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7-15
    目次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23卷第3期目次
    2002, 23(3):  0-0. 
    摘要 ( 383 )   PDF (2064KB)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研究
    定点突变对BPI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表达和复性率的影响
    安云庆;柯岩;靖学芳;杨贵贞
    2002, 23(3):  197-201. 
    摘要 ( 678 )   PDF (251KB)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BPI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复性率,采用定点突变法改造pBV-BPI600-Fcγ1700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DH5α后,通过温控诱导表达.结果表明:①突变后BPI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表达量比突变前提高约10%;②表达时间提前约1h;③抗菌活性未受影响;④复性率未见显着提高.
    BDNF和NT-3对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丽敏;黄海霞;高建新
    2002, 23(3):  202-205. 
    摘要 ( 579 )   PDF (202KB) ( 3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对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存活和生长发育情况,计数并进行显微测量.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BDNF和NT-3均能促进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存活,BDNF的作用更显着.两者还促进脊髓神经元的生长发育,BDNF主要促进胞体的发育,NT-3主要促进突起的生长.提示:BDNF和NT-3对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具有选择性.
    不同培养基体外培养旋毛虫新生蚴成活率分析
    张帆;黄松;姜洪杰
    2002, 23(3):  206-207. 
    摘要 ( 553 )   PDF (365KB)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4种不同培养基对旋毛虫新生蚴进行体外连续培养,观察新生蚴存活率.结果:新生蚴在生理盐水中4h之内全部死亡;在纯199培养基中存活9d;在加有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的199培养基中可存活26d.提示:新生蚴的存活率在无血清与加有血清的培养基中有显着性差异,在2种加有不同血清的培养基中无显着性差异.
    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中曲他维啉
    顾微;郭爱民;宋晓虹;崔秀生;陈怡
    2002, 23(3):  208-210. 
    摘要 ( 529 )   PDF (150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的测定血浆中曲他维啉的高效液相层析方法.血浆中曲他维啉在碱性条件下被乙醚提取,然后用0.1mol/L盐酸反提取.10μL提取液进C18柱,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30∶70,高氯酸调pH至2.8.曲他维啉与血浆中其他组分和内标能很好分离.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检出下限(信号噪声比=3∶1)为8μg/L,回收率80%~100%.此方法可用于曲他维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诊断检测.
    临床研究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在颅内动脉瘤壁内的表达
    曹勇;赵继宗;王硕;钟镐稿;吴秉铨
    2002, 23(3):  211-214. 
    摘要 ( 626 )   PDF (218KB) ( 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脑动脉瘤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对2例未破裂动脉瘤和11例破裂的动脉瘤壁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在颅内动脉瘤壁内的表达及位置.2例正常脑动脉做对照比较.结果:2例未破裂和10例破裂动脉瘤HE染色,瘤壁由增厚的内膜和结缔组织外膜组成;纤维增厚的内膜有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不规则排列;瘤壁全层有单核性细胞浸润.1例破裂动脉瘤壁仅存玻璃样纤维结构,几乎不存在细胞成分;9例有附壁血栓,血栓呈机化表现.免疫组化:正常动脉未见MCP-1和MIP-1α表达.2例未破裂和10例破裂动脉瘤壁内有MCP-1和MIP-1α的高表达,表达细胞多为成纤维细胞,颗粒沉积于胞质.阳性细胞呈局灶聚集,分布于动脉瘤内膜,多在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聚集处.1例破裂动脉瘤壁仅存玻璃样纤维结构,几乎不存在细胞,未见表达信号.动脉瘤附壁血栓内有MCP-1和MIP-1α的表达,表达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表达部位在胞质.未破裂的和破裂动脉瘤的病理表现和MCP-1、MIP-1α在动脉瘤壁内的局灶性的高表达,提示脑动脉瘤的发展是单核性细胞的不断聚集加强的慢性炎性过程.
    环孢素A、抗生素、硒对大鼠心肌组织中CD4+/CD8+淋巴细胞浸润的影响
    林筝;戴燕红;赵颂军;黄益民
    2002, 23(3):  215-217. 
    摘要 ( 638 )   PDF (160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同批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环孢素A、抗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硒组(每组各6只).于给药24h取心脏标本,冰冻切片,常规染色和CD4+/CD8+单克隆荧光抗体免疫组化标记,于普通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对心肌组织中淋巴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常规染色片中,环孢素A组、抗生素和服硒组心肌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降低程度为环孢素A组>服硒组>抗生素组.免疫组化片中,环孢素A组和抗生素组心肌组织中浸润的CD4+和CD8+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环孢素A、抗生素、微量元素硒均可抑制大鼠淋巴细胞对心肌组织的浸润,主要通过同时抑制CD4+和CD8+淋巴细胞在心肌组织中的浸润功能而起作用.
    脐血CD34+细胞体外短期培养扩增研究
    苏力;田丁;万岁桂;刘聪艳;徐娟
    2002, 23(3):  218-221. 
    摘要 ( 678 )   PDF (415KB) ( 2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寻找更有效的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的造血细胞因子组合,采集健康产妇脐带血,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采用SCF、FLT3-L、TPO和IL-34种具有早期作用的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进行脐血CD34+细胞短期无血清液体培养,观察培养前后有核细胞、CD34+细胞、CD34+/CD38-细胞、CFU-GEMM、CFU-GM和BFU-E数量的变化.结果在3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中,同时应用SCF、FLT3-L、TPO和IL-34种细胞因子培养7d的扩增效果最好.突出的发现是在这种条件下CD34+/CD38-细胞亚群达到平均197.9倍的扩增效果.提示:SCF、FLT3-L、TPO和IL-34种细胞因子是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理想的细胞因子组合.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快速心房纤颤
    宋柯;刘玄重
    2002, 23(3):  222-224. 
    摘要 ( 589 )   PDF (151KB) ( 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快速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对48例AMI伴新近发生快速房颤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48例患者用药后15min、30min、1h、6h、24h心室率分别为(107.17±9.67)次/min,(96.00±8.39)次/min,(88.13±9.98)次/min,(79.88±10.19)次/min,(74.88±9.80)次/min,较用药前的(130.58±9.15)次/min明显下降.48例患者在24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出现窦缓,1例为窦缓+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提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快速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高永红
    2002, 23(3):  225-226. 
    摘要 ( 597 )   PDF (114KB)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用2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分析90例高血压病人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90例高血压病人检出室性心律失常47例,占52.2%;房性心律失常61例,发生率67.8%,伴LVH、ST-T改变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H者(P<0.01)和无ST-T改变者(P<0.01).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王力增;杜江
    2002, 23(3):  227-228. 
    摘要 ( 578 )   PDF (116KB) ( 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Ⅳ)质量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对3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C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炎患者血清CⅣ质量浓度为(401.46±118.5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2±42.54)μg/L(P<0.01).CⅣ与血β2-MG、尿β2-MG、血肌酐(SCr)均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7、0.644、0.523,P均<0.01;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显着负相关(r=-0.701,P<0.01).提示:监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清CⅣ有助于监测、判断疾病的活动及病程进展.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访研究
    张文中
    2002, 23(3):  229-231. 
    摘要 ( 580 )   PDF (160KB) ( 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效果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按同一诊断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9例,分为治疗组(57例,给予α-干扰素3~5MIU治疗,疗程6个月,至少用药100支)和对照组(42例,采用一般保肝治疗,疗程相同).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血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干扰素治疗组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0.4%、46.3%、42.1%、51.9%,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资料表明干扰素治疗组的临床预后亦明显好于对照组,病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病情波动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在HBV复制指标阴转的患者中,约有68.7%可保持疗效,长期随访中肝功能正常.对照组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治疗组,提示干扰素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同时能够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应用奥曲肽治疗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出血
    徐欣萍;王天懿;杨昭徐
    2002, 23(3):  232-233. 
    摘要 ( 621 )   PDF (236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应用奥曲肽治疗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效果,对奥曲肽治疗组(14例,静脉注射奥曲肽0.1mg后,再持续静点24h或0.1mg皮下注射)和对照组(静脉应用H2受体拮抗剂)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奥曲肽治疗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不良反应少.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
    袁辉生;张先杰;巢仰云;汪岩
    2002, 23(3):  234-235. 
    摘要 ( 686 )   PDF (113KB)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抑酸药物疗效的提高及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使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抑酸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可降低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对于已出血病人应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及肠外营养可使大多数病人出血停止,免于手术.
    脑损伤后脑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实验研究
    孙树清;吴中学;张友平;李佑祥;刘道坤;邓传宗;季艳琴;凌树才
    2002, 23(3):  236-239. 
    摘要 ( 627 )   PDF (195KB)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脑损伤后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将42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3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损伤灶周围脑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双缩脲法测定组织蛋白,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颅脑损伤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匀浆中SOD活力下降,72h达最低值,然后缓慢回升,但一直低于假手术组与正常组(P<0.05);脑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在伤后迅速上升,72h达最高值,后虽有下降,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上述变化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大鼠脑损伤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SOD在7d内持续降低,MDA持续升高,进一步证实自由基在脑损伤的继发性损伤中起作用.
    85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断治疗
    梁阔;许庆生;董宗俊
    2002, 23(3):  240-242. 
    摘要 ( 720 )   PDF (148KB) ( 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85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发现: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85例患者中,手术14例,死亡18例(21.2%):死于颅脑伤11例(61.1%),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16.7%),死于成人型呼吸窘迫(ARDS)3例(16.7%),死于多系统和器官衰竭(MSOF)1例(5.5%).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主要死因为颅脑伤,其次为失血性休克、ARDS及其他.结果提示: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胸外科医生对颅脑合并伤应高度重视,力求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并应处理好休克与颅内高压的治疗矛盾.另外,胸脑合并伤致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也应引起重视.
    神经外科亚低温麻醉中局部脑皮质温度的监测
    韩如泉;邢燕;王保国;王恩真
    2002, 23(3):  243-246. 
    摘要 ( 630 )   PDF (716KB)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监测神经外科亚低温麻醉中局部脑皮质温度,并与食管及鼻咽部温度比较,以探讨影响局部脑温度的因素.对1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ASA1~2级),术中采用降温毯将食管温度降至33~35℃,术中持续监测食管、鼻咽部、术野局部脑皮质温度.术中剪开硬膜后,将21G针状脑皮质温度探头插入脑皮质1cm,直至硬膜缝合前取出.同时记录出入量、室温.结果:在同一时间点,鼻咽温度明显低于食管温度,最大温度差达0.37℃;脑皮质局部温度明显低于食管温度,最大温度差可达2.7℃;局部脑皮质温度与鼻咽及食管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0.935(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食管温度、体表面积及硬膜开放时间是影响局部脑皮质温度的主要因素;术后24h随访病人,未见与测量温度相关并发症发生.结果提示:神经外科亚低温麻醉中食管及鼻咽部温度不能准确反映局部脑皮质温度,但三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前列腺癌bcl-2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徐妙生;刘朝霞;曹世俭
    2002, 23(3):  247-249. 
    摘要 ( 584 )   PDF (173KB)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前列腺癌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LSAB法检测了2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cl-2及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9%、28.6%,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阳性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列腺癌中,低分化组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及中分化组(P<0.05),临床分期D期明显高于B及C期(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上述各组及各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前列腺癌bcl-2蛋白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妊高征患者脐带胎盘病变与脐血流S/D比值和眼底检查的关系
    迟心左;孙燕妮;刘维靖
    2002, 23(3):  250-252. 
    摘要 ( 677 )   PDF (428KB)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时脐血管胎盘的病理学变化与脐动脉血流收缩期/舒张期(S/D)比值和眼底检查的关系.利用HE及特殊染色(PTAH)的方法,光镜下观察41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和23例正常晚期孕妇(对照组)的脐血管、胎盘形态学变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于产前测定妊高征组脐动脉血流S/D比值;眼科做眼底检查.按脐带血管胎盘病变的轻重程度将妊高征组分为无病变(2例)、轻度病变(17例)、重度病变(22例)3组;与轻度妊高征比较,中度和重度妊高征组脐血管胎盘病变逐渐加重;对照组未见明显脐血管胎盘病变.脐血管胎盘轻度病变者,脐动脉血流S/D比值均<3.脐血管胎盘重度病变者中有7例脐动脉血流S/D比值>3,集中在重度妊高征组,提示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与妊高征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妊高征眼底改变与脐血管胎盘病变趋于一致.提示:脐血管胎盘病变能反映妊高征的基本病理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脐血管胎盘病变与眼底检查、脐动脉血流S/D比值之间成平行关系.胎盘形态学改变较脐带明显.
    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分析
    时清;杨军;尚佳健;耿九玉;陈兰芝
    2002, 23(3):  253-255. 
    摘要 ( 531 )   PDF (156KB) ( 2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观察青少年期牙龈炎的临床特征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CF-AST)的变化,选择10~16岁的受试者,分为牙龈健康组和牙龈炎症组,作口腔检查,记录临床参数,收集龈沟液(GCF),检测其中AST水平;采取龈沟细菌标本,镜下记录杆菌、球菌、螺旋体及梭形菌的百分计数.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结果为:菌斑控制记录(PCR)73%;牙垢指数(OHI):Ⅱ度36%,Ⅲ度64%;牙龈指数(GI):Ⅰ度25%,Ⅱ度43%,Ⅲ度32%;出血指数(GBI)54%.青少年牙龈炎组GCF和GCF-AST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龈沟液中螺旋体计数龈炎组显着高于健康组,杆菌、球菌、梭形菌计数2组间无显着差异.提示青少年期的牙龈炎有进行性发展的危险性,包括向牙周炎的转变.龈沟液中AST水平与临床参数有关,可作为评价牙龈炎趋向性的动态指标.
    不同材质托槽对菌斑附着的实验研究
    高晓辉;吴晶;杨圣辉;果梅英
    2002, 23(3):  256-257. 
    摘要 ( 464 )   PDF (115KB)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临床常用的不同托槽进行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附着后清除的定量对比研究,即将每种托槽分为2组放入变链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48h,吸附组烘干称质量,清除组放入磁力搅拌器搅拌1min后烘干称质量,并进行清除率比较.发现金属不锈钢托槽清除率最好:进口托槽为88.29%,国产托槽为83.54%,陶瓷托槽与塑料托槽的清除率分别为80.95%与14.28%.建议口腔卫生习惯较差或好发龋病的患者使用金属不锈钢托槽.
    基础研究
    BDA法神经束路追踪技术
    陈亚亮;李莉;高秀来
    2002, 23(3):  258-260. 
    摘要 ( 528 )   PDF (210KB)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dextranamine,BDA)是一种显示长传导束细微终末结构极佳的顺行及逆行追踪剂,由Glover等[1] 于1986年首次成功地运用在神经束路追踪中.此后,不少学者[2~4] 使用该法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室应用BDA法成功地显示了大鼠脊髓小脑束、前庭束纤维在小脑中央核及前庭核中的投射,现介绍如下.
    临床研究
    帕金森病改良Hoehn-Yahr分级的临床应用
    马凯;李勇杰
    2002, 23(3):  260-261. 
    摘要 ( 587 )   PDF (1944KB) ( 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HoehnYahr分级(简称HY分级)于1967年产生,虽然简单,但被广泛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的临床病情程度评价,近年来产生了改良HY分级,为多数医师接受[1,2] .我们采用改良的HY分级对我科的944例门诊患者和其中手术的40例患者进行评分,分析HY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缺点.
    肺泡蛋白沉积症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电镜观察
    贺正一;洪明理;丛敏
    2002, 23(3):  262-263. 
    摘要 ( 437 )   PDF (139KB)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为罕见的弥漫性肺疾病,特点是肺泡内大量磷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为肺间质纤维化.现报告1例经支气管肺活检电镜观察的PAP患者.
    单纯化疗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1例报道
    郑佳;刘复强;邓移风;刘小超;杨敏;王津津
    2002, 23(3):  263-264. 
    摘要 ( 464 )   PDF (113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2岁,体质量56kg,体表面积1.62m2.因“间断发热、鼻出血、头痛7年余”于2000年10月23日收住我院.7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1型”.
    81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观察
    郝继英;姜群;王质刚;刘洪波
    2002, 23(3):  265-266. 
    摘要 ( 422 )   PDF (107KB)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资料从病因、终止腹膜透析的原因、死亡原因、腹膜炎的发生率、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等方面对81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围手术期患者血清中白介素Ⅱ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
    李立新
    2002, 23(3):  267-269. 
    摘要 ( 403 )   PDF (155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补体C3、C4在机体对创伤和感染的反应中发挥主要媒介作用,对其在围手术期变化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判断预后.本研究尝试通过对上述因子的动态观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的研究
    黄仲夏;肖白;陈世伦;刘敬忠;李淑兰
    2002, 23(3):  269-270. 
    摘要 ( 456 )   PDF (114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检测了4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WT1基因表达,现报告如下.
    122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薛文辉;李民英
    2002, 23(3):  270-271. 
    摘要 ( 419 )   PDF (109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诱发原因及发病规律,我们对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近,我院住院的122例带状疱疹病例做了回顾性分析.
    240例听神经鞘瘤误诊原因分析
    杨立华;兰荣凤
    2002, 23(3):  272-273. 
    摘要 ( 382 )   PDF (116KB) ( 2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听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率,对240例误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听神经鞘瘤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报告
    刘聪艳;万岁桂;徐娟;田丁
    2002, 23(3):  273-273. 
    摘要 ( 391 )   PDF (144KB)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患者男性,15岁,主因“发热腹痛20d,皮肤出血点5d”,于1999年4月22日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体温38.5℃,呼吸20次/min,脉搏98次/min,血压14.6/8.0kPa(110/60mmHg).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颈部、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黄豆及蚕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度可,无压痛,胸骨压痛明显.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率9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肋下2cm,脾肋下4cm.双下肢不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精神分裂症1例
    商鸣宇;徐秋芬;高元明;肖瑶;胡尚基;王曦之
    2002, 23(3):  274-274. 
    摘要 ( 482 )   PDF (79KB)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憋20余年,加重1周于2001年2月2日入院.20年前患者每于秋冬季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喘憋,持续1周至1个月,经抗炎、平喘治疗后可缓解.此后间断发作,并逐渐加重,偶尔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流涕,口服头孢拉啶抗炎效果不佳.入院前3~4d,患者间断出现谵妄,四肢不自主震颤,遂来急诊.在急诊期间,患者再次出现烦躁、四肢抽动、多语,考虑为“肺性脑病”,用镇静药后给予机械通气1d,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耳针及耳穴贴压法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张素英;张永兴
    2002, 23(3):  275-275. 
    摘要 ( 460 )   PDF (138KB)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功血分为排卵型和无排卵型2类.中医学称其为“崩漏”,出血量多,来势较急者称为“崩”;出血量少而持续时间长,来势较缓者称为“漏”.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调节功能失调所致.我们自1998年初至2000年12月,采用耳针及耳穴贴压法治疗青春期功血(限于肝肾阴虚型)3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蜡油样骨病1例报告
    王玮;沈惠良
    2002, 23(3):  276-276. 
    摘要 ( 500 )   PDF (71KB) ( 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蜡油样骨病或骨蜡烛病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最早于1922年由Leri和Joanny详细描述并命名,但至今报道的病例数不多[1] .现将我们遇到的较典型的1例报道如下.
    综述
    血栓动物模型的建立
    刘瑜;董小黎
    2002, 23(3):  277-280. 
    摘要 ( 520 )   PDF (436KB) ( 2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常情况下,血液之所以能在血循环内呈液体状态,是由于机体存在着相互拮抗的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由于物理、化学、创伤、感染、免疫和代谢等因素造成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功能紊乱,可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涉及心血管内皮、血流状态和凝血反应3方面的改变[1] .首先,血管内皮受损是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内皮细胞损伤后,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与血小板膜相互作用使得血小板活化.各种不同的黏附蛋白分子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纤黏蛋白(FN)可富集在损伤区域.其中vWF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是血小板在基质或血管基底膜的主要黏附蛋白.
    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的发生机制
    李海燕;陈瑞芬
    2002, 23(3):  281-283. 
    摘要 ( 458 )   PDF (317KB) ( 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多系统疾病,病变不但发生在胰腺,而且也发生在肝、肾、肺等器官,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引起死亡.能否合理有效地治疗这些并发症直接关系到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尽管肝脏具有强大的功能代偿作用和再生能力,肝功能紊乱仍是重症胰腺炎进展中的严重且常常是致死性的并发症之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肝脏损害发生率高,肝脏损害严重,并且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与胰腺炎的程度呈正相关.1 急性胰腺炎时的肝脏病理改变自从1901年开始,关于急性胰腺炎并发肝脏损害的报道不断增多.
    纳米生物材料——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扈金萍;刘永利;张锦楠
    2002, 23(3):  284-286. 
    摘要 ( 412 )   PDF (369KB)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AMAM树状大分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纳米级的合成高分子,它们高度枝化的结构和独特的单分散特性为这类化合物带来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性质和行为,如分子表面极高的官能团密度,分子的球状外形和分子内部大量的无效腔,使PAMAM树状大分子引起了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当前,树状大分子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及基因载体、免疫诊断试剂、抗病毒试剂、超分子构筑单元、纳米级催化剂、化学反应器等.
    外科术后胰岛素抵抗
    张雁;孙家邦;李非
    2002, 23(3):  287-288. 
    摘要 ( 425 )   PDF (230KB)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病人代谢紊乱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胰岛素抵抗即是其中之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糖耐量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是IR的典型表现.外科术中和术后常存在高血糖状态,同时血中胰岛素浓度并不低,这一现象称为“外科糖尿病”,也是胰岛素抵抗现象[1] .胰岛素钳夹实验测定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是衡量IR的金标准,研究显示术后病人的M值低于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