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 征, 杨青苗, 郭彩霞.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3): 494-500. |
[2] |
冯丹, 李娜, 侯东燕. 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5): 872-876. |
[3] |
周 力, 朱 超, 王福财, 崔贺贺, 刘青波, 赵慧强, 陈 晖. 药物涂层球囊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669-675. |
[4] |
罗晓萌, 江雪, 杜凤和, 郭彩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RAGE、IFN-γ浓度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2): 272-279. |
[5] |
苏文, 李虹伟, 陈晖, 李卫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质量浓度与远期预后的关系[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2): 173-177. |
[6] |
鲍博艺, 李卫萍. 外泌体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2): 199-204. |
[7] |
田轩, 王盛, 刘建龙, 陈忠. 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局部置管溶栓与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比较[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 53-57. |
[8] |
王长华;陈韵岱;杨新春;王乐丰;王红石;孙志军;刘宏斌;陈练. 女性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4): 432-436. |
[9] |
徐洪涛, 高连如, 张宁坤, 朱智明, 费宇行, 杨晔, 王兆君, 刘英明, 曹毅, 陈宇, 李贤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前后血浆尾加压素和内皮素水平的变化[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1): 99-102. |
[10] |
仇盛蕾;金玫;朱天刚;权欣;梁燕;史大卓;李永强;易京红;刘红旭.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103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4): 426-429. |
[11] |
杨敬;华琦;徐东;谭静. 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4): 556-559. |
[12] |
符浩;华琦;赵玉生. 小于60岁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9(5): 636-639. |
[13] |
范振兴;华琦;谭静;刘荣坤. IL-6和黏附分子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作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9(4): 493-496. |
[14] |
李博宇;华琦. 绝经期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9(2): 215-217,. |
[15] |
高敬;华琦;桑城;范振兴;王彩荣. 1 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7(5): 657-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