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4-24
    其他
    "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夏恩兰;李菁
    2005, 26(2):  0-0. 
    摘要 ( 510 )   PDF (109KB)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简介
    2005, 26(2):  0-0. 
    摘要 ( 289 )   PDF (117KB)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的现状和展望
    张兆光
    2005, 26(2):  0-0. 
    摘要 ( 341 )   PDF (127KB) ( 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第26卷第2期目次
    2005, 26(2):  0-0. 
    摘要 ( 180 )   PDF (1116KB)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题报道
    5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进展——临床流行病学
    胡大一;杨进刚;仝其广
    2005, 26(2):  99-102. 
    摘要 ( 505 )   PDF (439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近年开展了多项心血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是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和血脂方面。全面改观了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认知现状,为我国制定指南、改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可降解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骨架构建的实验研究
    张建;陈兵
    2005, 26(2):  103-107. 
    摘要 ( 585 )   PDF (763KB)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以胶原蛋白几丁聚糖构建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可降解三维支架。方法 以不同配比Ⅰ型胶原蛋白和几丁聚糖为生物材料,体外预构具有三维结构的支架,观察各自的空间立体结构;通过动物皮下埋植降解和体外胰蛋白酶、溶菌酶和胶原酶溶液直接酶解,观察不同配比材料的降解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结果 构建的三维支架孔径均匀,生物相容性好。不同材料配比直接影响支架形态,几丁聚糖可以影响胶原酶对支架的降解,同时几丁聚糖掺入增加后也可减少体内降解。结论 构建的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支架具有结构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研究。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外科治疗
    李晓峰;李仲智
    2005, 26(2):  108-110. 
    摘要 ( 531 )   PDF (161KB)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1例PAIVS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患儿年龄34d至2岁8月,平均(8.00±9.04)月;体质量4.2~10kg,平均(6.67±1.86)kg。合并畸形:11例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右心室流出道肥厚性狭窄10例,右心室发育不良合并三尖瓣重度狭窄2例。手术方法: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扩张+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低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右心室肺动脉干重建术+动脉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Glenn手术1例;Fontan手术1例。结果 术后死亡2例(18.2%),此2例均有严重的右心室发育不良,其中1例行右心室流出道疏通+加宽术,1例行Fontan手术,均死于右心衰竭。8例获得随访,时间1月至3年,平均为13月。8例患儿经皮氧饱和度均大于0.90。肺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右心室流出道轻度狭窄1例。结论 PAIVS一旦诊断应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与右心室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王长华;胡大一;汤楚中;吴明营;梅运清
    2005, 26(2):  111-115. 
    摘要 ( 717 )   PDF (921KB) ( 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例,慢性房颤组21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1β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1β和TNF-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活性氧、p22phox表达和SOD活性的影响
    李卫萍;孙明;贾三庆
    2005, 26(2):  116-119. 
    摘要 ( 699 )   PDF (225KB) ( 2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活性氧(ROS)和p22phoxmRNA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WKY大鼠为对照,观察给予SHR阿托伐他汀50mg/(kg·d)灌胃30d后,大鼠血压、血清SOD、一氧化氮(NO)、主动脉ROS含量以及p22phox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30d后,SHR的血压、主动脉ROS含量及p22phoxmRNA表达下降,血清SOD、NO水平上升。主动脉ROS含量与p22phox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 p22phox亚单位表达上调和SOD活性降低是高血压血管ROS增多的重要机制。阿托伐他汀可下调p22phox亚单位表达和增加SOD活性,从而减少ROS。

    非降压剂量螺内酯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高盐致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塑的影响
    万昕红;刘晓惠;李延辉;杨新春;张麟
    2005, 26(2):  120-123. 
    摘要 ( 599 )   PDF (734KB) ( 2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非降压剂量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安体舒通)能否预防一氧化氮(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高盐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塑的发生。方法 将22只Sp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C):自来水灌胃及饮用自来水;2)NO合酶抑制剂组(L):L-NAME灌胃+饮用1%氯化钠;3)螺内酯组(S):L-NAME+螺内酯灌胃+饮用1%氯化钠。8周后应用病理学方法测定肾内小动脉重塑指标。结果 C组大鼠血压明显低于L、S组(P<0.001),而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L组腔径、腔面积明显小于C、S组(P<0.01);中层厚度和中层/腔径比值和中层纤维化比例明显大于其余2组(P<0.01)。结论 非降压剂量螺内酯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塑发生。

    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张立晶;胡大一;杨进刚;许玉韵;李田昌;王国宏;史旭波;路亚枫
    2005, 26(2):  124-127. 
    摘要 ( 899 )   PDF (204KB)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1600名患者,男性821例,女性779例,年龄26~99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58%(169/821),女性患病率为30.55%(238/77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男性为76.92%比59.67%;女性为67.64%比46.77%)。结论 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群聚性;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男性;除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外,女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
    朱正炎;胡大一;史旭波;王春波;朱晶岩;杨进刚;李田昌
    2005, 26(2):  128-131. 
    摘要 ( 854 )   PDF (403KB) ( 2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2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mmol/L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即符合阿司匹林抵抗条件之一者。结果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4.9%(16/326),半抵抗发生率为27.6%(90/326)。与阿司匹林敏感(AS)者相比,AR的临床特征有:1)老年患者居多;2)女性患者居多;3)糖尿病患者居多;4)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无关;5)较少见于吸烟者。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许骥;华琦;刘力松;万云高;李东宝;胥照平;姜燕;杨旭;李天德;胡大一;刘荣坤;杨峥
    2005, 26(2):  132-135. 
    摘要 ( 785 )   PDF (207KB) ( 5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UK30mg及40mg组26例,50mg组29例,60mg组28例;UK组31例。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开始后2、24、48h血浆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并于溶栓开始后90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ProUK和UK组溶栓后的血管开通率。结果 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h的PLG及PAI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DD和tPA活性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UK组溶栓开始后2hFib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ProUK各剂量组Fib降低不明显;以上所有变化在溶栓开始后24h基本恢复;溶栓开始后2hPro-UK各剂量组的Fib明显高于UK组(P<0.01),其他时间点各用药组之间的所有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用药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溶栓开始后2h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组的PAI显著低于未开通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UK溶栓后对全身纤溶系统激活较明显,与UK比较Pro-UK对全身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

    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陈欣;杨明;邹凤军;丁五麟;张小航;王青;高亢;潘国忠;尹朝霞;韩凌;胡文泽;岑强
    2005, 26(2):  136-139. 
    摘要 ( 788 )   PDF (202KB) ( 2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AS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安全性。方法 临床拟诊冠心病(CAD)患者100例,分别静脉注射腺苷140μg/(kg·min),用药时间6min,总剂量0.84mg/kg,并同时记录室壁运动、患者症状和不良反应等。左室16节段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为阳性。64例患者于试验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以其为金标准,计算AS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结果 ASE诊断CAD的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81.2%,准确性为75%。诊断CAD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60.6%、70.0%和83.3%。ASE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0%,但症状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SE是一种较理想的诊断CAD的无创检查方法。

    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帆;胡大一;杨进刚;许玉韵;李田昌;史旭波
    2005, 26(2):  140-142. 
    摘要 ( 925 )   PDF (396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227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025例(45.1%),女性1249例(54.9%),焦虑发生率38.5%,抑郁发生率5.7%,其中男性的焦虑发生率为31.5%,抑郁发生率为3.7%,女性的焦虑发生率为42.7%,抑郁发生率为7.4%。高血压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低年龄组、独身、高教育程度、无业、低收入、病程时间长、高血压分级水平高、有冠心病;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独身、女性、病程时间长、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抑郁。女性、独身、病程时间长、低收入及合并有冠心病是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低龄、高教育程度、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焦虑。高龄、低教育程度亦是抑郁的危险因素。

    我国心血管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王薇;赵冬
    2005, 26(2):  143-146. 
    摘要 ( 923 )   PDF (370KB) ( 1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20多年来,为了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病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害,全国各地在心血管病流行病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对我国心血管病负担和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简要陈述:1)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冠心病发病率相对较低,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高。2)在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人群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时,我国人群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率却呈增加趋势。3)我国男性吸烟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国人群平均血清胆固醇(TC)水平较低,但TC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人群危险因素的上升变化,是影响人群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的重要因素。

    解读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华琦
    2005, 26(2):  147-150. 
    摘要 ( 511 )   PDF (204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4年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为<16.0/10.6kPa(120/80mmHg)。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指标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型肥胖(腰围)、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增厚(IMT≥0.9mm)。指南确定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目标是18.6/12.0kPa(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17.3/10.6kPa(130/80mmHg)以下,调整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为20.0/12.0kPa(150/90mmHg)以下。

    临床病例讨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发上消化道出血
    华琦;李静
    2005, 26(2):  151-153. 
    摘要 ( 486 )   PDF (289KB)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肢动脉不同部位闭塞的手术适应证选择
    吴庆华
    2005, 26(2):  154-155. 
    摘要 ( 574 )   PDF (115KB)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确选择下肢动脉各部位闭塞的手术及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对于挽救患者肢体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叙述了下肢动脉闭塞的主要部位:腹主动脉或(和)髂动脉闭塞、股浅动脉闭塞及动脉或(和)动脉下段闭塞的适应证选择。

    论著·基础研究
    PAMAM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其计算机模拟
    唐静成;叶玲;彭亚光;张亮仁
    2005, 26(2):  156-158. 
    摘要 ( 609 )   PDF (247KB) ( 7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分子模拟确定G3、G4和G5PAMAM树状大分子精确的3D结构。方法 在SGIOctane2计算机工作站下,用InsightII 2000软件模拟了真空条件下树状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结果 G3到G5PAMAM树状大分子结构从开放、不对称结构向闭合、对称结构转变,因此,G5PAMAM树状大分子内部有空腔外部有氨基活性官能团。结论 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G5PAMAM树状大分子是一类具有空间三维结构且高度有序的球状高分子化合物,其内部空腔和外表面官能团为结合大量和不同种类的药物分子提供了可能。

    含dMA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影响EGFP表达的研究
    孙丽翠;祁雅慧;张静宜;闫豫东;殷红
    2005, 26(2):  159-162. 
    摘要 ( 700 )   PDF (367KB) ( 2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dMAR对EGFP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Kpn I酶切pGFP/MAR,回收含MAR下游850bp的片段dMAR,与KpnI酶切回收的pEGFP-C1载体连接,HindⅢ酶切鉴定方向,构建正向、反向连接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dMAR′和pEGFP/dMAR。将该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荧光定量。结果 pEGFP-C1,pEGFP/dMAR′和pEGFP/dMAR转染后48hEGFP的表达量分别为45.1%、40.5%和11.3%。结论 pEGFP/dMAR显著抑制了EGFP的表达,pEGFP/dMAR′的增强表达作用不明显。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张国境;路欣;许晴;魏静波;史小林
    2005, 26(2):  163-166. 
    摘要 ( 684 )   PDF (572KB)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避孕药具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病理变化的共同点。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UB的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细胞CD34和基膜层粘连蛋白(LN)的比较研究。结果 避孕药具引发的出血为弥散性,内膜发育受抑制;而内分泌紊乱引发的出血为局灶性,内膜发育呈不同步状态。2组共同点是出血部位的血管呈断裂像,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和血管基膜中LN的阳性表达都明显减弱。结论 不同诱因的DUB导致子宫出血的直接因素均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和基膜中LN的减少。

    儿茶提取物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赵文明;郑群;刘振龙;平国玲;丁丽新;石伟先;刘海林
    2005, 26(2):  167-170. 
    摘要 ( 704 )   PDF (205KB) ( 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从中药儿茶中提取的药物成分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培养法观察儿茶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用鸡胚培养法观察儿茶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增生的作用;用红细胞凝集试验观察儿茶提取物体外直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1)儿茶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较低,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细胞(P<0.05);2)儿茶提取物在一定范围内可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鸡胚内的增生,经红细胞凝集试验测定抑制病毒效价为8倍或8倍以上;3)儿茶提取物直接与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后可抑制病毒血凝效价达16倍以上。结论 儿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论著·临床研究
    血浆不同水平胰岛素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
    钟历勇;Fung M L
    2005, 26(2):  171-174. 
    摘要 ( 550 )   PDF (1398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浆不同水平胰岛素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四氧嘧啶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微量渗透泵皮下植入的方法建立外源性胰岛素诱导高胰岛素血症动物模型;给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低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动物模型;分别于实验的0、2、5、8、11、15d测定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浓度,于实验的1、4、7、10、13、16d测定动脉血压。结果 1)胰岛素微量渗透泵可诱导出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第10天胰岛素泵组动脉血压增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动脉血压波动不明显,四氧嘧啶组虽分别于实验第13、16天观察到动脉血压稍有上升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胰岛素可诱导出大鼠动脉血压的上升,而在短期内未观察到低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动物有明显的动脉血压变化。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急性肝坏死小鼠肝脏的组织学影响
    熊峰;宁惠娟;金瑞;徐健;谢贤春;吉中和;郎振为;段钟平
    2005, 26(2):  175-178. 
    摘要 ( 651 )   PDF (744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急性肝坏死模型小鼠的肝组织学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急性肝坏死模型,将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及不同给药剂量的实验组(C、D、E),B组予以腹腔注射D-Gal+TNF-α,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与B组等量的DGal+TNF-α及rhGH(给药剂量C组<D组<E组),A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旦有小鼠出现濒死表现,即处死所有小鼠,每只小鼠取肝组织1块送光镜观察,同时每组取2只小鼠的肝组织作电镜观察。A组与B组小鼠于处死前送检血清ALT及AST。结果 A组血清ALT、AST明显高于B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E组小鼠肝脏坏死面积明显小于B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组及D组小鼠肝脏坏死面积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303及P=0.020)。结论 rhGH可以减轻TNF-α+D-Gal诱导的小鼠急性肝坏死,其保护作用与使用剂量有关。

    炎症与血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刘惠兰;姚英;李国刚;张香玲;孙懿;翟林
    2005, 26(2):  179-182. 
    摘要 ( 693 )   PDF (304KB)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探讨炎症与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5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HD组)、14例慢性肾衰竭未透析患者(CRF组)和30例健康人(C组),采用乳胶增强的免疫浊度法检测hs-CRP质量浓度,并进行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D组、CRF组和C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2.35、0.98和1.43mg/L,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HD组中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血透患者hsCRP质量浓度(2.34mg/L)显著高于无斑块的患者(0.98mg/L),P=0.04。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组中hs-CRP和吸烟是发生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HD组中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hsCRP质量浓度(6.37mg/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1.43mg/L),P=0.02。结论 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组中hsCRP是血透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研究
    李明辉;田丁;刘聪燕;孙雪静;万岁桂;苏力;徐娟
    2005, 26(2):  183-186. 
    摘要 ( 622 )   PDF (892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培养条件、生物特性及分化能力。方法 抽取健康成人骨髓,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培养人MSC,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体外诱导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结果 成功地进行了人MS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MSCCD34、CD45、HLADR、CD62p等为阴性,CD29、CD44、CD166、CD90等为阳性;MSC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 人骨髓MSC在体外有较强的扩增能力,并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

    儿童下丘脑区肿瘤术后钠代谢的变化
    李德志;王忠诚;刘颖;张玉琪;马振宇
    2005, 26(2):  187-189. 
    摘要 ( 678 )   PDF (163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儿童下丘脑区肿瘤术后钠代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4例鞍区三脑室肿瘤患儿于术前、术后每日检测血电解质,留取24h尿检测尿钠;检测高血钠或低血钠高峰时的血清晶体渗透压。结果 24例患儿术后血钠正常者4例,单纯高血钠者6例,单纯低血钠者8例,6例患儿既出现高血钠又出现低血钠。术后高血钠时血清晶体渗透压较术前显著升高,24h尿钠较术前显著降低;而术后低血钠时血清晶体渗透压较术前显著降低,24h尿钠较术前显著升高。结论 儿童下丘脑区肿瘤术后血钠紊乱多见,血钠改变与尿钠的变化密切相关,高钠血症时尿钠排出减少,而低钠血症的钠代谢特点为高尿钠、低血钠。

    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
    徐东;江龙;李京宏;尚学斌;刘燕晖;万峰
    2005, 26(2):  190-192. 
    摘要 ( 621 )   PDF (154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栓3例、二尖瓣成形1例;内荷包环缩+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4例,包括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例。结果 全组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43~168min,平均(97±39)min;呼吸机使用时间8~50h,平均(21±14)h。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率为43%(6/14);远端没搭桥1例;搭桥1根2例,搭桥2根5例,搭桥3根5例,搭桥4根1例。其中,乳内动脉桥3根,桡动脉桥2根,大隐静脉桥25根。术后1例因引流物较多而行2次开胸。结论 低温体外循环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低温室颤的心肌保护效果确实。

    IL-8、IL-10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中的作用
    林栋栋;孙家邦;李非;张淑文;崔叶青;刘大川;朱斌;孙海晨;刘爽
    2005, 26(2):  193-196. 
    摘要 ( 728 )   PDF (474KB) ( 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IL-8、IL-10在大鼠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8、IL-10水平。结果 造模后1h,大鼠即出现较明显的胰腺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胰腺损伤逐渐加重,以12h为最。造模后1h,即出现肺损伤,光镜下表现为白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肺水肿及肺泡腔萎陷;至4h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开始增加,此后,肺损伤程度逐渐增加,以24h为最。造模后1h,大鼠血清IL-8、IL-10水平逐渐升高,至24h达最高。结论 IL-8、IL-10参与了大鼠胰腺炎肺损伤的病理过程,胰腺炎肺损伤的过程可能是体内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失衡的结果。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修复中胶原Ⅰ的表达和胰腺细胞的修复
    张春霞;李非;张雁;张淑文;崔叶青
    2005, 26(2):  197-199. 
    摘要 ( 680 )   PDF (162KB)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修复中胶原Ⅰ的表达和胰腺细胞的修复。方法 将NIHswiss小鼠分为2组:盐水对照组和急性胰腺炎组。急性胰腺炎诱导采用蛙皮素腹腔注射,用常规病理评价胰腺的炎症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原Ⅰ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生状态。结果 蛙皮素腹腔注射可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组小鼠诱导后8h胰腺组织损伤最严重,至第7天时组织损伤基本恢复正常。AP时胶原Ⅰ的表达增强。AP诱导后细胞增生状态分3个时期:早期的增生活跃期、中期的增生抑制期和后期的高增生状态。结论 A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机体可自行修复损伤。AP机体修复过程中,纤维化修复占重要地位,胶原Ⅰ表达升高;胰腺细胞增生在修复中也起重要作用。

    暴发性胰腺炎死亡原因分析
    王红禄;孙家邦;陈宏
    2005, 26(2):  200-202. 
    摘要 ( 599 )   PDF (156KB)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暴发性胰腺炎(FAP)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1992年6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30例FAP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亡原因及时间、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FAP患者病死率为50.8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F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全身感染、胰腺脓肿腐蚀血管所致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FAP患者早期病死率高,发病7天内死亡16例,占53.33%。结论 FAP的特点是早期病死率高、预后差。预防及早期治疗MODS,适时手术是降低FAP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影响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预后的因素
    李盛保;孙家邦;李非
    2005, 26(2):  203-206. 
    摘要 ( 531 )   PDF (640KB) ( 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确定影响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到2003年12月宣武医院收治的9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病人,从中找出与术后住院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关系或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4.2%(4/95)和20.0%(19/95)。多因素分析只有术前休克(P=0.002)对死亡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而从穿孔到手术的时间≥48h是术前休克发生的独立的预测因素。穿孔到手术的时间(P=0.002)和合并重要器官疾病(P=0.003)对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意义。结论 穿孔到手术的时间在48h以内对于减少休克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更应重视老年穿孔病人的治疗。

    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儿童麻醉诱导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孙艳霞;盛开花;李天佐;纪方;张炳熙
    2005, 26(2):  207-210. 
    摘要 ( 670 )   PDF (761KB) ( 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用于儿童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分成2组,每组20人,A组为氯胺酮麻醉诱导组,B组为氯利合剂麻醉诱导组,观察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插管条件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在诱导过程中,B组的心血管反应轻微,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2组的插管条件可接受率没有差异,但是B组暴露喉镜明显较A组容易(P<0.05),也没有发生呛咳,而A组呛咳发生率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均未发生幻觉、噩梦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但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氯利合剂用于儿科麻醉诱导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条件良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优点,用于儿童的麻醉诱导是可行的。

    神经外科手术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静脉麻醉的研究
    李艳;周晓莉;王保国
    2005, 26(2):  211-215. 
    摘要 ( 882 )   PDF (1911KB)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多方面综合评估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复合应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可行性,并摸索适合的临床用药剂量。方法 将6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维持麻醉。连续监测脑电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的用量、麻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和麻醉并发症。结果 1)诱导后4组病人的双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均明显降低;术中C组BIS值明显低于A组,D组明显高于A组。2)B组和C组艾司洛尔总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43.2%和54.4%,尼卡地平总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43.4%和54.3%。结论 1)利多卡因可以增强丙泊酚的镇静强度。2)利多卡因具有剂量相关性镇痛作用。3)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复合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具有可行性,推荐剂量为丙泊酚5mg/kg、利多卡因2.5mg/kg。

    二氧化碳部分重吸入法与食管超声多普勒法用于控制性降压期间心输出量测定的相关研究
    邢燕;焦希平;王保国
    2005, 26(2):  216-218. 
    摘要 ( 699 )   PDF (161KB)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二氧化碳部分重吸入法(RBCO)与经食管超声多普勒法(TECO)同时监测心输出量,并比较2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25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男11例,女14例),ASAⅠ~Ⅱ级。术中吸入1.0MAC异氟醚维持麻醉。剪开硬膜后,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采用RBCO与TECO同体配对监测神经外科病人的心输出量,对2种心输出量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控制性降压期间病人心率及心输出量增加,各时点2种方法测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BCO与TECO测定心输出量有显著的相关性(r=0.76,P<0.01),回归方程为RBCO=0.86TECO+0.59,偏离为-0.61L/min。结论 RBCO与TECO法用于监测神经外科患者的心输出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动态监测神经外科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手段。

    正常成人嗓音的计算机测试及定量分析
    杨青;徐文;侯丽珍;张丽
    2005, 26(2):  219-221. 
    摘要 ( 510 )   PDF (403KB) ( 6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在4种发声方式下各声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电子计算机语言分析系统对20~50岁男女各30例正常成人分别用真声最低音、舒适音、真声最高音、假声最高音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男女的4种发音方式中,真声最高音最优,其他依次为舒适音、假声最高音、真声最低音。发舒适音和真声最低音时男女间Jitter值有差异。结论 正常成人4种发音方式的声音质量是不同的,这与喉肌的功能状态有关。

    宫颈癌术野血经辐射后回输的临床前实验研究
    齐海燕;邓小虹
    2005, 26(2):  222-225. 
    摘要 ( 641 )   PDF (199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有效去除血中污染的宫颈癌细胞所需的辐射剂量。方法 对人类宫颈癌HeLa系细胞给予不同剂量梯度的γ线辐射,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克隆形成抑制率,从而确定完全抑制HeLa细胞增生的最低有效辐射剂量。为了模拟临床实际情况,在体外将HeLa细胞与洗涤红细胞混合后给予有效剂量辐射,经密度梯度分离HeLa细胞并接种培养,用细胞集落形成检测其增生能力。取40份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静脉全血,分别测定其在无辐射及予以有效剂量辐射后红细胞携氧功能指标2,3-DPG值。结果 12Gy的辐射剂量能够完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克隆形成抑制率均为100%,P<0.01),且不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不辐射与辐射后的2,3-DPG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Gy的辐射剂量是彻底去除血中污染的宫颈癌细胞的最低有效辐射剂量,且不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为在宫颈癌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A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60例
    汪建军;李斌;刘陶
    2005, 26(2):  226-228. 
    摘要 ( 590 )   PDF (150KB) ( 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分析60例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疗效。结果 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全部完成保守手术,2例并发术后出血,其中1例再次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全部病例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术后2周恢复正常。术后1~6个月28例做输卵管通畅实验,其中18例双侧输卵管通畅,通畅率64.29%。结论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并能保留育龄妇女的生育功能,可作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

    技术方法
    蛙心灌流模型的改进
    崔艳秋;王俊雅;张冬梅;李海涛
    2005, 26(2):  229-229. 
    摘要 ( 434 )   PDF (71KB) ( 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原有离体蛙心灌流模型与容积导体模型结合起来,使蛙心机械变化和电变化的同时记录成为可能。
    综述
    Mauthner细胞和其他网状神经元组成的脑干逃跑网络
    胡正娟;李效义;张丽娟
    2005, 26(2):  230-232. 
    摘要 ( 463 )   PDF (165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authner细胞(M细胞)是激活硬骨鱼类惊跳反射的指令性神经元。近年有学者提出脑干逃跑网络的假说,应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研究水平进行了验证。本文就脑干逃跑网络概念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运动与妊娠
    周莉;吴连方
    2005, 26(2):  233-235. 
    摘要 ( 404 )   PDF (305KB) ( 4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动有利于健康,但运动对于妊娠这一特定时期的影响尚有争议。本文就妊娠期运动的生理变化、妊娠期运动对母婴的影响,孕期及产后的运动指导以及妊娠期运动时的监测进行综述,以确定妊娠期运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Nasu-Hakola病
    龚浠平;李轶;王国相
    2005, 26(2):  236-238. 
    摘要 ( 593 )   PDF (151KB) ( 6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asu-Hakola病(NHD)又称多囊性脂膜样骨发育不良并硬化性白质脑病(PLOSL),其特点是不断进展的早老性痴呆和全身多发骨囊肿。目前报道的病例大多来自芬兰和日本。NHD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病变位于19q13.1上的DAP12基因畸变及TREM2基因突变,在性别分布上没有差异。病理学改变为骨组织膜囊性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诊断要点为进行性痴呆、多发性骨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