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7-21
    目次
    2017年8月 第38卷 第4期 目次
    2017, 38(4):  0-0. 
    摘要 ( 92 )   PDF (1238KB) ( 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
    人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研究进展
    李扬璐, 阮祥燕, Alfred O. Mueck
    2017, 38(4):  485-49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1
    摘要 ( 295 )   PDF (1070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癌症治疗学的发展,癌症病人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性腺毒性治疗对肿瘤病人的生育力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有效的保护肿瘤病人的生育力,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水平,是医疗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卵母细胞冻存、胚胎冻存、卵巢组织冻存等技术的发展是为女性生育力保护提供了可能。本文将简述目前常用的生育力保护方法,重点介绍人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在生育力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抗苗勒管激素与抑制素B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预测价值
    王虎生, 阮祥燕, 李雪, 赵越, 李扬璐, 谷牧青, 杜娟, 宋菁华, 金凤羽, Alfred O. Mueck
    2017, 38(4):  492-49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2
    摘要 ( 144 )   PDF (1240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病人与对照组的抑制素B(inhibin B,INHB)、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各项内分泌指标,探讨INHB、AMH对PCOS的临床预测价值及比较两组内分泌指标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 病人567 例为研究组,取同期就诊的年龄、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病人或正常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身高、体质量,空腹抽血查INHB、AM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分析PCOS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NHB、AMH质量浓度及内分泌指标特点。结果 PCOS 组的血清AMH 质量浓度、LH、T、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2、FSH/LH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的INHB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佳分界值(cut-off)值为4.84 μg/L,敏感度为84.48%,特异度为69.81%。INHB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cut-off 值为70.8 ng/L,敏感度为53.97%,特异度为67.92%,AMH与INHB联合预测(并联试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敏感度为90.29%,特异度为54.92%。结论 AMH预测PCOS的cut-off 值为4.84 μg/L,INHB预测PCOS的cut-off 值为70.8 ng/L,且AMH与INHB的联合检测(并列试验)敏感度高于AMH单项检测,这对临床PCOS的预测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京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内分泌代谢特征分析
    殷冬梅, 阮祥燕, 赵越, Alfred O. Mueck
    2017, 38(4):  498-50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3
    摘要 ( 158 )   PDF (997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病人临床特征及性激素、糖脂代谢特征。方法 选择190例来自北京地区的女性,其中142例未经治疗的PCOS病人作为研究组,4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2003鹿特丹PCOS诊断标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指南推荐将PCOS组病人分为4个亚型:亚型1,高雄激素+排卵异常(androgen excess +ovulatory dysfunction,AE+OD)40例;亚型2,高雄激素+卵巢多囊泡改变(androgen excess +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AE+PCO)10例;亚型3,排卵异常+卵巢多囊泡改变(ovulatory dysfunction + 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OD+PCO)32例;亚型4,高雄激素+排卵异常+卵巢多囊泡改变(androgen excess+ ovulatory dysfunction + 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AE+OD+PCO)60例。测量所有受试者的临床特征;测定血清性激素浓度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PCOS组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 and hip ratio,WHR)、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及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浓度、ApoB/ApoA比值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载脂蛋白 A(apolipoprotein A,ApoA)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型1的BMI、WHR、T及LDL均高于亚型3,TC及LDL较亚型2增高;亚型4的BMI、T及LDL高于亚型3,T、LH及LH/FSH较亚型2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型2和亚型3之间各个临床特征及糖脂代谢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地区PCOS病人中向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病率较健康女性明显升高;同时具备排卵异常和高雄的亚型1和亚型4这2个亚型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比较严重,而月经正常的亚型2和无高雄的亚型3其代谢变化相对比较温和,临床应加以区分并强调个体化治疗。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病人糖脂代谢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
    李雪, 阮祥燕, 王虎生, 李扬璐, 赵越, 谷牧青, 杜娟, 宋菁华, 金凤羽, Alfred O. Mueck
    2017, 38(4):  504-50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4
    摘要 ( 133 )   PDF (977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病人、绝经期妇女及正常体检女性的性激素、糖脂代谢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之间的差异,以期提高对POI病人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方法 纳入108例POI病人、114名绝经期女性、63例正常体检女性,分别测量其性激素、糖脂代谢、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相关检测试剂盒的批间误差、批内误差控制在3% ~ 5%)。结果 3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POI组与绝经组的测量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睾酮(testosterone,T)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中POI病人的TC、FINS、HOMA-IR、HDL-C已经达到绝经期女性水平 (P<0.05),长期发展可能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应及早对POI病人进行干预与治疗。
    北京及周边地区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现状调查分析
    金凤羽, 阮祥燕, Alfred O. Mueck, 刘玉兰, 杜娟
    2017, 38(4):  509-51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5
    摘要 ( 127 )   PDF (967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中国北京周边地区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患病类型,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和Kupperman评分量表和自制量表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围绝经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和探讨调查结果。结果 共发放407份问卷,回收308例有效问卷进入统计学分析,有效回收率75.6%。北京周边地区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总体发病率为84.1%,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润滑、性高潮、性交痛和性满意度发生率分别为95.5%、69.8%、60.7%、66.9%、69.5%和69.2%。不同年龄组围绝经期女性在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的润滑度、性高潮障碍、性满意障碍以及性交痛等6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年龄、绝经、激素补充、经济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病人的内分泌特征
    金婧, 阮祥燕, 华琳, 田玄玄, 李杨璐, 王利娟, 赵越, Alfred O. Mueck
    2017, 38(4):  515-52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6
    摘要 ( 164 )   PDF (987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中国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病人的发生率及内分泌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338例及同期就诊的单纯DOR病人68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月经情况,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测定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on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基础窦卵泡数(baseline antral follicle count,bAFC)。对PCOS合并DOR病人、单纯PCOS及单纯DOR病人的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1)PCOS合并DOR的病人发生率为16.9%。2)在PCOS合并DOR病人中,基础FSH>10IU/L且<40IU/L、FSH/LH>3、基础E2>80pg/mL、bAFC≤4的发生率分别为38.6%、35.1%、35.1%及36.8%。3)PCOS合并DOR病人基础FSH及睾酮浓度与单纯PCOS及单纯DOR病人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合并DOR病人基础E2、FSH/LH、AMH与单纯PCO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单纯DO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单纯PCOS组,AMH与睾酮呈正相关(P<0.01)。在PCOS合并DOR组,AMH与FSH呈负相关,与LH呈正相关(P<0.01)。在单纯DOR组,AMH与年龄、FSH、LH、FSH/LH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PCOS合并DOR病人的内分泌特征既不同于单纯PCOS组,也不同于单纯DOR病人。
    受孕激素调节的microRNAs与乳腺癌的关系
    王利娟, 杨春, 谷牧青, Pierre Hardy, 阮祥燕, Alfred O. Mueck
    2017, 38(4):  521-52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7
    摘要 ( 135 )   PDF (956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s,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多细胞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miRNA突变或异常表达与各种人类癌症相关,并且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致癌基因发挥作用。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介导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对孕激素的应答。孕激素暴露是绝经后乳腺癌的一个公认风险因素,尤其是合成孕激素。研究结果表明激素调节的miRNAs在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受孕激素调节的miRNAs可影响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活动。因此,未来应该深入研究孕激素、孕激素受体和miRNAs关系的基因调控和分子机制,就miRNA对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力进行深入评估。
    miR-181a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谷牧青, 杨春, 王利娟, Pierre Hardy, 贾婵维, 阮祥燕
    2017, 38(4):  526-52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8
    摘要 ( 189 )   PDF (947KB) ( 1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沉默靶基因表达,从而发挥着功能。一些研究表明miR-181a的表达与肿瘤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形成、侵袭及转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miR-181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目前还有诸多争议,一些研究表明miR-181a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肿瘤生成、转移的作用。本文就其在乳腺癌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潜在作用机制,以及其未来临床应用可能,如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评估病人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增强化疗敏感性药物等方面进行综述。
    检验医学与临床
    “ESKAPE”在神经外科医源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刘竞争, 郑光辉, 吕虹, 陈燕, 马瑞敏, 张国军
    2017, 38(4):  530-53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09
    摘要 ( 246 )   PDF (1036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2012-2016年6类严重耐药菌在神经外科医源性感染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人脑脊液培养阳性的6类耐药菌并分析其分类与耐药问题。结果 5年来,脑脊液培养阳性分离株共2 250株。其中6类致病菌共523株,占23.2%,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高于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与肠杆菌属。2012-2016年神经外科医源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构成比高达49%,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耐药率也高于40.0%。结论 2012-2016年间,6类常见院内感染致病菌在神经系统医源性感染方面耐药较为严重,尤其是MRSA、万古霉素耐药肠杆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VRE)、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等耐药菌的泛滥,使得临床上选择抗生素对神经外科医源性感染的疗效不容乐观。
    老年代谢综合征人群胱抑素C浓度研究
    张鲲, 张婵媛, 陈剑, 鲁炳怀
    2017, 38(4):  535-54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0
    摘要 ( 147 )   PDF (984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人群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及其与MS主要组分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之间的关系。方法 参加体检的404例老年人(>60岁)及60例无MS组分的非老年人(≤ 60岁)纳入本研究,测定MS主要组分、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ys 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指标;按MS诊断标准将老年人群分为MS组与非MS组,进一步按MS组分分组,分析不同组间Cys C差异及其与MS组分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人群Cys C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Cys C浓度显著高于非MS组(1.10±0.25 vs 1.02±0.25,P<0.01),随着研究人群含有MS组分的增多,Cys C显著增高(P<0.05),其灵敏度优于S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HOMA-IR是Cys C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研究人群MS组分数增加,Cys C显著上升,可作为老年MS人群早期肾功能损伤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危险性评估的指标。
    2015年至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肾小球滤过率传染病学调查
    孙海青, 娄金丽
    2017, 38(4):  541-54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1
    摘要 ( 134 )   PDF (961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肾功能不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阐明关注肝硬化病人肾功能的重要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4 040例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经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推荐的公式计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估目标人群肾功能受损情况,同时分析影响肾功能的一般因素。结果 4 040例病人中肝癌病人占52%,肝硬化病人占48%。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病人,占79%,且50岁以上病人居多,占79.6%。4 040例病人中,18.8%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eGFR<90 mL·min-1·1.73 m-2),其中约68.6%病人为轻度肾功能不全(60 mL·min-1·1.73 m-2-1·1.73 m-2),23.5%病人为中度肾功能不全(30 mL·min-1·1.73 m-2-1·1.73 m-2),7.9%病人为重度肾功能不全情况(eGFR<30 mL·min-1·1.73 m-2)。50岁以上病人中22.7%出现肾功能不全,占比明显高于40岁以下(1.9%)和40岁至50岁(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低于女性病人(18.1% vs 21.1%,P=0.046)。门诊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低于病房病人(10.7% vs 22.7% ,P< 0.001)。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和肝癌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分别高于乙肝肝硬化病人和丙肝肝硬化病人(22.7%、18.1% vs 17.2%、16%),4组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4 040例肝硬化和肝癌病人中,出现肾功能不全多以轻度为主(60 mL·min-1·1.73 m-2-1·1.73 m-2),且50岁以上病人居多;病房病人可能较门诊病人更易出现肾功能不全。
    基础研究
    血管损伤反应对血管平滑肌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陈雪莹, 姚烨, 周高适, 陶诗婉, 陈兆煜, 谈智
    2017, 38(4):  546-55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2
    摘要 ( 192 )   PDF (2821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聚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polymerase Ⅰ and transcript release factor,PTRF or Cavin-1)在损伤血管后血管再狭窄病理过程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200~220 g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血管损伤组,血管损伤组制备颈动脉损伤动物模型。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损伤后颈动脉的结构,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后血管的Cavin-1蛋白表达,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损伤后血管的Cavin-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免疫共沉淀法检测颈动脉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①空白对照组(control,CTRL);②CHX组:用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25 μmol/L)预处理1 h;③CHX+MG组:用CHX预处理1 h后,接着用MG 132(蛋白酶体抑制剂,10 μmol/L)处理24 h;④CHX+CQ组:用CHX预处理1 h后,接着用氯喹(chloroquin,CQ,10 μmol/L)处理24 h。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avin-1蛋白浓度。结果 动物模型中,球囊损伤后,血管壁明显增厚,Cavin-1表达显著下降(P<0.05),Cavin-1 mRNA表达差异不明显,泛素化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细胞实验中,应用CHX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平滑肌细胞Cavin-1的表达(P<0.05),而CHX+MG可以明显对抗CHX上述作用过程(P<0.05)。结论 球囊损伤颈动脉后,血管的Cavin-1蛋白表达下调,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的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有关。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重编程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研究
    唐玺和, 李默, 王淑艳, 李鹏燕, 张愚, 陈志国, 陈惠
    2017, 38(4):  553-55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3
    摘要 ( 223 )   PDF (3323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非整合质粒载体在体外将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重编程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方法 经外周静脉采集志愿者血液5 mL,利用Ficoll-Paquem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后,电转染携带外源基因(OCT4,SOX2,KLF4,C-myc,LIN28,Nanog)的质粒,然后在加有化学小分子的特定培养基中分三步培养。结果 转染后30 d左右,可以获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阳性的早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Pre-OPC),该细胞能传20 代以上,继续分化30 d左右可以获得表达O4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结论 利用非整合质粒载体携带外源基因可以将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较短期时间内重编程为具有增生能力的早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且能继续分化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抑癌DNA甲基化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比较:间接比较Meta分析
    刘迪, 赵中垚, 孙琦, 王友信
    2017, 38(4):  559-56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4
    摘要 ( 174 )   PDF (2100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利用间接比较Meta 分析的方法评价在乳腺癌中众多甲基化的基因中价值较大的基因。方法 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涉及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Meta研究。采用间接比较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在乳腺癌病人中甲基化的抑癌基因的诊断价值。结果 最终共纳入10个甲基化基因(10个Meta研究),共计130个原始研究。在汇总的Meta分析中,甲基化的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比值比[odds ratio(OR)=66.16(24.48~178.82)]、人类相关转录因子基因(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OR=28.88(15.48~54.25)]对乳腺癌的风险最大,虽然乳腺癌1号基因(breast cancer 1,BRCA1)[OR=2.11(1.88~2.35)]最小,但是在10个Meta研究中BRCA1的权重是57.1%。根据灵敏度相比之下,RUNX3基因[0.62(0.56~0.67)]最大,其次是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 protein, FHIT)[0.59(0.54~0.63)],但是RUNX3基因的特异度[0.95(0.91~0.97)]大于FHIT基因[0.65(0.61~0.69)]。综合甲基化基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利用间接比较的方法,RUNX3基因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辅助检查中,提倡对RUNX3和BRCA1甲基化的基因加以利用。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GP73的临床应用
    白晶, 张立军, 展玉涛, 郭多, 刘向祎
    2017, 38(4):  566-57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5
    摘要 ( 141 )   PDF (2092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新研发的磁颗粒化学发光法(magnetism particulate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MP-CLIA)替代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种临床样本的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浓度,进一步探讨MP-CLIA检测血清GP73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建立的MP-CLIA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者及各种病人血清GP73浓度,并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分别计算MP-CLIA和ELISA 2种方法检测GP73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测定50例肝硬化病人和69例HCC病人血清GP73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浓度,比较GP73和AFP对HCC的临床诊断效能。同时,对69例HCC病人进行分期比较GP73浓度,对其他良性肝病和其他肿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GP73浓度。结果 MP-CLIA与ELISA 两种方法测定血清GP73在HCC诊断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P73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中T1期、T2期、T3期和T4期的血清GP73浓度分别为1.88 nmol/L,2.72 nmol/L,3.22 nmol/L和3.44 nmol/L,早期HCC组与肝硬化组和晚期HC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和HCC高危人群血清GP73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肿瘤组的GP73浓度与对照组和H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LIA法测定血清GP73结果可靠,GP73是一个HCC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不同取血方式及性别对成年Wistar大鼠11种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
    田蜜, 蒋雪云, 曹丽歌, 罗葵, 薛冰
    2017, 38(4):  572-57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6
    摘要 ( 155 )   PDF (961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尾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取血对成年Wistar大鼠部分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34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性别等分2组,各组麻醉后依次采集尾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血清用7180E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11种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糖(glucose,GLU)、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creatinine,C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结果 在雌性Wistar大鼠中,尾静脉和下腔静脉血中GLU,TP和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静脉和腹主动脉血中GLU、TP、ALB、Cr、TG、TC和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Wistar大鼠中,尾静脉和下腔静脉血中ALT、AST、GLU、TP和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静脉和腹主动脉血中ALT、AST、GLU、TP、ALB、TG、TC、HDL-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尾静脉取血时AST、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取血时TP、ALB、Cr、TG、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取血时TP、ALB、Cr、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取血方式和性别会影响成年Wistar大鼠的血液生物化学指标。
    低管电压复合迭代算法CT扫描可行性研究:幼猪泌尿系分泌期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实验分析
    胡斌, 陈静静, 徐文坚, 徐琦, 李晓飞
    2017, 38(4):  576-57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7
    摘要 ( 165 )   PDF (1759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幼猪泌尿系模拟幼儿泌尿系,探求幼儿泌尿系分泌期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幼猪5只,采用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螺旋CT机在固定60 mAs不变的情况下,对实验猪分别以管电压80 kV,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组;管电压120 kV,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组;管电压80 kV,扫描图像进行迭代算法(iDose4)重组,将获得图像由2名医师进行双盲法阅片,使用4分制评分,对3组图像的清晰度进行质量评分,并测量实验动物尿路分泌期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比较各组间图像质量评分、CNR及CTDI的差异性。结果 管电压80 kV迭代算法重组的图像与120 kV常规滤波反投影的图像的CNR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辐射剂量降低71%。结论 采用低剂量80 kV 60 mAs复合迭代算法对幼猪分泌期进行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而辐射剂量大幅下降。
    MicroRNA-221(miR-221)抑制p27Kip1蛋白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秦娜, 李广波, 郭树霞, 张晓娟
    2017, 38(4):  580-58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8
    摘要 ( 140 )   PDF (2975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croRNA-221(miR-221)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lemia,CML)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35例CML病人与25例对照组病人骨髓中miR-221的表达情况。K562细胞转染miR-221模拟物和miR-221抑制剂48 h,qRT-PCR法检测miR-221的表达。分别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的K562细胞增生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K562细胞周期和凋亡。利用数据库预测miR-221的调节基因为p27 Kip1。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221对p27 Ki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CML病人组miR-22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转染miR-221抑制剂组K562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2SM期,细胞增生能力明显受到抑制。而miR-221过表达则明显促进了K562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miR-221表达后K562细胞中p27Ki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当miR-221过表达后p27Kip1表达也随之明显降低。结论 miR-221在CML病人的骨髓中高表达,并抑制下游p27 Kip1 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白血病K562细胞增生,促进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可能是CML发生、发展的一个潜在靶点。
    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邓娟, 孙伟, 马立艳, 苏建荣
    2017, 38(4):  586-59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19
    摘要 ( 211 )   PDF (1899KB)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甲基四氮盐[(2,3-bis-(2-methoxy-4-nitro-5-sulphophe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XTT]减低法用于检测铜绿假单胞菌LPS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LPS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菌丝特异基因(hypha specific genes,HSGs)表达的影响。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LPS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使菌丝特异基因HWP1、ALS1、ALS3、ECE1和SAP4的表达分别下调8.3~12.8、1.1~3.0、2.0~4.6、1.3~3.8和6.2~7.6倍。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LPS可以通过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的形成从而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
    临床研究
    糖耐量正常人群OGTT 1 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朱莉莉, 陈哲, 刘鑫, 于娜, 潘清蓉
    2017, 38(4):  592-59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0
    摘要 ( 368 )   PDF (977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1 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101例NGT和76例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病人的临床资料;测定OGTT各时间点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比较NGT 1 h血糖 (1 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 ≥8.6 mmol/L组和IGT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OGTT 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NGT 1-h PG≥8.6 mmol/L组的空腹血糖、1-h PG、1-h 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显著高于NGT 1-h PG <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的Matsuda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ΔI60/ΔG60)均显著低于NGT 1-h PG<8.6 mmol/L组(P均<0.05)。但NGT 1-h PG≥8.6 mmol/L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1-h PG、1-h 胰岛素、HOMA-IR、Matsuda指数、ΔI30/ΔG30和ΔI60/ΔG60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h PG与ΔI30/ΔG30、Matsuda 指数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在NGT人群中,OGTT 1-h PG≥8.6 mmol/L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低于1-h PG<8.6 mmol/L组,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提示在NGT人群中,1-h PG浓度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简易指标。
    影响急诊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涛, 王烁, 唐子人, 李春盛
    2017, 38(4):  597-60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1
    摘要 ( 217 )   PDF (1719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生物学指标及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危重症评估方法。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所有内科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病人28 d预后。入院24 h内监测生命体征、生化全项、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乳酸、C反应蛋白等化验室指标,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Ⅱ,SAPS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评分)。结果 纳入研究的病人2 089例,按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1 617)与死亡组(n=472)。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疾病种类等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APACHE Ⅱ、SAPS Ⅱ、SOFA及MEDS评分分别为11.64±4.33 vs 20.87±5.46; 25.23±8.67 vs 42.96±12.97; 6.28±4.54 vs 10.98±5.89; 1.86±1.80 vs 4.90±3.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C反应蛋白及乳酸显著升高,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Logistic回归证实高血乳酸、APACHE Ⅱ、MEDS及SAPS Ⅱ评分为危重症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亦证实APACHE Ⅱ评分判断预后效果最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8%和82.93%。结论 4种评分系统中,APACHE Ⅱ评分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预后预测价值最高,生物学指标——血乳酸可作为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北方地区肝硬化病因及合并症的变迁
    王征, 丁惠国, 陈玉涵, 李磊, 范春蕾, 董培玲
    2017, 38(4):  604-60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2
    摘要 ( 160 )   PDF (2738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阐明中国北方地区肝硬化病因及其合并症的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首次住院的肝硬化病人人口学信息及其合并症,以2年为一时间段,分析中国北方地区肝硬化病因构成及合并症的变迁。结果 12年间共12 948例肝硬化病人,其中男性8 937例(69.02%),女性4 011例(30.98%)。平均年龄(51.29±11.81)岁(7~93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及酒精性肝硬化以男性为主,而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药物性及非酒精脂肪性肝硬化以女性为主。住院肝硬化病人逐年增加,其病因构成变化:HBV相关肝硬化从86.72%降至78.65%(P<0.01),HCV相关肝硬化从8.07%升至19.27%(P<0.01)。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及不明原因肝硬化分别从7.68%至16.52%、2.65%至10.0%、0.72%至5.27%(P<0.0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占3.76%(P<0.01)。腹水为最常见的合并症,占66.34%,单纯腹水、消化道出血构成比呈减少趋势,而2个以上合并症者呈增加趋势。结论 住院肝硬化病人逐年增加,HCV相关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显著增加,HBV相关肝硬化减少。腹水、消化道出血仍为主要合并症,其构成比呈逐年减少趋势。
    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右心功能的评价
    张琪, 陈振文
    2017, 38(4):  609-61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3
    摘要 ( 224 )   PDF (973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8例RCA-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心肌综合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峰值),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及 a'值),比较2组临床特点、介入手术情况、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比较,侧支循环不良组术前RVFAC、TAPSE较低,MPI、E/A比值及E/e'比值较高,提示侧支循环不良组较侧支循环良好组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下降(P<0.05);2组介入手术情况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8例,占4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在侧支循环良好组中有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有7例占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住院时间较长(P<0.05)。结论 RCA-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较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右心功能下降明显,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此类病人右心功能的评估可以评价此类病人侧支循环形成良好与不良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相关研究
    潘守强, 张毅
    2017, 38(4):  615-61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4
    摘要 ( 143 )   PDF (961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病人139例。计算各年份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对比病人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各年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1.11%、19.05%、26.92%、34.38%、40.00%;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吸烟、右位病变、单光子弥散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protein fragment 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异常,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是1.123(1.038~1.215)、5.951(1.778~9.919)、3.547(1.104~10.397)、3.565(1.096~11.598)、18.638(4.974~29.843)、7.357(2.265~13.010)、7.639(3.107~14.697)。结论 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值得重视;危险因素为老龄、吸烟、右位病变、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及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异常,临床医师需谨慎对待,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病人生存率。
    静脉声学造影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价值的比较
    任美杰, 杨敬春, 杜岚, 吴静
    2017, 38(4):  620-625.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5
    摘要 ( 157 )   PDF (3921KB)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TVCD)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探讨静脉声学造影(intravenou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um polyps,EPs)的诊断价值。方法 85例可疑EPs病例以病灶直径10 mm为界分为2组,先后行TVCD、CEUS检查;病理证实后,将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造影诊断EPs敏感度分别为82.8%、94.1%,特异度分别为90.9%、72.7%,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0%、88.9%,明显高于TV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中56例与病理结果相符,53例灌注方式呈离心型,3例呈整体型;时间-强度曲线分析2组病灶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是临床检查EPs的良好手段。
    特约综述
    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凌煜玮, 康骅
    2017, 38(4):  626-63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7.04.026
    摘要 ( 257 )   PDF (1174KB) ( 4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不可忽视的合并症,其损伤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目前作为保护喉返神经的有效办法,经历了从有创电极到无创性气管插管表面电极的发展。目前,国际和国内均提出了喉返神经监测的标准化步骤,再发展到连续神经监测和标准化的喉上神经监测,为辨认神经和防止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对喉返神经损伤机制的探究也更加深入。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手术医师更好地辨认喉返神经,从而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同时对手术方式的优化、是否采用分期手术以及年轻外科医生的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名师
    科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