CA3:P<0.01).该区c-fosmRNA表达增加仅见于再灌流1h的CA1及CA4区(P<0.05).HE染色示缺血区的神经元变性亦减轻.结果表明:再灌流前给予电针处理使c-fosmRNA及其产物c-Fos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与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的脑保护作用有关.
    实验性肺心病时肺内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作用
    周光德;陈瑞芬;栾丽英
    2001, 22(4):  310-313. 
    摘要 ( 618 )   PDF (208KB)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肺心病时肺内NO的变化及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测定肺心病模型大鼠肺心病形成过程中补充L-精氨酸后,肺动脉内皮性一氧化碳合酶(eNOS)的分布和变化.结果:实验性肺心病形成过程中,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的染色增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eNOS的免疫染色降低;补充L-精氨酸后损伤减轻.提示,NO在大鼠肺心病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生成量增加,但与野百合碱(MCT)引起的破坏比较,仍相对不足.
    关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刘学宗;张建;于书彦
    2001, 22(4):  314-317. 
    摘要 ( 862 )   PDF (738KB) ( 15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平行信度测定法、2组顺向问题平行信度测定法、两样本t检验法、典型相关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α值计算法,以及Theta系数和Omega系数计算法,论述反向问题对信度的影响及其处理技巧;介绍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检验的方法;研究和比较评价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各种方法;提出2组顺向问题平行信度测定法.结果显示,以“北京地区农村医生培养问卷调查表”为依据,给出对问卷中反向问题处理前后的克朗巴赫系数α值的变化;使用两样本t检验方法对每个问题的临界比率(criticalratio)检验后,筛选掉2个问题,筛选后的克朗巴赫系数α值(0.8993)比筛选前的(0.8929)略高;2组顺向问题平行信度测定法比较精确(r1=0.832);对问卷调查表的各个模块分别计算了克朗巴赫系数α、Theta系数、Omega系数,对总表除计算上述系数外,还计算了2组顺向问题平行信度,它们的值分别是0.8993、0.8813、0.9565和0.8230,所有的信度指标都表明该调查问卷具有非常高的信度;为简便计,选择表中的1个模块(“本科毕业生去留原因”,包括10个问题)为例,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十分清晰的统计结构,它们表明该模块中的问题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也有认识上和看法上的问题.从而说明使用因子分析法能很好地分析结构效度.提示:①必须对调查问卷中的反向问题的计分重新编码,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统计学检验,对问题筛选后再进行信度和效度计算;②使用克朗巴赫系数α、Theta系数、Omega系数和2组顺向问题平行信度的指标评价调查问卷的信度是比较可靠的;③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统计结构是清晰的,但不是惟一的.对于统计结构的解释有赖于专业知识,不可拘泥于统计学结果.另外,也可根据统计结构对调查问卷的设计结构进行修订.
    一种新的描述二维医学图像相似度的方法
    许敏;闫岩;江久汇;张建;郭德成;刘学宗
    2001, 22(4):  318-320. 
    摘要 ( 507 )   PDF (539KB)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提取2幅图像中的特征点的位置坐标,并进行标准化,构成2组二维向量,用比较2组向量相关性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关性,该相关性就表征了2幅图像间的相似度.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位置坐标的分析二维医学图像相似度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分析了5幅正常颌X线片,得到任意2幅图之间的相似度,并对影响相似度的因素作了分析,说明特征点的数目和选取方式对相似度影响较大,重复定点中的随机误差对相似度的影响很小.该方法能够定量地描述图像的相似度,并可以直接推广到分析3D医学图像的相似度.
    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周玉兰;刘永利;杨华;叶玲;顾微
    2001, 22(4):  321-326. 
    摘要 ( 714 )   PDF (829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乙二胺(EDA)为核,通过Michael加成和氨解重复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胺(PAMAM)型树状大分子化合物,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磁共振仪(NMR)和快原子轰击质谱仪(FAB-MS)等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痴笑、性早熟与先天性下丘脑错构瘤
    孙异临;曲宝清;白勤;罗世琪;李春德
    2001, 22(4):  327-329. 
    摘要 ( 696 )   PDF (183KB)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人下丘脑错构瘤的超微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将14例下丘脑错构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新鲜活检组织,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检查.结果:光镜下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部分病例胶质细胞增生.电镜检查可见神经细胞形态不一,胞核相对较大,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少量致密核心颗粒;间质内见神经毡结构,细胞突起终末有突触形成并有大量兴奋性神经递质小泡.超微结构证实下丘脑错构瘤由神经上皮成分构成,可见发育不成熟的神经元并有胶质细胞增生.细胞突起内见神经递质小泡及致密核心的神经分泌颗粒,这些形态特点与患儿的性早熟及痴笑样癫痫有关.结果提示电镜是诊断下丘脑错构瘤的重要手段.
    双重PCR法检测痰标本对早期诊断军团菌肺炎的意义
    张沪生;金建敏;陈东宁;秦杰;邱琼;万超群
    2001, 22(4):  330-334. 
    摘要 ( 501 )   PDF (594KB)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双重PCR方法(DPCR)检测痰标本中军团菌DNA在早期诊断军团菌肺炎方面的意义,采用DPCR方法对军团菌肺炎组、临床疑似军团菌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和肺结核组4组患者留取的痰标本进行检测.DPCR过程采用根据军团菌16SrRNA基因和mip基因设计的2对引物,同时扩增军团菌386bp16SrRNA基因片段和206bpmip基因片段.结果:军团菌肺炎组的DPCR阳性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其他3组(分别为17.24%、0、0,P均<0.01).模拟痰标本DPCR的最低检出限为1×103cfu/mL.初步研究表明,DPCR方法检测痰标本中的军团菌DN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此法在临床早期诊断军团菌肺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消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2001, 22(4):  334-334. 
    摘要 ( 277 )   PDF (64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适应现阶段我国期刊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期刊“精品战略”的实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1年做出了建设“中国期刊方正”的战略性决定。

    论著
    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浆瘦素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王英;刘惠兰;姚英
    2001, 22(4):  335-336. 
    摘要 ( 692 )   PDF (116KB)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放免法测定尿毒症血透患者及健康人(各30例)血浆中瘦素、C肽及胰岛素水平.结果:血透组血浆瘦素及C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瘦素质量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C肽及胰岛素呈正相关(P<0.05).提示: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瘦素及C肽质量浓度明显升高,瘦素与BMI、C肽及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
    影响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危险因素的分析
    傅汉菁;袁申元;朱良湘;戴浩洁
    2001, 22(4):  337-339. 
    摘要 ( 594 )   PDF (157KB) ( 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GF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GFR下降组的年龄、病程、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腰臀围比值均明显高于GFR正常组(P<0.01).②2组的GFR、尿素氮、肌酐和尿白蛋白的对数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肌酐、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史和尿素氮.提示:为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除了要有效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和积极防治视网膜病变.
    去白细胞滤器在血液科干细胞移植病房应用的研究
    李燕郴;陈世伦;刘晋伟;王慧娟
    2001, 22(4):  340-342. 
    摘要 ( 608 )   PDF (335KB)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去白细胞滤器在血液科干细胞移植病房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别观察了11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输血时去除白细胞的效果、红细胞或血小板的回收率、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和其他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去白细胞滤器可以将残留白细胞控制在105以内,能够有效避免TA-GVHD的发生.其他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也由未使用去白细胞滤器时的37.8%(20/53)降至15.0%(6/40),P<0.005.提示:去白细胞滤器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干细胞移植病房.
    止血环酸用于减少分娩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彭艳丽;迟闺珠
    2001, 22(4):  343-345. 
    摘要 ( 588 )   PDF (150KB) ( 2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止血环酸用于减少分娩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12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止血环酸组(A组:止血环酸+催产素)、止血芳酸组(B组:止血芳酸+催产素)和催产素组(C组:催产素),分别观察3组第3产程和第4产程出血量,并分别于产前(第1产程)、产后30min和产后2h检测血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①3组间第4产程出血量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总出血量有显着差异(P<0.05),A组少于C组.②各组间血纤维蛋白原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D-dimer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1):A组产后2h高于产前(P<0.05),但与产后30min无差异;B组产后30min及产后2h无差异,但均高于产前(P<0.05);C组产后2h高于产后30min(P<0.05),明显高于产前(P<0.01),且高于A组产后2h(P<0.05).③3组均未出现异常变化,无血栓发生.结果提示:阴道分娩后,在使用宫缩剂的基础上,适当使用抗纤溶药物可以抑制D-dimer浓度的上升,减少产后出血量.
    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黄春;丁惠国;周晓琳
    2001, 22(4):  346-348. 
    摘要 ( 585 )   PDF (150KB)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判断其预后的评分系统,随机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180例(存活组89例,死亡组91例),统计其年龄、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肝脏生化、腹水检查结果等22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休克、腹水白细胞数、外周白细胞数、凝血酶原活性、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清尿素氮及低钠血症与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有关(P<0.05~0.000).Logistic回归发现,凝血酶原活性、肝性脑病、血清尿素氮及低钠血症是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凝血酶原活性等4个指标建立一个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评分系统,以总分≥5为判断死亡的临界值,预测死亡的正确率为91.2%,预测生存的正确率为94.3%,符合率为91.7%.
    6585例脑囊虫病的分型及其头痛的分析
    郭冬梅;谢淑萍;刘爱华
    2001, 22(4):  349-351. 
    摘要 ( 509 )   PDF (295KB)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6585例经临床确诊的脑囊虫病进行分型,对各类型头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压增高型头痛患者中中度头痛占64.7%,重度23.7%,脑膜炎型头痛(无颅内压增高)患者中轻度头痛39.9%,中度57.9%,既无颅内压增高也无脑膜炎患者中以轻度头痛为主,占79.4%.提示头痛是脑囊虫病常见症状,颅内压增高和脑膜炎是导致头痛的主要原因.
    论著摘要
    大鼠胚胎性腺异体异位埋植的研究
    史小林;曹金燕;许晴;路欣;翁静
    2001, 22(4):  351-351. 
    摘要 ( 454 )   PDF (74KB)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胚胎性腺(睾丸与卵巢)异体异位埋植后的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将大鼠胚胎睾丸和卵巢分别移入摘除性腺的成年雄性和雌性大鼠颈部皮下和肾被膜下.埋植后分不同时间取出埋植物,常规染色观察埋植物在异体异位的生长发育.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埋植物的功能状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浓度.结果显示埋植的胚胎性腺在异体可生长发育至成年状,3-β羟甾脱氢酶、性激素与性激素受体在睾丸与卵巢的内分泌细胞中呈阳性反应,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在埋植后均有明显增加.
    论著
    腹侧海马强啡肽在癫痫敏感性增强形成中的表达
    王静;李艺影;李小勇;张万琴
    2001, 22(4):  352-354. 
    摘要 ( 528 )   PDF (496KB)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SD大鼠建立红藻氨酸(KA)诱发实验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研究KA诱发的癫痫敏感性增强形成过程中(KA后1~7d),大鼠腹侧海马内强啡肽[DYNA(1-8)]免疫反应活性变化的时间过程.发现:KA后2d,大鼠腹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DGC)层出现强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KA后4d,其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及免疫反应强度达高峰,KA后5~7d,免疫反应逐渐消失.研究表明:腹侧海马DGC层强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消失出现的时间过程(KA后5~7d)与KA诱发的癫痫敏感性增强形成出现的时间过程(KA后5~7d)一致,提示腹侧海马内源性强啡肽在抗癫痫敏感性增强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急性颅脑损伤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于书卿;富壮;赵继宗
    2001, 22(4):  355-356. 
    摘要 ( 709 )   PDF (117KB)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急性颅脑损伤过程中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实验组(n=3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分成轻型、中型、重型3组)和对照组(n=10例),于颅脑外伤后0~48h经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采用液相层析测定其结果.结果显示轻型、中型、重型3组在急性颅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提示: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浓度变化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损伤越重,升高越明显.
    咪唑安定镇静在神外术后躁动病人的应用
    钱珂;李淑琴
    2001, 22(4):  357-358. 
    摘要 ( 590 )   PDF (215KB)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察咪唑安定对神经外科术后躁动病人的镇静作用.发现给予咪唑安定负荷剂量静注后,躁动病人93%的时间镇静效果满意,平均剂量0.086mg/kg,达到Ramsay 3级镇静水平.持续静脉输注咪唑安定[药量平均0.08mg/(kg·h)],停药后苏醒时间短,长时间应用未见蓄积作用,镇静程度易控制,不良反应少.
    经验交流
    建立动物血栓模型方法的改进
    宋爱利;董小黎;李良;陈瑞芬
    2001, 22(4):  359-359. 
    摘要 ( 442 )   PDF (116KB) ( 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提高,而造成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血栓的形成,因此攻克血栓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攻关课题.而血栓机制的研究、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溶栓性药物的研制和开发,都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动物模型的支持,因此建立动物血栓模型是必要的前提.血栓形成需要3个条件,即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黏滞性的改变,而最重要的是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因此,血栓模型的建立主要是要造成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离体结肠运动的改变
    孟旸;王伟;李利生;郭华;曲瑞瑶
    2001, 22(4):  360-361. 
    摘要 ( 463 )   PDF (116KB)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实验室对实验性脾虚证的上消化道动力学作了较为系统的实验工作[1~4].临床研究表明脾虚患者有结肠运动亢进的表现[5].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结肠电机械活动在整体情况下产生的变化[6],但脾虚证是全身性的病症,因此脾虚状态下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结肠运动变化.在本实验中,我们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离体结肠运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排除外来神经和血流对结肠运动的影响.
    DHS和DCS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胡怀建;雍宜民;沈惠良
    2001, 22(4):  361-362. 
    摘要 ( 477 )   PDF (107KB)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感染是骨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1~3],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为5%~20%和0.5%~2%,大部分由葡萄球菌引起.由于抗生素的及时运用,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很少发生,而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由于其低致病性,往往被临床所忽视.表皮葡萄球菌能在骨科金属材料表面,尤其能在大螺钉上存活并繁殖,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将引起迟发性感染.本研究报道3例因股骨髁上骨折动力髁上螺钉(DCS)术后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术后的迟发性感染.
    妊高征合并重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胎心监护和胎儿预后分析
    吕巍;吴连方
    2001, 22(4):  363-364. 
    摘要 ( 454 )   PDF (119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胎盘早期剥离(以下简称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其母婴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而在初发时表现往往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如能在产前及时处理,母婴愈后将得到很大改善.胎心监护目前在我国临床已广泛应用,在高危妊娠的处理中,已成为判断胎儿宫内情况的主要手段.妊高征为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之一[1].对妊高征患者加强胎心监护,有利于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1例重型胎盘早剥病例产前在进行相应处理时结合胎心监护的特点,以期对胎盘早剥时胎儿急性缺氧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判断.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曹远征;赵晨;宋爱国
    2001, 22(4):  364-365. 
    摘要 ( 426 )   PDF (104KB)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8%,患者多为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倾向手术内固定治疗.加压滑动鹅头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我院自1992年2月至1998年2月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现报告如下.
    用种植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观察
    丁芳;李风元
    2001, 22(4):  366-366. 
    摘要 ( 478 )   PDF (66KB) ( 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对种植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优缺点进行了观察.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4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71例,年龄18~63岁,平均33岁.阻生类型为垂直位15例,前倾位46例,水平位79例.
    综述
    NK细胞MHC-1类分子受体及其信号传导
    张红春;安云庆
    2001, 22(4):  367-369. 
    摘要 ( 474 )   PDF (310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NK细胞表面MHC-1类分子受体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认识.目前已知,当组织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时,NK细胞可通过其表面MH-1类分子受体与正常组织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的结合产生杀伤抑制作用;而当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发生突变时,其表面MHC-1类分子表达异常或缺失,NK细胞与相应配体结合则解除杀伤抑制状态,启动活化性信号传导途径,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可见,NK细胞的免疫防御和监视功能与其表面受体在不同情况下传导抑制或活化信号的功能密切相关.
    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陆峥;赵继宗
    2001, 22(4):  370-372. 
    摘要 ( 571 )   PDF (142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形式.1956年Strich[1]首次报道了15例伤后持续昏迷5~15个月死亡的病例.这些病例均无肉眼可见的颅脑损伤,镜下检查却发现全脑白质明显的神经纤维缺失和变性.Strich将其命名为弥漫性白质变性.1961年Strich又发现伤后存活48h者,脑组织中有神经轴索收缩球形成.1977年以后,Adams等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2],并于1982年正式提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念,即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第22卷总目录
    2001, 22(4):  373-376. 
    摘要 ( 351 )   PDF (1749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