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2-21
    目录
    2020年2月 第10卷 第1期 目次
    2020, 41(1):  0-0. 
    摘要 ( 100 )   PDF (868KB) ( 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朱晓蓉, 杨芳远, 卢晶, 曹曦, 杨光燃, 谢荣荣, 冯建萍, 杨金奎
    2020, 41(1):  1-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1
    摘要 ( 205 )   PDF (948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探索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代谢图谱"及其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1 024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照性别、年龄组间匹配的原则,选择42例患者分为PDR组和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且眼底完全正常(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受试者血清代谢物进行检测,获取代谢谱。应用单维、多维统计学方法分析PDR组与NDR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PDR组与NDR组患者血清样本中共鉴定出136个差异代谢物质,其中包括有机酸(78%)、有机氮化合物(4%)、脂类及类脂分子(3%)等。这些代谢差异物在30条KEGG通路中富集,其中3条通路显著富集(P < 0.05),分别为硫代谢、鞘脂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结论 PDR组与NDR组患者相比具有独特的代谢特征,硫代谢、鞘脂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显著富集。这些特征的揭示可能有助于探索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KCNH6基因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卢晶, 李奇, 朱晓蓉, 谢荣荣, 杨金奎
    2020, 41(1):  8-1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2
    摘要 ( 166 )   PDF (945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KCNH6基因肝脏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并监测其肝脏血脂变化。方法 运用Cas9技术构建KCNH6flox/flox转基因小鼠,将其与肝脏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工具鼠(Alb-cre)进行杂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鉴定基因型。监测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分别检测8周和20周雌雄各两组小鼠的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成功构建KCNH6基因肝脏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其基因型为KCNH6flox/flox/CreT。与同窝对照组相比,基因敲除小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均无明显变化。8周雄性和雌性小鼠的血脂无明显变化。20周时雄性小鼠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KCNH6基因肝脏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动物模型,成年雄性小鼠存在肝脏血脂代谢异常。动物模型的构建为探讨KCNH6基因在肝脏脂代谢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研究平台。
    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
    李奇, 卢晶, 朱晓蓉, 熊枫然, 杨金奎
    2020, 41(1):  14-2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3
    摘要 ( 151 )   PDF (935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Cre重组酶系统调控的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为Unc13基因在胰岛素分泌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制的体内实验研究提供更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 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nc13flox/flox转基因小鼠,将其与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Ins2-cre)工具鼠进行杂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测序等方法对其子代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并对该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及其同窝野生(wild type,WT)小鼠的体质量、糖耐量、胰岛素分泌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成功构建胰岛β细胞特异性Unc1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以下简称为Unc13 KO鼠)。进一步研究显示Unc13 KO鼠与WT鼠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但糖耐量受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了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敲除小鼠动物模型,为探讨Unc13基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
    储存条件对尿触珠蛋白检测的影响
    郑晓敏, 杨芳远, 刘翠平, 杨金奎
    2020, 41(1):  21-2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4
    摘要 ( 135 )   PDF (89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标本处理方法及储存条件对尿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检测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标本,分别进行离心及不离心处理后于室温或4℃放置3、6和24 h,采用ELISA法检测尿Hp浓度。结果 未经离心处理的标本,室温放置3 h和6 h尿Hp浓度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24 h尿Hp浓度显著下降(P < 0.01),4℃储存放置3 h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0.05),但6 h尿Hp浓度明显下降(P < 0.01)。离心标本在室温和4℃放置3 h稳定(P均>0.05),放置6 h尿Hp浓度明显下降(P均< 0.01)。结论 室温放置6 h的未离心标本可保持尿Hp浓度稳定。冷藏及离心可导致尿Hp浓度的降低。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李彬, 崔丽梅, 吕纳强, 严晔华, 郑晓敏, 陶静, 刘翠平
    2020, 41(1):  27-3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5
    摘要 ( 179 )   PDF (89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风险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初诊T2DM患者37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microalbumin to creatine ratio,UACR)分为3组,DN0组(UACR男性<2.5 mg/mmol,女性<3.5 mg/mmol)为无糖尿病肾病组215例;DN1组(男性2.5 mg/mmol≤UACR < 30 mg/mmol,女性3.5 mg/mmol≤UACR < 30 mg/mmol)为DN微量蛋白尿组128例;DN2组(UACR≥30 mg/mmol)为DN临床蛋白尿组28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HP感染与DN微量蛋白尿有关联(OR=1.77,95%CI:1.103~2.851),但未发现HP感染阳性与DN临床蛋白尿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HP阳性者发生DN的风险是阴性者的2.52倍(OR=2.516,95%CI:1.305~4.849)。结论 初诊的T2DM患者HP感染与DN有关系,HP感染可以增加T2DM患者发生DN的风险。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龙艳, 王岩, 许月超, 程雅楠, 马燕, 赵冬
    2020, 41(1):  31-3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6
    摘要 ( 159 )   PDF (883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4,ANGPTL4)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ANGPTL4用于诊断NAFLD的价值。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诊断为NAFLD的患者52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4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都由同一名超声科医生进行了腹部超声检查,并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排除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肝病、服用降脂药或其他药物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血清ANGPTL4的浓度,分析对照组与轻、中、重度NAFLD患者ANGPLT4的差异。以超声诊断为金标准,分析ANGPTL4作为NAFLD潜在的血清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FLD患者血清ANGPTL4浓度升高,并随着NAFLD的严重程度有升高趋势(F=4.553,P=0.035 4)。ANGPTL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638,以最大约登指数确定NAFLD的诊断阈值,最佳临界值为90.93 ng/mL。以此标准诊断的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灵敏度=100%,特异度=46.8%,Kappa=0.48。结论 血清ANGPTL4浓度与NAFLD及其严重程度有关,用于NAFLD临床辅助诊断的误诊率较高。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魏嘉洁, 矫杰, 周迎生
    2020, 41(1):  35-3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7
    摘要 ( 140 )   PDF (88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的225例患者为病例组(OSAHS组),未合并OSAHS的患者7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测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并检测肝肾功能、尿酸、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腰围、体质量指数、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 < 0.05或0.01),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 < 0.01)。以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OSAHS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腰围、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冠心病史、腰围增大、尿酸浓度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等特征则合并OSAHS的风险增大。
    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王延雪, 胡虹英, 李新刚, 鹿星梦, 郜桂菊, 梁洪远, 肖江, 杨涤, 王芳, 韩晓涛
    2020, 41(1):  40-4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8
    摘要 ( 126 )   PDF (896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尚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以HIV感染者193人为研究对象,按照MS的诊断标准选择诊断为MS的患者为MS组,选对应的非MS患者为非MS组;按照Framingham风险评分筛选心血管病中高危患者为中高危组,低危者为低危组。分别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研究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9.33%,MS各组分中比例最大的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其次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更高,BMI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S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高于非MS患者,年龄、BMI和吸烟史与初治HIV感染者心血管病风险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组患者HIV RNA载量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与BMI与初治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风险有关,MS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高于非MS者。HAART治疗前需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监测并控制患者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
    妊娠期血糖异常者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筛查
    元沙沙, 马燕, 吴南楠, 许月超, 杨龙艳, 柯静, 赵冬
    2020, 41(1):  45-4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09
    摘要 ( 176 )   PDF (90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评估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基因突变引起的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2型(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2,MODY2)在妊娠期血糖异常人群中的比例,建立一种识别GCK基因突变的筛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妊娠妇女,以孕早期、孕中期及孕后期空腹静脉血糖均≥5.5 mmol/L,血清三酰甘油至少1次≤1.43 mmol/L,妊娠24~28周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增量小于4.6 mmol/L为筛查条件,对受试者进行葡萄糖激酶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共纳入2 454例受试者,符合GCK基因筛查条件者12例,获得外周血DNA标本5例,发现1例GCK基因突变者。结论 妊娠期间3次空腹静脉血糖均≥5.5 mmol/L且血清三酰甘油至少1次≤1.43 mmol/L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增量< 4.6 mmol/L的方法,可以发现GCK基因突变,该类型糖尿病在妊娠期血糖异常人群中比较罕见。
    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刘鑫垚, 马超, 贾竑晓
    2020, 41(1):  50-5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0
    摘要 ( 140 )   PDF (891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明确,认知损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难点和热点。因此建立可靠、可预测的认知损害动物模型,可以增加对该疾病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开发针对认知损害的有效药物。本文将围绕药理学、神经发育和基因3个方面综述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旨在为理解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提供新的思路。
    脾虚证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征
    吴凤芝, 宁艳哲, 贾竑晓
    2020, 41(1):  55-5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1
    摘要 ( 144 )   PDF (88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脾虚证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临床记忆量表和连续操作测验对26例脾虚证患者和2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检测,以评估其记忆功能和注意力。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脾虚证患者的指向记忆(t=-3.60,P=0.001)、联想记忆(Z=-3.47,P=0.001)和无意义图像再认量表得分(t=-2.09,P=0.037)均明显降低;在2位数和3位数上的错误反应数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脾虚证患者的记忆功能和注意力下降。
    人格解体患者认知功能及与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
    宋楠, 贾竑晓
    2020, 41(1):  59-6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2
    摘要 ( 302 )   PDF (894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人格解体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与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中诊断标准以及剑桥人格解体量表(Cambridge Depersonalization Scale,CDS)评分≥70分的48例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以及32例健康被试者分别采用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A,TMTA)、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 Revised,HVLT-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 Revised,BVMT-R)、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和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对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并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人格解体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认知功能的TMTA(P=0.03)、HVLT-R(P=0.01)、BVMT-R(P=0.01)、Stroop测验(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格解体患者组内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对认知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人格解体患者组与健康被试组GAF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认知功能中Stroop测验、CPT与临床症状呈负相关(r=-0.455,P < 0.05;r=-0.292,P < 0.05),TMTA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r=-0.300,P < 0.05),Stroop测验、BVMT-R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352,P < 0.05;r=0.344,P < 0.05),但关系密切程度偏弱。结论 人格解体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社会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中注意/警觉能力与临床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有相关性,认知功能受损可导致社会功能下降。
    基于16S rRNA技术分析石珍安神汤对脱髓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马超, 贺毅, 孙作厘, 刘鑫垚, 冯正田, 陈沛, 宁艳哲, 朱虹, 尹冬青, 贾竑晓
    2020, 41(1):  64-7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3
    摘要 ( 145 )   PDF (109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16S rRNA技术研究石珍安神汤(Shi-Zhen-An-Shen-Tang,SZAST)对脱髓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该复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喹硫平组,每组5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对照组正常饮食,其他组食用混合了0.2%(质量分数)双环乙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的特殊饲料。食用特殊饲料4周后,SZAST组给予SZAST灌胃2周(低浓度组5.5 g·kg-1·d-1,中浓度组11.0 g·kg-1·d-1,高浓度组16.5 g·kg-1·d-1),模型组以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灌胃2周(10 mL·kg-1·d-1),喹硫平组按10 mg·kg-1·d-1给予喹硫平溶液灌胃。2周后小鼠麻醉取盲肠内容物。以Illumina MiSeq为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V4区的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alpha与beta多样性,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以及差异菌与菌属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石珍安神汤可改善脱髓鞘小鼠OTUs数量及alpha与beta多样性的失调,对脱髓鞘小鼠的β-变形菌纲、伯克菌目、拟杆菌科、产碱杆菌科、毛螺菌属-NK4A136等差异菌分布结构均产生回调作用。结论 石珍安神汤对脱髓鞘模型小鼠的异常菌群多样性起到调节作用,并通过16S rRNA技术揭示了肠道菌群在白质损害导致精神分裂症中的相关病理机制。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的注意网络功能研究
    刘玉莲, 贾竑晓, 宋楠, 姚昊, 宁艳哲
    2020, 41(1):  71-7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4
    摘要 ( 203 )   PDF (875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注意网络受损情况。方法 对30例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和26例规律睡眠健康对照进行注意网络测试。结果 与规律睡眠健康受试者相比,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在警觉网络效率(P < 0.01)和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方面明显下降(P < 0.01),定向网络效率、平均反应时间和平均正确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控制网络效率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成正比(r=0.58,P=0.001)。结论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警觉网络和执行网络受损,定向网络保留。
    腹针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治疗效果观察
    李雪, 朱虹, 房萌, 宁艳哲, 赵爽, 尹冬青
    2020, 41(1):  75-7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5
    摘要 ( 158 )   PDF (89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针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病程、既往肥胖时间,按组间均衡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为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28天和治疗第56天体质量、腰围、BMI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对研究结果采用重复多因素方差分析,治疗组腰围、BMI、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第28天时,治疗组腰围及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56天时,治疗组体质量、腰围、BMI、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针能有效地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体质量、腰围、BMI,促进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基础研究
    卵泡抑素样蛋白1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增生、黏附与血管生成
    沙宇惠, 高阳, 刘杰, 齐先梅, 韩璐璐, 王望
    2020, 41(1):  80-8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6
    摘要 ( 138 )   PDF (939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1,FSTL1)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的影响,完善FSTL1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为对象,使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低氧刺激下HPAECs中FSTL1的表达水平。通过给予外源性FSTL1蛋白或小干扰RNA,MTT法观察FSTL1对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分别借助纤连蛋白、Matrigel基质胶观察FSTL1对内皮细胞黏附与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低氧刺激HPAECs 12 h和24 h后,FSTL1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提高(P<0.01)。常氧下外源给予FSTL1,250 μg/L、500 μg/L组的细胞增生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低氧条件下siRNA干扰组HPAECs增生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常氧下外源给予250 μg/L的FSTL1刺激24 h后HPAECs黏附数量增多(P<0.001),生成血管总长度及新生血管数目均增加(P<0.001)。结论 FSTL1促进HPAECs增生、黏附与血管生成。
    HT22细胞系铁死亡敏感性研究
    杨田丽, 杨勇飞, 袁增强
    2020, 41(1):  87-9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7
    摘要 ( 277 )   PDF (911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HT22细胞系可否作为研究神经元铁死亡的良好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上为研究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用经典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RSL3处理HT22细胞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丙二醛法或菲罗嗪法分别检测细胞内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Fe2+浓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细胞铁死亡关键基因SLC7A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PTGS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的mRNA水平。结果 Erastin或RSL3处理HT22后,显微镜下发现细胞发生明显死亡,加入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后,细胞死亡显著减少。Erastin或RSL3诱导后HT22细胞内的Fe2+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Erastin或RSL3导致细胞SLC7A11、PTGS2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进一步验证了处理后细胞发生铁死亡。结论 HT22细胞系是一种铁死亡敏感细胞系,Erastin或RSL3诱导HT22铁死亡,HT22细胞系可用于研究神经元中铁死亡的发生及胞内脂质过氧化物蓄积机制。
    Snail介导的肺上皮间质转化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李思泠, 朱钟慧, 李秋月, 许春杰, 赵静, 王炎, 田琳
    2020, 41(1):  92-9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8
    摘要 ( 186 )   PDF (95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Snail介导的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LE-12)并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获得EMT模型,应用RT-qPCR检测上皮标志物E钙粘蛋白(E-cadherin,CDH1)、间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核转录因子Snail mRNA表达变化。建立MLE-12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NIH-3T3)共培养体系,应用RT-qPCR检测NIH-3T3的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Ⅰ α1,COL1A1)、Ⅲ型胶原(collagen Ⅲ α1,COL3A1)mRNA表达。利用Snail-shRNA转染MLE-12,应用RT-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Snail mRNA和蛋白质表达。建立慢病毒转染的MLE-12与NIH-3T3共培养体系,应用RT-qPCR检测NIH-3T3的α-SMA、COL1A1、COL3A1 mRNA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法判断结果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加入TGF-β1刺激48 h后,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的CDH1 mRNA的表达下调、α-SMA和Snail mRNA的表达上调(P<0.05);共培养体系中,RT-qPCR结果显示,与TGF-β1和MLE-12组相比,加入TGF-β1刺激的MLE-12引起下室NIH-3T3的α-SMA、COL1A1、COL3A1 mRNA表达上调,且上调程度高于TGF-β1和MLE-12的单独作用(P<0.05);慢病毒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病毒组相比,Snail慢病毒干扰组Snail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分别用阴性对照病毒和Snail慢病毒转染MLE-12后与NIH-3T3建立共培养体系,RT-qPCR结果显示,与TGF-β1+阴性对照病毒组相比,TGF-β1+Snail慢病毒转染组下室NIH-3T3的α-SMA、COL1A1、COL3A1 mRNA表达上调程度降低(P<0.05)。结论 Snail介导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生EMT可引起肌成纤维细胞活化,敲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Snail基因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提示Snail介导的肺上皮间质转化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血浆氧化三甲胺及其前体物质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熊筱伟, 郭彩霞, 徐晓薇, 穆利英, 胡宏宇, 陈威, 陈步星
    2020, 41(1):  99-10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19
    摘要 ( 222 )   PDF (88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血浆中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及其前体物质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可疑CHD患者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CHD组和对照组。利用高效液相法测患者血浆TMAO及其前体物质胆碱、肉碱、三甲胺乙内酯和三甲氨基丁内盐的浓度,分析两组患者血浆TMAO浓度及其前体物质与CHD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血浆TMA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0±3.57)μmol/L vs (3.90±2.26) μmol/L,P<0.05];两组血浆中胆碱、肉碱、三甲胺乙内酯和三甲氨基丁内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TMAO浓度与CHD有关联(OR=1.35,P<0.05),血浆TMAO浓度升高,CHD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血浆中TMAO的浓度与CHD密切相关,而与TMAO前体物质浓度无显著相关性。
    TMPRSS2-ERG融合基因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学药物治疗后生存率的关系
    谢英伟, 金仕鹏, 李爽, 王永辉, 王伟, 平浩, 刘跃新
    2020, 41(1):  103-10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0
    摘要 ( 214 )   PDF (91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TMPRSS2-ERGT-E)融合基因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多西他赛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前列腺增生患者20例,前列腺癌化疗的患者50例。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查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融合基因表达。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应答率、PSA-无进展生存率(free survival,PSA-PFS)、放射学无进展生存率(radiological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RX-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评估不同融合基因表达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 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0例(20%)检测到T-E融合基因。T-E阳性组的PSA应答率低于阴性组(32.52%vs 74.35%,P=0.04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E阳性患者前列腺PSA-PFS、RX-PFS、OS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E阳性是PSA-PFS、RX-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P=0.010,P=0.020)。结论 T-E融合基因表达是多西他赛化疗mCRPC患者PSA-PFS、RX-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研究
    修双玲, 穆志静, 孙丽娜, 赵蕾, 韩青, 曹雪霞
    2020, 41(1):  108-112.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1
    摘要 ( 162 )   PDF (89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60岁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301例,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维生素D、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及握力测定,分析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组BMI、维生素D、骨骼肌肌肉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握力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低握力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分别为OR=2.85,P<0.001; OR=2.34,P=0.034),高BMI显著降低骨质疏松风险(OR=0.84,P<0.001)。结论 女性、低握力是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独立的危险因素,BMI为其保护因素。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夏勇, 张建卿, 王少霞, 陈丹, 姬建民
    2020, 41(1):  113-11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2
    摘要 ( 690 )   PDF (891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及年龄、病程、性别组间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94)与对照组(n=93)。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maximum early filling speed,E)、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maximum filling speed in late diastole,A)、E/A、血管内皮功能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李亚奥, 修双玲, 王立
    2020, 41(1):  119-12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3
    摘要 ( 171 )   PDF (901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肌少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218例≥5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四肢脂肪含量(appendicular fat mass,AFM)、握力、步速等,并计算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分析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 55岁以上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34.86%,低骨骼肌含量患者BMD明显低于非低骨骼肌含量者。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少症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6,95%CI: 1.20~6.34,P=0.017)。结论 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乔莉, 曹洋, 袁宏勋, 王瑶
    2020, 41(1):  125-13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4
    摘要 ( 203 )   PDF (892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感染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预后分析,对减少CRBSI的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CRBSI的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 本研究调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总例数674例,置管总天数6 197 d,发生CRBSI者28例,感染率4.52‰。28名患者共培养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18株(50%);革兰阴性(G-)菌16株(44.4%),真菌2株(5.6%)。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均为白色念珠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大量使用以及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内罹患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中CRBSI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以G+菌为主,大量使用抗生素、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
    氧化应激介导NLRP3炎性反应小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研究
    刘萍, 娄可, 文隆, 李慧, 汤渝玲
    2020, 41(1):  131-13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5
    摘要 ( 145 )   PDF (90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以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 mRNA的表达量的检测,分析NLRP3、MDA、SO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pred,FEV1% pred)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讨氧化应激介导NLRP3炎性小体活化对COP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60名,AECOPD组患者根据肺功能分为重-极重组和轻-中组,每组30例,经治疗症状体征达到缓解期水平的COPD稳定期患者30名,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对照组血清中MDA、SOD浓度、NLRP3 mRNA表达量与COPD患者血清中MDA和SOD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表达量、FEV1% pred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中MDA浓度AECOPD组高于COPD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中SOD浓度AECOPD组低于COPD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LRP3 mRNA表达量AECOPD组高于COPD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中MDA浓度重-极重组高于轻-中组、轻-中组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中SOD浓度重-极重组低于轻-中组、轻-中组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表达量重-极重组高于轻-中组、轻-中组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中血清MDA浓度与NLRP3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64,P<0.05);COPD患者中血清SOD浓度与NLRP3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90,P<0.05);COPD患者FEV1% pred与NLRP3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78,P<0.05)。结论 氧化应激和NLRP3炎性反应小体参与COPD发病过程,氧化应激和NLRP3 mRNA表达量升高与COPD病情加重相关,氧化应激介导NLRP3炎性小体活化对COPD疾病进展有影响。
    病例报告
    溴敌隆中毒伴脑出血1例报道
    岳晓艳, 金爱春
    2020, 41(1):  137-13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6
    摘要 ( 135 )   PDF (1036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胰腺来源腹膜假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冰, 马瑞卿, 史冠军, 夏奥, 许洪斌
    2020, 41(1):  140-14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7
    摘要 ( 128 )   PDF (962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布鲁菌心内膜炎1例
    高元明, 朱光发, 刘双, 张海波
    2020, 41(1):  144-14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0.01.028
    摘要 ( 89 )   PDF (88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名师
    学系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2020, 41(1):  150-150. 
    摘要 ( 77 )   PDF (215KB)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020, 41(1):  151-151. 
    摘要 ( 74 )   PDF (220KB)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