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8-21
    上一期   
    目次
    2023年8月第44卷4期 目次
    2023, 44(4):  0-0. 
    摘要 ( 77 )   PDF (2464KB) ( 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家评述
    脑胶质瘤新型放射性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王 凯, 袁磊磊, 陈 谦, 艾 林
    2023, 44(4):  511-51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1
    摘要 ( 101 )   PDF (462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放射性药物在胶质瘤患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除了常用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和氨基酸类示踪剂外,仍需开发新型PET示踪剂用于研究脑胶质瘤的其他生物特征,包括灌注、血管生成、缺氧、神经炎症、细胞增殖以及肿瘤侵袭性等。目前这些放射性药物仍在进一步探索中,并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实现其在胶质瘤诊疗评估中的临床转化。
    妇科内分泌绝经与生育力保护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雄激素浓度对情绪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的影响
    王志坤, 阮祥燕, 鞠 蕊, 杨 瑜, 蒋玲玲, 程姣姣, 李妍秋, 谷牧青, 刘莉莉, 王泽铖, Alfred O.Mueck
    2023, 44(4):  517-52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2
    摘要 ( 141 )   PDF (483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雄激素浓度对情绪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募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80例40~65岁女性,包括绝经前76例、围绝经期84例和绝经后120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臀围等指标,进行包括情绪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绝经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分为情绪障碍组及对照组,性功能障碍组及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催乳素浓度,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总睾酮、游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双氢睾酮浓度。结果 与绝经前相比,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血清游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浓度显著降低(P <0.05),但这些激素浓度在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绝经前相比,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血清总睾酮浓度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情绪障碍与血清总睾酮浓度降低有关(P <0.05),性功能障碍与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浓度降低有关(P <0.05)。结论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多种雄激素浓度下降,情绪障碍与血清总睾酮浓度降低有关,性功能障碍与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浓度降低有关。
    单侧及双侧卵巢切除对大鼠脂肪组织及子宫质量的影响
    杨 瑜, 阮祥燕, 程姣姣, 许 新, Alfred O.Mueck
    2023, 44(4):  524-52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3
    摘要 ( 111 )   PDF (1351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单侧及双侧卵巢切除对大鼠脂肪组织及子宫质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11周龄时,按照切除的卵巢数量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am)(n=5),单侧卵巢切除组(unilateral ovariectomy, U-OVX)(n=5),双侧卵巢切除组(bilateral ovariectomy, B-OVX)(n=6)。术后1年处死,比较组间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腹腔内脏脂肪组织(intra-abdominal adipose tissue,IAAT)及子宫质量差异。结果  B-OVX组大鼠SAT和IAAT质量较Sham组增加。Sham组和U-OVX组的SAT、IAAT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BAT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VX组子宫质量小于Sham组和U-OVX组,U-OVX组子宫质量和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皮下脂肪和腹腔内脏脂肪增多,单侧卵巢切除不影响大鼠皮下脂肪和腹腔内脏脂肪质量。双侧卵巢及单侧卵巢切除均不影响棕色脂肪的质量。单侧卵巢切除并不会导致子宫萎缩。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腰椎骨密度与生殖特点及性激素浓度的相关分析
    刘莉莉, 阮祥燕, 鞠 蕊, 杨 瑜, 蒋玲玲, 程姣姣, 李妍秋, 谷牧青, 王志坤, 王泽铖, Alfred O.Mueck
    2023, 44(4):  530-53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4
    摘要 ( 96 )   PDF (460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生殖特点及性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此时期女性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3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测量腰椎骨密度,根据测量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采用更年期症状全面评估量表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初潮年龄、绝经状态、孕产史、哺乳时长,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及总睾酮(testosterone, T)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的生殖特点及性激素浓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  绝经后期女性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女性(P<0.05)。骨量减少组女性年龄、初潮年龄、产次、哺乳时长、绝经后期占比、FSH浓度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而血清E2浓度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88)、哺乳时间长(OR=1.057)、绝经后期(OR=5.716)是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与围绝经期女性相比,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明显降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腰椎骨密度与生殖特点及性激素浓度密切相关。建议临床医生关注此时期女性的骨密度变化,以便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来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脂代谢的影响
    王泽铖, 阮祥燕, 李 婧, 蒋玲玲, Alfred O.Mueck
    2023, 44(4):  535-53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5
    摘要 ( 80 )   PDF (45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募集了2021年5月到2022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的94例医源性POI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时期进行妊娠前准备的健康育龄期女性94名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空腹抽血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  观察组女性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年龄和E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观察组的FSH、LH、TC、TG和LDL-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H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24)。在校正BMI和年龄后,结果没有变化。观察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2)。结论  医源性POI患者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同龄育龄期女性,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医源性POI患者的慢性疾病管理工作,给予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要注重在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之前采取以卵巢组织冻存(ovarian tissue cryopreservation,OTC)为核心的生育力保护措施。
    癸女贞胶囊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
    马 郡, 阮祥燕, 许仲婷, 谷牧青, Alfred O.Mueck
    2023, 44(4):  540-54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6
    摘要 ( 133 )   PDF (43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资癸女贞胶囊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疗效及其对DOR女性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为伴有DOR女性的治疗及妊娠提供新思路。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试验,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将6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口服资癸女贞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对照组无药物治疗。3个月后观察早卵泡期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 AFC)、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um thickness, EMT)、卵泡期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  基线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个月后,观察组的卵泡期AMH浓度、排卵日EMT以及早卵泡期AF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3年后,观察组的妊娠率、活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资癸女贞胶囊通过提高卵巢储备及女性血清AMH浓度,增加早卵泡期AFC以及EMT,有效改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活产率。
    奥利司他综合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糖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张明珍, 阮祥燕, 闵 敏, Alfred O.Mueck
    2023, 44(4):  544-54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7
    摘要 ( 105 )   PDF (48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奥利司他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drospirenone/ethinylestradiol tablets, DRSP/EE)与单用DRSP/EE对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糖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69例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所有研究对象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接受DRSP/EE;观察组(n=46)接受DRSP/EE+奥利司他,治疗12周。两组患者饮食和体力活动均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相同的规范化综合干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前后患者Lp(a)、体质量、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尿酸(uric acid, UA)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p(a)、LDL-C、FPG及体质量水平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WC、TC、FINS、UA、HCY下降,对照组FINS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L-C、TG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利司他联合DRSP/EE可以降低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的Lp(a)及LDL-C、FPG、体质量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定坤丹在氯米芬促排周期中对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观察
    金凤羽, 阮祥燕, 秦 爽, 许 新, 杨 瑜, 谷牧青, 李妍秋, 杜 娟, 程姣姣, 尹晓丹
    2023, 44(4):  550-55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8
    摘要 ( 119 )   PDF (46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定坤丹在氯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募集2018至2022年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的患者,在氯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呈现薄型子宫内膜共127例,在保证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上利用计算机软件产生的随机数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64例给予定坤丹+戊酸雌二醇干预,对照组63例单纯给予戊酸雌二醇干预。治疗3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型、黄体期孕激素浓度、3个周期排卵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HCG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30±1.068 )mm 和(7.43±1.051 )mm,A型内膜占比分别为52.0%和32.7%。黄体期孕酮浓度分别为(11.00±1.508)ng/mL和(10.23±2.278)ng/mL,3个周期内排卵率分别为88.4% 和 79.7%,累计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6%和22.2%,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坤丹可以协同雌激素治疗氯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过薄的问题,改善内膜型态、提高氯米芬排卵率、黄体功能以及临床妊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调查
    田玄玄, 阮祥燕, 金 婧, 王 娟, 程姣姣
    2023, 44(4):  555-56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09
    摘要 ( 91 )   PDF (418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及其认知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PCOS患者个体化治疗依从性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62例PCOS确诊患者就其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知识的知晓情况(包括改善代谢,改善内分泌、改善妊娠状况、改善精神状况及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4个维度,总分15分)进行了调查。同时调查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人口学特征和对PCOS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及就诊相关问题。采用知识知晓率评价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认知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89.31%。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平均(6.08±4.25)分,总体知晓率40.53%。4个维度中,改善代谢的知晓率为58.33%,改善内分泌的知晓率为36.2%,改善妊娠状况的知晓率为36.75%,改善精神状况及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的知晓率为35.0%。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PCOS知识了解程度高、有生活方式干预目标与知晓总分呈正相关(P<0.01),而BMI与知晓总分呈负相关(P=0.022)。结论  PCOS 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处于低水平。医护人员需要加强PCOS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认知方面的教育,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治疗目标。
    特纳综合征患者生育及妊娠管理的研究进展
    赵 越, 阮祥燕, 谷牧青, 程姣姣, 王月姣, 金 婧
    2023, 44(4):  561-56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0
    摘要 ( 121 )   PDF (505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妊娠是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TS)患者的关键问题,尽管4%~7%的TS患者有自然妊娠可能,但大多数女性需要借助卵母细胞捐献和生育力保护。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通常发生在TS患者的生命早期,且妊娠可加重TS孕产妇基础心血管疾病进展或恶化的风险,如主动脉夹层或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因此,TS女性应该在孕前、妊娠期间和产后接受全面的心血管评估和多学科团队管理,以确保TS女性良好的生育结果。卵巢组织冻存技术是一种具有特定益处、适应证的个性化保护策略,有可能成为TS患者保护生育能力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综述TS患者生育及妊娠管理的研究进展。
    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网络分析研究
    李 雪, 冯正田, 郑思思, 段宇航, 吴子遥, 朱 虹, 贾竑晓
    2023, 44(4):  568-57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1
    摘要 ( 87 )   PDF (16289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并分析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0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中医核心躯体症状、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关系、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是善恐易惊、善思、早醒和易激动;中医核心躯体症状是腰痛、胸闷、神疲乏力和口苦;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研究提示善恐易惊与神疲乏力、善思与心悸、易激动与自汗、早醒与腰痛关联性较强。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整合网络分析提示易激动和善思在整个网络中对其他症状影响较大,更多地参与症状间互动,且具有预测其他症状的作用。结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与肾、心、肝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以精神症状为主进行辩证。
    度洛西汀治疗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探索性研究
    郑思思, 宋明康, 宋 楠, 朱 虹, 贾竑晓
    2023, 44(4):  578-58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2
    摘要 ( 203 )   PDF (2217KB)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度洛西汀治疗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 DPD)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度洛西汀治疗DPD的患者资料,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1名患者,64.7%的患者治疗有效,中位有效时间为118(87, 643)d,且对情感麻木症状具有改善较快的趋势。受教育年限为度洛西汀治疗的影响因素HR=0.81(0.70,0.95),P=0.008。 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DPD,尤其是以情感麻木为主诉的患者具有潜在获益,可为临床治疗DPD提供指导。
    基于聚类分析与贝叶斯网络的惊恐障碍中医证候规律探索
    宋明康, 徐天朝, 贾竑晓, 李冬冬, 郑思思, 尹冬青, 李 雪
    2023, 44(4):  583-58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3
    摘要 ( 79 )   PDF (228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惊恐障碍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193例符合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的四诊信息,并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判定证型分布。结果  193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包括心脾两虚(33.68%)、心肾不交(26.94%)、心胆气虚(16.06%)、脾肾两虚(12.95%)、脾胃湿热(10.36%)。结论  除脾胃湿热外,虚性证型在惊恐障碍中较为突出,包含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脾肾两虚、心胆气虚四类;且证型大多与“心”关联,涉及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三证。
    心理理论能力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仲 捷, 朱 虹, 郝 军, 贾竑晓
    2023, 44(4):  590-59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4
    摘要 ( 100 )   PDF (578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在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估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选取3种测试评估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操作测验平均反应时间、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度项目;选取4个心理理论能力任务评估患者的社会认知: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失言识别任务和眼区阅读测试;选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Scale,PSP)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分析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在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PSP结果分别与患者的阴性症状呈负相关(r=-0.453, P<0.001)、与失言任务评分呈正相关(r=0.544, P=0.010),失言任务评分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r=-0.331, P<0.001),阴性症状对社会功能有直接效应(β=-0.467, t=-0.461, P<0.01),失言任务在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之间有一定的中介作用(β=0.410,t=3.529, P<0.01)。结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及心理理论能力密切相关。失言任务在患者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间存在中介作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
    仲 捷, 朱 虹, 郑思思, 贾竑晓
    2023, 44(4):  596-60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5
    摘要 ( 94 )   PDF (1159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3至2017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选取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中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平均反应时间、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 中的数字广度项目评估神经认知;选取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失言识别任务和眼区阅读测试评估社会认知;选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Scale,PSP)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SP评分与阴性症状(r=-0.271,P=0.010)、WCST 完成分类数(r=-0.128,P=0.328)呈负相关,与失言识别评分呈正相关(r=0.410, P<0.001);二级错误信念及失言识别任务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 值为80.9%。结论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及心理理论能力密切相关,心理理论能力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因素研究
    闫爱国, 刘鑫子, 尹冬青, 朱 虹, 贾竑晓, 李自艳
    2023, 44(4):  602-60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6
    摘要 ( 84 )   PDF (68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影响双相情感障碍( bipolar disorder,BD)复发的社会心理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就诊的BD患者共计269例,根据BD是否发作分为发作组(194例)和稳定组(7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药物依从性、情感气质、社会支持、儿童期创伤和五态人格之间的差异,再以逻辑回归和中介效应确定BD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之间的中介关系。结果  循环气质、激惹气质、太阴人格与BD复发成正相关,而客观社会支持与BD复发成负相关;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08;循环气质和太阴人格皆在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有中介作用,中介值分别为-0.018和-0.028,总的间接效应为-0.046,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总效应值为-0.127,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6.2%。结论  BD患者接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越多,抑郁情绪的水平越低,基于人格和气质的社会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社会支持不佳引起的BD复发。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焦虑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杨敬铭, 王 鑫, 刘丽改, 郝一炜, 宋 蕊, 贾竑晓
    2023, 44(4):  609-61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7
    摘要 ( 87 )   PDF (44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患者的焦虑特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为目标人群心理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三病区和四病区确诊 SARS-CoV-2感染病例,轻型或普通型患者共72例,向所有患者发放特质焦虑问卷(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由精神科医师对完成自评问卷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结构化访谈,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等他评工具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伴焦虑/不伴焦虑的 SARS-CoV-2患者T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抑郁/不伴抑郁的 SARS-CoV-2患者T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 SARS-CoV-2患者TAI评分与HAMA、HAMD总分存在显著相关(P<0.05);具体而言, SARS-CoV-2患者的TAI评分与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焦虑/躯体化、认知症状、睡眠障碍、绝望感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  感染 SARS-CoV-2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特质焦虑水平的高低有关。
    电针对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
    王群松, 于海燕, 季向东, 李 苗, 蒋怡烨
    2023, 44(4):  614-61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8
    摘要 ( 69 )   PDF (453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服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MS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组在接受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同时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28天和治疗第56天的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并在治疗前后评定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治疗56 d后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2hP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56 d后,治疗组患者的腰围、BM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56 d后,治疗组患者的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TG、HDL-C、FPG及2hP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F-36量表评分明显升高 ( P<0.05 )。结论  电针治疗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MS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降低患者的腰围、BMI、血压、血糖及血脂,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脊柱平衡与退变性疾病
    不同年龄分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矢状面参数变化特点
    史 彬, 刘承鑫, 王帅康, 李翔宇, 潘福敏, 朱卫国, 鲁世保
    2023, 44(4):  620-62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19
    摘要 ( 83 )   PDF (655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分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后矢状面形态的变化及其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接受ACDF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如下颈椎矢状面参数:枕颈角(the occipito C2 angle,OC2)、颈椎2-7前凸角 (C2-7 lordosis,CL)、T1 倾斜角(T1 slope,T1S)、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the 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和手术节段曲度(segmental angle,SA)。并分析ACDF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按照年龄是否小于60岁将样本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38)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n=32),比较两组患者ACDF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变化的差异;以末次随访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NDI术后改善情况,日本骨科协会改良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mJOA) 改善率作为预后效果评价指标,分析两组ACDF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前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SA与CL、T1S呈统计学正相关,CL与OC2、T1S-CL以及cSVA呈统计学负相关,OC2与T1S-CL呈统计学正相关,T1S与cSVA呈统计学正相关。上述相关性在末次随访时同样存在。术后参数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L与△SA、△T1S呈正相关,与△T1S-CL、△cSVA呈负相关。△CL和△SA均与△T1S-CL、△cSVA呈负相关,△T1S与△T1S-CL、△cSVA呈正相关。△OC2与△cSVA呈统计学负相关。此外,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术后前凸角丢失更严重,并且cSVA相比于术前有增大的趋势。结论  OC2可能参与到颈椎退变以及颈椎术后恢复的矢状面代偿中。老年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丢失较多,矢状面形态较差,可能与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评估评分较差有关。
    无症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
    王家林, 潘福敏, 孔 超, 鲁世保
    2023, 44(4):  629-63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0
    摘要 ( 87 )   PDF (689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专门用于预测无症状的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确切概率。方法  将无症状的绝经后老年女性招募到训练组 (n=319) 和验证组 (n=104)。获取并分析他们的临床特征和骨骼矿物质密度结果。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构建预测模型的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和临床影响曲线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学评价。根据模型的临界值对验证集进行实际预测,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和体质量较轻是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体质量,构建了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具有中等预测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 0.7]、良好的校准性、临床获益和临床影响。构建的在线动态列线图 (https://shibaolu.shinyapps.io/DynamicNomogram/) 具有交互性且易于推广。以训练集所得的临界值=0.452为预测无症状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对验证集实际预测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与训练集比较接近(灵敏度=0.82,特异度=0.63),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中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该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可推广性,有助于实现骨质疏松症的早预测、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为无症状绝经后老年女性的骨骼健康作出贡献,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基础研究
    不同复苏方式对冻存外泌体的影响
    肖 俐, 罗淑敏, 徐 芳, 陈 静, 邢恩鸿, 李伟华
    2023, 44(4):  639-64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1
    摘要 ( 117 )   PDF (4541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4 ℃、37 ℃和室温三种不同复苏方式对冻存外泌体的影响,明确冻存外泌体的最佳复苏方式。方法  将冻存血浆分成三组:4 ℃冰箱过夜融化复苏组、37 ℃水浴箱融化复苏组、室温融化复苏组。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大小、形态结构;Amnis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泌体的数量和所占总粒子百分比(纯度)。结果  三种复苏方式中,37 ℃水浴箱融化复苏组得到外泌体的数量和百分比最高,与4 ℃冰箱融化复苏组和室温融化复苏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 ℃冰箱过夜融化复苏组获得外泌体的数量和百分比最低。同时发现,在人的血浆外泌体中,CD9阳性外泌体的数量明显高于CD63阳性外泌体和CD81阳性外泌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 ℃水浴箱融化复苏获得外泌体的数量和百分比最高,是最佳的外泌体复苏方式。在人血浆外泌体中,CD9阳性外泌体的数量及百分比最高。
    吡格列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王荣亮, 闫 峰, 田 悦, 黄语悠, 罗玉敏, 马舒贝
    2023, 44(4):  645-65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2
    摘要 ( 97 )   PDF (564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36只青年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及吡格列酮组(n=12)。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的方式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脑缺血后再灌注即刻按照25 mg/kg体质量的剂量灌胃吡格列酮或等体积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每天1次,持续7 d。分别在术后3、7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NSS)对小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术后7 d处死小鼠,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通过尼氏(Nissl)染色检测脑梗死百分比及小鼠脑组织皮质区、纹状体区、海马区的齿状回(dentate gyrus,DG)、CA1和CA3区的神经元数量;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 Bcl2)和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吡格列酮组小鼠在脑缺血后第3、7 d 的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则显著减小(P<0.05),皮质区和海马CA3区尼氏小体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并伴随Bcl2/Bax比值的升高(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海马CA3区神经元丢失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区Bcl2/Bax比值有关。
    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基因座E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不同变异株刺突蛋白介导的感染侵入
    刘永梅, 郑双丽, 陈丹瑛, 宋焱君, 李星霖, 邱雅若, 宋 川, 张媛媛, 王 玺, 赵学森
    2023, 44(4):  652-66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3
    摘要 ( 89 )   PDF (879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基因座E(lymphocyte antigen 6 complex, locus E,LY6E)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p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不同变异株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介导的感染侵入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来源于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表达质粒;建立Flp-In T-Rex 293/LY6E诱导表达细胞系和Flp-In T-Rex 29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诱导表达细胞系,转染人ACE2表达质粒,并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CE2和LY6E在T-Rex 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SARS-CoV-2(Wuhan-Hu-1株系、D614G突变株系、Delta突变株系,以及Omicron BA.1、BA.2、BA.2.12.1、BA.3、BA.4/5、BF.7突变株系)和拉沙热病毒(Lassa fever virus,LASV)假病毒感染系统,利用假病毒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Y6E对SARS-CoV-2及其突变株刺突蛋白介导侵入的抑制作用;通过Nano-Glo ® 活细胞检测系统,检测LY6E对SARS-CoV-2突变株刺突蛋白介导的合胞体形成的抑制作用;构建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假病毒感染系统,经两性霉素B处理后,利用假病毒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Y6E对SARS-CoV-2及其突变株刺突蛋白介导侵入的抑制作用。结果  构建的Flp-In T-Rex293/LY6E诱导表达细胞系对SARS-CoV-2(Wuhan-Hu-1株系、D614G突变株系、Delta突变株系,以及Omicron BA.1突变株系)假病毒侵入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SARS-CoV-2假病毒感染四环素(tetracycline,Tet)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的相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RS-CoV-2野生型株系假病毒(WTpp):t=33.920,P<0.001;SARS-CoV-2突变株系假病毒(D614Gpp):t=31.478,P<0.001;Deltapp:t=30.257,P<0.001;Omicronpp:t=21.041,P<0.001];LY6E对SARS-CoV-2 不同突变株S蛋白介导的合胞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LY6E表达组与未表达组的相对荧光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614G:t=18.90,P<0.001;Delta:t=22.28,P<0.001;BA.1:t=8.995,P<0.001;BA.2:t=13.57,P<0.001;BA.2.12.1:t=15.48,P<0.001;BA.3:t=13.65,P<0.001;BA.4/5:t=16.74,P<0.001;BF.7:t=22.29,P<0.001);两性霉素B处理没有改变Flp-In T-Rex 293/LY6E诱导表达细胞系对SARS-CoV-2(Wuhan-Hu-1株系、D614G突变株系、Delta突变株系,以及Omicron BA.1突变株系)假病毒侵入细胞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改变LY6E对IAV感染的增强作用,IAV假病毒感染Tet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的相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3,P<0.05)。结论  LY6E抑制SARS-CoV-2野生型(Wuhan-Hu-1株系)及多种突变株(D614G突变株系、Delta突变株系,以及Omicron突变株系)刺突蛋白介导的感染侵入;两性霉素B没有改变LY6E对SARS-CoV-2(Wuhan-Hu-1株系、D614G突变株系、Delta突变株系,以及Omicron突变株系)的抑制作用。
    ACE2在结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结肠癌细胞对以ACE2为受体的三种人冠状病毒的易感性分析
    宁婷婷, 王照情, 张 楠, 朱圣韬
    2023, 44(4):  663-66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4
    摘要 ( 102 )   PDF (416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结肠癌细胞对以ACE2为受体的三种人冠状病毒的易感性。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探究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ACE2的表达,并结合数据库分析ACE2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借助人冠状病毒假病毒分析结肠癌细胞对人冠状病毒假病毒的易感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ACE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ACE2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无关。与结肠上皮细胞CCC-HIE-2相比,结肠癌细胞Caco2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假病毒的易感性显著升高。除HCT-15细胞外,所有结肠癌细胞对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的易感性明显升高。所有结肠癌细胞对人冠状病毒NL63假病毒的易感性明显升高。结论  ACE2在结肠癌组织和结肠癌细胞中表达增加且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无关,大部分结肠癌细胞对三种人冠状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临床研究
    药物涂层球囊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周 力, 朱 超, 王福财, 崔贺贺, 刘青波, 赵慧强, 陈 晖
    2023, 44(4):  669-67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5
    摘要 ( 129 )   PDF (1032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直接PCI并应用DCB处理罪犯病变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 100%,住院期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0 d随访中,有2例(2.7%)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在中位时间为16个月的长期随访中,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9例(12%)、靶病变血运重建 5例(6.7%)、心力衰竭再入院4例(5.3%)、脑卒中3例(4%)。长期累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率为24%,Kaplan-Meier估测长期无MACCE生存率为63.6%(47.3%~79.8%)。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高选择病变,如原支架内闭塞、小血管病变以及分叉病变,直接PCI时应用DCB血管成形术成功率高,长期预后较好。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及预后特征分析
    邵士珺, 吴丽莉, 吴雪卿, 吴晓燕, 冯佳梅, 万 华
    2023, 44(4):  676-68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6
    摘要 ( 125 )   PDF (5674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CNGM)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科住院手术治疗的20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例,对其中诊断为CNGM的患者与非CNGM患者进行疾病特征比较。结果  104例患者(51%)诊断为CNGM。与非CNGM患者相比,CNGM患者多为经产妇,有过哺乳史的患者比例更高(P=0.024)。此外,CNGM患者发病前外伤史的比例更高,乳房病变范围更大,出现发热、血象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比例更高,磁 共 振 成 像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出现环形强化、乳后间隙水肿的改变更多见(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房外伤史和病变范围是提示CNGM疾病特征的独立因素。CNGM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过激素的比例更高(55.8% vs 37.0%,P=0.007),术后痊愈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更多(39.5%  vs 27.0%,P=0.007),随访中出现对侧新发炎症的比例更高(16.3%  vs 8.0%,P=0.011)。结论  CNGM是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一种独特类型,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患者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剧烈,治愈时间长,有必要独立将其作为一种疾病诊断,从而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能力。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下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陶鲁铭, 李冬月, 张希诺, 苏庆军, 海 涌
    2023, 44(4):  684-68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4.027
    摘要 ( 108 )   PDF (881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辅助下双侧椎管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UBE辅助下ULBD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1例。L3/4节段1例,L4/5节段17例,L5/S1节段13例。术前、术后1、3、12个月随访时进行腰痛、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术后12个月复查过屈过伸位腰椎X线片。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1.52±10.57) min。术中硬脊膜撕裂1例,短暂性下肢麻木1例。平均随访(19.97±4.27)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4.68±1.40)分,术后1、3、12个月随访时分别降至(2.08±0.68)分、(1.77±0.48)分、(1.36±0.55)分(P<0.05);腿痛VAS评分术前(6.01±1.37)分,术后1、3、12个月随访时分别降至(2.61±0.68)分、(2.11±0.74)分、(1.67±0.45)分(P<0.05);ODI评分术前(57.74±10.82)分,术后1、3、12个月随访时分别降至(31.13±3.38)分、(21.84±3.33)分、(17.06±1.60)分(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依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3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7.1%。术后12个月随访复查未见手术节段失稳。结论  UBE辅助下ULBD治疗LSS的临床效果满意,可保持腰椎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无严重的、不可逆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