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4-21
    目次
    目录
    2013, 34(2):  0-0. 
    摘要 ( 754 )   PDF (1023KB) ( 3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系简介
    危重症医学系简介
    2013, 34(2):  0-0. 
    摘要 ( 283 )   PDF (146KB) ( 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症医学专题
    Cajal细胞在脓毒症所致胃肠动力障碍中的形态改变及厚朴酚干预的实验研究
    苗彬, 张淑文, 王红, 杨铁城, 周德山, 王宝恩
    2013, 34(2):  163-17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1
    摘要 ( 1422 )   PDF (7417KB)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ajal细胞在脓毒症所致胃肠运动障碍中的形态变化,以及厚朴酚和莫沙必利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动物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模型厚朴酚干预组和模型莫沙必利干预组。造模后12 h分别测定各组小肠传输速率、小肠平滑肌肌条自主收缩频率以及波幅,进行小肠动力学研究。制备小肠平滑肌铺片,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间小肠Cajal细胞形态变化并定量计算细胞数量和细胞突触长度。提取小肠肌条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含量,评价脓毒症时小肠氧化应激状态。结果 造模12 h后,脓毒症模型组小肠传输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厚朴酚和莫沙必利干预可以明显增加小肠传输速率(P<0.05)。造模12 h后,脓毒症模型组小肠肌条自主收缩频率和波长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厚朴酚和莫沙必利干预可以明显增加小肠肌条收缩频率和波长(P<0.05)。小肠肌条铺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同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的Cajal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从正常的每mm2有235个降低到113左右,残存细胞的突起变粗,长度也缩短,分支减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细胞网络。在厚朴酚干预组中,平均每mm2有201个作用小肠Cajal细胞,较脓毒症模型组上升;平均每个细胞的突起长度为687 μm并形成复杂的细胞网络,平均每个细胞的突触长度和总细胞的突触长度较脓毒症模型组增加。在莫沙必利干预组中,也可以见到小肠Cajal细胞数量较脓毒症模型组上升,平均每个细胞的突触长度和总细胞的突触长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小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 ),丙二醛浓度显著增高(P<0.05 ),小肠组织一氧化氮浓度显著增高(P<0.05),提示脓毒症时小肠处于过度氧化应激状态。厚朴酚干预可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 ),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 ),明显降低小肠组织一氧化氮水平(P<0.05),提示厚朴酚可以纠正脓毒症时的过度氧化应激。但莫沙必利干预和脓毒症模型组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浓度以及一氧化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症时可发生严重的胃肠运动障碍,Cajal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肠道氧化应激是胃肠运动障碍重要发生机制。厚朴酚可以改善脓毒症所致胃肠运动障碍。拮抗氧化应激和调控Cajal细胞可能是其产生这一作用的机制。

    重症患者医疗措施限制撤离的状况研究
    张琪, 姜利, 席修明
    2013, 34(2):  171-17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2
    摘要 ( 1339 )   PDF (1103KB)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重症患者限制或撤离医疗措施,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实施现状。方法 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过程中,由亲属或医生方提出"限制或撤离医疗措施",并签署《医疗措施限制撤离确定书》(下称"签署")的重症患者。搜集该患者群人口学资料,签署原因,医疗费用种类,疾病严重度及预后。并根据签署内容进行分组,分为限制治疗组(A组),撤离治疗组(B组)和仅不实施临终心肺复苏组(C组)。比较上述参数的差别。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86名患者的亲属进行"签署",占同期收治患者的7.2%,其中68.6%为患者亲属方提出。86例患者高龄且疾病严重度高,53.5%的医疗费用为公费医疗。"签署"至死亡/转出ICU中位数时间41 h,ICU病死率80.2%。"签署"后死亡的患者,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0.9%。"签署"主要原因为病情无法逆转和希望减轻痛苦。3组患者疾病严重度、住ICU平均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病死率(50.0%)显著低于A组(89.5%)和B组(91.1%)。"签署"后至死亡/转出ICU间的医疗费用中位数,B组显著低于A组和C组(105.0元/h vs 220.0元/h,160.7元/h,P=0.001)。签署后至转出/死亡中位数时间,B组显著少于C组(24.0 h vs 73.5 h,P=0.000)。结论 ICU住院期间"签署"的比例较低,主要为高龄和疾病严重度高的患者。患者亲属方为主要提出方。"签署"后死亡患者仅占同期死亡患者1/3。 撤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费用。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
    岳晓艳, 石广志
    2013, 34(2):  177-18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3
    摘要 ( 1279 )   PDF (995KB) ( 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情况及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术后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的感染时间、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应用等情况。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共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21 067例,脑脊液培养阳性者253例,占1.20%,患者术后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7.2 d,术后病原学回报时间平均10.2 d。病原学培养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为28.8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4.62%。所有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均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在经验性治疗中,有33.4%的抗生素对致病菌敏感,目标性用药中82.9%为真正的抗生素敏感。结论 目前脑脊液细菌学培养阳性率较低;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患者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严格血糖控制对重症脑损伤患者转归的影响临床荟萃分析
    尹宁宁, 岳晓艳, 蔡业华, 周建新
    2013, 34(2):  181-18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4
    摘要 ( 1348 )   PDF (1933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严格血糖控制(tight glycemia control,TGC)对重症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应用计算机及手工检索,全面收集有关TGC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成年患者,随机接受TGC或传统血糖控制(conventional glycemia control,CGC)方案治疗,转归指标包括病死率、远期神经功能转归、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其中中文发表7项、英文9项。10项研究的改良Jadad评分≥4分,其中中文发表研究仅占1项。荟萃分析显示,与CGC相比,接受TGC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远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TGC组中存活患者的远期神经功能转归明显改善(比值比=1.37,95%可信区间:1.05~1.80)。结论 TGC可改善重症脑损伤患者远期神经功能转归,中文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同生物学标志物对感染性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作用
    蒋波, 姜利, 席修明
    2013, 34(2):  187-19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5
    摘要 ( 1541 )   PDF (1003KB) ( 2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测定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胶原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serum 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sNGAL)、尿中性粒细胞胶原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ary neutrophil gelatinase lipocalin,uNGAL)、尿肾损伤因子-1(urinary kidney injury molecule-1,uKIM-1)、尿白细胞介素-18(urinary interleukin-18,uIL-18)浓度,评价上述生物学标志物对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的预测作用。方法 预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24 h的全身性感染患者,并于入组48 h内存在或出现急性肾损伤。测定患者入组时sNGAL、uNGAL、uIL-18、uKIM-1浓度。根据入组7日内是否应用RRT,将入组患者分为RRT组和非RRT组,比较2组间生物学标志物浓度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生物学标志物对感染性急性肾损伤应用RRT的预测价值。结果 入选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患者45例,其中12例(26.7%)患者应用RRT。RRT组uNGAL显著高于非RRT组(912.0 ng/mL vs 218.0 ng/mL,P<0.001),2组间sNGAL、uIL-18、uKIM-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NGAL预测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患者应用RRT的曲线下面积为0.88。结论 uNGAL可能适合成为预测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患者是否接受RRT的生物学标志物。

    智能脱机模式对机械通气时间影响的系统评价
    朱波, 李志强, 席修明
    2013, 34(2):  191-20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6
    摘要 ( 2819 )   PDF (10401KB) ( 4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智能脱机模式对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ENTRAL,SinoMed 和ISI Web of knowledge,手工检索初步入选文献的全文和参考文献中所列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智能脱机模式和人工脱机模式比较的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治疗评价和定量分析。结果 共13篇文献入选,合并分析显示智能化脱机模式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MD=-63.98,95%CI(-108.67,-19.29)]和脱机时间[MD=0.84,95%CI(-1.31,2.99)],降低再插管[RR 0.75,95%CI(0.57, 0.98)]和机械通气大于14 d患者比例[RR 0.66,95%CI(0.44,0.99)],但对ICU和总住院时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智能化脱机模式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脱机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因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强,结果的解释需要谨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究竟改变了什么?
    杜斌
    2013, 34(2):  201-20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7
    摘要 ( 1690 )   PDF (993KB) ( 6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从1994年欧美共识会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提出以来,其局限性逐渐地被认识到。因此,2012年提出了ARDS柏林标准,对发病时机和合并心源性肺水肿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是,柏林标准仍采用氧合指数判断氧合障碍的严重程度,因此可能受到吸入氧浓度的影响。另外,尚无证据说明胸片数据库有助于改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精神科临床及神经心理研究
    躁狂发作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速度研究
    贾竑晓, 尹梦雅, 朱虹
    2013, 34(2):  204-20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8
    摘要 ( 1193 )   PDF (981KB) ( 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躁狂发作患者是否存在自我异常。方法 对32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患者以及32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相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面孔识别测试并记录反应时;使用Metlab及SPSS工具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被试对自我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P<0.05),而躁狂发作患者在对各组图片的反应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正常被试相比,躁狂发作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在反应速度上存在异常。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研究
    尹梦雅, 贾竑晓, 朱虹, 刘嘉
    2013, 34(2):  207-21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09
    摘要 ( 1226 )   PDF (997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自我异常。方法 对16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以及16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相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头像采集,并使用Photoshop、Morph工具处理并合成面孔,使用Presentation心理学软件请被试进行面孔识别并记录反应时;使用Metlab及SPSS工具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识别自我图片的反应速度上较健康被试反应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识别陌生人图片的反应速度上,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被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名人图片的反应速度上,抑郁症患者的右手对名人图片的反应速度较正常被试慢(P<0.05),而左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在反应速度上存在异常。

    “清热解郁方”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袁海宁, 贾竑晓, 朱虹, 田金洲, 时晶
    2013, 34(2):  211-21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0
    摘要 ( 1357 )   PDF (982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解郁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共55例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入氟西汀合并中药治疗组或氟西汀治疗组,疗程12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结果 与单用氟西汀治疗的患者相比,合并中药治疗能较好地缓解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治疗第8周,12周末时,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第4周末时合并服用中药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即有所缓解(P<0.01)。结论 "清热解郁方"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有增效作用。

    熟悉面孔加工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珊珊, 贾竑晓, 刘嘉
    2013, 34(2):  214-21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1
    摘要 ( 1128 )   PDF (998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熟悉面孔加工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各种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以及相对精确的功能神经影像学的调查,我们对熟悉面孔加工过程的了解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有关熟悉面孔加工的影响因素、功能模型,所涉及的神经基础及熟悉面孔加工异常在临床中的表现。

    专家评述
    台湾地区的全科(家庭)医学教育培训
    李孟智
    2013, 34(2):  218-22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2
    摘要 ( 1250 )   PDF (3276KB) ( 6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台湾医学界及当局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家庭医学的概念,1986年成立"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并于2000年起推动家庭医师制度和整合性照护系统。为响应现代民众与社会之需求,台湾家庭医学教育更是讲究全人照护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问题或任务导向式学习模式、临床技能训练与测验、行为科学与沟通技巧及小区医学实务训练已普遍地运用于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教育培训当中,以确保实践家庭医学之全人、全家、全社区、全队、全程的理念。家庭医学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专科医学,是因为它拥有自己的学术领域及其照顾患者的独特地位,不能够被其他专科所取代。是故,家庭医学的特色并不在于知识及技能的宽广,更是在于它照顾民众时所秉持之哲学、态度及方法。家庭医学教育培训无疑为医学教育成功的基石之一。

    基础研究
    西地那非抑制低氧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下调作用
    毛婷, 王跃秀, 刘杰, 李晶, 王军
    2013, 34(2):  224-23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3
    摘要 ( 1319 )   PDF (2754KB) ( 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低氧下调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s,Kv)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PASMCs K+电流;观察低氧刺激前后钾离子(K+)电流的变化以及西地那非(sildenafil)的干预作用;通过特异性Kv1.5抗体透析,分析西地那非作用于人PASMCs Kv分子靶点即通道亚单位;运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低氧刺激前后及西地那非对人PASMCs上的Kv1.5通道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低氧明显抑制了人PASMCs细胞膜上的全细胞K+电流;而西地那非则可以对抗低氧对全细胞K+电流的抑制作用;而且西地那非对低氧下人PASMCs Kv的调控作用靶点主要是Kv1.5;同时西地那非部分恢复了低氧抑制的细胞上的Kv1.5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西地那非能够抑制低氧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功能与表达的下调作用。

    帕金森大鼠消化道组织中蛋白质NHERF家族和CAL的表达变化
    史小翠, 冯小燕, 宋然, 杨龙燕, 贺俊崎
    2013, 34(2):  232-238.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4
    摘要 ( 1402 )   PDF (2535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NHERF家族蛋白和CAL蛋白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消化系统中的表达,探讨帕金森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大鼠中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帕金森大鼠模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HERF1﹑NHERF2﹑NHERF3﹑NHERF4以及CAL在6-OHDA处理模型大鼠胃体﹑十二指肠﹑结肠中表达的情况。结果 成功造模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发现帕金森模型大鼠胃体PDZK1和CAL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帕金森模型大鼠十二指肠NHERF1、NHERF2、PDZK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以及帕金森模型大鼠结肠NHERF1、PDZK1、CAL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组。结论 帕金森大鼠消化道组织中NHERF家族和CAL蛋白表达的上调,为研究帕金森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方面的机制提供线索。

    西酞普兰对抑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姚瑶, 杨健, 裴昱, 王勇, 马辛, 王晓民, 汪璇
    2013, 34(2):  239-24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5
    摘要 ( 1115 )   PDF (2009KB) ( 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连续腹腔注射西酞普兰,研究西酞普兰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stress,CUS)抑郁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1) 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采用包括束缚、强迫游泳、禁食水、夹尾等多种方法连续刺激成年雄性SD大鼠4周,检测其抑郁行为。2)模型成功后,对模型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西酞普兰3周,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善。3)行为学检测后,将大鼠立即处死,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血清和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结果 1)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4周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糖水偏好明显下降,旷场实验垂直和水平运动距离明显减少,提示造模成功。2)给药3周后,10 mg·kg-1·d-1西酞普兰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及旷场实验垂直和水平运动距离,提示抑郁症状得到改善。3)10 mg·kg-1·d-1西酞普兰组模型大鼠血清和海马BDNF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结论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4周可使大鼠出现抑郁症状,10 mg·kg-1·d-1西酞普兰可以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了海马BDNF的含量相关。

    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杜连连, 陈艳伟, 吴巍
    2013, 34(2):  245-250.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6
    摘要 ( 1157 )   PDF (1022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便提出改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编制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6个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被调查人群38.5%感到就业压力大,并且不同学院、不同基础心理状况、就业目标不同的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小有差异,就业压力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较大。结论 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非常必要。

    临床研究
    Toll样受体11~13在肥大细胞上的表达
    李艳, 李波, 姚秀娟, 吕喆, 安云庆, 王炜, 黄克武, 孙英
    2013, 34(2):  251-25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7
    摘要 ( 1346 )   PDF (7126KB)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11~13在小鼠肥大细胞上的表达。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TLR11~TLR13在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BMMC)和小鼠肥大细胞系MC/9的表达。结果 BMMC和MC/9细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能表达TLR11~TLR13。结论 发现肥大细胞表达TLR11~TLR13,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在儿童和成人低级别胶质瘤中的作用
    邢树山, 胡万宁, 赵喜庆, 刘文庆, 宫剑
    2013, 34(2):  258-26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8
    摘要 ( 1284 )   PDF (3372KB) ( 4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nterleukin 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IL-1RAP)在成人与儿童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通量全基因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20例低级别胶质瘤(成人10例,儿童10例)标本中IL-1RAP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经高通量全基因分析、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IL-1RAP与成人比较,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总阳性表达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100%>30%,Chi-Square=12.439,P<0.05)。结论 IL-1RAP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IL-1RAP可能成为评价低级别胶质瘤预后差异的重要参考指标及潜在的药物靶点。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不同适应证的临床疗效对比
    王宇, 孔超, 鲁世保, 海涌, 王庆一, 藏磊, 孟祥龙
    2013, 34(2):  264-269.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19
    摘要 ( 1326 )   PDF (7152KB) ( 4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不同适应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使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共有48个患者获得平均8.3年(5.2至11.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的术前诊断,把患者分为3组:1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的患者9例;2 椎间盘退变(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合并腰椎间盘突出(nucleuse pulposus prolapse,NPP)的患者35例;3 髓核单纯摘除术后复发(post-disctomy)的患者4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0~100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并拍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测量术前及随访期间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内比较结果:在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都有明显改善,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得到很好的保持,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前评分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之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评分缓解率好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及各随访时间段,3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退变性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单纯摘除术后复发都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较好的适应证,对于椎间盘变性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毒患者血清中5种精神活性物质的浓度
    果伟, 赵晔, 郭桂欣, 张军, 孙川, 荣璋, 段晓霞, 李文标, 翟屹民
    2013, 34(2):  270-27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0
    摘要 ( 1271 )   PDF (1687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可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利培酮、9-羟利培酮、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瑞波西汀5种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并将该方法用于临床急性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血液样本分析。方法 以乙醚为溶剂进行一步液液萃取,待测物与内标帕罗西汀在Inertsil ODS-3柱,乙腈: 甲醇: 正丁胺: 冰醋酸: 去离子水(20: 2.87: 1.07: 1: 34.29)条件下可以基线分离。线性范围100~1 600 ng/mL,最低检测限25 μg/L(S/N=10)。结果 本方法批内精密度为3.1%~15.6%,批间精密度为5.7%~18.4%;批内准确度为0.1%~8.7%,批间准确度为0.3%~13.3%。常见精神科药物不干扰待测药物和内标。结论 本方法简单、特异性好,可应用于急诊患者药物中毒检测。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的Meta分析
    何鑫, 陈薇, 张震宇, 王淑珍, 翟妍, 李金凤, 桑翠琴
    2013, 34(2):  275-28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1
    摘要 ( 2066 )   PDF (6581KB) ( 4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UACE)与甲氨蝶呤肌内注射(methotrexate,MTX)系统治疗相比,在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CSP)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的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瘢痕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项研究,913名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UACE与MTX全身治疗相比,成功率、术中出血量、血β-HCG降到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严重合并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不良反应、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CE治疗CSP的疗效优于系统MTX治疗,且UACE联合清宫具有术中出血量、严重合并症少,血β-HCG降到正常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由于综合分析的试验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客观评价UACE技术。

    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耐受感染能力的实验研究
    王明刚, 孙文兵, 杨硕, 田茂霖, 陈杰, 申英末
    2013, 34(2):  282-286.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2
    摘要 ( 1187 )   PDF (8151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的能力。方法 入组60只实验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30),分别以聚丙烯-脱细胞基质复合补片和传统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进行置入操作(腹腔内疝修补术式,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并以兔结肠液污染补片后关闭切口,术后1个月观察补片感染情况并取补片及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分析比较2种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的能力。结果 实验组只有1只实验兔出现补片感染,而对照组有8只兔出现补片感染,病理检查示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易于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及新生血管的生成,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补片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大肠埃希菌。结论 在肠液污染的环境下,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比传统的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耐受感染的能力更强,其内在的机制可能与新生组织易于长入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帝视内窥镜引导全麻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毛文虹, 高学
    2013, 34(2):  287-29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3
    摘要 ( 1251 )   PDF (2360KB) ( 6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帝视内窥镜引导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为帝视内窥镜组(D组)和视可尼组(S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帝视内窥镜和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合并症。结果 D组30例患者中有29例气管插管成功,其中1次成功者27例(90%),2次成功者2例(7%),失败者1例(3%),总体成功率97%,插管时间为(34.0±21.7)s;S组30例患者均气管插管成功,其中1次成功者28例(93%),2次成功者2例(7%),总体成功率100%,插管时间(44.8±33.1)s。2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2组插管咽痛、声嘶等合并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全麻患者使用帝视内窥镜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合并症少,是临床可用的一种气管插管方法。

    A型肉毒毒素对脊髓α运动神经元活性的调节作用
    高宝勤, 田朝霞, 梁云, 张绍东, 俞雅珍, 王雅洁, 邓亚仙, 田亚萍, 杨伟力, 王桂芬
    2013, 34(2):  292-29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4
    摘要 ( 1287 )   PDF (2654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大鼠背根神经节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活性及相关肌肉运动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B组、C组、D组。于实验前1天对各组大鼠进行H反射检测及运动功能评价,后以10%水合氯醛0.3 mL/kg腹腔注射进行麻醉,无菌条件下行左侧L4、L5、L6限制性椎板部分切除后暴露背根神经节。A组、B组分别以A型肉毒毒素背根神经节注射,C组注射等容积(6 μL)0.9%氯化钠注射液,D组不干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注射后1,3,7,14 d进行H反射及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1)H反射测定: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A组大鼠左后肢H反射潜伏期、波幅较注射前均明显延长、降低(P<0.05,P<0.01);B、 C、D 3组大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与注射前比较H反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大鼠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H反射潜伏期及波幅较B、C、D组的相应观察时间点明显延长(P<0.05)和降低(P<0.01);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组间两两比较,H反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Rivlin斜板实验:A组大鼠,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斜板度数均较注射前为低(P<0.05);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第7天,第14天,A组斜板度数显著低于B、C、D组(P<0.05,P<0.01,P<0.01);注射后不同时间点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斜板度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根神经节A型肉毒毒素注射具有抑制脊髓反射环路,降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陈立颖, 刘文娴, 魏金玲
    2013, 34(2):  298-30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5
    摘要 ( 1259 )   PDF (988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04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行心理测评,评价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对性别、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4例患者中,焦虑患者67例,占32.8%,抑郁患者46例,占22.5%。女性、合并高血压史者焦虑发生率更高(P<0.05);女性、初中及以下学历、报销比例≤40%、合并糖尿病者抑郁发生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和合并糖尿病史是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UA患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尽早给予心理干预,改善预后。

    浅析音乐治疗在儿内科门诊静脉穿刺输液治疗患儿中的应用
    段建华, 张婧雯, 张倩丽
    2013, 34(2):  302-30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6
    摘要 ( 1489 )   PDF (975KB) ( 6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患儿在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静脉穿刺输液治疗时接受音乐治疗前后行为及言语紧张度数据,积累音乐治疗在儿科静脉穿刺输液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门诊接受静脉穿刺输液治疗同时接受音乐治疗的患儿23名,采取行为评价量表和家长问卷评价患儿接受音乐治疗前后的行为和语言指标。结果 在儿内科门诊静脉穿刺输液治疗时接受音乐治疗可以使患儿语言恐惧表达率和紧张性肢体动作出现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治疗可以减轻静脉穿刺输液治疗对儿童的不良情绪刺激。

    宫颈局部麻醉在社区基层医院人工流产术中的运用
    抄晓萍, 刘晓鸿
    2013, 34(2):  305-30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7
    摘要 ( 1281 )   PDF (963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注射宫颈局部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系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1月~2012年6月,孕6~10周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84例。其中92例术前1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术中运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为联合组,92例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方法为对照组,对比2组在手术中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联合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7%,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显著。无需特殊监测设备,适于社区基层医院运用。

    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李晓玉, 原源, 张萍
    2013, 34(2):  308-314.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8
    摘要 ( 1457 )   PDF (9474KB) ( 8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的临床特点、自然病程及诊治经验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期减少临床漏诊率。方法 采集、整理北京积水潭医院1例78岁孤立性PLSVC患者的症状体征演变史及其近21年历次就诊的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57岁出现心慌的首发症状,11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双腔起搏器,术前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低,术中发现PLSVC,7年前开始出现腹腔静脉淤血表现,5年前因重度三尖瓣反流、右心功能不全而就诊,3个月前胸部增强CT加血管重建明确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结论 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阳性症状出现晚,首发症状常为各种心律失常,临床极易漏诊误诊,心脏查体可于早期闻及三尖瓣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为首选筛查手段,心导管检查或增强CT加血管重建可明确诊断。其心律失常治疗包括起搏器植入术及冠状窦靶点消融。部分患者需早期手术治疗,疾病晚期可考虑心脏移植术。

    综述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
    赵向府, 庄晓明
    2013, 34(2):  315-323.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29
    摘要 ( 2928 )   PDF (3258KB) ( 8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lipodystrophic syndromes)是以皮下脂肪组织缺乏或萎缩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脂肪萎缩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部分性的,部分性脂肪萎缩往往合并非萎缩部位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或堆积。临床上脂肪营养不良患者往往会合并多种的代谢紊乱如:重度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脂肪肝、基础代谢率增高、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下降等,表明脂肪组织对人体内分泌代谢系统起重要作用,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脂肪组织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不仅脂肪细胞数量的改变可以影响内分泌代谢系统的平衡,而且脂肪细胞分布的异常也会导致多种代谢紊乱的发生。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脂肪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及生化特征,为其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瘦素、脂联素的替代治疗,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 激动剂(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的转录激活因子)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试验还证实应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及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easing factors,GHRH)类似物也对脂肪萎缩及其分布异常有明显疗效,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使脂肪营养不良这个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病例报道
    中枢神经系统鞍区孤立性纤维瘤1例并文献回顾
    曲彦明, 张宏伟, 张明山, 于春江
    2013, 34(2):  324-32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3.02.030
    摘要 ( 1091 )   PDF (7219KB) ( 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一种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主要发生于胸膜腔,也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全身其他部位。由于SFT是少见肿瘤,迄今为止文献[1-7]报道中枢神经系统SFT仅220例,发生于颅内170例,椎管内50例(约占20%),其中累及鞍区病变仅7例,国内未见相关报道。现将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鞍区SFT 1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名师
    精诚敬业, 德术并举——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
    陈鹤元
    2013, 34(2):  328-329. 
    摘要 ( 789 )   PDF (1810KB) ( 3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3年已是贾建平教授回国工作的第十五个年头。1999年,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首批归国引进人才,贾建平教授从新西兰回国。这十五年来,贾建平教授精诚敬业,带领神经内科做了大量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为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