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均棨, 韦曦, 刘红艳. 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病因及防治策略[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0, 45(1):52-57. [2] 莫振飞, 赵旭东. 根尖刮治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J]. 广东牙病防治, 2010, 18(8):415-417. [3] 宋登员,陈新梅,郑黎薇. 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病因探讨与治疗新理念[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3):330-333. [4] Noiri Y, Ehara A, Kawahara T, et al. Participation of bacterial biofilms in refractory and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J]. J Endod, 2002, 28(10):679-683. [5] 常蓓, 赵春苗, 于丁一. 根尖生物膜细菌组成及干扰措施[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 24(1):52-55. [6] 凌均棨, 韦曦. 光活化消毒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8, 2(4):395-397. [7] 韦曦, 古丽莎, 凌均棨, 等. 显微根尖手术治疗39 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的临床疗效[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8, 2(6):590-596. [8] Ferreira F B, Ferreira A L, Gomes B P, et al. Resolution of persistent periapical infection by endodontic surgery[J]. Int Endod J, 2004, 37(1):61-69. [9] 路振富, 张颖, 程睿波, 等. 综合医院口腔科在口腔医疗机构中的功能定位[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3):159-161. [10] 侯本祥, 张琛, 张海英. 根管治疗临床问题解析: 手术显微镜在疑难根管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 4(9):513-518. [11] 陈怡. 68 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高血糖调查及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19):49-50. [12] 高阳. 难治性根尖周炎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 [D] :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2009. [13]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 根管治疗技术指南[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9(5):272-274. [14] 肖丹, 张德辉.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8(1):57-60. [15] 程越, 彭彬, 沈雅, 等. 根管治疗后三年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1(9):517-520. [16] 何金梅, 边专, 范兵, 等. 根管治疗失败的病因浅析[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25(2):186-187. [17] 崔学路,苏红,陆婉婷.患牙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5(3):66-67. [18] Nair P N. On the causes of persistent apical periodontitis: a review[J]. Int Endod J, 2006, 39(4):249-281. [19] 钟东青, 熊世江. 根管再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 7(5):315-318. [20] 史玉斌, 王嘉德,曹采方. 牙 合 创伤性根尖周炎——组织学及细菌学观察[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6, 10(4):193-194. [21] 张志银.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根尖周炎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0):1626-1628. [22] 马兰,詹福良,矫贞涛,等.根尖周指数在慢性根尖周炎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4):320-322. [23] 朱亚萍, 朱亚琴, 樊林峰, 等. 根管充填质量对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的影响[J]. 上海口腔医学, 2007, 16(3):232-235. [24] 凌均棨. 根管感染控制的难点和三维根管预备现代理念[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3, 31(3):221-224. [25] 黄定明, 周学东. 感染根管的治疗难点和对策[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9(3):225-228. |