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简约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审稿流程
出版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中心
作者授权书
单位介绍信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格式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7-21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2019年8月 第40卷 第4期 目次
2019, 40(4): 0-0.
摘要
(
43
)
PDF
(305KB) (
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科前沿技术与学术论坛
胸、腰椎畸形手术中脊柱矢状面序列重建的临床策略
伍宇轩, 海涌, 潘爱星
2019, 40(4): 491-496.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1
摘要
(
111
)
PDF
(2552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体躯干的平衡依靠脊柱、韧带和拮抗肌群的彼此作用共同维持。胸、腰椎畸形患者多合并有不同程度躯干失平衡,当躯干失平衡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疲劳、躯干疼痛和功能障碍。在胸、腰椎畸形的治疗中,重建脊柱矢状面序列对于恢复躯干平衡、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及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颈前路经椎间隙后缘截骨治疗退变性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
崔维, 王磊, 麻松, 刘宝戈
2019, 40(4): 497-502.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2
摘要
(
106
)
PDF
(2473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颈前路经椎间隙后缘截骨(anterior trans-intervertebral osteotomy,ATIVO)技术治疗退变性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的治疗策略、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6年共47例因退变性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采用ATIVO技术进行畸形矫形的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年龄38~73岁。共83节段进行颈前路经椎间隙后缘截骨(C3/4 16例;C4/5 24例;C5/6 25例;C6/7 16例;C7/T1 2例)。单节段17例,双节段24例(跳跃节段6例),3节段6例。经颈前路经椎间隙进行截骨,切除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两侧切除部分钩椎关节并进行松解,椎体后缘截骨面潜行约10°~15°,至少保留2/3终板。术中使用椎间撑开器、带角度椎间融合器、调整颈下软枕及改变颈后伸角度等综合方式进行后凸畸形矫形。融合方式采用填充人工骨颗粒的椎间融合器,固定方式采用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或前路钛板。应用脊柱显微镜、脊柱骨动力系统(气动磨钻)进行截骨操作。应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自由肌电进行联合功能监测。手术前后通过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C2-C7 Cobb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截骨效果。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47例患者均获得最少1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12个月至5年)。平均手术时间109 min (55~140 min)、出血量46 mL (25~110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肩部疼痛,5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无椎动脉损伤病例。末次随访时VAS、NDI、mJOA分别由术前7.2±1.5、64.5±17.4、10.5±0.9改善至2.6±1.7、34.8±21.6、14.5±1.3。CT显示截骨节段均获融合。C2-C7 Cobb角由13.6°±5.1°改变为-7.4°±3.6°;截骨节段矫形能力7.4°(5.3°~9.6°)/节段;C2-C7矢状面垂直轴由(55.7±13.8) mm改变为(31.4±8.2) mm。
结论
采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后缘截骨技术治疗退变性僵硬性后凸畸形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可显著纠正颈椎后凸畸形,纠正整体颈椎曲度,并阻止颈椎向前的矢状位失平衡趋势。该截骨技术骨量损失小,不影响椎间融合率,可多节段联合应用提高矫形效果。适用于由椎间盘、钩椎关节等原因导致的颈椎僵硬性后凸畸形。
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
李冬月, 海涌, 刘玉增, 关立, 孟祥龙
2019, 40(4): 503-50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3
摘要
(
79
)
PDF
(2216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参数及平衡的变化。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型钛板法后路单开门组(A组),共29例;锚定法后路单开门组(B组),共3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时,颈椎X线侧位片上C2椎体矢状面垂直轴线至C7椎体后上缘的距离(C2-7 SVA)、C2与C7椎体后缘切线夹角(C2-7 Cobb角)、T1椎体上缘连线与水平线的交角(T1 Slope)。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年龄、病程、颈痛VAS、JOA评分、NDI评分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两组患者颈痛VAS、N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术后12个月时,颈椎NDI评分A组优于B组(
P
<0.05),其他指标均相似(
P
>0.05)。在影像学参数上,术后两组C2-7 SVA和T1 Slope均增加,C2-7 Cobb角均减小(
P
<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的C2-7 S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与术后12个月时,影像学参数C2-7 SVA差值与临床指标NDI评分差值之间存在负相关(
P
<0.05)。
结论
两种术式术后颈椎都有前倾,但微型钛板法术后患者的颈椎矢状面平衡优于锚定法,其颈椎功能状态亦优于锚定法。
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在后路胸腰椎融合术应用的Meta分析
张天擎, 张希诺, 韩渤, 李越, 潘爱星, 刘铁, 海涌, 关立, 刘玉增
2019, 40(4): 510-516.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4
摘要
(
94
)
PDF
(4067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来判断皮质骨轨迹螺钉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技术在后路胸腰椎手术中应用的优劣。
方法
通过Pubmed、万方数据库搜索了2019年2月前所有CBT与PS的比较研究。纳入标准:1)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在后入路胸腰椎融合术的对比研究;2)均采用徒手操作,不涉及特殊导航系统;3)后路开放手术。排除标准:1)前后路联合手术;2)使用了特殊导航系统;3)使用了经皮置钉的技术。提取数据并整理到Excel表格,使用Revman 5.3.5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对象包括是否融合、术中估计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合并症、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
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12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2篇,其余为队列研究。共计纳入人数为855人。1)末次融合:无充分证据认为两者在融合方面存在差异。2)术中出血量:CBT术中出血量低于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手术时间:在后路开放手术中,CBT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椎弓根螺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住院时间:相较于椎弓根螺钉手术,CBT手术住院时间较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合并症:皮质骨轨迹螺钉手术总体合并症发生率较椎弓根螺钉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尚无充分证据支持二者的术中硬膜漏发生率有差异。6)末次随访ODI评分:无充分理由支持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术后末次ODI评分有差异。
结论
皮质骨轨迹螺钉在术中估计出血量、合并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椎弓根螺钉,而在硬膜损伤、融合率、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方面尚无足够证据证实二者存在差异。
髂耻足三联试验与传统方法诊断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对比分析
吕振, 洪毅, 白金柱, 张军卫, 唐和虎, 王方永, 刘舒佳, 陈世铮, 刘介生
2019, 40(4): 517-52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5
摘要
(
101
)
PDF
(1269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与传统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探讨髂耻足三联试验在骶髂关节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门诊骶髂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病例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髂耻足三联试验和传统诊断方法进行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相关检查,最后以骶髂关节注射术来确定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骶髂关节功能障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以及敏感度差异。
结果
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比较,性别(
χ
2
=0.287,
P
=0.592)、年龄(
t
=0.400,
P
=0.6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方法诊断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敏感度为33.3%,特异度96.7%,ROC曲线下面积为0.650(
P
=0.046);髂耻足三联试验诊断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9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
P
<0.001)。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1.38,
P
=0.001)。
结论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髂耻足三联试验,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对于怀疑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腰腿痛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专科体格检查,早期诊断,避免漏诊,降低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C
3
椎板切除并重建C
4-7
棘突的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张亘瑷, 侯宇, 陈迎春, 丁立祥
2019, 40(4): 522-527.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6
摘要
(
106
)
PDF
(1696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保留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疗效,探讨能否降低合并症。
方法
重建改良组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普通改良组39例,术后随诊18~24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ing System,JOA)评分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
结果
两组颈椎活动度丢失(9.4°±4.1°
vs
11.6°±7.8°)及JOA评分恢复率(57.7%
vs
5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比较两组术后轴性症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建改良组发生率更低。
结论
保留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的同时,重建颈4-7棘突能够进一步减小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膝骨关节病股骨后髁偏心距和偏心率特点及其与胫骨平台后倾角相关性分析
曾俊杰, 郭艾
2019, 40(4): 528-532.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7
摘要
(
100
)
PDF
(1205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中国人群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骨关节病患者股骨后髁偏心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及偏心率(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ratio,PCOR)差异,分析股骨后髁偏心距和偏心率与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影像学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膝骨关节病患者200例,男性63例(112膝),女性137例(249膝),通过膝关节标准正侧位片评估膝骨关节病严重程度,测量PCO、股骨远端直径(anterior-posterior dimension,ACP)及PTS,计算PCOR (PCO/ACP)。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骨关节病患者PCO/PCOR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膝骨关节病患者PCO/PCOR与PTS的相关性。
结果
男性PCO较女性更大;男女患者P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间女性患者PCO及P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Ⅱ级患者PCO较Ⅲ/Ⅳ级患者偏小(
P
=0.004,
P
=0.008),而Ⅲ级与Ⅳ级患者P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间男性PCOR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CO与PTS不具有相关性,且不受性别或级别因素影响;PCOR与PTS的关系与级别有关,与性别无关:Ⅱ级患者PCOR与PTS具有相关性(
r
=0.226 9,
P
=0.02),Ⅲ级及Ⅳ级患者无类似相关性。
结论
膝骨关节病的疾病进展对男性患者PCO的影响较女性更大。疾病进展所致骨质增生与骨赘形成不影响股骨远端的解剖学特点,但对股骨与胫骨后间室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有一定影响,随着疾病进展,两者原有的相关性逐渐消失。
妇科内分泌与绝经
他莫昔芬治疗转染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乳腺癌裸鼠模型对乳腺肿瘤组织Ki-67表达的影响
张凌燕, 阮祥燕, 蔡桂举, 谷牧青, Alfred O. Mueck
2019, 40(4): 533-538.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8
摘要
(
124
)
PDF
(2448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转染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乳腺癌模型MCF-7乳腺肿瘤组织增生指数Ki-67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培养、孵育及传代后转染含有PGRMC1(MCF-7-HA-PGRMC1)或空质粒(MCF-7-HA-vector),去势小鼠(共48只)包埋雌激素(estradiol,E2)缓释片48 h后,然后分别将以上两种细胞接种至裸鼠,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再分别用安慰剂、黄体酮、他莫昔芬、他莫昔芬联合黄体酮处理,种瘤56 d后实施安乐死,无菌操作下完整摘除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荷瘤体中Ki-67表达情况。
结果
实验组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较对照组升高(
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与单独E2相比,E2+TAM可降低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而E2+黄体酮并未促进Ki-67的表达(
P
>0.05)。与E2相比,E2+黄体酮+TAM组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结论
PGRMC1可增加Ki-67表达、加快细胞增生,他莫昔芬治疗后可通过降低Ki-67表达拮抗PGRMC1导致的乳腺肿瘤细胞增生。
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异种移植瘤裸鼠子宫病理改变
王月姣, 阮祥燕, 谷牧青, 蔡桂举, 李雪, 张凌燕, Alfred O. Mueck
2019, 40(4): 539-543.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09
摘要
(
168
)
PDF
(4624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经他莫昔芬治疗后乳腺癌异种移植瘤裸鼠的子宫病理改变,及孕激素治疗是否会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生及他莫昔芬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25只裸鼠皮下植入雌二醇(estradiol,E2)缓释片(0.72 mg/60 d),并建立MCF7乳腺癌细胞荷瘤模型,记录肿瘤体积,荷瘤43 d后,将裸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慰剂组、黄体酮组、他莫昔芬组、他莫昔芬联合黄体酮组。56 d后,处死裸鼠取瘤体及子宫,进行HE染色及肿瘤生长曲线绘制。
结果
裸鼠肿瘤生长速度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用黄体酮未促进乳腺癌的额外增生(
P
>0.05),他莫昔芬治疗后,乳腺癌组织体积明显缩小(
P
<0.01)。裸鼠肿瘤HE染色可见:肿瘤组织较疏松,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可见坏死的肿瘤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子宫内膜HE染色结果显示,子宫腺体数目增多,腺细胞核大深染,部分出现异型性,出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改变。子宫腺体个数统计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经他莫昔芬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增加明显(
P
<0.01),单用孕激素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无明显增加(
P
>0.05)。
结论
在乳腺癌异种移植瘤裸鼠中,他莫昔芬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但子宫腺体明显增加,呈不典型增生病理改变;单用孕激素未促进乳腺癌细胞明显增生,子宫内膜无明显增生,孕激素的应用不能拮抗他莫昔芬导致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复苏后常温条件下卵巢组织活性与时间关系的初步探究
金凤羽, 阮祥燕, Alfred O. Mueck, 杜娟, 李扬璐, 程姣姣, 王虎生
2019, 40(4): 544-548.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0
摘要
(
99
)
PDF
(1910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复苏后常温存放不同时间段的卵巢组织活性进行测定,评估常温条件下存放时间对复苏卵巢组织活性的影响,进而探索短程转运复苏后卵巢组织的可行性。
方法
13位患者,每位患者取直径2 mm的标本共9个,其中一个用于新鲜卵巢组织卵泡计数,剩余8个标本进行程序化冷冻/复苏,根据复苏后常温存放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即组1(0 min)、组2(20 min)、组3(40 min)和组4(60 min)。对比新鲜组织组与复苏后4组样本的卵泡计数,以及复苏后4组间雌激素、乳酸和葡萄糖代谢指标的差异。
结果
新鲜组织组和复苏后组1之间,复苏后4组之间卵泡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复苏后4组之间雌激素浓度、乳酸以及葡萄糖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复苏后常温条件下1 h内卵巢组织活性无明显下降。
门诊微型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阮祥燕, 张露平, 代荫梅, 王虎生, 金凤羽, 谷牧青, 程姣姣, 鞠蕊, 闵敏, Thomas Roemer
2019, 40(4): 549-553.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1
摘要
(
98
)
PDF
(1353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门诊微型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接受门诊微型宫腔镜检查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159例,排除由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症,排除急性或亚急性阴道生殖道炎性反应,子宫内膜病变或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肝、肾系统原发疾病不宜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失访12例,最终纳入分析11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病因、宫腔镜术前及术后促排卵周期、妊娠状态及妊娠时间,分析门诊微型宫腔镜检查对患者妊娠的影响。
结果
110例患者平均年龄(31.95±4.86)岁,发现宫腔异常者77例,占70%,宫腔正常共33例,占30%。37例妊娠,占33.63%;37例妊娠患者宫腔镜检查后妊娠促排卵周期的中位数1(0~3),较宫腔镜检查前促排卵周期的中位数3(0~15)明显减少(
P
<0.05),其中28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宫腔镜检查后妊娠促排卵周期中位数1(0~3)较宫腔镜检查前促排卵周期的中位数3(0~15)明显减少(
P
<0.05),PCOS患者宫腔镜检查术后的妊娠率为40.58%(28/69)。在37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无结构性病变的患者21例,宫腔镜检查术后妊娠促排卵周期中位数为1(0~3)较宫腔镜前促排卵周期的中位数明显减少5(0~9)(
P
<0.05)。另外未妊娠的73例患者年龄及不孕年限较妊娠组患者明显增大,非妊娠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炎及薄型子宫内膜的比率明显升高。
结论
门诊微型宫腔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宫腔内病变,对不孕症患者宫腔因素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PCOS患者,微型宫腔镜检查后短期内妊娠率明显增高,其机制有待探讨。
大鼠卵巢组织体积对其动情周期及体质量的影响
程姣姣, 阮祥燕, 周琦, 李扬璐, 杜娟, 金凤羽, 谷牧青, Alfred O. Mueck
2019, 40(4): 554-55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2
摘要
(
149
)
PDF
(1859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切除大鼠不同卵巢体积对其动情周期及体质量的影响。
方法
67只10周龄SD大鼠适应1周后,按照切除不同的卵巢体积共分为6组:A组,假手术组(
n
=12);B组,切除单侧1/2(
n
=12);C组,切除单侧全部(
n
=12);D组,切除单侧全部+对侧1/2(
n
=12);E组,切除单侧全部+对侧3/4(
n
=12);F组,切除双侧全部(
n
=7)。卵巢部分切除术后4、8、12周连续9 d监测大鼠阴道细胞涂片,并于手术当天、术后4、6、8、10、12周监测大鼠体质量。分析切除大鼠不同卵巢体积对其动情周期及体质量的影响。
结果
E组以及F组大鼠的动情周期与其余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动情周期天数高于其余4组。F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其余5组(
P
<0.05)。
结论
大鼠卵巢切除超过单侧全部+对侧3/4组时对动情周期有影响,双侧全切对体质量有影响。
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与性激素的影响
谷牧青, 李扬璐, 程姣姣, 王虎生, 阮祥燕, 贾婵维
2019, 40(4): 560-56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3
摘要
(
389
)
PDF
(1098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体成分、糖脂代谢及肝肾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分析其在临床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予达英-35口服治疗3个周期,3个周期后进行自身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s,WC)、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与血压。
结果
体质量、BMI、WC、HC较达英-35治疗预处理前明显降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血糖代谢: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脂肪分布、脂肪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激素相关指标: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明显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显著增高;而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ND)、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有所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血清肌酐(creatinine,Cr)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COS患者应用达英-35治疗3个月后体质量、BMI、WC、HC明显下降,可能有较好的减体质量效果,对血压无明显影响,达英-35治疗可降低LH浓度,增加SHBG浓度,从而发挥抑制雄激素生物效应。短期应用达英-35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的效果研究
赵越, 阮祥燕, 王凤春, 李扬璐, 程姣姣, Alfred O. Mueck
2019, 40(4): 566-57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4
摘要
(
105
)
PDF
(3719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及其经低氧预处理后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从脐带中分离、培养出hUCMSCs,利用白消安和环磷酰胺诱导形成小鼠POI模型,分别使用正常hUCMSCs和经低氧预处理的hUCMSCs对POI小鼠进行治疗。实验结束时,测量各组(n=15)小鼠血浆中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抗苗勒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浓度,对卵巢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计数卵泡数量。
结果
经过hUCMSCs和低氧预处理hUCMSCs治疗的小鼠血浆E2及AMH浓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呈升高趋势;且AM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hUCMSCs和低氧预处理hUCMSCs治疗组小鼠卵巢组织中生长卵泡明显增多、闭锁卵泡明显减少(
P
<0.05);卵巢颜色红润,尺寸增大,几乎没有坏死点,卵泡大、透明度好,整体来看与正常对照组卵巢状态相似;且经低氧预处理hUCMSCs治疗的小鼠,其生长卵泡和闭锁卵泡数量更趋于正常。
结论
hUCMSCs移植及hUCMSCs低氧预处理后移植治疗均能够有效恢复POI小鼠的激素浓度,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奥利司他综合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型PCOS患者雄激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闵敏, 阮祥燕, 赵越, 王虎生, 程姣姣, 罗穗豫, 许仲婷, 李萌, 张露平, 王月姣, Alfred O. Mueck
2019, 40(4): 572-577.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5
摘要
(
142
)
PDF
(1087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奥利司他综合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人体测量学、雄激素、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超重或肥胖型PCOS患者75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kg/m
2
],按照就诊顺序抽取号码,随机分为两组,组1:患者50例,用奥利司他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优思悦)综合干预;组2:患者25例,单用优思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人体测量学、雄激素、糖脂代谢、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3个月后,奥利司他加优思悦综合干预组及单用优思悦组的体质量、腰围、臀围、BMI均明显下降,但奥利司他加优思悦综合干预组降幅均明显大于单用优思悦组(
P
<0.05);激素指标中两组的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均明显改变,但改变的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糖脂代谢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所变化,变化幅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奥利司他联合优思悦在改善超重或肥胖型PCOS患者的体质量及腰围方面优于单用优思悦,为临床合理用药选择提供了依据。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王俊飞, 沈树娜, 祝平
2019, 40(4): 578-58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6
摘要
(
105
)
PDF
(1065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比较单独使用TCT或HPV E6/E7 mRNA以及联合TCT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以病理学检查作为检测金标准,TCT和HPV E6/E7这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宫颈病变均具有一定的筛检率,TCT检测的灵敏度66.56%,特异度为53.57%,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74.84%,特异度为77.68%,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68%和39.29%。
结论
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可大幅度提高灵敏度,降低临床漏诊率,具有临床筛查价值。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微管相关蛋白tau转基因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tau蛋白病变表征
马登磊, 张旭, 罗艺, 黄蕊,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2019, 40(4): 582-587.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7
摘要
(
254
)
PDF
(2202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并表征tau及突变tau蛋白细胞和动物模型,检测模型tau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及微管的形态,为tau蛋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疾病模型。
方法
将不同的质粒分别转染到HEK293细胞中,构建过表达野生型
tau
以及P301L/P301S突变
tau
的细胞模型。引进并繁育rTg4510小鼠(P301L突变tau转基因小鼠)以及PS19小鼠(P301S突变tau转基因小鼠)。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总tau及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转基因小鼠脑内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HEK293细胞微管形态的变化。
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过表达tau蛋白的细胞模型,繁育了两种tau转基因小鼠,在这些模型中tau蛋白表达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突变类型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tau蛋白不同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以及微管形态变化略有差异。
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301L/P301S突变tau蛋白的细胞和动物模型,这些模型均表现了显著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病变,并引起了细胞微管形态或tau蛋白病理的变化,进而为包括AD在内的tau蛋白病变提供了实验模型。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APP/PS1/Tau三转基因小鼠脑内病理变化的影响
杨翠翠, 包训杰,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2019, 40(4): 588-59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8
摘要
(
117
)
PDF
(2534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APP/PS1/Tau三转基因(3×Tg)模型小鼠,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小鼠脑内多种病理变化的影响。
方法
16月龄3×Tg模型小鼠灌胃给予100或200 mg·kg
-1
·d
-1
CIG至18月龄。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3×Tg小鼠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au蛋白在Thr212及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和分布;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小鼠BDNF转录水平变化;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中尼氏小体的变化。
结果
18月龄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明显增加,而给予CIG 100或200 mg·kg
-1
·d
-1
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脑内斑块负荷;模型组小鼠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在Thr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升高,CIG治疗组能明显拮抗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模型组小鼠海马BDNF蛋白及mRNA的水平均降低,CIG能够明显恢复BDNF蛋白及mRNA的含量;模型组小鼠海马内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排列散乱,CIG有增高尼氏体数量的趋势。
结论
CIG能够减少Aβ在脑内的沉积,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恢复BDNF在脑内的表达,并且保护神经元。
灵芝提取物对MPP
+
诱导的Neuro-2a细胞自噬的影响
丁晖, 蔡彦宁, 陈彪
2019, 40(4): 596-60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19
摘要
(
128
)
PDF
(2387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灵芝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GLE)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
+
)诱导的Neuro-2a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自噬标志物LC3的转换(LC3-Ⅱ/LC3-Ⅰ)以及荧光显微镜检测LC3点状聚集物的形成。同时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MPK/mTOR/ULK1、PINK1/Parkin、NIX/LC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激光共聚焦采集图像结果显示,MPP
+
处理组细胞LC3-Ⅱ聚集于自噬体膜上,观察到呈点状聚集状态,而GLE干预组细胞点状聚集状态不明显。以LC3的点状聚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评价自噬水平的高低。MPP
+
组呈绿色点状分布的LC3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LE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GLE组LC3-Ⅱ/LC3-Ⅰ比值降低。同时,经GLE处理后,可以改善MPP
+
损伤引起的AMPKα/mTOR/ULK1、PINK1/Parkin通路各蛋白异常表达。
结论
GLE能抑制MPP
+
诱导的Neuro-2a细胞的自噬反应,调节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MPK/mTOR/ULK1以及PINK1/Parkin的异常表达,表明GLE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基础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原代细胞培养及纤维化相关蛋白检测
张艳芹, 吴迪, 邓梦琪, 常翔宇, 苗劲蔚
2019, 40(4): 602-608.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0
摘要
(
133
)
PDF
(4631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异位病灶组织及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分离提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相应间质细胞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差异。
方法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刮勺刮取新鲜子宫内膜组织,冰盒运输,采用改良EMs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并通过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离提纯的细胞进行鉴定。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对比分离提纯的细胞与相应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
结果
EMs在位内膜组织间质细胞原代分离12例均成功,成功率100%(成功指标:指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并稳定传代)。EMs异位组织分离培养12例成功11例,成功率为91.7%。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分离9例成功8例,成功率为88.9%。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间质细胞(human ectopic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HEcESCs)与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间质细胞(human eutopic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HEuESCs)及正常人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uman normal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HEnESCs)普通光镜观察无明显差异。但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HEcESCs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EuESCs及HEnESCs两者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P
<0.01),而HEuESCs与HEnESCs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各间质细胞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其相应组织水平相一致。
结论
采用改良EMs间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可以降低EMs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培养难度,并保持较高的细胞培养成功率。HEcESCs较HEuESCs及HEnESCs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病灶在组织水平出现了明确的纤维化。
糖化白蛋白调控肾损伤相关分子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及齐墩果酸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
段楠, 黄辰炜, 逄璐, 李海霞
2019, 40(4): 609-61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1
摘要
(
110
)
PDF
(2884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系)在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作用下,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
方法
采用GA及OA处理HK-2细胞24 h,real-time PCR检测KIM-1、NGAL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1、TLR2、TLR7和TLR9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KIM-1与NGAL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p38 MAPK、IRAK4、TLR1、TLR2、TLR7和TLR9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A能显著上调KIM-1、NGAL mRNA与蛋白的含量(
P
<0.05),并促进p38 MAPK、IRAK4、TLR1、TLR2 mRNA及蛋白的表达(
P
<0.05);加入OA能显著抑制上述作用(
P
<0.05)。
结论
GA能够上调KIM-1和NGAL的表达与释放,激活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而加入OA能够有效干预GA调控的损伤。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临床医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
刘玉婷, 黄芳
2019, 40(4): 615-62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2
摘要
(
105
)
PDF
(2263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选取50所参与2012年学科评估的高等学校,对其临床医学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Web of Science论文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热门论文百分比、H指数、国际合作论文数、F1000论文数十个指标,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法,提取两个公共因子,计算综合得分来分析各高校科研竞争力。
结果
从科研生产力规模量来看,前三位的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从科研高影响力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南京大学、宁波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从综合性的科研竞争力来看,排在前十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
结论
建议各个高校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科研生产力规模量和科研高影响力两个方面提高临床医学科研竞争力。
临床研究
有结核病史的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潘丽丽, 杜娟, 任燕龙, 刘文娴
2019, 40(4): 621-626.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3
摘要
(
134
)
PDF
(1081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有结核病史的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方法
连续收集住院的TA患者,按照有无结核病史分为2组,比较临床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
结果
103例TA患者中,既往有结核病史者19 例,占18.45%,其中肺结核者15例,结核性胸膜炎者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者1例,结核性腹膜炎者1例。与无结核病史的TA患者比较,有结核病史的TA患者头晕症状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血清补体C3、C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结核病史者结核分枝杆菌γ扰素释放高于无结核病史者(
P
<0.05)。有结核病史的TA患者影像学分型以V型最为常见(63.16%),其次是Ⅱb型(15.79%);有结核病史的TA患者冠状动脉受累的比例为10.53%,肺动脉病变的比例为15.79%,瓣膜病变73.68%,但与无结核病史TA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TA患者既往结核感染比例高,有结核病史的T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血清补体C3、C4水平降低。
简短版中医健康量表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测量特性评价
戴琳, 温玉成, 路桃影, 蔡坚雄, 王立新, 秦敏, 吴大嵘
2019, 40(4): 627-63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4
摘要
(
108
)
PDF
(2517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简短版中医健康量表(The Short Form-Health Sca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F-HSTCM)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The Three-level Euro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EQ-5D-3L)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测量特性及其适用性。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的问卷包括SF-HSTCM、EQ-5D-3L、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BI)。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用Cronbach's α系数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评估SF-HSTCM的信度及效度,组内相关系数评估SF-HSTCM、EQ-5D-3L、mRS和BI的重测信度及患者与代理人之间一致性信度,而会聚效度用SF-HSTCM与EQ-5D-3L之间的相关程度来进行评价,并采用非参数检验评估SF-HSTCM的区分效度,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对于BI、mRS得分的影响。
结果
共205人完成了调查,SF-HSTCM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内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95,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为0.991;EQ-5D-3L的重测信度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完全一致的问卷数占总数的90%。
结论
SF-HSTCM及EQ-5D-3L均可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人群的健康状态评测。
不同营养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生物屏障的影响
吴慧博, 赵海英, 朱圣韬, 吴咏冬, 张澍田
2019, 40(4): 635-639.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5
摘要
(
115
)
PDF
(1076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素配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肠道生物屏障的干预作用,探讨不同配方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将7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常规组、肠内营养组、微生态制剂组、免疫增强剂组和微生态免疫增强肠内营养组。应用细菌培养法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调查对象的大便,计数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及酵母菌,比较各组的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并观察患者病情缓解情况。
结果
常规组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组和免疫增强剂组的作用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及微生态免疫增强肠内营养组疗效均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生态免疫增强肠内营养组作用最优。
结论
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不同营养素配方能够增强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作用,进而保护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生物屏障。
剖宫产瘢痕妊娠Ⅰ型的治疗方法研究
罗岚蓉, 李长东
2019, 40(4): 640-64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6
摘要
(
104
)
PDF
(1090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Ⅰ型的治疗特点。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52例,对照组为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后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2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均下降满意,但术后1、7、14 d的血HCG下降比例,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24.38±9.23) d
vs
(19.12±4.23) d,术后出血时间分别为(12.19±7.54) d
vs
(8.58±3.0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月经恢复的天数分别为(33.54±5.98) d
vs
(32.69±5.13)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研究组30.8%月经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5%。研究组36.5%术后第一次月经后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前壁下段有包块,显著高于对照组15.4%的比例,但是两组包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CSPⅠ型应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是有效而且安全的,但仍有出血风险,需要在有抢救设施的医疗机构进行,术前需全面评估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需监测HCG至正常,如出现下降迟缓或停滞的情况,给与及时的治疗。
新抑癌基因
GPD
1在结肠癌细胞HCT-8中的作用及其预后潜力研究
闵力, 李恒存, 郭庆东, 王星宇, 张澍田
2019, 40(4): 646-651.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7
摘要
(
132
)
PDF
(3746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新抑癌基因甘油-3-磷酸脱氢酶1(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1,
GPD
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HCT-8结肠癌细胞系,以siRNA干扰
GPD
1表达后进行细胞功能实验,分别以MTS实验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生活力与集落形成能力,以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探究
GPD
1对HCT-8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对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
GPD
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明确
GPD
1低表达与其编码基因甲基化之间的关系。
结果
干扰
GPD
1基因表达后,HCT-8细胞增生活力明显增强,重复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
GPD
1干扰后的HCT-8细胞集落数目增多且集落直径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
GPD
1表达的HCT-8细胞迁移能力无显著变化,表明
GPD
1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无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GPD
1低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总存活率(
χ
2
=4.1,
P
=0.040)及无病存活率(
χ
2
=13.2,
P
<0.000 1)均明显低于
GPD
1高表达患者,且
GPD
1低表达水平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
P
<0.05)。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
GPD
1低表达与其编码基因高甲基化呈负相关(
P
<0.05)。
结论
GPD
1在结肠癌中发挥抑制细胞增生与集落形成的作用,且
GPD
1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年龄对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基本版得分的影响
唐煜, 郝单单, 秦玮婷, 文潇, 李放
2019, 40(4): 652-655.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8
摘要
(
121
)
PDF
(1065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基本版(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Basic,MoCA-B)各亚项的得分有无差异。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住院患者及周边社区居民,诊断为轻度AD者286例,根据受试者年龄,分为3组:51~60岁(57例),61~70岁(112例),71~80岁(117例)。完成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MoCA-B。
结果
3组轻度AD患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MMSE得分、MoCA-B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oCA-B各亚项比较上,抽象推理、词语延迟回忆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词语延迟回忆在3组中呈现60岁以下组得分(0.5±1.0)略高于60岁以上组得分(0.1±0.4),但因平均分均在1分以内,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指导意义。抽象推理能力在60岁以上组得分明显高于51~60岁组,两两比较的结果,51~60岁组与61~70岁组比较,及51~60岁组与71~8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临床上在动态观察轻度AD的MoCA-B总分变化时,还应注意一些认知域亚项的结果可能与年龄相关,特别是抽象推理能力部分。
星状皮瓣结合乳房真皮脂肪瓣乳头再造及乳房下皱襞重建的临床观察
宋延刚, 李发成, 黄桂林
2019, 40(4): 656-660.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29
摘要
(
96
)
PDF
(1594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星状皮瓣联合游离脂肪瓣乳头再造及乳房下皱襞(inframammary fold reconstruction,IMF)重建的手术效果。
方法
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31例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患者,均为乳腺癌术后单侧乳房全切、全乳缺失伴乳头缺失,已接受自体脂肪移植重塑乳房者。研究组共19例,患者使用星状皮瓣结合乳房真皮脂肪瓣法再造乳头、联合IMF抽吸成型术同期进行下皱襞重建。对照组共12例,单纯行自体脂肪移植乳房再造术,未行乳头及乳房下皱襞再造。研究组分别于术后7 d、3个月、6个月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术区恢复良好,切口愈合不良1例,未发现乳头坏死。术后6个月,患者乳头大小及位置与健侧对称,乳房形态改观明显,轮廓自然美观与健侧对称性良好。研究组患者满意度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为:26.3%、52.6%、22.9%、5.3%、0%;对照组满意度等级分别为:0%、18.1%、45.5%、36.4%、8.3%,(
Z
=3.451,
P
=0.01),两组的满意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星状皮瓣结合乳房真皮脂肪瓣法联合IMF重建术,设计方法简便,术中易于操作,术后美观度好,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名师
做一名好医生 当一位好委员——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
2019, 40(4): 661-664. 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9.04.030
摘要
(
81
)
PDF
(1110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刘迎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即北京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主任,1997年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2000年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2003起任全国政协常委至今。专业方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关注方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中国特色医疗体制探索。
从医43年,主刀手术几万例,看着孩子们像一朵朵娇艳的鲜花再次绽放,刘迎龙的喜悦胜于患儿父母。当政协委员17年,执笔提案近百件,看到自己的一条条建议落实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惠及千万百姓,刘迎龙感觉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学系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简介
2019, 40(4): 665-665.
摘要
(
37
)
PDF
(1395KB) (
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9第十一届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2019, 40(4): 666-666.
摘要
(
37
)
PDF
(1148KB)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闻公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
2024-10-1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4-10-1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掌上电子刊全新上线!
2024-09-27
特别声明
2023-03-02
特别声明
2022-05-25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1-03-09
通知
2020-04-28
通知
2020-02-07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网站维护升级通知
2019-09-19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获评2018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2018-11-30
修改网站登录密码的通知
2018-07-0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招聘启示(校内)
2018-05-02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How to get published_foundation”讲座圆满举行
2018-04-12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04-0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招聘启示
2018-03-20
首医期刊联盟开展系列讲座,提高编辑人员业务水平
2017-11-29
重要通知
2017-09-29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获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2017-05-0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征稿通知
2017-03-15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获评“2016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2016-12-08
更多...
友情链接
医学教育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PubMed数据库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